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滕文公章句上》
userphoto

2023.04.30 浙江

关注

《孟子》·第一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téngwéngōngwèishìjiāngzhīchǔguòsòngérjiànmèngmèngdàoxìngshànyánchēngyáoshùn

  • shìchǔfǎnjiànmèngmèngyuēshìyándàoérchéngjiànwèijǐnggōngyuē''zhàngzhàngwèizāiyányuānyuē''shùnrénrényǒuwéizhěruòshìgōngmíngyuē''wénwángshīzhōugōngzāijīnténgjuéchángduǎnjiāngshíyóuwéishànguóshūyuē''ruòyàomíngxuànjuéchōu

注释

1世子:即太子。“世”和“太”古音相同,古书常通用。

2成规:齐国的勇士。

3公明仪:人名,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学生。

4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5瘳(Chou):病愈。

译文

滕文公还是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经过家国时拜访了孟子。孟子给他讲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话题不离尧舜。  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拜访孟子。孟子说:“太子不相信我的话吗?道理都是一致的啊。成脱对齐景公说:'他是一个男子汉,我也是一个男子汉,我为什么怕他呢?’颜渊说:'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的滕国,假如把疆土截长补短也有将近方圆五十里吧。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说'如果药不能使人头昏眼花,那病是不会痊愈的。’”

《孟子》·第二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téngdìnggōnghōngshìwèirányǒuyuēzhěmèngchángyánsòngxīnzhōngwàngjīnxìngzhìshǐ使wènmèngránhòuxíngshìrányǒuzhīzōuwènmèng

  • mèngyuēshànqīnsàngsuǒjìncéngyuē''shēngshìzhīzàngzhīzhīwèixiàozhūhóuzhīwèizhīxuésuīránchángwénzhīsānniánzhīsàngshūzhīzhānzhōuzhīshítiānshùrénsāndàigòngzhīrányǒufǎnmìngdìngwèisānniánzhīsàng

  • xiōngbǎiguānjiēyuēzōngguóxiānjūnzhīxíngxiānjūnzhīxíngzhìzhīshēnérfǎnzhīqiězhìyuē''sàngcóngxiān

  • yuēyǒusuǒshòuzhīwèirányǒuyuēwèichángxuéwènhǎochíshìjiànjīnxiōngbǎiguānkǒngnéngjìnshìwèiwènmèngrányǒuzhīzōuwènmèng

  • mèngyuēránqiúzhěkǒngyuē''jūnhōngtīngzhǒngzǎichuòzhōumiànshēnwèiérbǎiguānyǒugǎnāixiānzhīshàngyǒuhǎozhěxiàyǒushènyānzhě''jūnzizhīfēngxiǎorénzhīcǎocǎoshàngzhīfēngyǎnshìzàishìrányǒufǎnmìng

  • shìyuēránshìchéngzàiyuèwèiyǒumìngjièbǎiguānrénwèiyuēzhīzhìzàngfāngláiguānzhīyánzhīzhīāidiàozhěyuè

注释

1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

2薨:死。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代以后用于指二品以上官员死。

3然友:人名,太子的老师。

4大故:重大的事故,指大丧、凶灾之类。

5之:至,到。邹与滕相距只有四十余里,所以可以问后行事。

6自尽:尽自己最大的心力。

7曾子曰:这几句话在《论语·为政》中是孔子对樊迟说的。

8三年之丧:指子女为父母、臣下为君主守孝三年。

9齐(zi)疏之服:用粗布做的缝边的丧服。齐,指衣服缝边。古代丧服叫做衰(CUT),不缝衣边的叫“斩衰”,缝衣边的叫“齐衰”。

10飦(zhan);稠粥。粥:稀粥.这里是偏义复词,指稀粥。

11宗国:鲁、膝诸国的始封祖都是周文王的儿子,而周公封鲁,于行辈较长,所以其余姬姓诸国都以鲁为宗国。

12《志》:记国家世系等的一种书。

13冢宰:官名。在君王居丧期间代理朝政。

14歠(Chuo):饮。

15君子之德………必偃:这几句出自《论语·颜渊》篇孔子的话。“尚”与“上”同;偃,倒下。

16五月居庐:居住在丧庐中五个月。

译文

滕定公死了,太子对老师然友说:“上次在宋国的时候孟子和我谈了许多,我记在心里久久不忘。今天不幸父亲去世,我想请您先去请教孟子,然后才办丧事。”  然友便到邹国去向孟子请教。  孟子说:“好得很啊!父母的丧事本来就应该尽心竭力。曾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依照礼节安葬他们,依照礼节祭把他们,就可以叫做孝了。’诸侯的礼节,我不曾专门学过,但却也听说过。三年的丧期,穿着粗布做的孝服,喝稀粥。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的。”  然友回国报告了太子,太子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滕国的父老官吏都不愿意。他们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君主没有这样实行过,我们自己的历代祖先也没有这样实行过,到了您这一代便改变祖先的做法,这是不应该的。而且《志》上说过:'丧礼祭祖一律依照祖先的规矩。’还说:'道理就在于我们有所继承。’”  太子对然友说:'我过去不曾做过什么学问,只喜欢跑马舞剑。现在父老官吏们都对我实行三年丧礼不满,恐怕我处理不好这件大事,请您再去替我问问孟子吧!”  然友再次到邹国请教孟子。孟子说:“要坚持这样做,不可以改变。孔子说过:'君王死了,太子把一切政务都交给家事代理,自己每天喝稀粥。脸色深黑,就临孝子之位便哭泣,大小官吏没有谁敢不悲哀,这是因为太子亲自带头的缘故。’在上位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一定就会喜好得更厉害。领导人的德行是风,老百姓的德行是草。草受风吹,必然随风倒。所以,这件事完全取决于太子。”  然友回国报告了太子。  太子说:“是啊,这件事确实取决于我。”  于是太子在丧庐中住了五个月,没有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大小官吏和同族的人都很赞成,认为太子知礼。等到下葬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看,太子面容的悲伤,哭泣的哀痛,使前来吊丧的人都非常满意。

《孟子》·第三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téngwéngōngwènwèiguómèngyuēmínshìhuǎnshīyún''zhòuěrmáoxiāoěrsuǒtáochéngshǐbǎimínzhīwèidàoyǒuhéngchǎnzhěyǒuhéngxīnhéngchǎnzhěhéngxīngǒuhéngxīnfàngxiéchǐwèixiànzuìránhòucóngérxíngzhīshìwǎngmínyānyǒurénrénzàiwèiwǎngmínérwèishìxiánjūngōngjiǎnxiàmínyǒuzhìyángyuē''wéirénwéirényángyánghuòshìjiāchéntiānrénróngbìngzhīyánkǒngwèirénzhīhàimèngyǐnzhīkǒngwèizhīhàirénjūnzixiǎorénměixiāngfǎnérxiàhòushìshíérgòngyīnrénshíérzhùzhōurénbǎiérchèshíjiēshénchèzhěchèzhùzhějièlóngyuē''zhìshànzhùshàngònggòngzhěxiàoshǔsuìzhīzhōngwéichángsuìlángduōzhīérwèinüèguǎzhīxiōngniánfèntiánéryíngyānwéimínshǐ使mínránjiāngzhōngsuìqíndòngyǎngyòuchēngdàiérzhīshǐ使lǎozhìzhuǎngōuèzàiwéimínshìténgxíngzhīshīyún''gōngtiánsuìwéizhùwèiyǒugōngtiányóuguānzhīsuīzhōuzhùshèwèixiángxuéxiàojiàozhīxiángzhěyǎngxiàozhějiàozhěshèxiàyuēxiàoyīnyuēzhōuyuēxiángxuésāndàigòngzhījiēsuǒmíngrénlúnrénlúnmíngshàngxiǎomínqīnxiàyǒuwángzhěláishìwèiwángzhěshīshīyún''zhōusuījiùbāngmìngwéixīnwénwángzhīwèixíngzhīxīnzhīguóshǐ使zhànwènjǐng

  • mèngyuēzhījūnjiāngxíngrénzhèngxuǎnérshǐ使miǎnzhīrénzhèngjīngjièshǐjīngjièzhèngjǐngjūnpíngshìbàojūnmànjīngjièjīngjièzhèngfēntiánzhìzuòérdìngténgrǎngbiǎnxiǎojiāngwèijūnziyānjiāngwèirényānjūnzizhìrénrényǎngjūnziqǐngjiǔérzhùguózhōngshénshǐ使qīngxiàyǒuguītiánguītiánshíèrshíchūxiāngxiāngtiántóngjǐngchūxiāngyǒushǒuwàngxiāngzhùbìngxiāngchíbǎixìngqīnfāngérjǐngjǐngjiǔbǎizhōngwèigōngtiánjiājiēbǎitóngyǎnggōngtiángōngshìránhòugǎnzhìshìsuǒbiérénlüèruòrùnzhīzàijūn

注释

(1)绹:(tao逃)《诗经·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广雅·释器》:“绹,索也。”这里用为绳索之意。

(2)阳虎:又称阳货,季氏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了鲁国的朝政,而此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了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3)彻:《诗·大雅·公刘》:“彻田为粮。”《老子·七十九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论语·颜渊》:“盍彻乎!”这里用为税田十取一的周朝田税制度之意。

(4)藉:《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墨子·公输》:“借子杀之。”《韩非子·孤愤》:“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汉语大字典·草部》:“藉,为凭借之意。”这里用为凭借之意。

(5)龙子:古代贤人。

(6)挍:(jiao叫)同“校”,比较、估量之意。

(7)盻:(xi系)《三国志·魏志·许褚传》:“褚瞋目盻之,超不敢动。”这里用为恨视,怒视之意。

(8)庠:(xiang详)《尔雅·释官》:“庠序,官也。”《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说文》:“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这里用指为学校之意。

(9)序:《诗·周颂·闵予小子》:“继序思不忘。”《诗·大雅·行革》:“序宾以贤。”《左传·宣公十二年》:“内官序当其夜。”《礼记·中庸》:“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荀子·君子》:“长幼有序。”这里用为次序之意。

(10)射:《易·旅·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诗"小雅"车舝》:“式燕且誉,好尔无射。”《论语·八佾》:“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礼记·射义》:“射之为言者,绎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礼记"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吕氏春秋·重言》:“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高诱注:“使王射不动不飞不鸣何意也。”《广雅·释言》:“射,绎也。”这里用为猜度、陈述之意。

1(1)毕战:人名,滕国的一个臣子。

1(2)圭:(gui规)《易·益·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孙子算经》卷上:“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本义为古代容量单位。圭田:这里用为供祭祀用的田土之意。

译文

滕文公询问有关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说:“人民的事情是刻不容缓的,《诗经》上说:'白天赶紧割茅草,晚上搓绳到通宵。抓紧时间补漏房,开年又要种百谷。’人民百姓的生活道理是,有固定产业的人就有固定生活的信心,没有固定产业的人就没有固定生活的信心。如果没有固定生活的信心,就会放荡任性,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等到陷入罪网,然后对他们施以刑罚,这等于是设下网罗陷害民众。哪里有爱民的国君当政,却干出陷害民众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必须谦恭俭朴,礼贤下士,向百姓征税有制度。阳虎说过:'能富贵的人都不仁爱,能仁爱的人都不会富贵。’夏朝时每家授田五十亩而实行贡法,商朝时每家授田七十亩而实行助法,周朝时每家授田一百亩而实行彻法,实际上征的税都是十分取一。什么叫彻法呢?彻就是抽取之意;助就是凭借之意。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制以助法为最好,而贡法最不好。’所谓贡法就是参照几年中的收成取一个固定数。不管丰年灾年,都要按照这个确定的税额征税。丰收年成,处处是谷物,多征收一些也不算苛暴,但却并不多收;灾年欠收,每家的收获量甚至还不够第二年肥田的费用,却一定要征足这个额定数。作为百姓父母的国君,即使子民百姓怒目而视,一年到头辛勤劳动,也不足赡养自己的父母,却还要靠借贷来凑足租税,致使老弱幼小在山沟荒野奄奄一息,哪里还称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呢?那世代承袭俸禄的制度,滕国早已实行了。《诗经》上说:'雨水浇灌我们的公田,同时也滋润到我的私田。’只有实行助法才会有公田,从此诗来看,周朝也是实行助法的。  “另外还要开办庠、序、学、校以教育人民。所谓庠,意思是培养;所谓校,意思是教导;所谓序,意思是有秩序地陈述。夏朝时叫校,殷商朝时叫序,周朝时叫庠;这个'学’是三代共同都有的,都是教育人民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上层所懂得,小民百姓则能亲和于下层。如果有贤明的君王兴起,必然会来学取这个法,因为这是为王者所效法的。《诗经》上说:'周国虽然是旧的一个邦国,但其因时代的趋势而成为一个新的邦国。’这是对周文王的称赞。你努力实行这些,也可以使你的国家涣然一新!”  滕文公派毕战来问关于井田制的问题。  孟子说:“你的国君将要实行爱民的政策,特意选派你来,你一定要努力!所谓爱民政策,必须从分清田土的经纬之界着手。经纬之界不正,井田就不会平均,作租税的俸禄就不会公平。所以残暴的国君和贪官污吏必然是不重视田土的经纬之界。田土的经纬之界一旦划分正确,怎样分配田土和俸禄就可以坐下来议定了。  “而滕国,虽然土地狭小,但一样要有官员,一样要有在田野里耕田的农民。没有官员,就没有办法管理农民,没有农民,也就没有办法养活做官员的君子。希望你们在田野上实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城中实行十分抽一的税法让人们自行交纳。国卿以下的官员必须要有供祭祀用的田土,这供祭祀用的田土为五十亩;其余的人给田土二十五亩。死葬和搬迁都不离开本乡范围,乡里的田都要同样是井田制,人们出入劳作时相互伴随,抵御盗寇时互相帮助,有疾病事故时互相照顾,这样百姓就友爱和睦了。方圆一里为一个井田,一个井田为九百亩,中间一块田土为公田,八家各以一百亩为私田,但要共同料理好公田;把公田的事办完了,然后才能做私事,这就是区别农民的办法。这只是一个大概情况,至于怎样更健全和完善,就要靠国君和你了。”

《孟子》·第四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yǒuwéishénnóngzhīyánzhěxíngchǔzhīténgzhǒngménérgàowéngōngyuēyuǎnfāngzhīrénwénjūnxíngrénzhèngyuànshòuchánérwèiméngwéngōngzhīchùshǔshírénjiēkǔnzhīwéishí

  • chénliángzhīchénxiāngxīnlěiérsòngzhīténgyuēwénjūnxíngshèngrénzhīzhèngshìshèngrényuànwèishèngrénméng

  • chénxiāngjiànxíngéryuèjìnxuéérxuéyānchénxiāngjiànmèngdàoxíngzhīyányuēténgjūnchéngxiánjūnsuīránwèiwéndàoxiánzhěmínbìnggēngérshíyōngsūnérzhìjīnténgyǒucānglǐnshìmínéryǎngèxián

  • mèngyuēzhǒngérhòushíyuēránzhīérhòuyuēfǒuguànyuēguànyuēguànyuēguànyuēzhīzhīyuēfǒuzhīyuēwèizhīyuēhàigēngyuēzèngcuàntiěgēngyuēránwèizhīyuēfǒuzhī

  • xièzhěwèitáotáoxièzhěwèinóngzāiqiěwèitáoshějiēzhūgōngzhōngéryòngzhīwèifēnfēnránbǎigōngjiāozhīdànfányuēbǎigōngzhīshìgēngqiěwèi

  • ránzhìtiānxiàgēngqiěwèiyǒurénzhīshìyǒuxiǎorénzhīshìqiěrénzhīshēnérbǎigōngzhīsuǒwèibèiwèiérhòuyòngzhīshìtiānxiàéryuēhuòláoxīnhuòláoláoxīnzhězhìrénláozhězhìrénzhìrénzhěshírénzhìrénzhěshíréntiānxiàzhītōng

  • dāngyáozhīshítiānxiàyóuwèipínghóngshuǐhéngliúfànlàntiānxiàcǎochàngmàoqínshòufánzhídēngqínshòurénshòuniǎozhīdàojiāozhōngguóyáoyōuzhīshùnérzhìyānshùnshǐ使zhǎnghuǒlièshānérfénzhīqínshòutáoshūjiǔyuèluòérzhùzhūhǎijuéhànpáihuáiérzhùzhījiāngránhòuzhōngguóérshídāngshìshíniánwàisānguòménérsuīgēng

  • hòujiàomínjiàshùshúérmínrénrénzhīyǒudàobǎoshínuǎnérjiàojìnqínshòushèngrényǒuyōuzhīshǐ使wèijiàorénlúnyǒuqīnjūnchényǒuyǒubiézhǎngyòuyǒupéngyǒuyǒuxìnfàngxūnyuē''láozhīláizhīkuāngzhīzhízhīzhīzhīshǐ使zhīyòucóngérzhènzhīshèngrénzhīyōumínérxiágēng

  • yáoshùnwèiyōushùngāotáowèiyōubǎizhīwèiyōuzhěnóngfēnréncáiwèizhīhuìjiàorénshànwèizhīzhōngwèitiānxiàrénzhěwèizhīrénshìtiānxiàrénwèitiānxiàrénnánkǒngyuē''zāiyáozhīwèijūnwéitiānwèiwéiyáozhīdàngdàngmínnéngmíngyānjūnzāishùnwēiwēiyǒutiānxiàéryānyáoshùnzhīzhìtiānxiàsuǒyòngxīnzāiyònggēngěr

  • wényòngxiàbiànzhěwèiwénbiànzhěchénliángchǔchǎnyuèzhōugōngzhòngzhīdàoběixuézhōngguóběifāngzhīxuézhěwèinénghuòzhīxiānsuǒwèiháojiézhīshìzhīxiōngshìzhīshǔshíniánshīérsuìbèizhīzhěkǒngméisānniánzhīwàiménrénzhìrènjiāngguīgòngxiāngxiàngérjiēshīshēngránhòuguīgòngfǎnzhùshìchǎngsānniánránhòuguīxiàzhāngyóuyǒuruòshèngrénsuǒshìkǒngshìzhīqiángcéngcéngyuē''jiānghànzhuózhīqiūyángbàozhīhàohàoshàngjīnnánmánjuéshézhīrénfēixiānwángzhīdàobèizhīshīérxuézhīcéngwénchūyōuqiānqiáozhěwénxiàqiáoéryōuzhěsòngyuē''róngshìyīngjīngshūshìchéngzhōugōngfāngqiěyīngzhīshìzhīxuéwèishànbiàn

  • cóngzhīdàoshìjiǎèrguózhōngwěisuīshǐ使chǐzhītóngshìshìzhīhuòchángduǎntóngjiǎxiāngruòqīngzhòngtóngjiǎxiāngruòduōguǎtóngjiǎxiāngruòxiǎotóngjiǎxiāngruò

  • yuēzhīzhīqínghuòxiāngbèihuòxiāngshénbǎihuòxiāngqiānwànértóngzhīshìluàntiānxiàxiǎotóngjiǎrénwèizhīzāicóngzhīdàoxiāngshuàiérwèiwěizhěènéngzhìguójiā

注释

1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常与伏羹氏、燧人氏一道被称为“三皇”。神农氏主要的功绩是教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叫“神农”。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托古圣贤之名而标榜自己的学说。“农家”就假托为“神农之言”。

2许行:农家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

3踵(zhong):至,到。

4廛:住房。氓:移民。

5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穿粗麻衣,靠编草鞋,织草席谋生。衣(yi),动词,穿;褐(he),粗麻短衣;屦(ju),草鞋。

6陈良:楚国的儒士。陈相、陈辛:都是陈良的学生。

7饔飧:饔(yong):早餐;飧(Sun):晚餐。

8厉:病。

9釜:金属制的锅;甑:用瓦做的茶饭器;爨(cuan):烧火做饭;铁:指用铁做的农具。

10舍:相当于方一言“啥”,即什么东西、一切东西的意思。

11宫中:家中。古代住宅无论贵贱都可以叫“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所居为宫。

12大人:这里指有地位的人,与下文“小人”相对。

13路:指奔波、劳累。

14敷:遍。

15瀹济漯:瀹济漯(yue):疏导。济漯(ta):济水和漯水。

16后稷:相传为周的始祖,名弃,尧帝时为农师。

17树艺:种植。

18契(xie):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

19放勋:尧的称号,放是大,勋是功劳,原本是史官的赞誉之辞,后来成为尧的称号。

20劳之来之:劳、来都读为去声,劝勉,慰劳。

21皋(gao)陶(yao):人名,相传为虞舜时的司法官。

22易:治。

23倍:同“背”,背叛。

24治任:准备行李。治,整治;任,负担。

25秋阳以暴:秋阳,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所以这里所说的秋阳实际相当于今天的夏阳。暴,同“曝”,晒。皜皜(hao):光明洁白的样子。

26鴃(jue):伯劳鸟。

27戎狄膺,荆舒是惩:引自《经·鲁颂·闷官》。膺,击退;惩,抵御;戎秋是北方的异族;荆、舒是南方的异族。

28市贾不贰:贾通“价”;不贰,没有两样。

29五尺之重:古代尺寸短,五尺约相当于现在三尺多一点。

30倍蓰(xi):倍,一倍;蓰,五倍。后文的什、百、千、万都是指倍数。

31巨屦小屦:粗糙的草鞋与精致的草鞋。

译文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进见滕文公说:“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处,成为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处。  许地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着粗麻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谋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也进见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我们都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而改学许行的学说。  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不过,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现在滕国却有储藏粮食的仓库,存放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老百姓来奉养自己,怎么能够叫做贤明呢?”  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  陈相回答说:“对。”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  回答说:“不,许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许先生戴帽于吗?”  回答说:“戴。”  孟子问:“戴什么帽子呢?”  回答说:“戴白帽子。”  孟子问:“他自己织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回答说:“因为怕误了农活。”  孟子问:“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用铁器耕种吗?”  回答说:“是的。”  “他自己做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时干得了的。”  “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起兽危害人类,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尧为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烧,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源水,引流入海;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当时,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即便他想亲自种地,行吗?  “后稷教老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说道:'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创所,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之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发现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人容易,为天下发现人才却很难。孔子说:'尧做天子真是伟大!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圣德无边无际,老百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虽然有了这样广阔的天下,自己却并不占有它!’尧和舜治理天下,难道不用心思吗?只不过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原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跟随他学习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时候,门徒们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都去向子贡行礼告别,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离开。子贡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筑屋,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离开。后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希望曾子也同意。曾子说:'不可以.就像曾经用江汉的水清洗过,又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洁白无暇。我们的老师是没有谁还能够相比的。’如今这个怪腔怪调的南方蛮干,说话诽谤先王的圣贤之道,你们却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恰恰相反。我只听说过从幽暗的山沟飞出来迁往高大的树木的,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下来迁往由暗的山沟的。《鲁颂》说:'攻击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荆舒。’周公尚且要攻击楚国这样的南方蛮干,你们却去向他学习,这简直是越变越坏了啊。”  陈相说:“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市场价格就会统一,人人没有欺诈,就是打发一个小孩子去市场,也不会被欺骗。布匹丝”绸的长短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麻线丝绵的轻重一样,价格也就一样;五谷的多少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鞋子的大小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孟子说:“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您想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一双粗糙的鞋子与一双榆致的鞋子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会同意吗?听从许先生的学说,是率领大家走向虚伪,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孟子》·第五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zhězhīyīnérqiújiànmèngmèngyuēyuànjiànjīnshàngbìngbìngqiěwǎngjiànláiyòuqiújiànmèng

  • mèngyuējīnjiànzhídàojiànqiězhízhīwénzhězhīzhìsāngbáowèidàotiānxiàwéifēishìérguìránérzàngqīnhòushìsuǒjiànshìqīngào

  • yuēzhězhīdàozhīrén''ruòbǎochìyánwèizhīwéiàichāděngshīyóuqīnshǐgàomèng

  • mèngyuēxìnwéirénzhīqīnxiōngzhīwèiruòqīnlínzhīchìyǒuěrchìjiāngjǐngfēichìzhīzuìqiětiānzhīshēngshǐ使zhīběnérèrběngàishàngshìchángyǒuzàngqīnzhěqīnérwěizhīguòzhīshízhīyíngruìzuōzhīsǎngyǒuérshìfēiwéirénzhōngxīnmiàngàiguīfǎnléiéryǎnzhīyǎnzhīchéngshìxiàorénrénzhīyǎnqīnyǒudàogàoránwèijiānyuēmìngzhī

注释

(1)墨者夷之:信奉墨子学说,名叫夷的人。

(2)徐辟:孟子的学生。

(3)直:《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韩非子·五蠹》:“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广雅·释诂二》:“直,义也。”《字汇·目部》:“直,正也。”这里用为正直、公正之意。

(4)赤子:《尚书·周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老子·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指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儿童之意。

(5)蚋:(rui锐)《通俗文》:“小蚊曰蚋。”主要是蠓科、瘿蚊科和摇蚊科的任何种小双翅蝇,其中很多都能够咬人疼痛并且还有某些是人类和各种其它脊椎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传播者。又名沙蚊。这里用指为小蚊之意。

(6)嘬:(zuo作)《韩非子·说林下》:“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体)而食之。”这里用为叮咬之意。

(7)颡:(sang嗓)《孔子家语·困誓》:“河目龙颡。”《淮南子》:“靥辅在颊则好,在颡则丑。”《说文》:“颡,额也。从页,桑声。”《方計》:“中夏谓之额,东齐谓之颡。”这里用为额头之意。

(8)泚:(ci此)《正字通·水部》:“泚,汗出貌。”这里用为出汗的样子。

(9)櫐:(lei雷)《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虆之。”《楚辞·刘向·九叹》:“葛藟虆于桂树兮。”这里用为藤、葛类蔓草名之意。

(10)梩:(li梨)同“杞”。《集韵·止韵》:“杞,木名。《说文》:'枸杞也。’一曰国名,亦姓,或作梩。”这里用为一种叫“杞”的灌木之意。

1(1)怃:《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这里用为怅然失意的样子。

译文

墨家学派的信奉者夷之想通过孟子的学生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是很愿意见他的,但我现在正病着,等我病好了我去见他,夷子就不用来了。”

过了几天,夷子又提出想见孟子。孟子说:“我今天可以见他,不直接告诉他墨家的矛盾、缺陷在哪里,大道就不会显现。今天我就直接告诉他。我听说夷子是信奉墨家学说的,墨家学说提倡办理丧事,以薄葬为正确的道路;夷子想用这种主张移风易俗于天下,难道不是认为不这样就不可贵吗?然而夷子又厚葬他的亲人,那就是用他认为低贱的方法来侍奉亲人。”

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夷子。夷子说:“儒家的道路,古代帝王对待百姓就象爱护婴儿一样,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呢?我也认为爱是没有差别等级的,只是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

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这个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他的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孩子一样吗?那是有取舍的。婴儿在地上爬着将要跌进井里,这不是婴儿的罪过。况且天生万物,每物只有一个根本,而夷子却认为有两个根本。大概上古时候曾经有不安葬自己亲人的人,他的亲人死了,就把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撕食尸体,苍蝇蚊子也聚来叮咬。他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斜着眼而不敢正视。这个汗呀,不是自己想出的汗,是内心真情表现在脸上的结果,于是这人就返去拿藤蔓野草和灌木来掩埋尸体。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和仁爱的人埋葬自己的亲人,也必然是有道理的。”

徐辟把这些话告别了夷子。夷子怅然若失,停了一会才说:“命运就是这样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字文》原文、注音、解释及参考资料(2)
中医药版《生僻字》视频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看拼音写汉字
喜迁莺·晓行拼音版
中国人的骄傲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上)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