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尤爱云//​铁笔诉真情 焦墨绘丹青 ——记宣纸烙画的探索者 焦墨画的追求者谢运虎先生

总第249期  2020.73

文学顾问:石瞳

书画艺术总监:沈西全

刊名题写:杨明松

铁笔诉真情   焦墨绘丹青

——记宣纸烙画的探索者

焦墨画的追求者谢运虎先生

尤爱云

谢运虎,1956年出生,多年来受聘于丰原集团工会宣传部,并一直在集团书画院从事书法绘画研究工作,其近百幅作品成为丰原集团对外宣传交流和新婚员工的纪念礼品。现为中华民间绘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安徽书画研究会会员,蚌埠天一秀文化产业艺术顾问。多年来从事宣纸烙画艺术研究与创作,以烙铁代笔,创作出具有白描、工笔、写意等不同韵味的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画等作品。多年来潜心研究木板烙画、家具烙画、葫芦烙画、羊毛毡烙画、各种棉布烙画、扇面烙画等,尤其在宣纸上烙画得心应手,痕深色显,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曾被电视台、杂志、报纸等多种媒体报道。

主要作品有:宣纸烙画《大禹会诸侯》《大禹治水》《关公图》《忠义秋天》《观音送子》《老子出关》《善财童子》《花鼓魂》《钟馗》等,作品参加国家及省市级专业性作品展览受到好评,他创作的《五虎图》被西安大雁塔博物馆收藏,《大禹》被制作成个性化邮票受到广大爱好者好评。

倾心绘画  年少奠定烙画缘

八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尽管天气依旧十分炎热,但天高云淡的秋日景象已经逐渐显现。我们如约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天一秀文化产业园,见到了谢运虎老师。他身材高大,举止儒雅,花白的头发中分后梳,与一位名人十分相似。

谢老师首先拿出了一些自己的作品给我们欣赏,这些作品有的是烙画作品,有的是焦墨山水画。在这些烙画作品中,有两把宣纸折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双面宣纸材质的折扇,烙画双面作画,从任何一面都看不到背面的烙画痕迹,也就是说不透不漏,这种烙画技艺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且收放自如,画面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烫出了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采访的话题首先从谢运虎老师中学时代说起——

谢老师的中学时代是在蚌埠四中度过的,由于自小对绘画的喜爱,他进校就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组,课余时间一头扎进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室里画素描,每次都是到天黑才会出门回家。当时教学条件非常简陋,也没有正规的科班教材,好在他的美术老师孙毅非常优秀,孙毅是毕业于中央美院的高材生。当时学校的大型海报和墙面宣传画都是谢运虎配合孙毅老师完成的,烙画方面说起来也是受到中学美术老师孙毅的影响。谢运虎说,他在孙毅家里看到老师用烧热的铁火棍、炉钩(有时是螺丝刀)在三合板上烙画,觉得特别神奇,一下就被吸引了,那个画面给谢运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自从看了孙毅老师的烙画,烙画在谢运虎的心里就扎下了根。他开始潜心钻研烙画,旧时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无法替代的特殊魅力。

上个世纪八十年初,谢运虎24岁,那时候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身边的很多朋友同事结婚时都是请木工打家具,手工打造的家居虽然敦实耐用,但是外型方面还是有些欠缺美感,有些人家专门在梳妆台和写字台、大衣柜门上预留了铺台面玻璃和穿衣镜的地方,但是那个年代物流不发达,物品也不够丰富,有时候配不到合适的玻璃和穿衣镜,谢运虎观察了后有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在写字台和大衣柜上用烙铁烫画呢?这样既免去了到处配不到玻璃和穿衣镜的烦恼,又增加了艺术美感。经过多次尝试以后,大家都对此赞叹不已,从那以后,身边很多熟人家办喜事都会请谢运虎到家里为新家具烙画。

自那以后,谢运虎广泛涉猎关于烙画的点点滴滴,由于皖北地区从事烙画的人很少,他就从书本资料、历代经典作品中向名家请教,哪怕有一点点收获,他都会立马拿出材料进行试验。为了使画面更加有质感,他反复琢磨电烙笔的结构和角度,最后请银匠师傅专门定制了一个纯银的电烙笔头……就这样,几十年的寒来暑往,谢运虎从最初简单的花鸟画,到后来的山水画;从开始在木器上烙画,到后来在棉布、绢丝、羊皮毡、宣纸上烙画;以至到后来大气磅礴《五虎图》被西安大雁塔博物馆收藏,和气势恢宏的宣纸烙画画《大禹》被制作成个性化邮票被众多爱好者收藏。蚌埠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和中央台七套都制作并且播放过谢运虎老师的烙画艺术。

人生路上  追求梦想不止步

中学毕业后,谢运虎考到市有机硅化工厂,当时蚌埠还有一个有机化工厂,两个厂名仅差一个“硅”字。就这一个字,让谢运虎与美术高校失之交臂。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全国刚恢复高考。《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文汇报》同时刊发了招生简章,浙江美术学院恢复招生,纺织工艺美术系有40人的一个班,分给安徽两个名额。谢运虎知道这个消息后,赶紧把自己的简介和相关作品邮寄了过去,准考证发放了六张,其中就有谢运虎一张。阴差阳错的是,谢运虎在留自己的通讯地址的时候少写了一个“硅”字,写成了“蚌埠市有机化工厂”。考试前,高招办把考试通知邮寄到一字之差的“蚌埠市有机化工厂”,传达室的师傅看收信人不是自己厂里的人,又把信退回去了;过了几天高招办按照地址又寄了过来,传达室的师傅干脆就把这封信搁在传达室的窗台上放着。巧合的是谢运虎的厂长就住在这个厂子里,他看收信人名字是“谢运虎”,就把信取下来,准备下周一去厂里见到谢运虎再交给他。当天是周六,谢运虎焦急中已经等了很久,他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自己还是收不到考试通知。

周一上午,谢运虎在厂里见到了自己的厂长,在厂长的讲述里才知道自己疏忽中把通讯地址少写了一个字,这才导致这封信辗转了这么久才收到。他拆开信一看,考试时间已经错过,要是上周六收到这封信他还能来得及。他心急如焚的跑到邮局,花了九块钱给高招办打了长途电话,这可是谢运虎当时半个月的工资啊。即使这样,当年的高考也已经错失了。事后,高招办的老师说,看了他的简介和作品,觉得水平还是可以的,没想到由于邮寄地址的失误让他与高校失之交臂,最后老师鼓励他明年继续报考。

虽然错失了高校就学的机会,但是谢运虎并没有放下追逐绘画的梦想。

在厂里,他在车间工作了六个月就被调到车间办公室,十个月就被调到仓库,由于绘画上的特长和工作上的需要,一年后就被厂里安排到工会工作,在工会他一干就是四十余年。他对每一项工作都特别认真,常常是完成了本职工作以后就埋头勤奋创作。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了他无限的创作空间,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烙画作品。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创作,他从木板烙画延伸到皮革烙画、布烙画、葫芦烙画、蛋烙画、成扇烙画、纯羊毛毡烙画、绢烙画、绫烙画、宣纸烙画等,作品内容包含山水、人物、花鸟、小品等,并创作了一些主题系列作品,如《大禹治水》《花鼓小子》《大明文化》《双墩遗址文物》等系列烙画。至今厂会议室和宴会厅还保存珍藏着谢运虎创作的1.2×8米的大型烙画作品。

随着电视、报纸和杂志的宣传报道,加上多年来参加了很多画展和交流活动,谢运虎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皖北地区屈指可数的烙画名家,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在他心里又有了新的目标和打算。

几年前,在潜心钻研烙画的同时,谢运虎偶尔接触到焦墨画,那种干净空灵的画面、大气而又苍健的风格一下紧紧吸引了谢运虎的注意力,他萌发了尝试焦墨画的愿望,并且很快就进入了痴迷状态。

心怀匠心  师法古道勇创新

中国画的焦墨技法是公认的高深技法,以焦墨作画的画家少之又少。谈到焦墨画就必须提到国画大师黄宾虹和张仃,他们对现代中国水墨具有深远影响。黄宾虹的焦墨山水画将“墨法革命”大胆探索,特别是山水画面中峻峰峭石、溪流小桥、树林亭阁,皆因墨法的妙用而将线条美扩大到气韵之美;张仃先生的焦墨山水画则继承了中国传统,笔墨、章法,借古而出,画之气势、意境的创造,画中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处理,计白当黑的观念,以及或长或短的题跋,都显示了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力。

无论是黄宾虹大师的创新焦墨山水,还是张仃先生的传统焦墨山水,看似满纸墨黑,然总有密中求疏、实中求虚的布局与安排,令人畅神达意。这些名家的焦墨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深深打动了谢运虎,他一头扎进了焦墨山水的世界,无论晨昏,他脑海里始终琢磨着如何在焦墨画上更进一步。为此周围很多人都知道,谢老师又进入了“痴迷状态”。在日复一日的勤奋创作中,他的焦墨画既注重继承古法,又有自己的发扬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得到周围很多专业人士的好评。

谢老师跟我们说起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焦墨画的起源。焦墨画是一种最古老的画法,采用干笔浓墨而不借助于水的渗化作用的一种画法,比如五千年前的彩陶就是焦墨画法,隋唐时期兴盛起来的壁画也基本上是焦墨。到了北宋,虽有了水墨的浓淡变化,但与后世在生宣纸上那种水墨淋漓的丰富变化相比,也还是以浓墨为主,所以黄宾虹先生题画有“北宋多用焦墨”之说。明末清初的程邃喜欢画焦墨,也多半是以枯笔渴墨为主,水墨辅之。纯用焦墨作画,大概从当代的张仃先生之后才慢慢多了起来,因此,焦墨不仅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符号,而且,其中蕴含有传统文化的内涵。

谢老师展开他的焦墨山水画,有圆形的小幅山水,小中见大,山石飞瀑尽在眼底;还有大幅的长卷,这不,他手里抱着的这幅长卷就是40米长的淮河全景图。他说淮河的源头是河南桐柏山,所以他这幅淮河全景图就从淮河的源头开始画起,只见千里淮河蜿蜒而至,流过平原绕过丘陵,穿山越岭逶迤远去,画面实中寓虚,富有变化,笔法苍劲,气势相通,画面呈现出气韵生动的山水意境。目前国内纯用焦墨作画也仅有为数不多的一批焦墨画家,在传承着焦墨这一难度较大的古老绘画方法。

说话间,谢运虎老师拿出早就备好的材料,为我们进行现场作画。只见他凝神静气中,手捻笔转,只一小会的功夫,远山近水,亭台飞瀑跃然纸上,这是我们第一次现场观看焦墨画的绘画过程,不需要水的晕染,但是瀑布流水依然生动逼真。一支笔,一个人,一幅画,让观者有无限想象的空间,给人带来发自内心的愉悦。

后记探索与创新

在多年的烙画和焦墨画创作过程中,谢老师常常会遇到材料上的选择与再创造。比如,烙画材质要求对温度的耐受程度,不会轻易烫糊烫烂,而市面上恰恰买不到切实可用的烙画材料,这就要求谢老师不仅要在画艺上更加精深,同时也别无选择的必须自己动手去做一些材料上的处置。比如,宣纸两面都可以烙画且不糊不烂,就是他经过多次试验、反复处理以后才达到的效果。

据谢老师介绍,他最近又有一项重磅研究成果即将诞生了——他研制出在聚乳酸材料上进行烙画的方法。聚乳酸材料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包装、农业、餐具、医用、日用及无纺布、纺织物料、膜和片材等各个领域,由于其绿色环保、可降解而受到各个应用领域的青睐,但它有不耐高温的特点。谢老师在生物基聚乳酸玉米纤维面料上烙画,经过几百次的摸索研究和试验处理,基本掌握了一套在聚乳酸织物、布料、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有聚乳酸内膜的面)烙出所要表现的图案。据我们所知,在我国烙画艺术领域,目前还没有人发明在聚乳酸材料上进行烙画艺术创作,这是烙画艺术的又一次创新,也是谢运虎老师在艺术创作中为烙画艺术研制了新的艺术载体。我们期待谢老师的新作问世,同时也祝福谢老师在艺术的道路上,山高水远更上一层楼。


谢运虎作品展示


尤爱云: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歌学会会员,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蚌埠市朗诵艺术协会常务理事。爱好文学,摄影,擅长舞蹈,在省内外各级报刊发表过多篇散文和诗歌作品,崇尚真实自然的文化情怀。

《蚌埠文艺范》特约撰稿人。

本期摄影:赵胜利  周士明


支持单位

《蚌埠文艺范》编辑部成员

主     编:周士明

副 主 编:肖建华

小说编辑:周远望

散文编辑:潘银  常敏

诗歌编辑:李继育  武纷纷

特约撰稿人:尤爱云

特约摄影师:张传安  李志红

投稿信箱:

zhouming080637@sina.com

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一招,用纸团画残荷
本期特别策划《在春天里》//作家、焦墨画家王兆军 在春天里作画
视频欣赏 老春老师焦墨画马3
视频欣赏 老春老师焦墨画马7
视频欣赏 老春老师焦墨画马(1-7)
【烙画】宣纸烙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