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天瑜|“现代性”拷问下的文化自觉
userphoto

2023.01.20 上海

关注

一、“现代性”不期而至

从古(先代)迈向今(现代),是全球历史不断进行的过程。然而,中国19世纪中叶以降的古今转换非同往昔: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挟其军事、经济、政治强势,打断中国文化固有的运行轨迹,使现代性相当突兀地降临,国人一时难以适应。这与西方现代性是中世纪末期以来社会内生的情形颇有差异。

在西方,“现代”(modern)是与“古典”(antiquitas)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性”略指走出中世纪的文化属性——

物质文化层面,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自然经济主导转向商品经济主导;

社会组织层面,近代民族国家建立,宗法皇权制退出政坛,代议制基础上的民主政制兴起;

观念层面,确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线性历史观,建立在理性原则基础上的以人的独立价值为本位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普及。

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现代性的获得,是一项世界性成就,并非一隅之地的封闭式独创。即使以原发性著称的西欧现代化,除自备条件外,也广为吸纳异域成就(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等器物文化和考选文官制等制度文化),方全面赢得现代性要素;而在高级农耕文明固有轨道内运行的中国,19世纪中叶以后,因西力东渐的激发,前进因素觉醒,进入现代性剧变阶段,更是内外因素汇聚的产物。

第二,“现代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所有社会,包括最具现代性的社会,都保有某些传统特点,不宜把传统性与现代性当作两个完全对立的文化标志。“传统—现代”二元割裂说不符合历史真实。

第三,现代化与西方化互有缠绕,必须惕戒其间的认识陷阱。现代性并非专属西方,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我们所讨论的现代性,是包容中西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现代性。

第四,“现代性”时下遭遇后现代的挑战,“解构现代性”成一新命题,然而,当下时代主潮仍是现代性的实现,诸如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现代性尚是未竟之业,故我们在迎受后现代洗礼之际,仍然应当主要着力于现代性问题的解决。

第五,现代性即使在发源地西方,就既有连续性又有断裂性。在中国,由于现代性是经由外力引发的(内在现代性因素逐渐觉醒并发生作用),其与传统的断裂尤显突出。而要达成断裂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必须通过一个崎岖坎坷的历程,其间既面临前所未遇的危局,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诚如清末洋务大吏李鸿章所言:

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在“奇局”下建“奇业”,是百余年来中国人对现代转型做出的积极回应。今日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正是更加宏伟的“奇局”下建“奇业”。

二、打破“优胜”迷梦

迎受现代性的中国人获得文化自觉,是在抛弃自认优胜的盲目性以后逐步赢得的。

由于近古以降社会发展迟缓并伴之闭关锁国,中国朝野曾经陷入由“自闭”导致的文化虚骄与文化自卑的两极病态之中。

中国文明在高级农耕时代(以使用金属器具为标志)曾长期雄踞世界前列。据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1926—2010)《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自公元元年至1500年,中国经济在长达1500年间处于领先位置。

15世纪以降,西欧资本主义萌芽,18世纪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但新兴的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农业文明的优胜,并未即刻显示出来,处在高级农耕文明阶段的中国,直至“乾隆盛世”国力仍居世界前茅。清史专家戴逸(1926—)统计,1800年世界人口9亿,中国3亿,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粮食产量中国占世界三分之一;工业产值占世界33.3%(全欧洲占世界28.1%)。18世纪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10个,中国占5个(北京、南京、扬州、杭州、广州)(15),可见,18世纪乃至19世纪初的中国仍是超级大国,然其衰相已经呈现,不过国人尚不自知。

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公元1000年为22.7%,1500年为25%,1600年为29.2%,1700年为22.3%,1820年为32.9%,达到峰值,自19世纪中叶起,因西欧工业文明长足发展,中国经济所占全球份额渐次下降:1870年为17.2%,1913年为8.9%,1950年为4.5%。经济总量从宋元、明清约占全球四分之一、三分之一,降至清末、民国占全球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以人均收入论,16至18世纪,荷兰年增长率0.52%,从754美元升至2110美元;英国年增长率0.28%,从714美元升至1250美元;同一时期中国人口膨胀而劳动生产率顿滞,人均收入增长为零,甚至出现负增长。

概言之,公元1500—1800年(明中叶至清中叶),西欧乘资本主义萌芽之顺风,呈上升趋势,而徘徊于高级农耕文明的中国仍保有经济总量的庞大和“天朝”派头;而公元19世纪以后,西方驾工业文明快车,逐渐把自外于近代化进程的中国抛在后面,1850年,西欧人均收入已为中国的10.5倍。

对于西强中弱的态势,中国人自知甚迟。截至清朝中叶,中国人对于发端西欧的以工业化、全球化为内容的现代进程全然隔膜,还陶醉于“声明文物之邦”地位,典型表现是,1793年乾隆皇帝(1711—1799)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1737—1806)时显示的“集体孤独症”。乾隆对于已经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仍以野蛮夷狄视之,自负天朝“无所不有”,自认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在致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的复信中,断然拒绝与英国通商、建交。马戛尔尼回国后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指出中华帝国在庞大的外观下难掩落后,是“泥足巨人”,一推即倒。此一判断对英国1839—1840年发动对清朝的战争起了铺垫作用。

自我封闭带来的直接后果是,1839—1840年,乾隆皇帝的孙子道光皇帝(1782—1850)遭遇英国来袭,茫然不知这个“蕞尔小邦”地处何方,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两年后),道光在上谕中令福建总兵达洪阿(?—1854)等询问在台湾俘获的英兵“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俄罗斯是否接壤”。其实,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欧洲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等已带来《万国坤舆全图》,介绍几大洋几大洲的世界地理知识,明末中国人绘制的《三才图会》有明确标示,但两百多年后的清朝统治者竟一无所知。明智如林则徐1839年初抵广州时,也曾以为英国人“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引入陆上,用竹竿扫倒即可制服。此说源于英使马戛尔尼拜见乾隆皇帝,坚持英国礼制,拒不下跪。经多年讹传,遂成“英人腿不能打弯”之说,朝野传播甚广。如此清廷,以轻敌始、以恐敌终,应对乏策,终于连连惨败,签订城下之盟,割地赔款。

从“盛世”皇帝乾隆的自傲,到“衰世”皇帝道光的愚钝,共同点皆在昧于世界大势,沉溺于自认优胜的迷梦,不能为中国文化准确定位,以致举措乖方。从这一意义言之,其时的中国尚处于自在状态,未能赢得文化自觉,也就谈不上理性地决定自己的文明进路。

19世纪中叶以后的百余年,现代化浪潮自西徂东,日渐迅猛地推进,中国文化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自晚清、民国以至于当下,中国人一直面临“现代性”的反复拷问——

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文化迎受现代化的能力如何?

中国固有的“内圣外王”之学,历经工业文明的激荡,是否可以构建新“内圣”,以提升国人的精神世界,成就健全的“现代人”?

“内圣外王”之学是否可以开出新“外王”,以构筑持续发展的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跻身现代世界强国之林?

在严峻的民族危机挤迫下(空间性压力),在文化现代性的追问下(时间性压力),国人展开关于中国文化的新一轮自省,从而开辟艰难、壮阔的文化自觉历程。

本文选编于《中国文化生成史(上下)》,注释从略。作者为冯天瑜,旨在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评价辜鸿铭的历史地位?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中国五千年传承农耕文明会消失吗?
近代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
伟大的康熙雍正乾隆:饥饿的“盛世”,被西欧全面超越
从承德到虎门:跨文化中间人的消失和通往鸦片战争之路
痴迷中国文化到疯狂的英国教授:全世界只有中国是文明型国家,我们错的离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