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山仰止: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三家山水

齐白石 烟帆海潮

Qi Baishi Sailing Ships

立轴 水墨纸本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132.5×62.5 cm

【题签】白石山翁《烟帆海潮》,白石自题。

【著录】

1.《画人.齐白石》第157页,(日本)株式会社求龙堂,1967年7月。

2.《中国近代书画与清朝陶瓷展》,图版85,出光美术馆,1987年。

3.《三石选集》第154页,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1990年10月。

《烟帆海潮》是齐白石1922至1925年间的山水力作,画面上部是对峙的双峰,右侧还可见一座远山。下方片片帆影聚散不一,横涂的淡墨和竪抹的水痕营造出烟雨迷离的海面,据胡佩衡称,此种描绘雨雾的方式为齐白石独创。

上世纪二十年代,是齐白石艺术变法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一生中山水画创作最多的时期。1925年,齐白石为「子林」绘《山水十二屏》,这是他山水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组作品,「把远游印象、写生画稿、前人模式和居北京后的创作经验熔为一炉」,标志其个人艺术风格的成熟。其中,第九屏与本作内容、构图极为相近,题云:「烟深帆影乱,潮长海山低。余旧题《海山烟舫图》五言律中句也」,即本作题诗之颔联。虽不能据以指《海山烟舫图》与本作为一事,但前述第九屏显然是从《烟帆海潮》发展而来。

齐白石 山水十二屏之第九屏《烟深帆影》

画面上方耸峙的高山笔法粗豪健纵,不与俗同,明显受到石涛影响。石涛是齐白石赞誉最多的画家,诗、跋之多,难以枚举。而齐白石最激赏的,正是石涛自我作古的创作态度,在山水创作上,他时时以石涛为参照,可谓推崇备至。在齐白石山水作品中,以横涂的淡墨表现烟云时有出现,亦有类似画稿留存,而以水破墨,纵向表现雨丝的方式则不多见。他曾自题山水云:「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幸好,「赢得同侪骂」的历史已烟消云散,如今面对齐白石富有创造力的山水画面,唯有对「删尽雷同法」的无限赞叹。

黄宾虹 五湖泛舟

Huang Binhong boating

镜心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13×47 cm

【展览】「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四十五周年—黄宾虹书画展」,浙江图书馆,2010年11 月23—27日。

【著录】

1.《冰上鸿飞·黄宾虹书画集》,图2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2.《黄宾虹书画选》第36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3.《纪念黄宾虹先生诞辰一百四十五周年—黄宾虹书画展》第58、59页,浙江图书馆,2010年。

出版物封面

《五湖泛舟》作于1946年,展现的正是画家自立面目的成就,呈现出浑厚华滋的独特韵味,堪称倾力之作。画面采取左山右水式布局,以高远加平远取势。画面中烟波浩淼,气势磅礡,湖中岛屿帆船星罗棋布,错落有致。黄宾虹笔力中处处可见篆籀气息,洗练凝重,遒劲有力,章法里虚实相生,尽显老辣陈炼之趣味,正如宾虹先生之言:「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本幅构图得自写生,又吸收北宋全景式山水的格局,晚年高远取势的作品,基本是左侧大山,右侧流水,在此基础上生出万千变化,气势雄浑。此作分别以烟岚、溪流区隔,将画面分为上中下三段,但每段之间又并不割裂,以山头、树木、桥作为接引,从视觉上串联起各部分。左下的压脚印和右上的题款,彼此呼应,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画面整体。位置经营可谓经历千锤百鍊,极耐推敲。

笔墨是黄宾虹艺术的精髓,他总结有「五笔」、「七墨」之说,认为绘画应「筑基于笔,建勋于墨」。画中山石、草木先用淡墨铺染,再反复加笔;繁密的皴线多以中锋出,柔韧刚劲,显示出画家坚深的书法功底,线条之间施加形态各异的苔点,使色墨融于波磔的点线之中,可谓「墨中见笔笔含墨」;山石、树木、小桥、楼阁局部以石青、赭石提亮,呈现出「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的效果,草木茂郁处和背阴处,则以渍墨破之。全作笔墨交相辉映,气韵超然。

黄宾虹 湖舍清读图

Huang Binhong Reading aside the Lake

镜心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70×33 cm

【著录】

1.《画院》总第九期,第106页,中国国家画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1年8月。

2.《浙江四大家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作品三集》第205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10月。

3.《美术世界》第12-18页,吉林画报。

4.《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书画选》第23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5.《虹叟书画集-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第324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4月。

6.《栖霞岭-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书画展专刊》第47页,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2014年5月。

【说明】上款「鉴荪」为张鉴荪,曾任国立艺专教务处处长(即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黄宾虹曾执教于此。

《湖舍清读图》作于1949年,那时杭州艺专由军管会接管后,仍恢复旧名,称为杭州美术专科学校,黄宾虹在校任教授,住在杭州栖霞岭,此一段时期,他常到玉泉、灵峰一带游览写生,就是西湖的西面,灵峰山等处,画上题款称写「湖舍一角」,显然也是当时游踪的记录。他所居的栖霞岭与灵峰、玉泉一带甚近,步行一个小时即可到达。因此,此期的山水作品多是记录杭州西湖附近的山川景色的。

八十六岁的黄宾虹,这时的山水创作已经进入到了晚年变法时期,即「白宾虹」到「黑宾虹」的转变期。从本件作品中透露的信息我们可观察到,此期的山水笔墨已不再有「做」的痕迹,变得更趋自由,散逸,用笔的速度也更随心所欲,快慢之间的变化更丰富多样,欲速则速,欲迟则迟。渍墨的用法全以笔触写出,点线面的结合交待清晰又浑然一体,很难用技法的概念将它们完全区分开来。这表明这一时期的作品,「写的程度更高」,也更能借助熟练地技法抒写胸中的块垒,以技抒臆,以意驭技,浑然一气。如太极混沌,元气饱满。画的结构并不复杂,五个层次而已。妙在简中有藴含无尽的意味,深得「计白当黑」的妙旨。舍弃的「繁」的部分和保留的绘画元素相辅相成,又使画面上许许多多的「小机关」显露了出来,给人以无穷驰想的余地。这种境界,舍黄宾虹,又谁能欤?

黄宾虹 敬亭山色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立轴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89×35 cm

【说明】1897年,三十四岁的黄宾虹应邀赴芜湖,旋复返歙,道径宛陵,游敬亭山。留下深刻印象,遂一再写之,此为其一,此作为日本雪江堂旧藏。

1951年,88岁的黄宾虹又创作了《敬亭山色》。正所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石涛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中年就曾在宣城敬亭山度过,更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正是「搜尽奇峰打草稿」。1897年,正值壮年的黄宾虹也曾应邀赴芜湖,途中于敬亭山一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再写之,直至暮年仍用笔墨复写心中敬亭山之景象,但风格已与青年时所作全然不同,在强烈的个人绘画语言下,此时的敬亭山已成为他的「私人风景」。

89岁至90岁,黄宾虹一侧的眼睛完全失视,一侧模糊不清,这样的状况并未使他意气消沈,反而激发出更加激昂的创作欲望。在双目几乎失明的状况下,他大胆尝试笔、墨、色、水各种表现力的可能性和极限性。「平、留、重、圆、变」的「五字笔法」终于创造完成,色彩上以「写」铺陈,浓墨间的丹青让夏山之葱翠欲滴扑人眼帘。而「黑宾虹」的风格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几笔勾勒下山廓林峦已兀自挺立,通幅焦墨点子,略分阴阳向背即呈现出山石岩壑、草木翠微。

黄宾虹 湖山深处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镜心 设色纸本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22.5×39.5 cm

【著录】《黄宾虹传记年谱合编》,图版17,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7月。

出版物封面

黄宾虹作为近现代的山水画大家,有至深的学养,亦有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黄宾虹六十岁以前是典型的「白宾虹」时代,山水方面在兼学元明诸家的基础上,对李流芳、程邃、髡残、弘仁等深有研习,作品十分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风格上是典型的疏淡清逸一路。黄宾虹晚期的风格特色即「黑宾虹」。这种黑,直接关系到他在用墨上的变法,他在论画中提出墨法有多种,即所谓「七墨」——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渍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和宿墨法。除去用墨之神妙,黄宾虹晚年之熟,亦在于「用水」,一是用以接气二是用以出韵味、三是用以统一画面。「铺水」法在黄宾虹画山水常见到,当把山、水、树、石勾定,经过皴擦、点染后,在将干未干时,在画面的全部铺上一层水。此幅《湖山深处》当年绘制时未署款,后在1953年黄宾虹九十岁高龄时重题。画面取高远式构图,主体为近处坡地草木郁郁葱葱,湖舍倚山临水,中景与远景的远山以浓淡结合的水墨写出云雾氤氲。高山与屋宇居,繁与简,虚与实,对比互相衬托中画面更灵动。正如宾虹先生之言:「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

傅抱石 《浪淘沙·北戴河》词意

Fu Baoshi Landscape inspired by Chairman's Poem

镜心 设色纸本 1965年作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3×47 cm

【展览】「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收藏大展」,南京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2009年10月30日-11月10日。

【著录】

1.《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傅抱石作品精选》第12-13页,天津杨柳青出版社,2002年。

2.《现代中国划开拓者——傅抱石》第200-201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

【说明】

1.上款「国光」即李国光,原为南京中医院院长,是傅抱石生前挚友。

2. 宋文治、傅二石、萧平题跋。

《浪淘沙·北戴河》词意,抱石先生始画于1964年,至1965年春夏间,又画过若干幅,或横或竖,画笔略有差异,风貌则大体一致。此后四个月,先生便与世长辞了,这些应该说是他最后阶段的作品了。该图为横幅、纸本。1965年6月所写。图中前景为礁石和暗红的秋枝霜叶,后景是片片点点的渔帆和朦胧的岛屿。起伏的波涛由近及远,由近礁而远岛,渐远渐淡地联系在一起。风挟着雨泼洒而下,摇打着秋枝霜叶和滚滚波涛,有动感,有声响,有节律……这些都是画面看到的,有形的,看不到的呢?当然是无形的,是词人的联想和画家的感悟—在那渺渺茫茫,海天一色之处,不是飘荡着一千八百年前魏武曹操的诗魂幺?诗的时空是没有限制的,画的时空又何尝有限制?作品的笔是墨疾而重,重而破的。疾方有激情和动感,重才有力量,破便是自然的天趣。这些无不是抱石先生最为典型的风格特征。

——萧平

傅抱石 镜泊飞泉

Fu Baoshi waterfall

立轴 设色纸本 1965年作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68×40 cm

【说明】

1.上款「和生」为施和生(1902-1996),原姓吴。江苏宜兴人。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十二三岁从四川艺人俞海川习武术和气功推拿。16岁俞去世后,以推拿伤科行医苏州30年。1950年代初以「运气推拿伤科」正式开业于苏州市桃花坞。1955年参加苏州市中市联合诊所。1958年被苏州市工人医院特邀为客座推拿伤科医师。1959年3月调往南京江苏省中医院创办推拿伤科,先后任组长、副主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苏州市政协委员和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顾问,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获得者。擅长运气推拿治疗骨伤疾病。所创「四指推法」,已成为江苏推拿的特色手法之一。曾为西哈努克、齐奥塞斯库、彭德怀、陈赓等名人治疗。传邵明熙等。

2.本拍品2005年4月3日,经傅抱石次子、著名画家傅二石先生鉴定为真迹

上款人 施和生

镜泊湖为东北风光之精粹,傅抱石六十年代对于镜泊湖的经营可谓佳作层出,于旅途之中已有此题材的作品,曾于其中一幅中题下「此情此景,我能忘之乎,我能不画乎」的字句。旅途后的数年,他不断揣摩,一再创作,张张或横或竖,不同尺寸的变体画,可见傅抱石对绝胜之境镜泊湖的钟爱;因其阔大流急,气象雄豪,《镜泊飞泉》更成为此系列中的经典。

此幅《镜泊飞泉》,布局严谨,不失放逸率真。瀑布占据画面左上角,飞泉由左上侧倾泻而下,注入右方牡丹江,阔大流急,气象雄浑。泉水瀑布奔腾涌出,激打于背景的山石之上,磅礡宏大,营造出无声胜有声的动容之景。近景点睛之笔观瀑者与自然共生,人融入境,颇为精致,对比大面积墨色的山水,更显出磅礡山河中对「人」的哲思。开阔的出水口,坚硬的岩石和几处树木,均以重墨勾染,衬托出瀑布的明亮,前后远近,层次自然分明,给人以气象浑穆之感。顺水流势干湿并用,画出了北国飞泻而下、跌宕奔腾的瀑布气势。画家自创「抱石皴」的发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这种笔法以散锋乱笔表现出山石的结构,以气取势,磅礡多姿,自然天成,也成为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其运用笔根擦染出镜泊湖边高耸挺拔的山坡,充分体现了山川的气势和山石的质感,以及山体在飞泉影响下的湿润感,以散锋笔法画水所造成的效果尤为显著,淋漓氤氲的水汽跃然纸上,令人神往,各种皴法及渲染技巧,透过水、墨、笔的融合,运用涂、抹、扫、压等笔法,落笔沈稳,山树于笔下积染,和线、点、皴统一为面,并透过水墨渗化表达出山石经飞泉击打的氤氲气象。看似率意写出,实则随心之间终于一体,令全局气势博大,苍茫雄奇,特见功底之厚,魄力之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百年山水篇《一》
傅抱石名画欣赏|风雨归舟图、镜泊飞泉等10幅国画作品赏析
黄宾虹、傅抱石、佃介眉、林容生、山彦、王显诏国画山水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8
李可染山水画少见线条 实非上乘境界-头条网
我们应该怎样画出好的山水画?国画简评,对画不对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