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彪西《月光曲》丨外国的月亮也会让你想家吗?

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版

 

  “月是故乡明”,除魔(祛魅)时代谁还信呢?更不用说,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只会低头看手机,而不再举头望明月了。但故乡仍旧是故乡,她永远在那里,不仅在地理上的,更在内心。不知道德彪西的《月光曲》(Debussy,Clair De Lune)能否唤起你的思乡之情呢?


关于《月光》你应该知道的


  相信大多数古典音乐爱好者都是通过《月光》认识德彪西的。它以舒缓、优美的旋律表现皎洁明月的印象,轻快的琶音描述了闪烁的月光,它如梦幻般闪烁着曚昽的光与色彩。后来经过管弦乐配器后,色彩更加丰富,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 。 

   在西方音乐中,写月光的曲子最著名的莫属于贝多芬的《月光》和德彪西的《月光》。两者都称“月光”。但音乐界认为,前者是以讹传讹,而后者才是真正为月色而写的。

   德彪西这首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著名象征派诗人魏尔伦(1844—1896)同名诗歌影响下写成的。1884年德彪西赴意大利留学,其间游历了意大利北部的贝加摩地区,那里美丽的风光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旅行归来,读到魏尔伦的《明月之光》,激发冲动,写成了《贝加莫组曲》,其中第三首就叫《月光》,表达的就是贝加摩月色给他留下的印象,因其更具独立性常作为单独的曲目演奏。

   乐章一开始的感觉就是,皓月清辉,远处的阿尔卑斯山积雪如银,整个天地剔透如水晶;夜空如黑色的天鹅绒般舒展着,稀疏地坠着钻石般的星星,月下的原野安详而舒坦,野风阵阵,树叶沙沙。德彪西充分发挥了音乐的创造能力,不仅能使人看到作曲家描绘的月夜美景,同时会和作曲家一起进入一种美好的沉思。奇怪的是,这不是月光带给人的那种忧伤感,而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豁达,是“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静寂美,甚至是“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回忆。(曲目介绍部分转自音乐天使的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浮光掠影——印象乐派的翘楚德彪西 Debussy
德彪西 月光【沃尔夫冈萨瓦利施版】
元宵节送一曲德彪西《月光》,陶醉了
德彪西《月光》不同音乐版本
明月千里寄相思
德彪西《月光》(管弦乐) 第0475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