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书点画中的秘密,你知道吗

提起草书,人们大约会想起龙飞凤舞、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类的词汇。这说明在人们的认知中,草书是一种笔画连绵,简省快捷的书体,这本没错,但草书还有不为一般人所了解的一面。实际上,越是看似随意的东西,越是严谨。草书看似随手涂鸦,实则包含着非常严谨的法度。简单来说,原本长的写短了或短的写长了,该断的连了或该连的断了,多一个弯或少一个弯,都有可能变成错字或别字。

下面我们看看著名书法家柳培琪先生如何解剖草书的秘密。先看一幅作品:

这是怀素《小草千字文》中一段。《小草千字文》是怀素晚年之作,平淡古雅,自然天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笔笔合于法度。可谓炉火纯青,已臻化境。文征明称:“应规入矩,一笔不苟,可谓平淡天成。”

下图为柳培琪先生课堂临帖示范:

柳培琪先生通过示范临习怀素小草千字文,向我们分析了隐藏在点画中的规矩与法度,如同庖丁解牛,令人豁然开朗。

1

须明辨虚实

宋代姜夔《续书谱》有云:“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张颠、怀素规矩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草书虽笔笔相连,但仍有实笔与引带之分,不可不察。如上图中海醎二字,海之三点水与每之间,醎之酉与咸之间,海与醎之间,皆是虚笔,须提笔轻带。羽、翔中间是两点的连写,并非简单一笔带过。

2

要懂笔锋转换

笔法之核心,在于八面出锋,中锋行笔,有方向改变,皆需转换锋面,古人所谓“节节换锋”。看似是一段弧线,实则有几段组成,如人之手臂,由关节有机相连。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说:“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虽气脉雅尚绵亘,然总须使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上图中,河字一弯,包含了几个换锋动作,切不可一溜而下。

3

须留意方圆

我们常说转折,实际上转与折是两个既独立又关联的概念,转为圆,折为方,用笔上亦有差别。近代书法家丁佛言称:“用绞者必圆,用顿者必方。圆必转,方必折。”方显刚劲,圆显柔劲,方圆结合,刚柔相济,才是中庸之道。草书虽以使转为形质,但不可一味用圆。姜夔《续书谱》云:“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所为妙矣。”又云:“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如图中官字,转中有折,折中有转,转折互生,遒劲自生。

4

要表现线条之丰富

元代人所著《书法三昧》中称:“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唯笔软则奇怪生焉,草书的点画要能表现丰富的提按,“变起伏于锋杪,殊衄挫于毫芒”,方为上乘之作。观怀素《小草千字文》,运笔自如,纵横牵掣莫不变化万端,令人遐想无限。文字一捺,三过其笔,如波浪涌动,气势暗含。

以上并非独立的几个方面,而是相互融合,有机关联的一体。经典之作,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生命的律动,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对于我们临习者来说,做功课时只有放慢速度,用心去体会揣摩,心摹手追,才能习惯成自然,出手不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欣赏|怀素草书欣赏
怀素:《小草千字文》用笔瘦劲有力,一气呵成中不离法度,笔画干净利
唐怀素大草、小草【千字文】深度考证
怀素晚年“突破”自我,写出一卷千字“教科书”,专家:价值超过万金
著名鉴定家朱家济:绢本的《小草千字文》是伪作,不是怀素真迹!
《书谱》对比《小草千字文》:惊喜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