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景观设计】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设计实例

1、背景

湘湖风景旅游区位于钱塘江三江交汇口的东侧,萧山建成区西南部,北部是杭州市滨江区。根据《萧山区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湘湖南部规划为防护绿化用地,由此将形成以湘湖为中心的整体的绿色生态景观。

宋之前湘湖原是“一片地洼农田,经常受浸”(宋《绍兴府志》),北宋政和2年(1112年),萧山县令杨时筑堤围湖,成为维持一方生计的重要水利设施。此后历代均有修废,至近代,主体湖面已沿变成农田和池塘。2007年,湘湖旅游度假区启动区块基本完成,重现了古时湘湖的景观。2009年6月,《湘湖保护与开发二期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拟将本区建成为“着眼于湘湖整体保护与开发……以水域恢复为特征,集历史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具有典型景观特色的生态性旅游综合体”。

2、目标

湘湖二期湖堤湖岸景观绿化工程以湘湖整体保护与开发为前提,考虑与启动区块建设和三期规划的衔接;根据现状条件和上位规划要求,通过湖堤设计、竖向设计、植物种植,道路交通系统设计等工作,恢复湘湖中部水域,重建水体和滨水生态系统,保护和彰显历史人文特色,承载休闲旅游功能;把湘湖二期湖堤湖岸建成一条集历史文化、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具有典型景观特色的滨水绿廊。其详细目标包括:

(1)生态目标

使湘湖成为自然与人类共生共荣的生态庇护所,包括保存保护现状典型湿地生境、现状典型植物群落、动植物及栖息地的多样性等。

(2)文化目标

通过设计保护文物史迹、传统生活遗迹、历史人文景观等,使湘湖成为再现历史人文特色的文化新据点。

(3)休闲目标

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建立滨湖游憩带、协调休闲空间和自然景观、环保理念与生态科技的应用,成为市民放松精神舒适休憩的休闲好港湾。

(4)景观目标

保护风景完整性、保护朴野乡村风景的独特性、保护和管制滨水天际线,提升萧山区域经济和生活品味的风景新景点。

3、植物景观规划

设计范围为湘湖二期南线湖岸的景观,分为四个标段,分别为仰山坪区块、云洲区块、眉山区块与休闲沙滩区块,包含湖山真意、云洲敛翠、青浦问莼、菱湖寻芳、眉山听风、金沙嬉水等景点(图1)。

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充分考虑湖堤、湖岸、岛屿以及建筑等不同场地条件,形成水上森林——湿地漫滩——疏林草地的景观序列。在植物配置上,充分应用乡土植物,营造尺寸不同、特色各异的植物景观空间,形成整体协调、细部丰富、步移景异的植物景观效果。同时,考虑到湖岸的对景以及与建筑、地形的协调,在不同的场地塑造丰富且能满足各类要求的林冠线,并且在适当的位置开辟透景线。

在景点设计基础上,结合地形山水设计,营造系列以植物景观为主要特色的节点。主要包括四大节点,对应不同的植物主题。

(1)仰山坪

以表现春花及秋色叶植物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植物,围合出大开大合的草坪,成为供人们休憩、活动的主要植物空间。林缘种植垂丝海棠、日本早樱、山桃、玉兰等植物,配置春鹃等开花地被,春季形成繁花似锦的效果。夏季,杨梅成熟的果实成为主景,为游人增加乐趣。秋季,湖山广场上的无患子、鸡爪槭等植物产生五彩斑斓的秋色。其植物景观特色强调季相连续性及观赏性。

(2)云洲

以池杉、落羽杉等水湿生木本植物营造出水上森林特色植物景观(图2),并适当搭配香樟、乌桕、枫杨、垂柳等,使景观更为乡野自然,增加夏季观花植物烘托景点氛围。林下片植二月兰等低矮的春花地被,春季繁花似锦,气氛浓郁、热闹。夏季以水上森林的观赏为主,游人在阴凉清新的林下,可摸鱼抓虾,充分亲水。该处植物群落具有挺拔的竖向线条,林冠线优美,作为远景观赏也是很好的景观。

3)石岩山

大面积种植水仙类、鸢尾类等观花水湿生草本植物,结合石岩山地形营造大尺度的花溪、花坡效果。重现当年湘湖沿岸“长塘十里柳生芽,来往儿童唱采茶。岩岫初经寒食雨,平湖开满水仙花。”的场景,并将古时湘湖祭祀水仙神的风俗传统融入其中。

4)眉山岛

为延续眉山岛砖窑厂的历史原貌,岛上植物景观营造以松林杜鹃为主景。上层乔木以金钱松、湿地松、无患子等为主,中层配以鸡爪槭、红枫等,营造出灿烂、壮观的秋色。山脚地势较平坦处局部设置草坪,林缘配植日本早樱、日本晚樱等,渲染春季花海烂漫的景观。营造远近游赏景致皆美的整体效果。

图1 湘湖南线鸟瞰图

图2 云洲平面图


4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设计

4.1水湿生木本植物选择

湘湖的定位是集历史文化、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具有典型景观特色的滨水绿廊,在选择水湿生木本植物时,应充分理解湘湖的设计目标。

首先,重视场地精神的延续。湘湖原址的北线村落中有大面积的水杉林,拥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因此,选择落羽杉属乔木作为水上森林的材料,与水杉产生呼应。在滨水地带,还可种植水杉、乌桕、枫杨、垂柳、南川柳等,营造典型的杭绍地区乡土植物景观。

第二,强调保持湘湖朴野的自然景观特色。明代文学家张岱对湘湖、鉴湖、西湖做过生动有趣的比喻,如把西湖比作声色俱丽的名媛,鉴湖是名门闺秀,而湘湖则是质朴羞涩的处子。在选择植物时,应围绕“野趣”展开,落羽杉、池杉等植物树姿潇洒、质感轻盈,能很好地符合场地特色。

第三,安排与自然朴野风景风格相适应的休闲游憩空间,组织兼具现代特点与传统韵味的休闲游憩空间。休闲游憩是湘湖旅游度假区的一大重要功能,水上森林作为一处极具特色的植物空间,将吸引众多游人。落羽杉属植物树干通直,树形呈锥形向上,其林下空间干净、宜人。用其形成的水上森林,方便游人进入森林内部,不仅可泛舟林下,还可亲自涉水体验其中的乐趣,很好地将休闲活动与自然生态科学和传统人文特色结合起来。

湘湖的水上森林位于云洲敛翠节点,主要展现夏季植物景观。落羽杉、池杉等植物在夏季树冠丰满、树荫浓绿,给游人凉爽的林下空间,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湘湖水上森林选择的水湿生木本植物见表1。


表1 湘湖主要水湿生木本植物种类

中文名

拉丁学名

科属

耐水湿能力

我国分布

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um

杉科落羽杉属

极耐水湿,能生长于浅水中

长江流域至华南常有栽培

池杉

Taxodium ascendens

杉科落羽杉属

极耐水湿,能生长于浅水中

长江流域平原水网

墨西哥落羽杉

Taxodium mucronatum

杉科落羽杉属

极耐水湿,能生长于浅水中

长江流域有栽培


4.2地形设计

1)复层水陆空间模式,形成多样生境和岸线景观。

云洲的主体是一个与岸线方向大致平行的狭长形大岛,采取自然式的形态布置,形成适宜水湿生木本植物生长的水湾等;大岛周围设置若干小岛,总体形成岛链的形式,在水体和陆地之间形成一个蓝绿交融的地带。岛链与岸线之间形成较为狭长的水体,大岛阻挡了大湖面的风浪,使这部分水体较为平静,适宜动植物生长,营造出多样的生境和丰富的岸线景观。

2)营造浅水湿地带

围绕岛链,师法自然湖泊构成形态,在近岸区域形成浅水湿地带,以迟滞泥沙,构成生境,帮助尽快形成健康水生态。漫滩的水深控制在0.5m以内,适宜水湿生木本植物的生长及植物群落的发展,为鸟类、两栖类、鱼类和软体动物提供有利的生存栖息环境,同时浅水也适宜游人涉水进入森林,为抓鱼、摸螺蛳、摘莼菜等乡野休闲活动开辟了场所。大片浅水区域的存在,也减少了工程开挖土方。

4.2群落设计

水上森林布置于云洲西侧,面向大水面,集中分布于内凹的水湾中,此处水浪较小,适宜植物生长(图3)。

(1)季相

湘湖的水上森林主要的功能是休闲游憩,提供游人特色亲水活动的空间,因此规划以夏季观赏为主,选择其他夏季观花的小乔木如紫薇、木槿等,烘托景观气氛。此外,落羽杉属植物的秋色叶、冬季裸露的枝干等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落羽杉、池杉等冬季落叶,为避免景观过于萧条,局部配置香樟、美人茶等常绿植物作为背景,也可突出主景植物。

(2)群落密度

植物采取自然式的种植形式,以密林空间为主,让游人穿行于浓密的森林中,感觉宁静、清凉。沿路局部打开面积较小的草坪空间,形成林窗,从整体上形成明与暗的节奏变化。

(3)植物群落结构

水湿生植物如不合理布置,容易变得杂乱,对水体景观破坏很大。因此在设计时,以单层的群落结构为主,林下不再配置中下层植物,形成纯粹大气的水上森林。种植于潮湿处的落羽杉等膨大的基部、形态各异的气生根等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应裸露出来便于观赏。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等成群种植,形成纯林的效果,不同树种之间逐渐过渡。在道路交叉口、桥头等重要节点适当选择多样的植物,如美人茶、山茶、紫薇、木槿等观赏价值较高的小乔木,配置成丰富的树丛。


图3 水上森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赏植物学
中山杉,最爱那片水上的森林
如何设计花园?
【干货】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之空间设计
见证“奇迹森林”,植物合植竟可以栽出这样的效果来!
中国世界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