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古问今·为什么我看到的汉印都是白文?
鉴古石室2017-06-10

为什么我看到的汉印都是白文?

汉朝人可不会这么想。

在一期题为《善利其器 · 好篆刻要配好印泥》的推送里,我写进去这样一句话:据史书记载,印泥起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人们采用水调蜂蜜、朱砂等物,将印章钤在纸上。那么,有的胖友就会产生疑问了:魏晋南北朝以前,也就是两汉时期,人们用什么盖印?

手工调制朱砂印泥

凡是念过初中的胖友应该都知道蔡伦造纸这个典故吧。其实这个历史典故并不贴切,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张纸的人已经无法考证,而蔡伦也是借着这位无名氏的光,通过改良造纸技术才变为东汉造纸专利持有人。即便改良了造纸技术,东汉时期纸张成本依然很高,而且不经用,那时候的纸远不比宣纸这种轻便耐用。

所以,即便是蔡伦已经改良过造纸技术,纸在当时并没有迅速普及,传统的竹简还占据着阅读媒介的主流市场。

学过篆刻的人都知道:印章和印泥、宣纸或者连史纸是天生的铁三角,学印最好从汉印入手,汉印中又以白文印居多。

这种想法其实是被固化的。一些指导老师是这么教的,这种观念也没有什么方向性的问题,但免不了有拘泥于当下、对重要部分一笔带过之嫌。

汉印确实是以白文印居多,可是,这是以印泥出现之后的标准来衡量的。我们看到的汉印大多是直接盖在纸上,可是纸这种东西在两汉并没用完全普及开来,两汉的印和竹简才是铁哥们。

魏晋南北朝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印泥,那么印章又如何存在呢?答案并不难猜到。

在此之前,我推送过有关边框设计的内容,里面提到过封泥款这种设计风格,经常去听我讲解的胖友也一定对这个词很熟悉。如果不太了解封泥二字的含义,也没关系,请你看完这篇文章后多看一些齐白石原印的印蜕,他的朱文印印风大都是从封泥印上扒下来,视觉冲击感很强。吴昌硕在这方面也很擅长,不过习篆路径和齐白石截然不同,吴氏印风更接近真正意义的汉印。两人在学印治印的道路上各有侧重。

借山门客 齐白石

魏晋以前,中国也有印泥的存在,只是那时候不叫印泥而叫封泥。这封泥一词,最早出现在《续汉书》中:少府属官有守宫令一人,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

今日,我们还能见到封泥,但《续汉书》中提及的封泥并非抑有玺印印文的泥丸,而是制作专供封缄用的、带有粘性的泥状原材料。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封泥,则是当时使用过后的废弃物。

在魏晋之前,玺印需盖在一团封泥上,盖实后留下印痕,这团泥巴用于封存简牍及贵重物品,以鉴别真伪、作为保密工具。

河间王玺 封泥

那么,让我们回到最初的疑问:为什么我看到的汉印都是白文?先秦古玺和秦印两大体系里朱文文印从未缺席,汉印体系里当然不可能没有朱文印。我认为,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个共识问题:实用性与视觉审美的综合。

参考河间王玺,你会发现这其实还是一方为我们熟知的汉白文印,它盖在封泥上,并且留下了凸起的印痕。事实上,早在西汉,只有这种印才可称为文印,但凡在封泥上留下凹陷的印痕,都是阴文印,这与今日的分类截然相反。就算你把封泥上的文字都拓下来,留下的痕迹也是和我们今天所称的阳文印并无二别。

两汉时期治印有凿有铸,而这一时期人们对火焰温度的掌控水平大大提高,因此在铸造时更加强调印面结构的严谨和篆文笔画的妥帖。

我们今天看到的汉印以白文印居多,这是汉朝工匠选择的结果。试想:如果把印章做成我们今天的朱文,那么就要承担印面深浅不一、参差起伏的风险,工匠还要用刀刮表面。有经验的印人们都明白,即使是在石料上这样做,也会令印面的布局方寸大乱,坏了行气,最终达不到理想的审美效果。由于铸印时要事先准备模具,在上面归纳线条,故以上的风险皆在可控范围内。只要水平够、想得细,是绝对能出一件好作品的。

汉朝工匠这样选择,使得印章能够从立体上更好地表现美感,这种效果与浮雕效果相同,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字效果有益辩读,符合大部分人的视觉要求。不论是实用性还是视觉审美,汉朝人的这种选择都要更胜一筹。

文:尹于市

图: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印章文化
文汇报
印章知识大全
篆刻初学者对朱白文认识的一个误区
印章种类知识详解
[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