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方伟:镜像中的秩序景观



迷林  布面油彩  120×160cm  2015年



镜像中的秩序景观:我的绘画修辞

文 / 杨方伟


在信息与技术饱和的今天,绘画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承载着与再现传统相反的功能。任何一台蹩脚的照相机都可以让绘画失去其再现领域的特权地位,在此情况下,绘画不再作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手段,也不再是记录、描摹历史的工具,而成为彰显感性、触碰精神世界的方式。当代绘画在文本的世界借助符号的表征、能指的多意性等要素获得了另一种新生。这种新生不同于现代主义以形式自足取代图像叙事的观念。与之相反,随着艺术的边界不断延展,当感性的、诗意的、形而上的艺术话语和社会学、文化学、政治意识形态不断发生碰撞之时,古老的图像意志又重新复苏了,图像话语借助符号系统介入到社会学之中,并得以行使其独特的文化权力。在中国当代语境中,这种介入是对话性的,专注于探讨各种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现象背后的问题根源,并用个人化的视觉语言呈现出来。



12月的彩虹2  布面油彩  120×160cm  2015年


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我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社会剧烈的转型、物欲的爆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甚至无法用一个整体的印象去把握这个世界,所以当我使用图像描述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看法时必然带有碎片化、片段化的特质。不同于前几代艺术家,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没有集体主义时代的意识形态印记,崇高的理想和英雄主义情怀都被真切的个人化的体验所替代。“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我绘画叙事最本质的冲动,也是我对这个世界抱有的态度。这种对话是在个体与现实的张力关系中进行的,并通过绘画图像对现实的映射来实现。我的作品试图成为一面镜子,努力呈现出一个平行于现实的世界,构筑一个充满异样、感性的戏剧性景观。



贵宾通道  布面油彩  120×150cm  2015年


尽管图像的拼接和戏剧性场景的营造是我基本的图像方法,但是将个人体验融入异质性的图像叙事并成为一条主线则是从《桃花源》这件作品的创作开始的。《桃花源》画面远景是具有仪式感的集会,一个端坐王座的白色人影象征某种权威的存在,控制着整个场面,周围环绕的人群以及从人群中向外窜逃的飞禽走兽,以聚或散的关系呼应着作为事件中心的白色人影。光影晃动的色彩干扰了对象身份的识别,仅仅展现为对一个事件在虚拟空间中的演绎,由于缺乏身份、情景的线索,景观中的各种形象自然地被概括为权力秩序的象征性表达。近景是一个正在描摹这片景象的青年人的背影,他身边丢弃的纸张似在暗示这个场景瞬息万变,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获得确切的记录。就此可以看出,《桃花源》的文本指涉在这里发生了扭曲,象征超越世俗的田园世界的传统想象异化在荒诞的世界之中。现实世界的体验为荒诞的戏剧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等级的秩序、莫名的惶恐、个体意志的匮乏共同构筑了与现实相反的,异质性的“桃花源”。



围栏上的风景  布面油彩  60×80cm  2015年


绘画对于我而言是一种个体经验的延伸,同时又要保持与现实之间的疏离感,因为紧贴事件性的陈述或沉溺于个人情绪的表现方式都难免会堕入艺术工具论的陷阱中,只有与现实拉开距离,制造“异质经验”,图像叙事才可能区别于传统“看图说话”式的图像再现。只有让“异质感”进入到图像中,绘画才能在当代文化的维度上展开问题的讨论。“异质感”来源于我所选用图像背后的引申含义,或者关系形态上的不合常理之处;画面中的叙事其实也是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什么在中国意象的风景画中安迪·沃霍尔、约翰·列侬会与大黄鸭、猴子、猩猩在温泉中共浴?为什么象征历史遗迹的道具会堆放在莫名的空间里?总有一些弱小的、惶恐的动物会出现在某种关系的一端?所有这些悖论性的图像话语都是对异质感的表现,同时背后潜藏着我对现实审视的眼光。



台阶上的春色  布面油彩  120×150cm  2105年


错位时空制造着矛盾的叙事逻辑,徘徊于薄雾之上的并非弗里德里希笔下的人物,而是手牵米奇近似于猿人的木讷形象;满怀忧思的猴子取代了思想者,坐在沙发上凝视着灯影之下苍白迷离的人像;台阶上玻璃碎片映射出来自画面之外的暴力与冲动,一对交配的蜻蜓轻轻触立在玻璃的锋芒之处。正常逻辑被异常的图像阻隔,由此产出的荒诞、神秘等情绪让人无法体认现实,但是画面中的历史、文化、政治、权力符码却又牢牢地与现实世界背后的秩序规则紧密相连。通过转换空间,挪用符号制造逻辑悖论,日常经验也随之失效,文学性的解读落空,隐藏在图像背后的文本线索如同游丝一般漂浮在物理表象之外,等待敏感神经的触碰。



五号海滩  布面油彩  100×140cm  2105年


在2013年之后的作品创作中,绚烂而动荡不安的色彩慢慢从我的作品中消退,我的风格也逐渐转向简淡、内敛的色彩格调。色彩的变化仅是表象,而导致这种蜕变的原因是对“光”的追求,这也是源自于对自身文化的体认。“光”成为我作品中的精神元素,简淡色彩背后是物象自身泛起幽微的光晕,这些光是非自然的,如同穿越了时空,照进了画面的现实事物,这是从事物内部、残破的边缘中弥散出的光晕,也为戏剧性的景观增添了神秘且诗意化的色彩。艺术是指向人心的,当我不断用图像符号去表达现实时,弥散在画面中略带感伤、诗意的光晕过滤了现实的杂质,成为沟通现实与传统的介质。



标本  布面油彩  80×100cm  2015年


不断制造语义的错位,挖掘视觉元素之间存在着的现实、文化关系,这构成了我对现实的回应。并且这种回应正处于不断有机生成的状态之中,伴随着时代的语境和文化的症候作用在个体身上。所以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并没有一个预设主题。我认为,被动和不确定性构成了我创作的基本状态。诚如我绘画的初衷,以图像的语言折射现实,并用视觉的修辞与诗意的情绪营造出另一个平行的异质世界。



沉睡的普罗米修斯  布面油彩  60×80cm  2015年


时间的悬丝1  布面油彩  180×150cm  2014年


时间的悬丝3  布面油彩  180×140cm  2014年


时间的悬丝5  布面油彩  180×140cm  2014年


遗忘的道具2  布面油彩  150×150cm  2014年


遗忘的道具4  布面油彩  150×150cm  2014年


桃花源  布面油彩  120×150cm  2012年


迷雾  布面油彩  100×140cm  2013年


思想者  布面油彩  100×140cm  2013年


薄雾上的徘徊者  布面油彩  130×100cm  2013年


温泉  布面油彩  130×100cm  2013年







杨方伟,1980年生于四川西昌,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20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成都。


个展:

2016年 稻梁谋:公共关系、身份介质与生产(杨方伟实验艺术项目展)

2015年 “心灵静观”杨方伟作品展(卓越艺术空间,北京)

2015年 “转瞬即逝的表象和艺术之末那”王玺、杨方伟双人展(梵木艺术馆,成都)

2011年《断层线——印记》(S.O艺术空间,上海)


群展:

2015年

2015“青年艺术100”(农展馆,北京)

叠映2015中国艺术家巴黎油画展(LISSUE, 巴黎)

“KunstRAI” 当代艺术展(Amsterdam,荷兰)

保利十周年艺术作品展(农业展览馆,北京)

隐匿的欲望——当代油画联展(格蕊莉艺术空间,上海)


2014年

双城记——成都西安当代艺术邀请展(亮宝楼,西安)

上海当代(上海)

寓居王国(蓝顶美术馆,成都)

HI21新锐艺术市集(北京)


2013年

云景延绵——杨方伟2013新作品鉴会(千高原,成都)

“物性”当代艺术邀请展(巢艺术中心,成都)

“重新组合”当代艺术邀请展(格蕊莉艺术空间,上海)

“这么近那么远”当代艺术邀请展(高迪艺术中心,德阳)


2012年

艺术粮仓当代艺术邀请展(艺术粮仓,成都)

“延外之意”当代艺术邀请展(岁月美术馆,成都)

“艺术北京”艺博会(农业展览馆,北京)


2011年

上海当代艺术展(上海)

川流不息——成都双年展特别展(蓝顶美术馆,成都)

散落的风景(洪河艺术中心,成都)


2010年

“川流”中国年轻艺术家邀请展(圣何塞,美国)

“新星星”当代艺术提名展(新会展艺术中心,成都)

“后生代”当代艺术邀请展(卓越艺术空间,北京)


2009年

青涩创想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GREEN—当代艺术展(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

高地艺术区第一回开放展(高地艺术区,成都)


2008年

“形形色色”何工、陈默学术提名展(SO艺术空间,上海)

“都市行动方式”新锐作品展(千年时间画廊,北京)

“偶然相遇”成都——马赛当代艺术邀请展(四川大学美术馆,成都)


2007年

上海春季沙龙展(上海)

“新中国新一代”当代艺术展(中国盒画廊,挪威)

“劳作与诗意”(菲艺廊,广州)


2006年

“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原弓美术馆,上海)

“新动力-中国”北京邀请展(北京宋庄一号,北京)

入选“四川省青年美展”,获银奖(四川美术馆,成都)





点击下方图片,浏览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羽绘画
绘画:无人知晓
这样的当代油画作品,这种风格你喜欢吗?
中国当代艺术家唐华伟,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
支宇:欲望的景观——中国当代生态艺术的视觉认知与图像批判|生态与艺术
从无到有的思索——谈谈我的一些绘画感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