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娄章句》三
userphoto

2023.05.01 浙江

关注

《孟子》·第二十二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rénzhīyáněr

注释

易:《易·恒·象》:“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论语·学而》:“贤贤,易色。”《管子》:“王者乘时,圣人乘易。”《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玉篇·日部》:“易,转也,变也。”《广韵·昔韵》:“易,变易也,改也。”这里用为改变、变动之意。

译文

孟子说:“人要是动不动就改变自己的言行,就是没有责任心的人。”

第二十三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rénzhīhuànzàihàowéirénshī

译文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总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第二十四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注释

(1)乐正子:名克,鲁国人,孟子的学生,当时正在鲁国做官。《孟子·梁惠王下》:“乐正子入见。”

(2)子敖:姓王名驩,字子敖。齐国贵臣,官右师。

译文

乐正子随同王子敖到了齐国。  乐正子来见孟子。孟子说:“你也会来见我吗?”  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孟子说:“你来了几天了?”  乐正子说:“前几天来的。”  孟子说:“前几天?那么我说这样的话,不是正合适吗?”  乐正子说:“我是因为住的客舍还没有找好。”  孟子说:“你曾听说过,要等客舍找好后,才来求见长辈的吗?”  乐正子说:“我有罪过。”

第二十五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wèizhèngyuēzhīcóngáoláichuòxuézhīdàoérchuò

注释

(1)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史记·高祖本纪》:“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这里用为吃食之意。

(2)啜:《墨子·节用中》:“饮于土塯,啜于土形。”《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荀子·非相》:“君子啜其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说文》:“啜,尝也。”这里用为饮、喝之意。

译文

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追随王子敖来,只不过为了吃喝而已。我没有想到你学了古人的道理竟然是为了吃吃喝喝。”

第二十六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xiàoyǒusānhòuwèishùngàoérwèihòujūnziwéiyóugào

译文

孟子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

第二十七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rénzhīshíshìqīnshìzhīshícóngxiōngshìzhìzhīshízhīèrzhěshìzhīshíjiéwénèrzhěshìzhīshíèrzhěshēngshēngèèzhīzhīdǎozhīshǒuzhīzhī

注释

己:(yi挤)《·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玄笺:“已,止。”《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老子·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译文

孟子说:“建立人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的实质内容,是侍奉亲人。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实质内容,是跟从兄长。用智慧行事的实质内容,是懂得这两点而不违背它。社会行为规范的实质内容,是节制文化中的这两点。快乐的实质内容,是喜欢这两点,快乐就会产生。快乐产生了丑恶的就可以停止了,丑恶的可以停止,人就会在不知不觉间高兴得手舞足蹈。”

第二十八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tiānxiàyuèérjiāngguīshìtiānxiàyuèérguīyóucǎojièwéishùnwèiránqīnwéirénshùnqīnwéishùnjìnshìqīnzhīdàoérsǒusǒuértiānxiàhuàsǒuértiānxiàzhīwèizhědìngzhīwèixiào

注释

(1)鼓瞍:人名,舜的父亲。

(2)厎:(zhi纸)《书·皋陶谟》:“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尔雅·释言》:“厎,致也。”《玉篇·厂部》:“厎,致也。”这里用为致之意。

(3)豫:假借为“娱”。《"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尔雅》:“豫,乐也。”《庄子·应帝王》:“何问之不豫也?”《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孟子·公孙丑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荀子·礼论》:“说豫娩泽。”《珠丛》:“心中和悦谓之豫。”《痛史》:“致令皇帝受惊,圣躬不豫,实属罪大恶极。”这里用为快乐之意。

译文

孟子说:“整个天下都很喜悦地要来归附自己,把整个天下都很喜悦地归附自己看成如同草芥一样的,只有舜是如此。不得到亲人的亲情,不可以作为一个人;不顺从亲人,不能成其为儿子。舜竭尽侍奉亲人的道理而使父亲鼓瞍达到了高兴、愉快的心情,鼓瞍得到快乐而使天下人受感化,鼓瞍得到快乐而天下父子间的伦理规范也就确定了,这就叫做大孝。”

第二十九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shùnshēngzhūféngqiānxiàmíngtiáodōngzhīrénwénwángshēngzhōuyǐng西zhīrénzhīxiāngqiānyǒushìzhīxiānghòuyāoyǒusuìzhìxíngzhōngguóruòjiéxiānshènghòushèngkuí

注释

(1)诸冯:地名,相传在今山东荷泽以南。

(2)负夏:地名,约在今山东滋阳以西。

(3)鸣条: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

(4)岐周:地名,指岐山下周的旧邑,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

(5)毕郢:地名,相传是周文王去世的地方,在今陕西咸阳县东二十一里。

(6)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周礼·掌节》:“门关用符节。”《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这里用为信物之意。

(7)揆:(kuí葵)《·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易·系辞》:“初率其辞而揆其方。”《国语·周语》:“南北之揆七同也。”《楚辞·离骚》:“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说文》:“揆,度也。”这里用为大致估量之意。

译文

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去世在鸣条,是东方边远地区的人。周文王出生在岐周,去世在毕郢,是西方边远地区的人。这两个地方相距,有一千多里地;时代的距离,相隔一千多年。而在中国实现他们的志向,就象有信物一样吻合,无论是在先的圣人还是在后的圣人,他们的准则是相同的。”

第三十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chǎntīngzhèngguózhīzhèngshèngrénzhēnwěi

  • mèngyuēhuìérzhīwéizhèngsuìshíyuègàngchéngshíèryuèliángchéngmínwèibìngshèjūnzipíngzhèngxíngrényānrénrénérzhīwéizhèngzhěměirénéryuèzhī

注释

(1)子产:(?~前522)春秋后期政治家,郑国执政。郑穆公之孙,名侨,亦称公孙侨。青年时即表现出远见卓识。

(2)溱:郑国水名,源于河南密县东北圣水峪,东南会合洧水为双洎河,东流入贾鲁河。《·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3)洧:郑国水名,源于河南登封县东部阳城山,东流经密县与溱水会合。《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洧。”《诗·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广韵》:“洧,水名。在郑。”

(4)十一月:指周历,夏历为九月。下句中的十二月指夏历十月。

(5)徒杠:指徒步行走的简易的独木桥。

(6)舆梁:指可通行马车的大桥。

译文

子产主持郑国的国政,用自己坐的大马车载行人渡过溱水和洧水。  孟子说:“子产这只是小恩惠而不懂得政治。在十一月份,搭好徒步行走的独木桥;在十二月份,搭好可通行马车的大桥,人民就不会忧虑徒步涉水了。君子整治好自己的政务,外出时使行人避开道路也是可以的,又怎么能去把行人一个个渡过河呢?所以,治理国家政事的人,要讨每个人的欢心,时间也不够用啊。”

第三十一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gàoxuānwángyuējūnzhīshìchénshǒuchénshìjūnxīnjūnzhīshìchénquǎnchénshìjūnguórénjūnzhīshìchénjièchénshìjūnkòuchóu

  • wángyuēwèijiùjūnyǒuwèi

  • yuējiànxíngyántīnggàoxiàmínyǒuérjūnshǐ使réndǎozhīchūjiāngyòuxiānsuǒwǎngsānniánfǎnránhòushōutiánzhīwèisānyǒuyānwèizhījīnwèichénjiànxíngyántīnggàoxiàmínyǒuérjūnzhízhīyòuzhīsuǒwǎngzhīsuìshōutiánzhīwèikòuchóukòuchóuzhīyǒu

注释

(1)雠:为仇的异体字,同“仇”。《·邶风·谷风》:“反以我为雠。”《左传》:“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楚辞·惜诵》:“又众兆之所雠。”《一切经音义》引《三苍》:“怨偶曰雠。”这里用为仇恨、仇怨之意。

(2)服:《仪礼·丧服子夏传》:“大夫为旧君,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后汉书·刘平传》:“服阙,服全椒长。”《风俗通·十反》:“三年服阙。”这里用为服丧之意。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看待自己的手足,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心腹;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犬马,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常人;君主看待臣子如同尘土草芥,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强盗仇敌。”  齐宣王说:“按礼制,臣要为自己过去的君主服丧,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臣子为之服丧呢?”  孟子说:“君主对臣子的劝告能够接受,建议能够听取,因而恩惠能够下达到百姓;臣子因故要离去,君主能派人引导其出国境,并派人事先前往其要去的地方进行妥善安排;其离去三年后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房产;这样做叫做三有礼。做到这些,臣子就会为他服丧。现在做臣子,劝谏不被接受,建议不被听取,因此恩惠到不了百姓;臣子因故要离开国家,君主就派人拘捕他的亲族,并故意到他要去的地方为难他,离开的当天就没收了他的土地房产,这就叫做强盗仇敌。对于强盗仇敌,为什么还要服丧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精卫填海》拼音版
正统文化教材《三字经》:第一单元——第五单元
阅读经典•曹氏三父子诗词选
千字文(繁體拼音版)注释 译文
《千字文》原文、注音、解释及参考资料(2)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附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