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季琦:我是如何读书的
我们从小时候看连环画开始,就有了读书的经历。然后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基本上是被要求着读书,为了考试而读书。反倒是那些看似不正经的课外书,代表了自己的阅读取向,也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和价值体系。在以后的工作岁月里,如果还能坚持阅读(搞专业的除外),也基本会是原来那些课外阅读的延续。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理想主义者爱读书。因为教育程度较高,有能力涉猎宽广的领域,也就容易培养起阅读的兴趣。理想主义者期望在书本中找到同类和知音,抑或在书本里陶醉和徜徉,以远离不完美的现实。这些人往往会将读书当成一辈子的爱好,会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读书加上音乐和艺术,相当于锻炼我们身体的游泳、骑车和跑步,也可以称之为精神上的'铁人三项'了。 
  适合精读的书并不多,一是特别感兴趣的题材,必须注意许多细节;二是那些思想深刻的杰作,需要花时间仔细阅读,而且最好还要做笔记。一般小说类、记事类书速读就行,囫囵吞枣,了解大概,这样阅读量才能大,获取的信息才能多。有些书买来读了一点,感觉意思不大,或者晦涩难懂(尤其是快餐式的时髦管理书籍,读起来比英文原版还累),就适合概览,这样也能够了解作者的大致思想,大部分管理书籍我是这样读完的。当我们要去巴黎旅游,没有必要将《Lonely Planet》欧洲版全部看完,只要找出巴黎那个章节就够了。 
  至于获得书籍的渠道大致有书店买书、图书馆借阅、网上购买、电子书等。书店买书有种现场感,身边都是爱书的同道人,感觉亲切、温暖。有些大型书店还有咖啡卖,远远的咖啡飘香更是增加了购书的温馨气氛。通常只有不好买的书或者特别有趣的书会争相传阅。我们准备进入酒店领域的初期,一本雅高的《一个银河系的诞生》就在我们携程四个创始人之间传阅,伴随着书的传阅,还有那创业的激情和火花。借阅这种形式现在基本消亡了。我们小时候常常会将小人书借来借去。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一般不愿意借给别人,书本身价格并不高,往往是有借无还。古人说'窃书不算偷',大概说的也是借阅吧。 
  但是现在我是很少去书店了,去书店往往路上要花费1~2个小时,在书店找书花费很长时间,不如网上来得方便。我经常在卓越和当当买书,不用出门,几分钟搞定,而且运费也是免的,何乐而不为呢?缺点就是一些冷门的书不好买,或者热销的书没货。我估计实体书店会在这些网上书店的冲击下逐步萎缩,最终可能成为我们温馨的回忆。 
  电子书也是这几年兴起来的,尤其是iPad的出现,颠覆了图书的阅读方式。我出差就已经不带书了,一部iPad可以装下许多感兴趣的书。一套金庸武侠全集,几十秒钟就下载完毕,将一个小型图书馆装在里面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iPad书的种类还不是很多,最新发布的图书也要晚一些,我坚信这些问题随着越来越多人阅读习惯的改变,都会随之改变的。但是,用液晶屏看书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长时间阅读眼睛很累,不如传统纸张书籍来得放松。 
  如果能够将读书培养成一生的习惯和爱好,就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任由我们的思绪自由驰骋,可以跟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人对话、交流。所以芒格用一句直白的话表达了这个意思:'手里只要有一本书,我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会冷清的书店
我为什么不赞成在书店长时间看书?
世间竟有殉书者
辛德勇|买书的目的
今天,是我开独立书店的第1523天
我想开个图书馆 周逸庐的己亥年守岁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