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寸之间有天地 刀笔为媒刻春秋——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国篆刻”传承人钟松元

钟松元在篆刻印章

姓名雅号、花鸟虫鱼,只需一把刻刀,尽入方寸之中。曾几何时,街头的刻章师傅随处可见,人人都有一枚独一无二的专属印章。而如今,随着电脑刻章的出现,手工刻章逐渐没落,甚至后继无人。近日,记者采访了“兴国篆刻”第三代传人钟松元,感受他的篆刻人生。

篆刻现状:百年技艺面临尴尬

在兴国县大街6号,十几平方米内一家小店里,桌子上摆放了各式各样的印章。一台激光雕刻机似乎是这里的“主人”,刻完一枚公章仅需几十秒。新技术解放了双手,提高了生产效率,却让这家名为“兴国刊刻社”的59岁的主人钟松元忧心忡忡。

电脑刻章降低了入行门槛,个人印章需求下降,导致这个传统手工刻章难以为继,很多人都转行。“但电脑刻章缺乏灵性,更无法谈篆刻艺术之美。”钟松元说,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兴国篆刻”第三代传人,从小自父亲钟能仪那里学到了一手过硬的篆刻本领。

钟松元在写反字

钟松元的祖父钟瑞海从小在当时最有名气的“天元石印局”为徒,得其真传,篆刻技艺精湛,名噪一时。石印技艺衰落后,钟瑞海即独自开店“瑞文堂”,专攻篆刻,事业有成。父亲钟能仪秉承父业,从事篆刻艺术已近七十载,祖孙三代都以篆刻为业,并发展为三家各自独立的刊刻社,成为兴国篆刻业的翘首,享有很高的声誉。

如今,传到钟松元这一代已是第三代。钟松元兄妹6人,有3人传承了父亲的手艺。“我年龄最大,三弟和四弟也都学了篆刻手艺。”钟松元说,只有自己的儿子钟崇辉学了这门手艺,两个弟弟的儿子并不爱好篆刻,四弟也在前些年以从商为主。

手工技艺:一方小章七道工

磨平印面、设计印稿、印稿上石、固定章胚、拾刀雕刻……看似繁琐的步骤,钟松元轻车熟路,一枚简单的印章他能十几分钟就完成。“一般需要七个步骤,每一步都展现着基本功。”钟松元说,他12岁起就被父亲培养篆刻。一开始要求写反字,一个田字格中需写四个蝇头小楷,不写满两页不准出去玩。“我弟弟贪玩,为此没少挨揍。”

写好的反字

篆刻技艺博大精深,仅第一步磨平印面,钟松元就学了3年。这一步没有任何可以遵循的规律,只有手上的劲道放平了,章才能磨平,可这个劲道怎么得来?全靠多多练习才能积攒出这种手上的感觉。“新手磨章,手指被磨砂纸去几层皮,印面还是不平。但老手可以毫不费力地磨平印面。”

说起父亲,钟松元难掩内心的自豪,“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兴国县委、县政府的印章大都是他老人家刻的。”瑞文堂历史悠久,至今仍使用的县、乡(镇)、村三级行政章、党委(支部)章大都出自“瑞文堂”传人之手。

篆刻的全套工具

正是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钟松元30余年磨一剑,从未间断对印章雕刻技艺的打磨。他十五岁初中毕业便能独立自主操作了,年纪轻轻就开始前往各乡镇赶圩摆摊,他说:“一天不刻就觉得浑身不舒坦,经过长年累月的不停雕琢,练就了钟松元刻章技术的炉火纯青。

方寸传承:希望手艺能传承下去

记者注意到,在钟松元的工作桌上,大大小小不同的刻字工具摆放在桌子上。“每天拿着这些工具,面对一块石头不停地敲打,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但真正喜欢这门艺术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钟松元笑着说,这些工具他基本上不离身,好比自己的左膀右臂,哪天不刻画一会,就感觉生活中好像缺少点什么一样。

篆刻好的印章

谈及自己未来的想法时,钟松元表示,既然篆刻作为一门艺术,他希望将其传承下去,让其发扬光大。“之前也有年轻人来讨教过,但大都没有坚持太长时间就放弃了。”钟松元告诉记者,他所从事的现代刻字艺术,要求有一定的书法基本功,同时要有比较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而很多年轻人只是一时兴起,没有好的创意和耐心,时间长了就感觉到枯燥乏味,自然就放弃了学习的想法。

他也希望,能有更多喜欢篆刻的朋友,能与他一起进行交流,为的就是能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篆刻,以便能刻画出更多的精品。

作者:张声

编辑:温文 饶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世家 方寸技艺的百年传承
山东曲阜:“文化 ”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
一项安静的技艺
浮浮沉沉,在历史的长河中辗转反侧的平面静态艺术品篆刻印章
方寸大世界
​《名家专栏》陈玉福:方寸之间别有洞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