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县王惟精的肥城情结

知县王惟精的肥城情结

(2012-10-14 16:58:46)


知县王惟精的肥城情结

王庆吉

 

王惟精,明代陕西朝城县人,天启元年(1621),以举人为肥城邑令,天启五年离任。虽任职仅五年,他廉洁勤政,重视教育,热爱文化,特别是在弘扬左丘明文化方面,做出了彪炳千秋的巨大贡献。在肥城历史上,他是一位屈指可数的优秀知县。他的事迹至今在肥城广泛流传。

清康熙十一年《重修肥城县志·官师志》载:“王惟精,陕西朝邑县人,由举人天启元年任,升山西应州知州。仁慈宽厚,爱民如子。四时季考生童,按丹出题课试,寒士贫生给以纸笔,多方培植。案簿之余,精于写画,县内至今有收藏之者。去后,士民思之不忘,为立生祠祀之。”清嘉庆二十年及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人物志》亦有相似记载。

王惟精莅任肥城知县后,在处理政务之余,对县辖全境的名胜古迹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出于他对文化的极端热爱,在部分名胜古迹处题写碑文,以弘扬文化。在冉庄题写“冉子故里”碑,在展家洼村题写“和圣故里”碑,在隆庄关帝庙题写的“超群绝伦”石碑至今巍然屹立,四个斗大的行楷字,圆润雄浑,气势磅薄,当地人传说这四个字是王惟精飮酒后用炊帚蘸墨书写的。这四个字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评赞关云长的,碑阴有王惟精题写的草书唐代虞世南《关夫子风雨竹赞》:“利不动,色不悦。威不屈,害不折。忠耿耿,义烈烈。伟丈夫,真豪杰。纲常备,古今绝。”可谓笔走龙蛇,四壁云烟。两侧有六个大字:“风雨竹真笔迹”。至今知县王惟精酒后写碑文的故事仍广泛流传。

王惟精至衡鱼拜谒史祖左丘明墓,看到墓前石碑已损坏,他拨款立了一块石碑,亲自书写碑文“鲁史左丘明墓”,碑阴还题写了一首歌颂左丘明的赞铭:“春秋为史外传心之书,左传又传圣心之书也。不有传,经何以明?经不明,后世咸矒。嗟嗟古墓,荒草成窝。瞻彼肥水,潺潺素波。先儒难再,吾谁切磋?幸有贤裔,聚族斯河。春秋湮祀,樽罍象栖。文崇百代,启我实多。争光日月,万古不磨。”他看到圣墓年久失修,荒草萋萋,分外凋零,令人倍感凄凉。于是,他联系史圣后裔丘氏族人,出谋划策,整修扩建了墓区,铺筑了神道,栽植了松柏,圣墓由土堆改为石圈大墓,巍然屹立,分外庄严肃穆。神道上添筑了落棺厅,即祭祀厅,还修筑了砖石结构的垣墙。经过修葺,圣墓焕然一新,一时参观谒圣者络绎不绝。

肥城左传精舎即左丘明祠距肥城县衙不足一里路,王惟精经常利用公务闲暇,到左传精舎拜谒左丘明圣像,并参观古碑文及其历史遗迹,曾书写一块“君子”匾额,悬于祠堂大厅门口。当他看到祠内数座建筑物年久失修,瓦块断裂,塌陷漏雨,大门楼及垣墙亦有严重破损,再不修缮,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维修需用一大笔钱,钱从何来?是时,灾荒连年,县衙财政并不宽裕,,集资修祠谈何容易!他出于对史祖左丘明的无限崇拜,毅然从微薄的薪俸中捐出一笔资金,购置建筑材料,并派员组织施工。仅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左传精舎修葺一新,金碧辉煌,面貌焕然。知县王惟精捐俸修圣祠的盛事传为美谈。事后,他为了教育当世人,并启迪后人,决定立一块石碑,弘扬左丘明的 鲁君子精神。他亲自撰文并书写。碑文是这样写的:“昔孔子作春秋明大义,至今纲常伦教炳焕天壤,而乱臣贼子莫不凛凛焉!但其旨微,其词隐,虽门弟子,如游、夏诸贤,尚不能赞一词,况他人乎?后之人茫乎莫测其涯涘也。有左传为之互相发明,而春秋赖以不坠。故左传与圣经并垂不朽。天启元年春,余来守兹土,得谒先儒左子庙,复致祭于墓下。因访先儒后裔,得太学生云街者,相貌魁梧,举止端方,不愧先贤后裔者。问其家世,言之历历如指诸掌。余甚伟之。二年春,遂捐俸重修先儒祠,与云街共襄厥事。落成之后,云街求余为文以记之。因不揣固陋,敢赞一言,自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无补于大德之万一。至于尊孔子而因以尊左子,是则余之本心也,余因之有感焉。古来圣人出世,必有近圣人之居者,攀龙附凤为之先驱而扶翼之。至圣人之道昭而扶翼之者亦得与圣贤之列。左子非因孔子而传者乎?然春秋经至宋神宗时,皆遵王氏新说,而春秋几废焉。向非有左传为之阐明而彰著之,后之人亦难臆见测也。是春秋又借左氏传者也。自我国朝以来,崇儒重道,凡属先贤庙堂无不加修,而左子为文章之宗,驾公谷而上者不啻十倍,真万古不磨者也!余安可以无言乎?故乐为之记焉。”

王惟精认为:左丘明是中华乃至世界名人,是肥邑之荣幸,应大力弘扬其巨大贡献,他想在任期内写出一部记载左丘明的书,以流传后世。因县城有左传精舎,书名定为《左传精舎志》。他在左丘明第六十四代孙丘云街的协助下,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该书共分五卷,卷一为遗像志,有左子像、左子行像、受经图、作传图、荐圣图(即向鲁君荐孔子之图);卷二为本传志,记左丘明记《左传》过程,《左传》历代流传情况,又载左子历代受封情形,编纂《国语》过程及内容提要;卷三为祠墓志,记载左子祠墓在古肥子国即今肥城,且插有左子庙图、左子墓图;卷四为艺文志,载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平阴县令(是时肥城已废,归平阴县管辖,至元朝至元年间,复置肥城县)范讽撰书重修左传精舎碑记、明天启二年(1622)王惟精重修左传精舎碑记。有宋宰相丁渭、元侍读学士李谦、元状元张起岩之《左丘明赞》,另有金朝隐士邑人王去非、进士翟生题《吊左丘明墓诗》,另有明代文人学子诗文数首;卷五为谱系志,有自姜太公至左丘明二十一代及左丘明之下六十余代的谱系。天启三年志书纂成,他又撰志序一篇:“左传精舎志何志乎?志左子也。昔汉前将军关公云长性嗜左传春秋,其得从容游泳,当以无几,而乃能扶汉曹贼,独明大义于乱世,岂非深得于左传春秋者乎?左传春秋之有功于天下后世,概可见焉。不佞今符兹土,得谒左子祠墓,何幸如之!因捐俸修葺。落成之后,已勒石刻铭矣!复得左子后裔旧谱一卷,因纂之为志。敢曰与阙里、三迁并传不朽。庶几表一方之胜,俾后之君子知所考焉,云尔。”

《左传精舎志》中最有价值的史料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平阴县令范讽东巡,瞻拜左丘明祠,看到建筑群年久失修,百孔千疮,破烂凋零,于心不忍,于是拨专款修葺。数月工竣,祠庙焕然一新。为记盛事,在圣祠院内立纪念碑一通。从碑文中蕴含极其珍贵的史料。碑文中载:“祥符元年冬十月,天子有事于封禅……凡属先贤后裔,咸加恩宠,追封左子为瑕丘伯,授其四十七代孙丘芳衣巾,以主祀事,褒宠攸隆。二年春,余承命来莅兹邑,知县之东古肥子国地即左子故里,古庙犹存,访其遗迹,知此即为传春秋之处,名曰左传精舎。洁奠,下询其居守子孙,则后裔丘芳携其旧谱而至……”清嘉庆八年(1803)肥邑知县黄洙向上级送呈文件中有“县城内学宫前左传精舎一所,即邱明故里为祠,有祥符二年碑。”20008月,复制的《左传精舎志》发往全国及海外,引起巨大反响,同年9月山东省史志办在肥城召开的“左丘明文化研讨会”上,成为令专家学者信服的史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著名诗词作家介绍(一)
左丘明(东周鲁国史家、学者、思想家)
左丘明简介:
左丘明《曹刿论战》原文译文
说说肥城的来历
春秋左传 左丘明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