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高校篆刻艺术教育的考察及反思

一、高校篆刻艺术教育现状

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如书法、国画、民乐等艺术门类专业,且诸多教授在上述领域潜心钻研,成果颇丰。笔者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深入教学一线走访调研,发现尚处发展初级阶段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呈如下特点:

(一)篆刻教育“多点开花”

在我国,诸多民办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成人教育等均开设篆刻专业,为篆刻艺术爱好者提供提高技艺、接受教育的平台;我国部分综合性院校、艺术类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已建立篆刻研究中心和艺术教师培训基地等,重点研究篆刻理论以及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的篆刻教学人才。可以看出,篆刻教育在我国已形成“多点开花”之势。

(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笔者研究发现,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和北京、山东等华北以地区及港澳台地区,开设篆刻专业的高校众多,远远多于西北、西南地区高校;同时,在东部省会城市、区域中心性城市内,多数高校均有配套的篆刻理论研究所、实践基地。笔者认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重视文化建设等因素,高校的篆刻教育教学发展滞后。

(三)学科建设的规模有限

据研究,在我国,将近一半的“985”、“211”工程重点高校均已开设书法、篆刻专业,并且部分高校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关于艺术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授予;在很多的艺术院校,也初步形成了独立的篆刻艺术研究中心、系所。但笔者认为,我国高校篆刻教育的覆盖面依然较小,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逐渐形成学科建设、发展的差异化。

二、高校篆刻艺术教育反思

如今,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大高校开设篆刻必修课或限选课;高校也为篆刻专业的学生搭建展示个人原创作品平台,以进一步传承传统技艺,强化文化建设。但笔者认为,我国篆刻教育基础相对薄弱,表现在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等,值得学术、教育界进行反思。

(一)专业资料质量尚需提高

首先,我国篆刻教材的编写质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形成统一、权威的篆刻教材;其次,部分高校存有的关于篆刻艺术文献资料较少,篆刻理论、技术操作等书籍相对较少,很难为学生研究、实践提供全面参考依据,不能有效促进高校篆刻专业权威资料库建立。

(二)篆刻专业体系设计尚待完善

我国高校篆刻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合理。一方面,部分高校过于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忽略对学生篆刻基本技法的培养,教师授课仅以宣读书本知识为主,开设篆刻创作、技艺操作的实践课程较少,无法使学生掌握篆刻精髓及夯实操作基础。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篆刻专业考核机制不健全,对教师课堂教学成效无法做到认真审核,对学生学习成果考评较为宽松,若没有严格的专业技能测试,无法激励学生提高要求以认真学习篆刻技艺。

(三)专职教师匮乏

笔者认为,从事高校篆刻教育的师资匮乏,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高校内的篆刻专业教师知识层次、年龄结构以及学识水平搭配不合理,如阅历丰富的教师因高龄无法继续教学,青年教师由于理论水平与教学经验不足而无法胜任;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资金短缺、科研经费紧张,无法长期足量引进人才以补强教师队伍,也是导致师资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对改进高校篆刻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基于对篆刻教育问题的反思,笔者认为,应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一)强化对篆刻教育的认识

近些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在呼吁重视传统文化、重兴汉字之风,促进了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普及。由于我国篆刻艺术教育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专业规模有限等问题,教育部门须出台相应政策,拨发扶持资金,支持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设立篆刻专业,筛选部分西部高校作为国家级教学示范点,以此带动其科研、招生,扩大专业规模,以促进全社会对篆刻教育重要性的提。

(二)进一步完善篆刻教学体系

1、充实高校专业资料

高校应在详细了解学生对篆刻艺术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召集本校篆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编写教材,教材内容应既有理论研究,同时有大量案例分析;同时,应积极向教育部门申请扶持资金,为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引进大量的专业纸质、文献资料,充实篆刻教育的数据库,为师生进行科研、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创新教学模式

一是要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幻灯片或播放与篆刻艺术相关视频,为学生讲述篆刻知识和雕塑技艺,让学生感受篆刻魅力;同时利用情景教学方法,增加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等,建立学习交流群,实行远程教育,与学生实现“线上交流、线下互动”,为学生解疑释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利用自身平台优势,不断释放人才红利,面向全社会、海内外招收书法、篆刻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并且给予优厚待遇和福利政策,让更多人才能“留得住”;同时,应加强对校内从事篆刻艺术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讲述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篆刻教学工作提质增效。

四、结语

传统文化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对高校的篆刻教育普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虽然,高校篆刻艺术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模式滞后、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但随着广大高校对篆刻教学的日渐重视,会进一步促进人才机制的完善和专业体系的健全,进而改进篆刻专业教学,对我国古代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艺术专业体系的完善与文化培育体系的产生有着深远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部管乐教育期待高水平人才指导
《书法导报》访谈 | 中国书协书法教育论坛发言纪要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
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靠什么提高青年教师“教”的水平?
职教 | 产教专创双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