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篆刻家张在辛与《篆印心法》篆刻讲堂一百二十九

《篆印心法》,其重点是讨论篆刻技法,是清代张在辛在晚年八十八岁高龄时所作。张在辛,字卯君,号柏庭,山东安丘人,康熙丙寅年(公元1686年)拔贡。自幼受到其父张贞的影响,好诗、文、书、画,年龄稍大学习隶书,师从清代书法家郑簠,又从父亲的老师周亮工学习印法,师法秦、汉,治印工致而秀逸,小印犹为突出。传其时,四方上门求印者,络绎不绝。传世的印谱有《望华楼印汇》和《相印轩印谱》。以自身的学习心得所述,成《隶书琐言》、《篆印心法》、《画石琐言》、《汉隶奇字》以及《隐厚堂遗稿》等等。

《篆印心法》作为其晚年对自己一生篆刻实践的体悟与心得之作,在清代的印论中占有一席之地。全文共有六个章节,分别为《辨明字法》、《配合章法》、《落墨之法》、《奏刀之法》、《修制之法》、《随处适宜》。与如今看到的篆刻学习类书籍中的类目是如此的相似,其所论字法、章法、刀法,至今仍是学习篆刻必须学习的最重要的三类基本知识。特别是《随处适宜》是专门讨论印之钤拓和印之保护的,其论述层层深入,精微之处,亦令如今专做篆刻普及之读物相形见绌。文中除了当时还不被人重视的边款刻、拓之外,几乎包含了篆刻治印的全部过程。

昨日我们介绍了许容的“用刀十三法”,今天我们先来看看《篆印心法》中的刀法部分《奏刀之法》。

直入法者,用刀刻去,驻刀时须要收,曲折处须要转;刻时或陡峻,或陂陀,笔画或用鹜鹅项,或用蚯蚓头,此汉人之正法也。

切刀法者,用刀碎切,方板处要活动,圆熟处要古劲,平直处要向背,瘦欲见骨,乃为气足神完。

至于斜入单刀,亦须直下,但手中又拈农灵活,或用垂露悬针,或用鼠尾钉头,不过于密处求疏,板中求活。

其中所描述的三种刀法,主要是冲刀与切刀。一、三段为冲刀,即刀两面直下或单刀侧锋直冲,其第二段为切刀法,即用刀碎切。与“用刀十三法”的详尽不同,《篆印心法》将看似复杂的多种用刀,由表及里地进行高度概括。更加有意义的是,他还将这种判断,一一识别前辈篆刻名家的用刀之法。尽管其中的判断在后世是有疑义的,或者说不是完全准确的,但是这种分析,不仅从刀法上研究印章流派开辟了先例,亦为印人学习借鉴名家,识别其刀法特征,提供了思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刀法的判断非常的客观,强调灵活性及掌握刀法的创作主体的主导作用。这与其曾随周亮工学治印及自己实践中的善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

若夫用刀宽窄、厚薄、利钝,则又在各人取便。随其石之大小软硬,字之古穆秀媚,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这段清代的印论即使在如今观之,依然是直指篆刻艺术基本规律的,比之各个时期层出不穷的一些形式主义的印论更加的先进。在这种“存乎其人”的能动的方法论基础上,张在辛主张在篆刻技法上不拘陈式、不择手段。在《修制之法》中,其所言更是显示了其实用的篆刻技法与广博的心胸。

宜锋利者,用快刀挑剔之;宜浑成者,用钝刀滑溜之。

要铦利而不得精彩者,可于石上少磨,以见锋棱。其圆熟者,或用纸擦,或用布擦,又或用土擦,或用盐擦,或用稻草绒擦。相其骨骼,斟酌为之。

这些看似朴实的语言,实际是古代许多印人秘不示人的绝活。即使如今,很多刚刻治完成之印,在最后亦可用粗布绒擦拭,以作收尾,再钤印,可收敛印之金锐之气,增添圆润融合的整体感。这些类似于土法子的方法,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却很是实用。而张在辛讲之全部道出,足见其治印技法之纯熟与治印过程中的善于思考。对如今的印人启发甚深。

我们最后再看看张在辛《篆印心法》中特有的一部分,是之前印论中少见的讲述钤印的部分。

或用厚纸垫印,或宜薄纸垫印,或不用纸垫于极平板上印之。视其所刻之家法,审其印色之浓淡与印之相宜,亦一助也。至其下手之轻重,则又不可不知。

这段对于钤印手法的描述,诚如一位师长在身边指导后辈,将教导指示娓娓道来,既无故弄玄虚之言,亦平易近人,脚踏实地,比较前人的印论更加的平实无华。让我们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其时篆刻在刀法、修制等技法的运用,亦反映了当时篆刻技法已经日臻完善。

更加的幸甚的是比之明代许多著有印论的篆刻家的篆刻作品多已经失传,而清代则是大多有传世的作品流传,我们来看看张在辛的一些篆刻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刚田谈篆刻中刀法与篆法的关系(图文)
篆刻章法知识要领” 的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
“印从书出”的得与失——邓石如、吴让之篆刻研究
篆刻理论丨印理钩玄——或谓篆刻艺术原理基本范畴辨析(2)
篆刻艺术的三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