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梅笔下的崔秀敏及他的篆刻艺术:《金石华彩》
userphoto

2023.01.03 安徽

关注

#头条群星10月榜#崔秀敏是我(郭 磊)平度老家的战友,若此文及篆书篆刻作品是他本人发我,我会在“战友墨宝“专栏刊发!张梅嘛,纵然是军人之后,但毕竟没当过兵哈。可她是诗人,且擅写散文,她的《金石华彩》散文诗似的把崔秀敏“方寸之间”的篆刻艺术描述的诗情画意

张梅(左)、崔秀敏

《金 石 华 彩》

文/张 梅

作为一名爱好文字却不懂书法的人,我在文学圈里偶尔看到我市篆刻家崔秀敏老师发的篆书作品,觉得曲线弧笔,特别优雅别致,乍一看,就像一排排珠圆玉润仪态万千的古典美女,方中有圆,曲直相宜,每一个字都像一件艺术品,古拙典雅,赏心悦目,值得细细推敲品味。

今天终于有机会,跟随文学圈的老师们一起来拜访崔秀敏老师。

崔老师的工作室宽敞明亮,正中间书柜上方一副匾额《耕石斋》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一幅红艳艳的国画梅花图点缀其中。

暖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窗外,茂密的竹子苍翠欲滴。书桌前,一盆菊花开得金黄灿烂。茶几上一盆绿油油的兰花舒展着枝叶。

崔老师说:“这里很安静吧?写书法就得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我说:“崔老师,文房四宝相伴左右,梅兰竹菊四君子相映成趣,还有石头刻刀,墨香茶香萦绕,你不寂寞啊。”

大家在笑声中愉快的打开了话题。

崔秀敏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农村,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读书人不多。他有一个三爷爷,念过几年书,会写字。每年腊月,乡亲们都拿着纸来找他写春联。看着三爷爷写字时的自豪感,崔秀敏幼小的心里对文字充满了向往。上小学以后,他也特别喜欢写字,也许这就是他和文字最早的渊源。

1981年,高中毕业的崔秀敏参军到了北京。1984年,部队提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口号,鼓励战士们在戍边卫国的同时,学一技之长。崔秀敏选择了篆刻书法这门小众的高雅艺术。他很荣幸的跟我国著名的书法篆刻家赵海明老师结缘(赵海明原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工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长)。在赵老师指导下,先从汉印入手,后又大量临摹明清流派印章。书法以篆书为主,从秦代小篆刻石学起,又学清代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等名家,通过系统学习,书法篆刻技艺都进步很大。

部队转业后,崔秀敏成了白沙河街道的一名机关干部。

工作之余,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钟爱的篆刻和书法事业上,潜心钻研,博采众长,使自己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更大提高。

崔秀敏说,篆刻在中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古代印章制作技术发展而来,是一门综合的国粹艺术,需要有书法、美术、金石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功底。2009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篆刻七分写三分刻,所谓印从书出,篆书写不好,就难刻出好印章。篆刻是“篆法、章法、刀法”的结合,以刀代笔,刻出篆书笔意,刻出神韵,这个神韵就来自于篆刻家的艺术修养,是艺术造诣的积累与沉淀。古今成功的篆刻家在篆书上都有一定的造诣。

字如其人,此言不虚。 崔秀敏为人低调诚实,在“圈内”有很高的口碑。他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学习书法篆刻,不为名利,不追时风,不哗众取宠,不浮躁,作品没有江湖气。

他的作品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也是他个人低调内敛的人格气质、才学,通过自己的作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表达。山东石刻博物馆研究员书法篆刻名家赖非评价他的印章刻的“闲”、“淡”,不过于雕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查律评价说:他的印刻的很稳、功力很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崔秀敏凭着自己执着的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笔耕不辍,刀耕不辍,方寸之地施展技艺。如今,他的作品已经炉火纯青,成绩斐然。向他要字、求印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印章被北京、上海、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内外爱好者收藏,早就一章难求。

崔秀敏现为平度市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青岛、山东省书协会员。1991年12月篆刻获得山东省首届“景阳岗”杯篆刻展一等奖;1994年9月篆刻入选全国图书馆系统书画篆刻展,并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2001年6月和2007年12月入选山东省第一、二届篆刻展。

崔秀敏可是个大忙人。有人向他请教篆刻,他耐心地指导;有人把不认识的印章、篆字发给他,请他辨认、求解,他都认真地解读。他曾三次应邀走进平度师范学校,为学生举办篆刻讲座。每到年底,经常去农村、进社区、企业为百姓写春联、送“福”下乡。

在耕石斋里,崔秀敏展示着他的一件件书法作品和精心刻制的一套二十四节气篆刻作品,每方印章的边款都刻着每个节气的特点、谚语。我们小心翼翼的观赏,惊叹于他的匠心独运,一丝不苟。

崔老师说:“书法与篆刻不仅是我的爱好,更是一种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探索。”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艺术永无止境。衷心祝愿崔老师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再攀新的高峰,继续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学篆刻?之?第十章?篆刻艺术欣赏】
好书连载 █马士达先生《篆刻直解》_001
从实用到艺术的篆刻(图文)
阎纂业的篆刻艺术
【落纸寄情深 风流散金石】许雄志书法篆刻欣赏
国学资讯 - 吴昌硕的艺术:文人画雅俗共赏 篆书出神入化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