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 伤寒约言录

1桂枝汤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应证。但有以下情形之一时,亦可用本方。

病人经常自汗出者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者;

太阳病下之后气上冲者;
汗、吐、下后,仍头痛或身疼,脉浮者(外不解者)
方: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炙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水煎温服,服后 ,覆以取微汗。

按:方中各药剂量(以钱为单位,1钱等于3)为当时胡老习惯用量,以下同,不赘述。

 桂枝汤方

方剂  桂枝9 芍药9 甘草()6 生姜()9 大枣()4
用法  水煎温服。服已须臾,食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以棉被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病证犹在者,更作服。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方解  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是胃气不振,津血有伤所致之热。有关汗出身热的机理.《内经》有类似的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日:“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日: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日:愿闻其说。岐伯日: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主要是说: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液外溢,此时邪乘虚人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故病死。桂枝汤证虽不全同于《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证,但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性能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甘温除热的道理。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解: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者,谓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即轻取则浮,重按则弱也。阳浮者热自发,谓脉阳浮,为发热的脉应。阴弱者汗自出,渭脉阴弱,为汗出的脉应。啬啬恶寒,谓缩缩而恶寒也;淅浙恶风,谓洒淅而恶风也。鼻鸣干呕者,表不解,气上冲也。此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即宜桂枝汤主之。言外之意不要以为它是中风证的专用方。
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为桂枝汤正证,凡病见之,即宜桂枝汤主之,则无不验。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注解:气上冲,为气自小腹上冲胸的一种自觉证。太阳病为在表,宜汗不宜下,误下后,其气上冲者,知病未因误下而内陷,还在表也,故可与桂枝汤,用前食稀粥,温覆取微汗的方法解之。若不气上冲者,即病已去表内陷,不能给服桂枝汤。

《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注解:桂枝汤本为和解肌腠而设,与麻黄汤专为发表致汗者有别。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为表实,则宜麻黄汤发其汗解表。若误与桂枝汤,则必致实实之祸。医者常须识此,慎勿误施也。

按:精气虚则不足以驱邪,虽得汗出,邪反乘汗出之虚,而深入肌肉之内。桂枝汤促进胃气,加强精气,使盘踞肌腠之邪,不得复留,乃得因汗而解。邪在肌,则肌不和,桂枝汤益气驱邪,而使之变和,故谓桂枝本为解肌。若精气实于表,只宜麻黄汤发其汗,则邪共汗出即治,若误与桂枝汤,再益其气,则实上加实,祸变立至矣。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按: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有刺风池、风府辅助的一法,不可不知。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注解:脉洪大,当是脉浮。脉洪大为热盛于里,如何可与桂枝汤?必是传抄有误.宜改之。

服桂枝汤不合法,而致大汗出,故病不解。脉浮者。病仍在表,宜与桂枝汤和前法服之。若其人形似疟状,一日再发寒热者,让其小汗出则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病.外证未解者.意同上。外不解,法当汗解,慎不可下之,下之为逆,解外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病.先以麻黄汤发其汗,而病不解,医不详审所以不解之故,而复下之。若当时脉浮,病必不愈。因浮为在外。法宜汗解.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病仍在外,故须与桂枝汤解外即愈。

按:汗下后表仍不解者,则宦挂枝汤解之,以汗下后亡津液也。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病常自汗出者,其原因不在脉内的荣气.而在脉外的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所致。荣自行于脉内。卫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固.荣失卫则不守,故令常自汗出也。宜桂枝汤复发其汗.使荣卫和则愈。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脏无他病者,谓无其他内脏病。言外病在外也。时发热自汗出者,谓发热自汗出有定时也。此亦卫气不和所致,宜于其发作前,与桂枝汤发汗即愈。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已六七日不大便,头痛有热者,显系里热上攻的为候,故可与承气汤以下之。不过里热小便当赤,其小便清者,知病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解之。假设头痛且必衄者,宜与桂枝汤。

按:该条首冠以伤寒,其无汗可知,即病在表亦不可与桂枝汤,必须头痛而衄者,始可与之。不过麻黄汤条有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本条所述,脉必不浮紧而浮弱可知,临证时须细辨。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以麻黄汤发其汗,则证已解,但半日许,其人复烦,切脉浮数,知表热未解也,故宜桂枝汤更汗解之。

按:服麻黄汤后,表不解,不可再与麻黄汤,而宜桂枝汤;服桂枝汤后,表不解。仍宜再与桂枝汤,不可与麻黄汤.此为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伤寒,医误下之,因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清谷,即排泄完谷不化的大便之谓。下利清谷不止,知已转属太阴虚寒里证,虽身疼痛,表还未解,法宜急救其里,而后治其身疼痛;假若下后。未续得下利清谷不止,但身疼痛,而清便自调者,则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按:表里并病,若里虚寒,当先救里,而后解表,此为定法,须记。又与四逆汤,下利清谷已,而身疼痛不解者,当然亦宜桂枝汤,自在言外。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为中风、汗夺于荣则荣弱,邪并于卫则卫强,荣卫不和,故使发热汗出也。桂枝汤调和荣卫,而解外邪,故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解:伤寒本不宜下,而医大下之,下后表不解,当与桂枝汤以解肌,而反以麻黄汤发其汗,一再误治,邪既内陷而心下痞,表亦未解而恶寒也。宜先与桂枝汤以解表,表解再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攻里。

按:表里并病,若里实宜攻者,须先解表,而后攻里,此亦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阳明病,虽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者,表还未解也,故可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病人烦热,汗出则解者,此暗示不汗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服大青龙汤则汗出烦热解也。但又如疟状,日晡所则发热,此时发热属阳明。若脉沉实,则已传阳明无疑,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脉浮虚,则仍在表,日晡发热,正是时发热汗出的桂枝汤证,故宜桂枝汤以发汗。
《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此所谓太阴病,当指下利而言。下利而脉浮者,病欲自表解,故宜桂枝汤以发汗。

按:下利脉浮,无非表里合病之属,本条所述,脉当浮弱或自汗出。若脉浮紧无汗,则宜葛根汤,不可与桂枝汤。葛根汤条谓太阳阳明合病,而此谓太阴病脉浮者,以葛根汤证为表实,桂枝汤证为表虚,异其称呼以示虚实不同也。不过二方均属太阳病的发汗剂,其主治下利,当均为太阳阳明的合病。若真是里虚寒的太阴病,即有表证,亦不可与桂枝汤先攻表,当与四逆汤先救里也。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解:下利而腹胀满,虚寒下利也,故虽身疼痛,法宜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按:本条所述乃真太阴病的下利,故虽身疼痛的表证在,亦宜四逆汤先温其里,而后乃可与桂枝汤以攻其表,可见上条非真太阴病甚明。

《伤寒论》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注解:霍乱吐利止后,而身疼不休者,此里和表未和也,宜少与桂枝汤小和其外。

按:霍乱上吐下利,损人津液至烈,虽遗有表证未解,也不可过汗,则宜少与桂枝汤消息和解之,量证用药,亦是一法。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7条: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干呕,汗出,病虽久,阳旦证续在者,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注解:产后风者,妇人产后患太阳中风也。虽延续数十日不解,表现为仍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烦闷,干呕汗出,知桂枝汤证未罢也。病虽久,而桂枝汤证续在者,即宜与桂枝汤。

按:运用方剂在辨证,只要见其证,即宜用其方,病之久暂无关紧要。

辨证要点  基于以上论述,可见桂枝汤为太阳病的发汗解热剂,但因药味偏于甘温,而有益胃滋液的作用,故其应用,宜于津液不足的表虚证。若体液充盈的表实证,或胃实里热者,不可与之。有关具体的适应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验案  1熊某,女,56岁,1964820日初诊三个月来,每日下午35点钟发烧,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两脉缓,苔薄白润。此属“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故予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
结果:服一剂后,发热时间缩短,两剂后热已,诸证全消。
2贺某,男,8岁。外感发热一周不退,每日上午1l30分出现发烧(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烧,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无他不适,苔白润,脉虚数。证属营卫失调,治以调和营卫,与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两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1点后尚有低烧(T37.2℃~37.5℃),苔薄黄,脉尚稍数,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服三剂,渚证解。


2.麻黄汤证:头疼、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应证。但有以下情形之一时,亦可用本方。
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方: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

水煎,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服药后盖棉被取微似汗。

麻黄汤方
    方剂  麻黄(去节)9  桂枝6  炙甘草3  杏仁(去皮尖)9
   
用法  水煎 先煮麻黄一二沸 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 温服。服药后盖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  麻黄为一有力的发汗药,佐以桂枝再宜致汗。杏仁定喘,甘草缓急,故治太阳病表实无汗、身疼痛而喘者。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以头痛、发热、恶寒为常,若更见有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此为表实证,则宜麻黄汤主之。
   按:桂枝汤证,由于自汗出,郁集于体表的体液和废物得到部分的排出,虽亦身疼痛,但不剧烈,并亦不至迫及于肺;而麻黄汤证,由于无汗;体液和废物充盈于体表,压迫肌肉和关节,因使身、腰、骨节无处不痛,并逆迫于肺而发喘。只以自汗出和无汗的关系,遂有虚实在表的不同反映,亦即或宜桂枝或宜麻黄的用药关键。

《伤寒论》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注解:太阳与阳明合病,当指既有发热恶寒的表证,同时又有大便难的里证言。喘为承气汤和麻黄汤的共有证,不过承气汤证为腹满而喘;而麻黄汤证为喘而胸满,故谓不可下,宜麻黄汤以发汗。

按:腹满而喘者,则腹满为主而喘为客,即先由于实满上迫胸膈,阻碍呼吸因而发喘,下之满自去,而喘亦自已;喘而胸满者,则喘为主而胸满为客,即先由于呼吸困难,胸腔内压增高因而胸满,发汗以平喘,则满自消。证有主从,治分表里,对于辨证甚关重要。

《伤寒论》第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注解:太阳病已十余日,脉虽浮但细,并其人多倦嗜卧,病已有内传少阳之象,故谓外已解也。设更胸满胁痛者,则柴胡证具,故可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并亦无嗜卧及胸胁满痛者,则病仍在表,虽十日已去,也可与麻黄汤。

按:脉细主血少,而见之于浮,乃体表津血不足的为候,即小柴胡汤条所谓血弱气尽腠理开的情况。嗜卧与嘿嘿都是倦怠形状,详见小柴胡汤条,可互参。

《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为麻黄汤方证,病虽八九日不解,但上述的表证仍在,此亦当与麻黄汤发其汗。服药已微除,谓服麻黄汤后,上述为证即略减退。发烦目瞑为病欲解而发作的瞑眩状态。剧者必衄,谓此瞑眩发作的剧者又必鼻衄,但病亦必随衄而解。阳气指津液而言,其所以致衄者,即因为日久不得汗出,则郁集于体表的津液过多过重的缘故。

按:古人常称津液为阳气,或简称为阳。桂枝汤证自汗出则阳气虚于表;麻黄汤证无汗则阳气实于表。若久不得汗则阳气愈实,因谓为重。瞑眩为服药有验的一种反应,看似惊人,少时即已,而且所病亦必随之而愈,故古人有“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疗”的说法。.病家医家均应识此,免得临时慌张乱投药物,反而误事。
   
《伤寒论》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

注解:脉浮,为病在表的脉应,若无汗则宜麻黄汤发其汗。

《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数,为表有热的脉应,宜麻黄汤发汗解之。

按:以上二条均属简文,证已详于前,故只举可发汗的脉应论之。

《伤寒论》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

注解:太阳伤寒脉紧,本宜麻黄汤发其汗,若拖延日久不发汗,体表郁闭,致阳气重于表,邪无从出,体液上冲因致衄。有因衄而解者,如46条。也有虽衄而不解者,即本条。

按:表实宜发汗,若迁延不发汗者,往往因阳气重于表而致衄。亦有因衄而表解病愈者,本条所论为虽衄而表不解者,故以麻黄汤发汗以解表,表解则衄亦必已。又必与衄家不可发汗之戒相鉴。所谓衄家是指长时鼻衄的病,由于久失血,即遭受外感亦不可发汗。因汗夺津液,必益虚其血液也。而本条所述是宜汗不汗,体液上冲而致衄,发汗表解而衄亦自止。

《伤寒论》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无汗而喘,此喘发自于表实甚明,故发汗则愈,虽有阳明证,亦宜麻黄汤先发汗。

辨证要点  基于以上所论,则麻黄汤的应用,以表实无汗为主,至于其具体证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D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②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

③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④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

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验案  陈某,男性,24岁,病历号977711965109日初诊。昨天打篮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感身热(T386C)、无汗、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此属太阳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与麻黄汤:麻黄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
 
结果:上药急煎即服,盖棉被得微汗出,热渐退,未再服药,调养二天自愈。


3.葛根汤证:项背强急,发热、无汗、恶风、身疼痛,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应证。但下利证而发热、无汗、恶寒者亦可用本方。
方:葛根四钱 ,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芍药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甘草()二钱 。

葛根汤方

方剂  葛根12克麻黄9克 桂枝9克 芍药6克炙甘草6克 大枣4

用法  以水先煮麻黄葛根·二沸。煮取一杯,温服,取微汗。桂枝6克生姜去上沫,内诸药,

方解  此于桂枝加葛根汤更加麻黄,故治桂枝加葛根汤证无汗而喘者。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则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今以无汗,故以有麻黄的本方主之。

《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

注解:既有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太阳表证,同时又有自下利的阳明里证,因谓为太阳与阳明合病,此宜以葛根汤主之。

按:F利而现太阳证,则病欲自表解,故发汗则愈,无汗表实者宜本方,自汗表虚者宜桂枝汤,此证常见,宜注意。又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宜读作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意思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必须有自下利者,才可用葛根主之,而不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定自下利。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无汗,小便不当少,今由于气上冲胸,水不得畅行于下,故小便反少。牙关紧急不得语,已是为痉之渐,故谓欲作刚痉,宜以葛根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日:“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又日:“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日刚痉”。本条即述刚痉的证治。葛根汤本治项背强几几,实即项肌肉失和因致痉挛的证候。若此证严重时,则致背反张的痉病、故太阳病发热恶寒无汗而痉者,当然须以本方主之。不过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以上所论。由于葛根汤清凉解肌,而且解毒,故疹痘诸疾于初期太阳病时,概以本方治之。依据经验,外感咳喘须发汗者,以用本方的机会为多。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剧甚者,不问项背急与否多属本方证。他如腰肌劳损,本无表证的明征,与本方治之屡验。《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洽诸痹、痉与痛,皆得之肌不和或均指为痹之属亦未可

辨证要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利者。

验案  刘某,男性,49岁背疼一年,胸椎25有压痛。经拍片证实胸椎89骨质增生。曾经理疗不但无效,而且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腰痛、腿疼,无奈找中医治疗。近症:腰背疼痛,不能翻身,颈项发紧疼痛,不能向右转头,不能伏仰,苔白,脉沉。此属寒湿流注项背,治以散寒祛湿,与葛根加苓术附汤:

葛根12克麻黄lO克桂枝lO克生姜lO克白芍10克大枣4枚茯苓10克苍术10克川附子10克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三剂疼即大减,增附子为12克。又服三剂,头左右转动自如,可以伏仰,深低头时仅微痛,晨起可以翻身。


4.大青龙汤证:发热、恶寒、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者,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应证(以下简称确证)。但水气郁于体表,而为脉缓、身重、乍有轻时者,亦有应用本方之机会。
方:麻黄六钱,桂枝二钱 ,杏仁二钱 ,炙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生石膏二至六两。

大青龙汤方

方剂  麻黄18克 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生石膏45

用法  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诸药,煮取一杯,温服,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覆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解  此即桂枝汤与越婢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注解:太阳中风,指主治风水的越婢汤证言。越婢汤证本续自汗出,今以并发麻黄汤的表实证,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而不得汗出,内热不能外越,因而烦且躁·故以麻黄汤与越婶汤合之的本方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为太阳中风本证,慎不可误与本方。与之则四肢厥逆、筋惕肉晌,成为虚以实治的坏病,故谓此为逆也。

《伤寒论》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注解:水气外郁于肌表,虽无汗形似伤寒,但脉不浮紧而浮缓,身亦不疼而但重。水气时有进退,因亦乍有轻时,如确审无少阴证者,则宜大青龙汤以发之。

按:本方为发水气的峻剂,但宜于阳热证而不宜于阴寒证。若水气而现少阴证者,则宜麻黄附子汤,本方断不可用。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日:“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而不汗出、身体肿重谓之溢饮”。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者,谓发汗以治溢饮的作用二方同,但宜依证选一而用之,不是说二方主同一证。

按:重剧的肾炎,肿胀、喘满、小便不利,而烦躁者,本方有捷效。但肿而不烦躁者宜越婢加术汤。此方实冶肾炎水肿的良方,适证用之百发百中言之并不过分。

辨证要点  桂枝汤证、越婢汤证并见者。

验案  刘某,女性,32岁,病历号1003821965315日初诊。五年来浮肿、时常低烧,经检查诊为“慢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近症:面目四肢皆肿,小便频而量少色黄,大便时干,干则浮肿甚。低烧时则恶寒、腹胀、右胁痛、头晕心烦。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球(++)、红血球(++)、上皮细胞(+)。脉浮微数。此属水气外郁肌肤,治以发汗以行水,与大青龙汤加味:

麻黄1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苍术12

结果:上药服30余剂,头晕心烦减,面目浮肿减,午后仍低热,下肢浮肿仍明显,继加减服用,或间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1965117日复诊,右胁痛减,腹胀、头晕、心烦已,下肢浮肿轻微,体温正常,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球(),白血球(01),红血球(13),上皮细胞(+)


5.小青龙汤证: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而发咳喘者,为本方确证。
方: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甘草()各三钱 ,半夏五钱 ,五味子五钱 。

小青龙汤方

方剂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

方解  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发汗以驱外邪。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逐寒饮以平咳喘,故此为外邪里饮而致咳喘的治剂。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心下有水气,虽发汗而表不解;有外邪故发热;激动里饮故干呕而咳、或喘;小便不利则少腹满;水停不化故或渴;水谷不别故或利;水气冲逆故或噎,此宜小青龙汤主

按:表证而里有水饮者,无论伤寒或中风均须兼逐其水而表始得解,前于桂枝剂已屡有说明,故不再赘。胃中有饮本无渴证,今谓或渴者.乃由于小便不利所致,与五苓散证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读在小便不利、少腹满句之后,而或喘者,宜接于发热而咳句,此以上为主证。或咳以下为客证。只若主证在.不问客证有无均宜本方主之。

《伤寒论》第4l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气冲饮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发热,胃有饮故不渴.宜以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则饮去胃中干,故遂渴,此为服药有效之验。故谓寒去欲解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j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倚息,即凭依于物呼吸之意。久有痰饮,复被风寒,因而咳逆呼吸困难.以至倚息不得卧者.小青龙汤主之。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土之。

注解:见大青龙汤条。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眨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注解:吐涎沫,指咳逆吐涎沫,暗示为小青龙汤证。而医反下之,故心下痞,仍宜以本方先治其咳吐涎沫,涎沫止再以泻心汤治其心下痞。

按:涎沫即泡沫痰,为寒饮之候,本条当指咳吐涎沫,为外邪内饮的小青龙汤证。若呕吐涎沫,则宜半夏干姜散;若头痛者,则宜吴茉萸汤,此均为胃有寒饮而无外邪者,互参自明。

辨证要点  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

验案  何某,女性,30岁,病历号741771965lO22日初诊。自1954年患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常咳逆倚息不得卧,近鼻塞流清涕,咳吐黄白痰。怕冷,口干不思饮,苔白浮黄.脉细略数。证属外邪内饮之咳喘,治以温化寒饮兼以解表,与小青龙汤:

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IO克半夏12克干姜6克细辛6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三剂,已能平卧而睡,咳喘显减而痰仍多。以原方服9剂,喘已.流清涕已。改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减,服一月而安。


6.麻杏石甘汤证:汗出而喘或渴者。
方:麻黄四钱,杏仁二钱 ,石膏二至六两,甘草()二钱 。
麻杏甘石汤方
    方剂  麻黄18克 杏仁9克 炙甘草9克石膏45100

用法  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  麻黄伍桂枝攻表邪而发汗,伍石膏清里热,故反治汗出。今于麻黄汤去桂枝,倍用麻黄,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热喘而急迫者。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解:无大热,谓不似阳明病热实于里的身大热,但并非无热之意。大意是说:发汗后表不解,依法宜桂枝汤汗以解之。但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虽亦外邪未罢,而不可更行桂枝汤,则可与麻杏甘石汤。

按:此汗出纯由于里热的熏蒸所致,汗出稠粘量多而臭味重,与桂枝汤证的自汗淡薄量少而臭味轻者有异。不过热实于里身当大热,今无大热则未至阳明内结的热实程度甚明。故知此喘无关于里实满的承气证,而半由于麻黄证,亦半由于热壅于里,故以两解表里的本方治之。

《伤寒论》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注解:太阳误下后,热陷于里而致表里并病,亦每见本方证,当然不可与桂枝汤而宜与本方。

按:喘而汗出,身无大热,为本方应用的主证。气管炎、肺炎等常见本方证。但并非这两病的特效药,若适是病,即用是药反而多误。中医治病在辨证,用非其证,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学者常须识此,慎勿等闲视之。

辨证要点  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

验案  陈某,男性,24岁,病历号977711965325日初诊。自昨日恶寒身疼,咳喘咽干,自服APc两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干思饮,苔白舌尖红,脉滑数。证属外寒里热、肺气不宜,治以解表清里、宣肺降逆,与麻杏甘石汤:

麻黄18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45克半夏12

结果:上药服二剂,汗出及喘减。继以桑杏汤加减,服六剂诸症已。


发汗剂的禁用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发汗:

1.咽喉干燥不可发汗;

2.淋家不可发汗;

3.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

4.衄家不可发汗;

5.亡血家不可发汗;

6.汗家不可发汗。

7白虎汤证:大烦渴,恶热不恶寒,脉洪大或浮滑,热结于里而犹未实者。
方:生石膏三两,知母六钱,炙甘草二钱 ,粳米一撮。
白虎汤方

方剂  知母18  生石膏45100  炙甘草6克 粳米30
用法  以上四味,水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方解  石膏、知母除热止烦。甘草、粳米安中养正。此治热用寒,而不为寒伤的良法。

按:世人皆知石膏性寒,但石膏质量重,溶解于水的成分有限,若不大量用则无效。《神农本草经》谓为微寒即由于此。

《伤寒论》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

注解:《金匮玉函经》此条云:“伤寒脉浮滑,而表热里寒者,白通汤主之”。王叔和注语亦谓:“旧云白通汤,一云白虎汤,恐非”。可见本条为文是有问题的。若就表热里寒的为证言,则宜白通汤。不过表热里寒,脉不应浮滑。若就脉浮滑言,则宜白虎汤,但又不应有表热里寒之证,此其中必有错简,待考。

《伤寒论》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注解:口不仁,即口中不和。面垢,即面不光泽。腹满、谵语、遗尿为热盛于里;身重难以转侧则外复多湿,t口不仁、面垢热在少阳,故谓为三阳合病。热盛于里则不可发汗,若发汗则必益甚其谵语。里虽热但不实,故亦不可下,若下之虚其里则额上汗出、手足逆冷。若上证自汗出者,则宜白虎汤主之。

按:此虽谓为三阳合病,实即热盛于里的阳明病,不过里还不实,外复郁湿,汗固不可,下之亦逆,里热盛猛则汗自出,故以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

注解:脉滑主里热,故脉滑而厥,知为里有热的热厥,宜以白虎汤主之。

辨证要点  阳明病,自汗出,脉滑数者。

验案  冯某,女性,25岁,门诊病例,1967720日初诊。高烧已二十余日,曾在好几家医院用各种抗菌素治疗均无效。因颈部两侧淋巴结肿大,故多数医院诊断为淋巴结核。因高烧不退,经人介绍来求诊治。望其面黄无华,消瘦,自汗出,不恶寒,自感乏力身重,昨晚T397C,苔薄少,舌质红降,脉滑数。证属阳明里热,津液大伤,治以清热救里,与白虎汤加味:

生石膏90克知母18克粳米30克炙甘草6克生地24克麦冬24克生牡蛎15

结果:上药服六剂,热降为38lC左右,但晚上偶有39C。因出现恶心、纳差、喜凉,喜吃西瓜,故改服小柴胡加石膏汤(生石膏每用6090),药后热平,诸证消,共服11剂,颈部淋巴结亦全消失。


2.白虎加人参汤证:为白虎汤证而津液虚,心下痞硬者。

方:即上方加人参三钱 。

白虎加人参汤方

方剂  知母18克石膏601D0克炙甘草6克粳米30  人参9

用法  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  热伤津液,若白虎汤证,津液耗损较甚,以至渴欲饮水者,因加人参安中以滋液。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服桂枝汤以微似汗出者佳,若服之不得法,而使大汗出,则病必不除。由于大量亡失体液,胃中干燥,故大烦渴不解。脉洪大为热盛津虚之应,故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第168条: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脉经》、《千金方》均于伤寒后无“病”字,可从。伤寒法当发汗,误施吐下,津液大伤,邪变内陷,因致热结于里。但时时恶风,则外邪还不了了,故谓为表里俱热。大渴、舌上干燥而烦,为津虚热盛之候。欲饮水数升,更见思水自救之情,宜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第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无大热,指身热不大,并非无热之谓。口燥渴、心烦为热盛伤津之征。里热甚者,则背反微恶寒,宜白虎加人参汤

按:热实于里,势必迫于外,而身蒸蒸发潮热,为可下证候。无大热谓身热虽然而未至潮热之大,故宜石膏之配剂以清热,而不宜承气辈以攻实也。又热盛于里者,亦常有恶风寒的自觉证,若上条的时时恶风和本条的背微恶寒均属之。

《伤寒论》第170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伤寒脉浮、发热无汗,若表不解者,为麻黄汤证,当然不可与白虎汤,尤其加人参的本方更非所宜自在言外。若渴欲饮水,并确知其无表证者,则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按:由本条的说明,可见以上二条的时恶风和背微恶寒均非表不解的征候甚明。

《伤寒论》第222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u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注解:此亦表里俱热的三阳合病。脉浮紧属太阳;咽燥口苦属少阳;腹满而喘以下概属阳明。由于阳明的征候独显,因以阳明病冒之。不过身重为有湿郁、里虽热而未实,乃白虎汤证,而不可汗下,若误发其汗,重亡津液,则胃中干、大便硬,其人必躁烦心乱而谵语。若烧针使汗更属逆治,因火助热,其人必惊惧烦躁不得眠。若下之,胃本不实,必因误下而空虚,则客热邪气乘其虚上动于膈。若心中懊侬,舌上苔者,为虚热上犯之证,宜栀子豉汤主之。

若下之后,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则热仍盛而津已虚,故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下之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此水停不行,郁热不除之证,故宜猪苓汤主之。

按:此与白虎汤条的三阳合病,均属表里俱热的温病,只宜白虎汤辈以清热,汗下烧针俱属逆治。本条虽亦论及发汗和烧针误治后的变证,但重点在误下,因其形近阳明病的里实证,医者最易弄错,故于前二者均未出方。不过误下后的变证,亦不只限于栀子豉汤证、白虎加人参汤方证、猪苓汤方证三者而已,由于此三者均主烦热,为示其应用的鉴别法,因并出此。概言之,栀子豉汤证以烦为主,突出的反映为心中懊侬而不渴;白虎加人参汤证与猪苓汤证,虽均渴欲饮水,但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渴,由于热盛津枯,故口舌干燥;而猪苓汤证之渴,由于水停不化,故小便不利,是亦不难区别。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26条: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喝即中暑的病名,其状有似表热证,故以太阳中热者冒者。其实身热汗自出,纯属里热。恶寒是因热极汗大泄、腠理开的关系。热盛津伤而致口渴.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按:许多人每以本方治渴,其功效多归于石膏,后世本草亦多谓石膏治渴,这种看法不是十分恰切的,不符合《伤寒论》的本意。试观白虎汤各条,无一渴证。而白虎加人参各条,无一不渴者,可见治渴不在石膏而在人参。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人参补中益气,为治津枯而渴的要药。至于石膏,功在除热,口舌干燥即其应用的主要证状。

辨证要点  白虎汤证见口渴明显者。

验案  刘某,女性,50岁,病历号666351965710日初诊。因天热汗出,晚上睡着后受凉,昨天早起即感两腿酸痛、头晕身重、口渴无汗,自服APC一片,1小时后大汗不止,而仍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感口如含火炭,苔白,脉滑数。证属阳明病热盛津伤,治以清热生津,与白虎加人参汤:

生石膏60克知母15克炙甘草6克粳米30克生晒白人参9

结果:服一剂汗止,渴减、热退,再一剂诸证已。

3.调胃承气汤证:胃不和,大便硬,而有急迫证者。

方:大黄四钱 ,炙甘草二钱 ,芒硝五钱 ,少少与温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方剂  大黄lO  炙甘草6  芒硝12(分冲)

用法  水煎大黄、甘草,汤成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令沸,温服。按:原量大黄、芒硝较重,以上为经验常用量。

方解  此于大承气汤去消胀行气的枳实、厚朴,而加安中缓急的甘草,既不足以消胀去满,又缓硝黄的急下,故以调胃名之。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于、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甘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条。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发汗表解身和,则不应发热或恶寒。若无热而恶寒者,是已陷于阴虚证;若不恶寒但热者,则已传为里实的阳明病,此当和其胃气,宜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注解:脉浮取以候卫,沉取以候营,浮沉无所偏胜即脉阴阳俱停,乃营卫自调之象。太阳病虽还未解,但脉阴阳俱停,阴阳自和可知,法当振栗汗出而自解。但阳脉微者,即脉浮而较微者,为卫不和于外,应责在表,故宜先汗出而解(言外宜桂枝以发汗)。但阴脉微者,即脉沉而较微者,为营不和于内,应责在里,故须下之而解,宜调胃承气汤。

按:太阳病不解,暗示经过汗吐下等治疗而病还不解之意。《伤寒论》日:“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和者必自愈。”脉阴阳俱停,即阴阳自和的脉应。必先振栗汗出而解,即自愈前的战汗,所谓瞑眩者是也。阳脉微者,即浮而弱之脉,阴脉微者,即沉而弱之脉。《金匮要略》日:“卫缓则为中风,营缓则为亡血”,与此阳微阴微的脉法同,亡血由于胃中燥,与调胃承气汤亦下热救阴之治。

《伤寒论》第105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解:过经,指病已由太阳过入阳明的意思。伤寒已十三日不解,则传人阳明而谵语,此里有热也,当以调胃承气汤下之。小便利者,则大便当硬,今反下利,而脉调和者,当是医以丸药下之非法的治疗所致。若转变为太阴病自下利者,则脉当微厥,但今脉反和,此非自下利,而是丸药所致甚明,虽下利还谵语,而脉调和,肯定是里实未去也,故仍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12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注解:温与愠古通用,温温即烦恼之意。太阳病十余日,病已去表内传。心下温温欲吐、郁郁微烦而胸中痛,颇似少阳柴胡证,但柴胡证当胸满大便不溏,今大便反溏而腹微满,知非柴胡证。若先此时服过极吐下药,因使胃不和者,可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则属里虚不可与之。但欲呕、胸中痛、大便微溏,而非柴胡证,因心下温温欲吐,为吐后胃不和的内烦证,故知非柴胡证,而由于极吐下也。

按:极吐下药,暗示为剧烈吐下的巴豆剂。吐后胃不和,少与调胃承气汤即治,须知。

《伤寒论》第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阳明病,未经吐下,而心烦者,则属实烦,可与调胃

《伤寒论》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三日,虽发汗而病不解,且反蒸蒸发热者,此热属胃,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吐后腹胀满,因吐而胃不和也,可与调胃承气汤。

辨证要点  阳明病,见腹实证,心烦、或谵语、发热者。

验案  刘某,女性,27岁,病历号161328196564日初诊。发热头痛一周,曾服中西解表药,大汗出而身热头痛不解,头胀痛难忍,心烦欲吐,口干思冷饮,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三日未行,苔白厚,脉弦稍数。体温38C。证属里实热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与调胃承气汤:

大黄10克炙甘草6克芒硝12(分冲)

结果:上药服一煎,大便通,头痛已,身热减,体温正常,继服余药而去芒硝,诸证基本消失。

按:三承气汤,虽均属阳明病的泻下剂,但调胃承气汤长于下热,而治满不足;小承气汤长于治满,而下热不足;大承气汤即下热又除满。

六、表证与半表半里证的关系

太阳病失治或误治,亦每传入半表半里而发少阳病,无论太少合并病,只能以太少双解为治,或治从少阳,不得发汗以攻表。若阳明少阳合病或并病,亦只能为阳明少阳双解之治,或治从少阳,不得下以攻里。三阳合病或并病,亦宜治从少阳,此为定法。见于本篇的有以下各方证。


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但此四证有一即可 不必悉具。
方:柴胡八钱  黄芩三钱   人参三钱  甘草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半夏五钱 。
小柴胡汤方

方剂  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12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4

方解  柴胡苦平,《神农本草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是一疏气行滞的解热药,而有治胸胁苦满的特能,方中用为主药,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以人参、大枣、甘草补胃以滋津液。病之所以传入少阳,主要是胃气失振、气血外却。补中滋液,实是此时祛邪的要着。徐灵胎谓“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确是见道之语。

注解:见麻黄汤条。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或中风,均常于五六日时传人半表半里而发少阳病。往来寒热,即指寒往则热来,热往则寒来,寒和热交替出现的样子。胸胁苦满,即胸胁甚满之意。嘿同默,嘿嘿不欲饮食,即精神郁闷常默默然而不欲食也。心烦喜呕,谓心中烦躁而且欲呕,或邪热较轻则但胸中烦而心不烦,胃中无饮并亦不呕。或干于胃则渴,或干于肠则腹中痛,或干于肝脾则胁下痞硬,或干于心肾则心下悸、小便不利,或邪未犯里故不渴、表还未罢而身微热,或干于肺则咳,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者,为小柴胡汤的主证,或以下均属不定的客证,主证治则客证自已,故无论客证如何,均宜小柴胡汤主之。方后原有加减法,当是后人所附,故去之。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人,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注解:伤寒病初作,则邪气交争于骨肉,此即太阳病在表的一段病理过程,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以是体表的血弱气尽、腠理遂开,邪因乘虚进入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正邪分争,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恶热。邪热郁结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有心肺,旁及肝脾,下接胃肠,故谓脏腑相连。热激里饮则腹痛,胸胁在腹上,因谓为邪高痛下。上邪下饮,故使呕也,宜小柴汤主之。若服小柴胡汤上证解而消渴者,则又转属阳明病了,应依治阳明病的方法随证治之。

按:此承上条,进一步阐明病之所以传人少阳和其发作柴胡证的原因,由此可见小柴胡汤为病始传少阳的主治方。

《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伤寒四五日常为病传少阳的时期。身热恶风为太阳病还未罢。脖子两侧为颈,后则为项。颈强属少阳,项强属太阳,胁下满为少阳柴胡证。手足温而渴属阳明。此三阳并病,宜以小柴胡汤主之。

按:少阳病不可发汗或吐下,故三阳并病则取治少阳,此亦定法。外感此证多有依据经验。口舌干而渴者,以小柴胡加石膏汤为宜,多试皆验。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见小建中汤条。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注解:无论伤寒或中风,若已传少阳而有柴胡证,但见其四证中的一证,便可与小柴胡,不必诸证俱备。蒸蒸而振,谓先蒸蒸觉热,随即振栗恶寒的样子。凡小柴胡汤证而误下之,若柴胡证未因误下而罢者,宜还与小柴胡汤,其人必蒸蒸而振,然后即发热汗出而解。

按:外感初传少阳,柴胡证往往四证不备,医者不知用小柴胡汤,因使风寒小病久久不愈,此例甚多,学者宜注意。

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即所谓战汗,亦一种瞑眩状态,久病或误治后,病实人虚,药如中病,往往发作瞑眩,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注解:心下急,指胃脘有不宽快的痞塞感。

太阳病经过十余日,本已传少阳而有柴胡证;医未与柴胡汤而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若柴胡证未罢而还在,宜先与小柴胡汤。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此由于连续误下,病已半陷于里,故未全解,再以大柴胡汤下之即愈。

《伤寒论》第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已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为少阳柴胡证。日哺所发热为阳明里实证。此属少阳阳明并病,本大柴胡汤证,如与大柴胡汤下之,里外当俱解,而不得利,今反微利者,知医以其他丸药下之,乃非法误治之过。今潮热仍然里实,但以微利,故宜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其外,而后再与柴胡加芒硝汤兼攻其里。

按:半表半里在里之外,小柴胡汤以解外,是指半表半里的少阳证,不要以为是解太阳在表的证。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人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妇人患太阳中风证,于七八日时,又续得往来寒热发作有时,而正来潮的月经适于此时而中断,此为邪热乘往来之虚而内入血室,经血即热而中断,故使寒热如疟状而发作有时,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热入血室为证不一,若本条之寒热如疟状发作有时,为小柴胡汤证,故以小柴胡汤主之。但不要以为小柴胡汤即热人血室的专用方,用其他的方药也可治热人血室,今介绍治验一例可供参考。

1940年复,友人徐某一日来告,谓其爱人病在垂危,在家看护十数日,已备后事,并邀往一诊。当时患者言行如狂,身热汗出,脉弦数急,烦无暂安时。据徐某言,本病初似重感冒,~度经来而突然中止,症状转剧,脉证合参知此为少阳阳明合病兼挟瘀血,发为热人血室之证,当与大柴胡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加生石膏,与之服后,遂愈。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注解:见大陷胸汤方证。

《伤寒论》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注解:阳明病,虽发潮热,但大便溏,而小便自可,不宜攻下甚明。尤其胸胁满不去,则柴胡汤证还在,故以小柴

按:本条所论亦少阳阳明并病之属,日本汤本求真于《皇汉医学》中谓:“以余之实验,则本方不特限于本病,凡一般之急性、亚急性、慢性胃肠卡答儿,尤以小儿之疫痢,消化不良证等,最有奇效。若效力微弱时宜加芍药;有不消化之便或粘液、粘血便时,宜加大黄;有口舌干燥、发热、烦渴等证时,当加石膏。盖余根据本条及下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及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白虎汤诸条,潜心精思,综合玩索而得之者也。”此说甚佳,颇能发挥古方之用。胡老小女六岁时患中毒性痢疾,高烧40度,住院输液、用西药治疗,高烧不退、并令转传染病院。时已过夜半,无法叫车,乃负之归家,与大柴胡加石膏汤,次日即愈。又以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治一重笃的噤口痢,七八日未易一药而愈,今并附此以供参考。

《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

注解:阳明病,虽不大便,但舌苔白而不黄,热还未尽人里。胁下硬满而呕,更是柴胡之证,此亦少阳阳明并病,故可与小柴胡通其上焦,则津液得下,胃气自和。上下既通,表里气畅,故身当溅然汗出而解。

《伤寒论》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拄解:弦为少阳脉,浮为太阳脉,大为阳明脉。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属少阳证;鼻干属阳明证;不得汗属太阳证;嗜卧属少阳证;一身面目黑黄、小便难为黄疸病,有潮热、时时哕属阳明证;耳前后肿属少阳证。据以上的脉证,显系三阳合病而并发黄疸和腹水。刺之小差,谓经过针刺治疗证稍减轻。病过十日而脉仍续浮者,可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无余证者,可与麻黄汤。若上之腹水证,虽利其小便而终不尿,腹仍满,并加哕逆不已,则胃气已败,故谓不治。

按:本条似述黄疸并发腹水而现三阳合病的重证,与小柴胡汤固无不可,但麻黄汤之用,殊难理解,其中必有错简,故于麻黄汤删去此条。实践证明,黄疸型肝炎并发腹水者,确多预后不良,谓为不治并非虚言。

《伤寒论》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本由于太阳病不解而转入少阳者,则一般常现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的小柴胡汤证,若还未经吐、下等误治,即便脉沉紧而有里实象者,与小柴胡汤即治。若已经吐、下、发汗、温针等误治因而发谵语者,柴胡证已罢,则已成误治的坏病,宜详审其所犯何逆,以适当的方法治之。

《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呕吐而且发热者,宜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394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注解:伤寒病愈后,由于不善摄生,而又发热者,一般多宜小柴胡汤主之。但脉浮者,为病在表,则宜汗以解之。脉沉实者,为有宿食,则宜下以解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21条:诸黄,腹痛而呕者,小

注解:腹痛而呕为柴胡汤证。诸黄疸病若腹痛而呕者,当然宜小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1条:问日: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日: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难。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注解:痉、郁冒、大便难,为新产妇人所常见的三种病,这是由于新产血虚、多汗出而易感冒、血少津虚,再被外邪,故会病痉;新产亡血复汗再寒饮,故令郁冒;亡津液、胃中燥,故大便难。

郁冒,即昏冒不省,俗谓为新产血晕,实即今所谓脑贫血的证候。其脉微弱,为血虚之应,胃中有饮故呕不能食;津液不下故大便反坚而但头汗出。血虚饮逆则四肢厥冷,厥冷者,同时也必郁冒。大便坚,呕不能食,为柴胡汤证,故以小柴胡汤主之。冒家欲解,必大汗出者,暗示郁冒本虚,服小柴胡汤后当战汗而解。

服小柴胡汤后,病即解而能食。若七八日后又发热者,此为胃中实,宜以大承气汤主之。

按:新产妇人,由于亡血多汗,易感冒,往往有痉、郁冒、大便难三种病的发作。首段即说明三者所以出现的道理。二段似专论郁冒的证治,其实是承首段概括三病的治法,只以三证中郁冒为主,因特着重说明其发病原因,和服小柴胡汤后必致瞑眩战汗而解的理由。文中虽未明言痉,但痉即与郁冒同时存在不可不知。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若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注解:妇人于临产时以身露被风,因致四肢若烦热而头痛者,可与小柴胡汤,若头不痛而但四肢苦烦热者,三物黄芩汤主之。

按:产后中风,由于失治使病久不解,因致烦热。若兼见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即解。如头不痛而但烦热者,已成劳热,宜三物黄芩汤主之。虚劳及诸失血后多此证,宜注意。

从以上所论看,则小柴胡汤为太阳病初传少阳的主治方,但其为用并不只限于此,不论伤寒杂病,凡有其证俱宜用之。

辨证要点 

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2.无论伤寒或中风,有柴胡证,但见四主症中的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3.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

4.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

5.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疟状者。

6.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7.呕而发热者。

8.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9.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

10.诸黄腹痛而呕者。

11.妇人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而呕不能食者。

12.四肢苦烦而头痛者。

  常用的加昧方
    (1)
小柴胡加生石膏汤;于小柴胡汤加生石膏4590克,煎服法同原方。此为日常应用的良方,小柴胡汤证而口干舌燥者即可用之。外感表解而烧不退多现本方证。发热、不欲食而口苦、头痛者,本方有捷效。肺炎汗出而喘,设有柴胡证,不可与麻杏甘石汤,。宜本方,尤其小儿肺炎更多本方证,宜注意。他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睾丸炎等均有奇效。

(2)小柴胡加桔梗汤;原方加桔梗1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咽痛、或排痰困难者。若口舌干燥,宜更加生石膏。

(3)小柴胡加橘皮汤:原方加橘皮1224克,治小柴胡汤证而哕逆、或干嗽频作者。若口舌干燥宜加生石膏。排痰困难宜更加桔梗。

(4)小柴胡加芍药汤:原方加芍药1018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而腹挛痛者。

(5)小柴胡加吴萸汤:原方加吴萸10克,煎服法同原方。此即小柴胡汤与吴萸汤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6)小柴胡加苓术汤:原方加茯苓、苍术各1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大便溏、或身浮肿而小便不利者。

(7)小柴胡加丹参茵陈汤:原方加丹参1530克、茵陈18克。治小柴胡汤证胸胁满而烦、小便黄赤者。肝炎患者常见本方证,小儿尤多。

验案  孔某,男性,2岁。感冒发烧十日不愈,仍咳嗽,痰盛而喘,呼吸困难,腹胀,便溏,手足心热,已用青霉素、氨茶碱、四环素及中药汤药治疗均不效,而找胡老诊治。苔白腻,脉弦数。证属三阳合病又兼挟痰湿,治以清解三阳。兼祛痰湿,与小柴胡加生石膏合半夏厚朴汤:

柴胡24克半夏12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厚朴10克苏子10克茯芩12

结果:上药水煎两次得200毫升,频频喂饮,约一天半服完。药后絷絷汗出,热退身凉。咳减喘已。腹胀已,继给半夏厚朴汤二剂,咳也自止。

2.大柴胡汤证:为小柴胡汤证呕剧而腹满痛者,或满大实疼者(加大黄)

方:柴胡八钱 ,黄芩三钱 ,芍药三钱 ,半夏五钱 ,生姜五钱 ,枳实四钱 ,大枣五枚,大黄二钱 (一方无大黄)
大柴胡汤方

方剂  柴胡24克黄芩10克芍药10克半夏12克生姜12克枳实12克大枣4枚大黄6

方解  病初传少阳,势须人参补中益气,既防邪侵及里,又助正以祛邪于外。但已并于阳明,则须大黄兼攻里,人参之补,甘草之缓;反非所宜,故去之,加枳实以治心下坚,加芍药以治腹满痛,故此治小柴胡汤证而里实心下坚、腹满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注解:见小柴胡汤方。

按:大柴胡汤证之呕和烦,除柴胡证外,还有里实热壅的成分,故与小柴胡汤不同,而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等。

《伤寒论》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注解:伤寒证,虽发汗汗出而发热不解,若其人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按:心下痞硬,即心下急的剧甚者,外感发汗、汗出而发热不解,大多现小柴胡加石膏汤证,或本方证,或本方加石膏汤证。又由于本条的发热呕吐下利之治,则本方有用于急性胃肠炎、胆道感染、胆囊炎、痢疾等的机会。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注解:按之心下满且痛,此为里实,宜以大柴胡汤下之。

按:心下痞硬,按之心下满痛,皆心下急的一类,为应用本方的要征,宜记。

外感表解而烧不退,有柴胡证,多宜小柴胡加石膏汤。若大便于,舌苔黄,已非上方所能治。与本方有捷效。曾治~患者.住某医院高烧五十余日。西医用尽退烧方法不解。请各医院会诊,多疑为癌变,最后邀胡老往诊,其人呕不能食,胸胁满,心下痞,大便难,脉弦有力,与本方一剂烧退.三剂痊愈出院。此证多有,故出此例以供参考。

辨证要点  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

验案  康某,男性,36岁,病历号1431531964429日初诊。三年前因食青辣椒而发哮喘,久治不效。冬夏皆作,始终未离氨茶碱。半年来多服补肺益肾之剂,证反有增无减。近日哮喘发作,昼轻夜重,倚息不得卧,伴胸闷腹满,口干便秘,心悸眠差,苔薄白,脉沉缓。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兼挟瘀血而现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故与之:

柴胡12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枳实10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大枣14枚大黄6克桂枝10克桃仁10克茯苓10

结果:上药服二剂,诸证减轻。三剂后大便通畅,哮喘未作,停用氨茶碱等。但因仍有口干,原方再进三剂遂愈。经两年半随访未复发。



七、表证与停饮的关系
太阳病固以发汗为治疗原则,但是里有停饮,必须兼逐水,表始得解,如前之小青龙汤证

及桂枝去芍药加苓术证,即属其例。假如不兼逐水,或汗或下,不但病不去,且每因激动里水发生诸多病变。见于本篇的方证有以下数则:

1.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小便不利或频数者。

方:茯苓四钱 ,桂枝三钱 ,白术二钱 ,炙甘草二钱 。

苓桂术甘汤方
方剂  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炙甘

方解  此于桂枝甘草汤中加利尿逐水的苓术,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里有水饮、见小便不利者。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法宜发汗,若吐若下,均属误治。表不解敞气上冲胸。若里有水饮,更必伴冲气以上犯,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即其候也。脉沉紧为寒饮在里之应,虽表解,亦不可发汗,若误发之,则势必动及经脉,将使身为振振摇的剧变,无论发汗与否,均宜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平时即有水饮的人,若患外感而误施吐下,表不解而气上冲者,最易使水伴气冲上犯,气上冲胸,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即水伴气冲的为候,亦即本方的主证。此时与本方降冲气以逐水饮,则上证治而表自解。若再误发其汗,不但表不解,而且激动里饮.更必使其人身为振振摇,当然此时还宜以本方治之。

《伤寒论》第160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注解:此即上条重出,前之脉沉紧,是指发汗前,此之脉甚微,乃指发汗后。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虽亦皆气冲饮逆的为证,但较发汗前已更重一等。经脉动惕即前之身为振振摇的互词。久而成痿,谓此证若不速治,久将成为肢体不用的痿证。

按:此条虽未提治法方药,但据所述肯定是苓桂术甘汤方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问,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心下有痰饮,即胃中有停饮。胸胁支满、目眩亦水气冲逆的为候,故以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本方治头晕目眩确有良效,若无气冲之候者则不验。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胸胁支满等均属其候,临证时宜注意。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悸,微者短气。”短气为胃有微饮的征候。利其小便则饮即去,宜适证选用苓桂术甘汤或肾气丸。

按:就去微饮而治短气这一点,二方均有用之的机会,但不是说任取一方即能治之。临证时仍宜细辨自在言外。

辨证要点  头晕目眩、或短气小便不利见气上冲者。

验案  刘某,女性,19岁,1977lO3日初诊。两月来耳鸣耳聋,鸣甚则头眩,苔白,脉沉细。此属水饮上犯之证,予苓桂术甘汤:

桂枝10克茯苓18克苍术10克炙甘草6

结果:上药连服八剂,耳聋好转,头已不晕,耳鸣亦大减。原方增桂枝为12克,茯苓24克,又服六剂痊愈。

五苓散证:表不解、烦渴、小便不利、或饮水则吐者。

方:猪苓三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五钱 ,桂枝二钱 。

五苓散方

方剂  猪苓9克泽泻15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桂枝6

用法  以上五味为细末,白饮和服3克,多饮暖水.汗出愈。以上量作煎剂也可,但水逆证仍以散眼佳。

方解  集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诸利尿药,合以解外降冲气的桂枝,故治脉浮有热、气冲水逆、渴而小便不利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以取微似有汗者佳。若发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津液大量亡失,胃中水分被夺而干燥,故其人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则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即愈。

若发汗后而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为里有停饮误施发汗,而表仍不得解的为证,则宜五苓散主之。

按:里有水饮,虽发汗则表不解,前于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条已详言之,可互参。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组织缺乏水的营养,故渴欲饮水,虽饮亦只留于胃肠,因致随饮随渴的消渴证。此时以本剂利其小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则消渴自已,而表亦自解。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
注解:发汗后而脉浮数,为病仍在外。表热未解故烦;水停不化故渴,宜五苓散主之。

按:此亦应有小便不利证,未明言亦省文也。

注解:见茯苓甘草汤方。

《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目水逆,五苓散主之。

注解:中风发热,即指发热汗出的中风证。六七日不解而烦,谓病已六七日,虽服桂枝汤而仍发热不解而烦。有表里证,谓既有发热而烦的表证,同时并有以下所述水逆的里证,水停不化,故渴欲饮水。水伴冲气以上逆,故水入则吐,此名为水逆,宜以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礁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注解:见文蛤汤方。

《伤寒论》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太阳病,每以误下,使邪热内陷而心下痞;此与泻心汤而治。但亦有误下后,水伴冲气逆迫于心下,而心下痞者,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即水停不行之证,此与泻心汤证显异,故与泻心汤则痞不解,宜以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元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注解:太阳病,脉浮缓弱为中风脉。发热、汗出、复恶寒,为中风证未传少阳,故不呕。其所以心下痞者,当由于医者误下所致,言外宜先以桂枝汤以解外,外解已,再与泻心汤以攻痞,此为第一段。

若上证未经误下,并其人已不复恶寒而渴者,此表证已罢而转属阳明病了。若小便数者,大便必硬,故心下痞,但此属津液竭于里的脾约证,即不大便十日亦无所苦,如其人渴欲饮水,则可以少少与之法救之,此为第二段。

若上证未经误下,并亦未转阳明,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心下痞正是水逆心下的五苓散证,则宜五苓散治之,此为第三段。

《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注解:霍乱初作,亦常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的表证。若其人渴欲饮水,为有热,宜以五苓散两解表里。若其人口中和而不用水,为里多寒,宜先救里而后表,宜理中丸主之。

按:霍乱上吐下利,耗人精气至烈,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只有五苓散两解表里的一法。《伤寒论》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故不用五苓散者,是因里多寒,须理中汤先救其里。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1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注解:脐下悸为水动自下;吐涎沫为水泛于上,故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痫眩冒者,皆水饮为患,故以五苓散主之。

按:注家多把癫眩改为巅眩或颠眩,以为头眩之意,但屡依本条所述用本方治愈癫痫证,足证癫眩二字无误。

曾治一小儿患癫痫吐涎洙,每脐下一跳动则犯病,服五苓散(汤剂)六剂而愈。

辨证要点  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

验案  李某,男性,47岁。患者自感上腹有肿物已两月多,因无不适,未曾检查治疗,近一月来因感到左上腹疼痛而来门诊治疗。经内外科检查,怀疑是肿瘤而收住院治疗。体查:上腹左右均可触及拳头大实性肿物,表面不光滑,轻度压痛,部位深在与体位无关。尿常规:蛋白(±),红血球1520,白血球35。血沉61毫米/小时。尿酚红排泄试验:一杯3%、二杯5%、三杯5%、四杯7%。静脉肾盂造影:左肾扩大,右肾未显影。临床诊断:双肾肿瘤?肾结核?因尚等待手术要求服中药一试。依证所见:左腹胀痛,头晕心悸、汗出恶风,口渴思饮。饮后渴仍不止,而心下水响,尿频涩痛,苔白,脉浮数,心率100次/分。此属表虚心下停饮之证,与五苓散加减两解表里:
   
猪苓10克 泽泻15克 苍术10克茯苓12克 桂枝10克 滑石30克阿胶lo(烊化)生大黄3克 生苡仁30

结果:上药服二剂后,小便增多,尿中排出绿豆大结石。三剂服完后,连续四五天排出细砂样结石,腹部肿物消逝于无形,其他症状也全消失。追访五年未见复发。

真武汤证: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僻地、腹疼、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咳者。

方:茯苓三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白术二钱 ,炮附子三钱

真武汤方

方剂  茯苓、芍药、生姜各9克白术6 炮附子3
方解  此于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硬而呕者。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振振欲擗地,谓身体振振而欲仆于地,即身振振摇的更剧者。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则虽汗出而病不解,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动、振振欲擗地,此宜真武汤主之。

按:此与苓桂术甘汤证甚相似,不过前者为阳证,故只身为振振而已。而此者虚极人阴,不但身动而且振振欲擗地也。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前既有“自下利”,后之“或下利”,当是“或不下利”,前后文始相应,必是传抄有误,可改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暗示已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而病还不已也。至四五日又并发腹痛自下利的里证,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的为证观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均不外于里有水气的关系。或以下皆属不定的客证,但均宜本方主之。

按:此亦里有水饮而误发汗,本来少阴病,由于误治因即并于太阴,续得腹痛自下利。本方为水气陷于阴证的治剂。上条之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和本条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均为其应用的确证。参照以上证候,可活用于痿蹩、麻痹、浮肿等病有效。

辨证要点  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

验案  陈某,男性.4l岁。头晕、左肩背疼三月余,经X线拍片提示第六颈椎增生。近头晕、心悸、左肩背疼,左手拘急疼,肘上下部亦酸疼,夜尿较频,苔白根腻,脉沉滑。此属阳虚水气上犯,为真武汤方证:

茯苓12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白术10克炮附子6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晕减,他症变化不明显,前方加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增炮附子为10克,服一周,肩背疼减。继渐增附子用量至15克,服两月诸症皆消。

茯苓四逆汤证:心下悸而烦、小便不利、身润动、厥逆恶寒、汗出不止、或下利者。

方:茯苓四钱 ,人参一钱 ,生附子一钱半,甘草二钱 ,干姜一钱半。

茯苓四逆汤方

方剂  茯苓12克人参3克 附子(生用)3克炙甘草5

用法  水煎温服。

方解  此于四逆加人参汤又加茯苓,故治四逆加人参汤证,心下悸、烦躁而小便不利者。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注解:由于汗下误施,病仍不解,若陷于里阴证而烦躁者,宜以茯苓四逆汤主之。

按:本条述证殊不详备,临证应本照四逆加人参汤证、和茯苓所主而活用之。

辨证要点  四逆加人参汤证又见心下悸、烦躁及小便不利者。

验案  赵某,男性,45岁,1966318日初诊。于63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症,时胃脘痛,泛酸,腹胀,欲呕,吐涎沫,心烦,口中和不思饮,小便少,时心悸,苔白根腻,脉沉细弦。证为中寒停饮,属茯苓四逆汤证:茯苓12克党参10克制附片10克炙甘草6

小建中汤证:主治里急(腹部拘急)、腹急疼、或心中悸而烦者。

方:桂枝三钱 ,炙甘草二钱 ,大枣四枚,芍药六钱 ,生姜三钱 ,饴糖一两。

小建中汤方

方剂  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饴糖45(分冲)

用法  水煎五味,汤成去滓,内胶饴,更上火上消解,温服。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方解  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胶饴,虽仍治腹痛,但已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谓之小者,以其来自于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补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涩,为表虚荣卫不利。弦为寒,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伤寒得此脉,依法腹中当急痛,宜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谓服小建中汤后,而病未全治,当已转属少阳,故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脉浮涩而沉弦,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象,但腹中急痛,为小建中汤所属,而柴胡证不常见。先与小建中汤,不只是治腹中急痛,而且因表里实,津液自和,即伤寒四证,亦当自汗而解。假设不瘥,知已转属少阳,当以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血少心气虚则悸;表不解则烦。小建中汤内能补虚,外能解表,故主之。

按:营气虚血少者,不可发汗。中气建,血液充,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论中有明文,可互参。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虚劳,为古人对虚损不足之病的通称。里急,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互词。悸者,为血少心气不足。衄者,为气冲热亢。梦失精者,为下焦虚,精不守。四肢酸痛者,为荣卫不利。手足烦热者,为虚热。咽干口燥者,为津液枯燥。

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松软而拘挛者,即里急腹急之候。里急腹中痛者,即小建中汤应用的主证。以上所述为小建中汤证,故以小建中汤主之。不要以为小建中汤能治一切虚劳。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简词。妇人腹中急痛者,当以小建中汤主之。

这里虽举妇人腹中痛,实际有是证,男子也可用本方。

辨证要点  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而不呕

验案  1张某,男性,42岁。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五年,经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垂”。近症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木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分冲)

结果:上药服六剂,胃脘疼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仍日二行,仍服上方。7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他无不适。

2刘某,男性,28岁,1968921日初诊。一年来,胃脘时痛,同时见前阴抽痛,多治无效,苔薄白,脉弦细,此属表虚里寒之证,与小建中汤三剂诸症已。

十四、当归建中汤

方剂  当归6克大枣4枚当归12

用法  水煎温服。若大虚加胶饴45(分冲)。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出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18克,阿胶6克。

方解  此于桂枝加芍药汤或小建中汤加有补血作用的当归,故治疗该方证而有血虚的征候者。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附方():《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赢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小腹中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注解:吸吸少气,即指吸气性的呼吸困难,余如字义。

按:腹中急痛而有血虚证者,本方有效,但不必限于妇人产后,即男人亦可用。

辨证要点  桂枝汤证又见血虚明显者

验案  刘某,男性,44岁,病历号137885,196499日初诊。62年胃穿孔做切除手术后;大便溏泄迄今未已。常有肠鸣腹痛,腰痛两足拘急,头晕乏力,心悸短气,汗出如流,曾多次发生昏迷(西医诊为贫血)。舌无苔,脉沉细。此属表里俱虚、卫弱血衰,拟以补虚和中、调卫和营,予当归建中汤加味:

当归12克白芍1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苍术10克泽泻12克饴糖45(分冲)

结果:上药服三剂诸证减,唯心悸气短尚明显,增桂枝为12克,加生龙牡各15克继服,诸症渐渐好转,在上方基础上适证变化,至1130日复诊,除脘腹微胀外,余无所苦。


芍药甘草汤证:主治拘挛、急迫者。

方:芍药六钱 ,炙甘草六钱 。

芍药甘草汤方

方剂  芍药、炙甘草各18

方解  此于甘草汤加芍药,故治甘草汤证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

按:本方不只治脚挛急,即脚弱无力、行步困难者,用之亦验,古人名为去杖汤即由于此。

辨证要点  四肢、胃腹等处挛急疼痛者。

验案  刘某,男性,50岁。前阴抽痛,伴经常胃脘痛半年,经补肾养肝等法治疗不效,经友人介绍来会诊,舌苔薄白,脉沉细弦。引属津血虚而筋脉失养,为芍药甘草汤的适应证:白芍18  炙甘草18

结查:服三剂前阴抽痛好转,服六剂诸症已。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应为芍药甘草汤证而兼有附子证者。

方:芍药三钱 ,炙甘草三钱 ,附子一钱半。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方剂  芍药10  炙甘草10  附子3

方解  此于芍药甘草汤更加附子,故治芍药甘草汤证而陷于阴证者。

《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解:发汗表解,则不恶寒,今反恶寒者,是因发汗不合法,亡失津液,使其陷于阴虚寒证,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之。

按;本宜桂枝汤以解肌,而反用麻黄汤以发汗,或本宜小发汗,而反大发其汗等等,均属发汗不合法,因使津液大量亡失而陷于阴证,现芍药甘草汤证而更恶寒者,宜本方主之。论中只言反恶寒,亦简文,不可不知。

辨证要点  芍药甘草汤证更见阳虚寒证者。


炙甘草汤证:主治脉结代、心动悸而为阳虚证者。

方:炙甘草四钱 ,生姜三钱 ,人参二钱 ,生地一两六钱 ,桂枝三钱 ,阿胶二钱 ,麦门冬五钱,麻仁五钱 ,大枣十枚。

炙甘草汤方

方剂  炙甘草12克生姜10克人参6克桂枝10_克生地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5克麻仁12克 大枣10

用法  以清酒和水各半,先煮八味,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

方解  本方又名复脉汤。以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津血于内;以桂枝去芍药汤调荣卫于外,尤其增量甘草、大枣,更加人参大补中气以资血气之源。此治津血枯燥而脉结代以动悸的良法,不过重用甘寒,方后虽有复脉之名,若虚脱的阴虚寒重证,脉微欲绝、或无脉者,本方不中与之。

《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

注解:伤寒,由于过用汗、吐、下,亡津液、亡血液,以至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血不足以荣脉,则脉结代,宜以炙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注解:虚劳不足的病,若汗出而闷,脉结代心悸者,虽行动如常,若不治,则不出百日死。若已不能行动,病危急者。则于十一日死,治之宜本方。

按:久病虚极而脉结代心悸,确多凶险,亦只可与本方治之。如病还不十分危急者,亦间有得救者。肺结核后期多此证。平人脉结并不足虑,即不服药亦可自愈。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一)《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注解:心中温温液液,即恶心剧甚心中烦恼的意思。病肺痿,若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本方治之。

按:本方补虚燥,若肺结核后期骨瘦如柴,往往有用之的机会。劳热咯血不止,以本方去桂姜治之有效。

辨证要点  心动悸,脉结代气阴两虚者。

验案  张某,女性,32岁,病历号1532501965312日初诊。心悸气短5年多,在哈尔滨市诊断为“风湿性脏病”,住院治疗5个月,关节疼痛缓解。但仍心慌惊悸,多梦,少劳即喘,二便如常,两颧红,苔白.舌有瘀点。脉沉细结代。证属气阴两虚,血不养心,治以两补,养血安神,与炙甘草汤:

生地30克麦冬12克火麻仁10克炙甘草10克党参lo克桂枝6克生姜10克大枣8枚生龙牡各15克阿胶10(烊化)

结果:上药服用两个月,心慌心悸好转,走五六里地不感气喘,来信告之参加轻工作。


四逆汤证:主治四肢厥逆、下利、恶寒、身体疼、口中和、脉微弱者。

方:炙甘草二或三钱 ,干姜二钱半,附子二钱
四逆汤
     方剂  炙甘草9  干姜8  附子(生用)6
     用法  水煎温服。强人可酌增姜附量。
     方解  此即甘草干姜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证。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注解: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若不差,即指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脉沉不解而身疼痛者,此是虚寒在里、血气外郁的证候,故宜四逆汤以救其里。

按:本条所述的身体疼痛,纯由于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已无关于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故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注解: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虽有表证亦宜四逆汤急温其里,缓则吐利厥逆等险恶证候随之而来。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于呕者,不可吐也,当温

注解:见瓜蒂散方。

《伤寒论》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大汗出,为精气亡于外。热不去.为邪反留于内。腹内拘急,津虚并复有寒,四肢疼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气沉衰。因又下利,阳去入阴,故厥逆而恶寒,则宜四逆汤主

按:大汗出而热不去,已是精却邪胜之象,又复下利以至厥逆,胃气已极沉衰。此时虽有表候亦急宜救里,若误与桂枝汤以攻表,则祸变立至。

《伤寒论》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大汗,大下利均足以亡津液、亡血液,若至血气不充于四末而厥冷者,已虚极陷于阴证,宜以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解:见桂枝汤方。

《伤寒论》第37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解:胃虚有寒则呕而脉弱,上虚不能以制下,故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而见厥,更属阴寒内盛,虚阳外浮的恶候,故为难治,亦只宜四逆汤主之。

按:本条所述,乍看似无关于生死大证,实际不然,其关键就在身有微热见厥的“见”字上面,里阴证以至于厥,反有微热见于外,多属残阳欲息的凶候。以是可知,呕和小便利,亦非一般痰饮水气的为患,大有上越下泄的虚脱情况。此时惟有以本方温中救里的一策,振起一分胃气,即有一分生机,舍此更无别法。

《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既吐且利,又复汗出,津液亡失至速,组织枯燥,故四肢拘急,虚极转阴,故四肢厥冷,虽发热恶寒则宜舍表而救里,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则津液亡失于上下内外。下利清谷则寒已甚于里,寒甚于内者,热常浮于外,故内寒外热。胃阳不振、津液虚竭,故脉微而欲绝,此种情况只有急于温中以滋液,以四逆汤主之。

按:以上二条,均述霍乱的虚脱重证,皆属津液外脱、虚寒内甚的危笃证候,乘其生机未至断灭,急以本方温中救里,胃气一振,则谷气布,津液复,还可望其得生。

辨证要点  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甚者。

1孙某,男性,38岁。1961年患无黄疽型肝炎,以后肝功正常,但时有腹胀,右胁及胃脘疼。先找西医治疗无效,后求中医多方治疗,效也不明显,审其方药多为疏肝理气之类。近来症状为:腹胀,饭后明显,时胃脘及胁痛,四肢逆冷,晚上常用热水袋焐脚,但半夜常因冷而醒。检查:肝大一指,质中硬,轻微压痛,心下有振水声。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属里虚寒甚,为四逆汤方证:

炙甘草10克干姜8克制附片15

结果:上药服三剂,四肢冷大减,已不用热水袋焐脚,仍腹胀,上方加枳壳、陈皮、党参随证加减,服三月腹胀消。

2刘某,女性,50岁,1976423日初诊。近月来食则昏冒,甚则休克,下肢瘦弱不能站立,静卧少许时可复常。自觉胃中冷,脉沉细,苔薄白。此属里虚寒甚,治以温中祛寒,与四逆汤:

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制附片15

结果:服三剂,诸证已,迄今未再发。

九、表证与瘀血的关系

其人有潜在的血毒,由于患太阳病,常发作瘀血证,如表证犹在,必先解表方得下其瘀血。

此亦治病定法,见于太阳篇的,有以下各方证。

1
.桃仁承气汤证:小腹急结,上冲如狂属于瘀血证者。

方:桃仁二钱半,大黄四钱 ,桂枝二钱 ,炙甘草二钱 ,芒硝二钱 。
桃核承气汤方

方剂  桃仁9克大黄12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芒硝6(分二煎)

用法  以水煮四味,汤成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上微沸,温服。

方解  此于调胃承气汤加驱瘀血的桃仁,和治气冲的桂枝,故治调胃承气汤方证气上冲,而有瘀血者。

《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注解:热结膀胱,即指热和血结于膀胱所在的部位。“急”即胀满之意。“结”即结实之意,少腹急结,谓小腹有自他觉的硬满证候。太阳病不解,常传里为胃家实的里实证,然亦有热结于膀胱部位的瘀血证,瘀恶之气上犯头脑,故其人如狂,若其血自下则亦常自解,故谓下者愈。假如血不自下,或虽下而不尽,势须以本方攻之。不过太阳证不罢者,还不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后,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按:据本条其人如狂的说明,则精神病、神经系统疾患有由于瘀血所致者,宜注意。又据证合用柴胡剂效果更好。

辨证要点  调胃承气汤证,见腹痛有定处、气上冲者。

验案  段某,女性,14岁。于643月月经初潮,但后来未再来潮。今年423日发四肢抽搐、昏厥,近来发作频繁。每发作前厌食,右上腹痛、胸闷,当有气自腹向上冲时即发抽搐及昏厥,时伴呼吸急迫、大声喧喊,口苦便干,苔白腻,脉弦细。证属瘀血阻滞、郁久化热,治以祛瘀清热,与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

柴胡丑2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半夏12克大黄6克桃仁lo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黄芩10克芒硝10(分冲)

结果:上药服三剂,右上腹痛、胸闷未作,抽搐也未发,据证改服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调理三月诸证已,月经来潮。


表证与痞证的关系

此亦如结胸,或由于太阳病的误治,或自发的心下痞塞的一类病。见于本篇的有以下各方证。

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主心下痞、按之濡而烦者。

方:大黄三钱 ,黄连一钱半。

以沸水渍之,少时去渣,温服。此方加黄芩一钱半,名泻心汤或三黄汤,治略同。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方剂  大黄9克 黄连5
用方  以沸水一杯渍之,须臾后,去滓,顿服。
方解  此于泻心汤去黄芩,固亦泻心,但以沸水渍之不煎,气味俱薄,故只能泻热而解心下痞。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下痞,即胃口处有痞塞不通的自觉证。痞属气结,不似结胸证的实结,故按之不硬而濡,关上脉亦应之浮而不沉,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

注解:见桂枝汤方证。

辨证要点  心烦、心下痞者。

2
.附子泻心汤证:主泻心汤证而有附子证者。

方:大黄三钱 ,黄连一钱半,黄芩一钱半,附子一钱半。

煮沸附子取汁以水渍三黄,少时去渣,,合温服。

附子泻心汤方

方剂  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3克附子3-158·

用法  先以麻沸汤一杯渍前三味,须臾,绞去滓。附子别煮取汁,合之温服。

方解  泻心汤减其用量,并渍之而不煎,亦同上方专以解痞,但加附子,故治心下痞而半陷于阴证者。

《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下痞本属里热,既无关乎表证,而复恶寒汗出者,则半陷于阴证甚明,故宜附子泻心汤主之。

按:本条是承前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的条文而言,不是太阳病误下而致的心下痞,以无关乎表证,则复恶寒汗出者,其为阴证可知。由于是阴阳交错互见的证,因以寒热合用的方药治之。

辨证要点  心下痞、恶寒汗出者。

3
.半夏泻心汤证:主呕、心下痞硬、肠鸣、或下利者。

方:半夏六钱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 ,人参三钱 ,大枣四枚,干姜三 ,炙甘草三 。

半夏泻心汤方

方剂  半夏12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黄连3克大枣4

方解  半夏、干姜驱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痞止利,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的不振,故补之以人参和之以草枣,此为呕而肠鸣、心下痞硬的主治方。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0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注解:水因热激故呕而肠鸣;胃虚邪凑故心下痞硬,半夏泻心汤主之。

辨证要点  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

验案  程某,女性,33岁,病历号37488196737日初诊。原有肝炎,近一月来恶心纳差,心下痞满,腹鸣便溏,舌糜且痛,苔黄,脉细弱。证属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与半夏泻心汤:

半夏12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干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

结果:药服三剂证愈。

4
.甘草泻心汤证:主为半夏泻心汤证,而有急迫的剧烈证者。

方:即半夏泻心汤增重甘草用量至四钱 。

甘草泻心汤方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方剂  半夏12克炙甘草15克人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干姜10克大枣4

方解  此于半夏泻心汤增量缓急安中的甘草,故治半夏泻心汤证,中气较虚而急迫者。

《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或中风,均当汗以解之,而医反下之,虚其里则邪热内陷,因使下利日数十行,以至食物不得消化,水被热激,走于肠中则腹中雷鸣;胃虚邪凑则心下痞硬;水热壅逆则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硬,又误认为病去未尽,而复下之,遂使痞硬益甚,因此心下痞硬并非里实之热结,而是胃中虚客气上逆所致,愈下愈虚,痞亦愈甚,宜以甘草泻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0条: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解:形色善变,精神不安,有如神灵所作,因谓为狐惑病,此病亦常有烦热,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为虚烦有热;不欲饮食,恶闻食臭为胃虚多湿,其有蚀疮在喉者,即称之为惑;其有蚀疮在阴者,即称之为狐。蚀于喉之上部而语声沙哑者,宜以甘草泻心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关于狐惑病的证治.除本条外,还说:“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又说“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又说“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基于以上的说明,则古人所谓为狐惑病.颇似今之白塞氏综合征实践证明,甘草泻心汤对于口腔溃疡确有明显疗效。胡老曾治一产后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烂赤,饮食不入,痛苦万状,与本方一剂,满口红赤均生白膜,即能进粥。三剂后痊愈。临床还常遇久久不愈的顽固重证,以本方加生石膏,或更加生地而多取捷效,并以本方治愈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者一例。胡老讲述道:“说起来亦很有趣,1970年夏刚从河南归来,吕尚清院长告诉我,有一位解放军女同志曾几次来院找我,她说数年前曾患白塞氏综合征,经我治愈,但住意大利后病又复发,因特回国找我诊治。对于西医病名本无所知,乍听之下,不禁愕然,未久患者果然前来,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复记忆。经过一番问答,乃知数年前曾以口腔溃疡来门诊,近在意大利经西医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口腔及前阴俱有蚀疮,与服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

辨证要点  半夏泻心汤证中气更虚,或见口舌糜烂、肠鸣腹泄、前后阴溃疡者。

验案  史某,男性,42岁,住东四六条80号,19651115日,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年,本次发作已半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疼,大便少微溏,苔黄厚,脉弦滑。证为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与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2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半夏12克大枣3枚黄柏lO克党参lO

结果:上药服两剂,舌疼已,进食如常,继调半月诸证消除。

5
.生姜泻心汤证:主为半夏泻心汤证,而干噫食臭 、下利者。
方:即半夏泻心汤干姜减量成一钱,而加生姜四钱 。
生姜泻心汤方

方剂  生姜12克炙甘草10克人参lO克干姜3克黄芩10克半夏12克黄连3克大枣4

方解  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而加大量生姜,故治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

《伤寒论》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汗出后,伤寒证已解,但又发作胃中不和的证候。噫气即嗳气。食臭即伤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谓消化不良,吞酸嘈杂的意思。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与前甘草泻心汤的为证同,此宜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人有宿痰,常由新病而诱发,本条所述胃中不和,并不是药有所误,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后又复发作也。又由于本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说明,则本方有用于胃下垂、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多等疾患的机会甚明,并由于腹中雷鸣下利的说明,更可知亦有应用于胃肠炎机会。总之,一般胃肠疾病,现以上三方证者很多,依证选用之均有良效。

辨证要点  心下痞满、千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验案  彭某,女性,30岁,病历号312211965826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泄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暖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嗳气,纳差等症,与生姜泻心汤:

生姜12克干姜3克炙甘草10克党参10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黄连lo克大枣4

结果:上药服一剂,腹泄,腹疼止,服三剂诸证好转。

调胃承气汤方

方剂  大黄lO克炙甘草6克芒硝12(分冲)

用法  水煎大黄、甘草,汤成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令沸,温服。按:原量大黄、芒硝较重,以上为经验常用量。

方解  此于大承气汤去消胀行气的枳实、厚朴,而加安中缓急的甘草,既不足以消胀去满,又缓硝黄的急下,故以调胃名之。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于、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甘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条。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发汗表解身和,则不应发热或恶寒。若无热而恶寒者,是已陷于阴虚证;若不恶寒但热者,则已传为里实的阳明病,此当和其胃气,宜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注解:脉浮取以候卫,沉取以候营,浮沉无所偏胜即脉阴阳俱停,乃营卫自调之象。太阳病虽还未解,但脉阴阳俱停,阴阳自和可知,法当振栗汗出而自解。但阳脉微者,即脉浮而较微者,为卫不和于外,应责在表,故宜先汗出而解(言外宜桂枝以发汗)。但阴脉微者,即脉沉而较微者,为营不和于内,应责在里,故须下之而解,宜调胃承气汤。

按:太阳病不解,暗示经过汗吐下等治疗而病还不解之意。《伤寒论》日:“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和者必自愈。”脉阴阳俱停,即阴阳自和的脉应。必先振栗汗出而解,即自愈前的战汗,所谓瞑眩者是也。阳脉微者,即浮而弱之脉,阴脉微者,即沉而弱之脉。《金匮要略》日:“卫缓则为中风,营缓则为亡血”,与此阳微阴微的脉法同,亡血由于胃中燥,与调胃承气汤亦下热救阴之治。

《伤寒论》第105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解:过经,指病已由太阳过入阳明的意思。伤寒已十三日不解,则传人阳明而谵语,此里有热也,当以调胃承气汤下之。小便利者,则大便当硬,今反下利,而脉调和者,当是医以丸药下之非法的治疗所致。若转变为太阴病自下利者,则脉当微厥,但今脉反和,此非自下利,而是丸药所致甚明,虽下利还谵语,而脉调和,肯定是里实未去也,故仍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12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注解:温与愠古通用,温温即烦恼之意。太阳病十余日,病已去表内传。心下温温欲吐、郁郁微烦而胸中痛,颇似少阳柴胡证,但柴胡证当胸满大便不溏,今大便反溏而腹微满,知非柴胡证。若先此时服过极吐下药,因使胃不和者,可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则属里虚不可与之。但欲呕、胸中痛、大便微溏,而非柴胡证,因心下温温欲吐,为吐后胃不和的内烦证,故知非柴胡证,而由于极吐下也。

按:极吐下药,暗示为剧烈吐下的巴豆剂。吐后胃不和,少与调胃承气汤即治,须知。

《伤寒论》第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阳明病,未经吐下,而心烦者,则属实烦,可与调胃

《伤寒论》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三日,虽发汗而病不解,且反蒸蒸发热者,此热属胃,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吐后腹胀满,因吐而胃不和也,可与调胃承气汤。

辨证要点  阳明病,见腹实证,心烦、或谵语、发热者。

验案  刘某,女性,27岁,病历号161328196564日初诊。发热头痛一周,曾服中西解表药,大汗出而身热头痛不解,头胀痛难忍,心烦欲吐,口干思冷饮,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三日未行,苔白厚,脉弦稍数。体温38C。证属里实热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与调胃承气汤:

大黄10克炙甘草6克芒硝12(分冲)

结果:上药服一煎,大便通,头痛已,身热减,体温正常,继服余药而去芒硝,诸证基本消失。

按:三承气汤,虽均属阳明病的泻下剂,但调胃承气汤长于下热,而治满不足;小承气汤长于治满,而下热不足;大承气汤即下热又除满。

2
.小承气汤证:以厚朴、枳实宽胀去满,大黄功能催大便,故就药物的配合解之,本方证

的适应证当为:腹胀满,而大便不通者。

方:大黄六钱 ,厚朴三钱 ,枳实三钱 。水煎温服
小承气汤方

方剂  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

用法  水煎温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再服之。若更衣者,勿再服。
按:原方大黄量为18克,以上为经验常用量。

方解  既去攻坚除热的芒硝,又减消胀行气的厚朴,虽亦属里实的下剂,但较大承气汤则显有不及,故谓之小承气

注解:见大承气汤条。

《伤寒论))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注解:阳明病,以其人多汗,因使津液大量外出,胃中水分被夺则必燥大便困硬.硬则谵语,宜小承气主之。若一服儋语止.即不要再服,

按:此只由于汗出多,则使胃中燥、大便硬而谵语,既不发热,更无潮热,故不宜大承气汤而宜本方。宜与大承气汤条互参细研。

《伤寒论》第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注解:前于大承气条,既有阳明谵语、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主之;又有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本条所述无论证或脉,均宜大承气汤甚明,而谓小承气汤主之,已属可疑,而因与承气汤一升以下条文,尤其不可理解,其中必有错乱,故不释。

《伤寒论》第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注解:吐下、发汗均足以亡失津液,胃中干,故微烦。而小便数,益使胃肠枯燥,因致大便硬结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和其胃即愈。

按:此亦由于津液亡失而致大便硬,里热不剧,故只微烦而无谵语,虽小便数,屎成硬,亦不宜大承气汤的猛攻,而宜本方和之使愈。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

《金匮要略.口区吐哕下利病》第4l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注解:谵语为里实燥屎之候,下利而谵语,故肯定为有大燥屎,宜小承气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附方():《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

注解:胃气不得行于下,而逆于上则哕;里有燥屎则谵语。此以大便不通而使哕数,故宜小承气汤治之。

按:论中谓“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本条所述即属后之不利者。

辨证要点  阳明病.胃中燥、大便硬、而无潮热者。

3
.大承气汤证:于小承气汤内又加化结峻下的芒硝,并于厚朴、枳实又增大其量,不但宽胀去满较有力,而攻坚破锐亦非前方所能及,故其主治当为:腹坚满、大便结硬、或滞下臭恶者。
方:大黄六钱,厚朴一两二钱 ,枳实七钱五分,芒硝四钱 。

大承气汤方

方剂  大黄12克厚朴18克枳实9克芒硝18(分二煎)

用法  以水六杯煮二物,取三杯,内大黄再煎取一杯,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上一二沸。温服,得下勿再服。

方解  大黄缓下,芒硝软坚,二药合用攻下颇峻,复佐以消胀破结的厚朴、枳实,则荡涤肠胃、通利水谷既迅且猛,任何大实、大热、大满、以至塞而不利、或闭而不通者,均得攻而克之。

《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注解:潮热,谓其热如潮,势甚汹涌,一身如蒸,无处不热之意。本条可分以下三段解之:①脉迟,为不及脉,常主寒主虚。今阳明病脉迟,故虽汗出不恶寒。阳明病的外证已显,但其人仍必有身重短气等外湿内饮的为证,当然还不可以议下。②若汗出不恶寒,其人腹满而喘,并有潮热者,则脉迟不外由于里实气血受阻的结果,乃肯定外欲解可攻里也。若手足亦不断汗出,更是大便成硬的确候,则宜大承气主之。③若汗出不恶寒、其热不潮,则里热不实,不可与承气汤以攻之,即便腹大满而不通者,亦只可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气,慎不可使之大泄下。

按:水火不相容,水盛则火欲息,火盛则水欲绝。阳明病法多汗,即热极于里,津液外亡之象。表有湿则身重,里有饮则短气,其热还不甚,里尚不实甚明,此时何得妄攻?由于脉迟属不及,一般主寒主虚,不过里实极者,则血气受阻,而脉亦迟,故阳明病脉迟,首宜当心其虚。虽汗出不恶寒者,明是不可妄攻的否定语气。其身必重、短气,即不可妄攻的可能见证。后之大承气汤主之,当元此证,读者多连读下去,而把身重、短气亦说成大承汤的适应证,实属大错。试看书中论身重的条文很多,而无一可下者,尤其《伤寒论》第219221两条所论与此很相似(见自虎汤条和栀子豉汤条)。但均禁下,古文词义简奥,不易理解,因不必词费,细释如上,以供参考。

《伤寒论》第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注解:燥屎即硬便,矢气即放屁。有潮热为里实的确候,故阳明病潮热,若大便微硬者,即可与大承气汤以攻之;便不硬者,则不可与之。假如不大便已六七日,而无其他证候足以证明大便之硬否,可先与小承气汤,服后不大便而转矢气者,即为有燥屎的确据,便可与大承气汤;若服小承气汤后不转矢气,则必下初头硬后必溏的大便,这种情况是不可与大承气汤的。如果不经试服小承气汤,而误以大承气汤攻之,则必致腹胀满、不能食的里虚证。虚欲饮水自救,但胃气虚与水则不受而哕。其后发热者,谓服小承气汤,泄下先硬后溏的大便,潮热即已,但以后又复发潮热的意思。此必大便又硬而少也,仍宜小承气汤以和之。当然服小承气汤后不大便,则可与大承气汤。若不能转矢气,慎不可与大承气汤以攻之。

按:阳明病潮热,为里实可下之候,但以什么药下之,还须进行方证之辨。大承气汤为攻下峻剂,尤其不可轻试。有潮热,同时见大便硬结者,为大承气汤的适应证。上条的手足溅然汗出,为大便硬的征候之一。而本条则无大便硬的明确征候,但潮热和六七日不大便,有可能为大便硬结,因出小承气汤试之一法。不过若潮热、不大便,即实系先干后溏者,亦小承气汤证,若试与大便硬的大承汤证,只能使之转矢气,当然无效,但亦无害,而后再与大承气汤则最妥当不过,故于大小承气汤疑似之证,先与小承气汤亦可看成定法,虽说试之,实即治之,不

《伤寒论》第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注解:太阳伤寒,法当发汗,若吐、若下均属误治,故病不解,邪热乘吐下之虚而陷于里,因而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而不恶寒,则外已解,可攻里也。独语如见鬼状,即谵语之甚者。潮热而谵语、大便已硬,为大承气汤证。

证之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即捻衣襟、摸床沿。惕而不安,即无故恐怖而不安。此皆意识模糊、生机欲息的形象。气将脱则微喘,精欲竭则直视。脉弦属太过主实,故还可与大承气汤背城一战而望生。脉涩属不及主血少、邪实正虚,已难于攻治,故不免于死。

若上述之轻微者,只发潮而谵语,则无关于生死大事,不过里实热结,宜攻而已,大承气汤主之。若服后得快利,则止后

《伤寒论》第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注解:谵语有潮热,为热实于里、大便成硬的确征。胃有热当能食,今反不能食者,乃里实更甚,即胃中亦燥结的宿食关系。若其人能食,则胃中无燥结只大便成硬耳,但均宜大承气汤下之。

《伤寒论》第217条:汗出谵语者,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汗出多则津液外越,胃中燥屎必结,谵语即里有燥屎的确候。此为风也,谓此为太阳中风转属阳明病者,燥屎当下,但须太阳证罢乃可下之。若下之早,则使外邪尽陷于里,势必加甚其语言错乱。表邪里实,即是说表邪内陷则表已虚,邪并于里,则里益实,比较原证更重一等,但下之均当愈,宜大承气汤。

按:汗越于外,则津液竭于里,若复热实,燥结至速。谵语即有燥屎之候,故不可轻视,一俟表解,即须大承气汤下之。阳明病不怕证实,最虑津虚。后有发热汗出的急下证,意即在此,可互参。

《伤寒论》第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絷浆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二阳并病,指太阳阳明并病言。若太阳病证已罢,但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大承气汤证已极明显,故下之则愈。

《伤寒论》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注解:阳明病下之后,遗热未除,故心中懊侬而烦,若里有燥屎,腹当硬满而拒按,则仍可攻之。若只微满,大便初头硬,后必溏,为栀子豉汤的虚烦证,则不可攻之。如确审其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下之。

按:心中懊侬而烦为栀子豉汤和大承气汤的共有证,其主要区分即在虚满与实满,此腹诊之所以必知者。

《伤寒论》第239条: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注解:胃肠中干,大便成硬,欲行难通,故绕脐痛而烦躁。欲行暂止则痛与烦亦暂止,时休时作,故谓发作有时,此亦有燥屎的确候,言外宜大承气汤攻之。

《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见桂枝汤条。

按:此只日哺所发热而脉实,又何须大承气汤的猛攻?殊不知方发汗汗出即转属阳明,其病传变迅急,来势猛恶可见,于此正在变化莫测之际,当头痛击,亦正其时。医家不只要知常规,更要知随机应变,可与后之急下诸条互参自明。

《伤寒论》第241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注解:大下以后,又六七日不大便,而原有的烦未解,并腹满且痛,此仍为有燥屎之证。其所以大下之后而还有燥屎者,因其人本有宿食下而未尽的缘故,宜大承气汤再下之。

按:此即承前之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条,而重申攻毒务尽之义。

《伤寒论》第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注解:小便不利,则大便当溏,今以里热盛实,边结边流,因致大便乍难乍易。虽外时有微热,但其人喘冒不能卧,显系实热自里迫上的征候,因断言谓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下

《伤寒论》第251条: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无太阳柴胡证,谓无太阳表证和少阳柴胡证。今烦躁而心下硬,并四五日不大便,里实的征候已显,况能食,更是多热无寒确征,似可以议下了,但以脉弱,心下硬,亦可能是胃虚,以是可少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可略安其烦躁,进行观察至六日,还不大便,已可证其非虚,故可增与小承气汤一升;延至六七日仍不大便,虽不能食,有似实结已甚,但若小便少者,大便仍初硬后溏,未定成硬,不可攻之;若不慎而攻之,则使溏泄不已。必须小便利,则屎定成硬,乃可攻之,攻之宜大承气

按:本条的脉弱和首条的脉迟,均属不及的一类脉,阳明病见之,必须精心观察,慎重用药,尤其脉弱而伴心下硬,更当考虑胃虚,即有一二实候,不可妄试攻下。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五六日再与一升,用药何等慎重,四五日、至六七日,观察何等周详。治大病难,治疑难病更难。病家急躁,医者粗心未有不败事者。条文中虽未说四五日未大便,然据六七日不大便一语,则四五日至六七日未大便自在言外。古文简炼,读者应细体会。

《伤寒论》第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目中不了了,谓视物不明的意思。睛不和,谓睛昏暗而不光泽的意思。

伤寒六七日,其人突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并无其他明显的表证和里证,而只大便难,身微热,但此为热实于里的险恶证候。外迫虽微而上攻甚烈,病势猛剧,缓必无及,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按:伤寒表证突然而罢,里实证候不待形成即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等精气欲竭的险恶征候。传变急剧,大有不可终日之势,哪容“只大便难而身微热”再行观望之理,应急釜底抽薪,以大承气汤急下之。

《伤寒论》第253条: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阳明病,若发热而汗多不已者,此热盛蒸腾于里,津液欲竭于外之象。宜急下热以救津,缓则无及,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第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发汗而病不解,马上传里腹满痛,传变如此迅速猛恶,稍缓则险证蜂起,故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按:以上三条,均以病情猛恶而行应急制变之治,看似不重,稍有延误,祸变立至,学者宜仔细玩味而熟记。

《伤寒论》第255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

注解:此承上条言,虽已下之,则腹满不减,即有所减亦微不足道,病未尽去,故还应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第256条: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脉滑而数,主里有实热,故下利脉滑数,当有宿食,宜以大承气汤下之。

按:古人以为阳明属土,少阳属木,阳明与少阳合病则呈木克土,故必下利。此和后之“脉不负”以下一段文字,均属五行推理,这里从略。

《伤寒论》第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少阴病,津血本虚,若传阳明,则燥结异常迅速。口燥咽干,已有热亢津枯之势,故急下以救津液,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自利清水,色纯青,谓所下皆青色秽浊的水样便。热结于里,故心下必痛,此即《温疫论》所谓为热结旁流者是也。边下清水,边实结心下,热亢津亡,灾祸立至。口干燥者,已见其端,故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按:以上所述常见于温疫症,病势猛恶,初得即致人于沉昏不起,形似少阴病的但欲寐,因以少阴病冠之,其实为热实于里的阳明病。我年轻时,一日正在睡中,突然身如倒,昏冒不知所以。初以为梦,嗣后以腹痛欲便,乃知已病。遂下利黑水样便二三次,臭恶异常,以后即沉昏不省人事,家人惶恐,乃请西医注射药针,天明头脑稍清,但口干舌燥、腹满痛不休,因服大承气加甘草汤得快下乃安,以所患与本条论述颇相似,故附此以供参考。

《伤寒论》第322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

注解:腹胀、不大便,已属里实可下之证,况由少阴病传来,须虑其津液枯竭而致虚,故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按:津液虚损则易致热实,热实更易致津液枯虚,虚实相搏,则虚者益虚,实者益实,正虚病实,将难任药矣。故少阴入阳明略见其端,即宜急下。以上三条,除自利清水一条外,其余二条皆少阴病传变为阳明病者,不可不知。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13条: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啮齿,可与大承气汤。

注解:口噤,即牙关紧闭。卧不着席,谓背弓反张,仰卧则背不着于席。啮齿,即上下齿相切意。

热壅于里则胸满、津燥、筋急因致痉。口噤以下为痉之剧烈状,此可与大承气汤以下其热。

按:破伤风多见此证,宜注意。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21条:问日: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日: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注解:脉浮大主热盛,而涩主血少。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宿食实于里则发热,荣卫源绝则血少,故脉应之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涩而微也,宿食当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22条: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脉数而滑者,为热实于里之应,故知此为有宿食,宜大承气汤下之即愈。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23条: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下利一般多能食,里有宿食则不能食,此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噤口痢多由于有宿食者,宜注意。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37条: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下利而脉不微弱,而三部皆平,为不虚偏实之候。按之心下坚,显系边流边结之证,故当急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38条: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脉迟主寒,但里实甚者则脉亦迟,今迟与滑俱见,则不为寒而反为热实甚明,故下利见此脉,则知为里实所致,实不去则利不止,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39条: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下利,虚人最甚,脉当微弱,今脉反滑为里实之应,故谓当有所去,须下其实乃愈,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40条: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此即所谓休息痢,因初病时未能驱尽病毒,故至时复发,当下尽其毒,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l条:问日: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渭也?师日: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难。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注解:见小柴胡汤条。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6条: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注解:产后七八日,既无太阳表证而少腹坚且痛,其为恶露结滞不去甚明,更审其人不大便、烦躁发热,尤其倍于日哺时,而脉微实不食,食则谵语,一派里实的证候,至夜即愈亦有别于一般的瘀证,以是知为热实于里,因使恶露结于少腹而不去也,故宜大承气汤主之。

按:产后恶露不尽,一般不宜大承气汤,但由于热实而致恶露结而不去者,又非此不治,不可不知,关键所在,须辨方

辨证要点  基于以上所沦,可知大承气汤为攻下峻剂,但热实达至一定高度,又非此方不能以救治。不当用而用,和当用而不用,均足以误人性命。燥屎宿食虽属本方应用的指标,但不是应用本方的目的。以上所述,在不同情况而有不同的证候,必须熟记。尤其应变急下各条,更要心中有数。若谓大承气汤法即泄下,所治不外大实、大热、大满云云,而于具体适应证毫无所知,敢断言其动手便错。今就其方证的辨证要点归纳如下:

1.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发潮热、手足溅然而汗出

2.不大便、发潮热而谵语者。

3.阳明病谵语有潮热、不能食有燥屎、能食屎定硬者。

4.汗出谵语、无太阳证者。

5.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

6.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

7.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

8.病人烦热汗出则解,日哺发热而脉实者。

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

10.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有时微热、喘冒不能卧者。

11.脉弱、烦躁心下硬、六七日不大便、小便利者。

1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

13.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

14.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

15.下利脉滑而数、或脉迟而滑、不欲食者。

验案  李某,女性,65岁,延庆康庄公社巡诊病人。19651110日初诊。患左半身不遂10天,服镇肝熄风等药不效。近症:头晕头热,汗出烦躁,时有谵语,大便五日未行,苔黄腻少津,脉弦滑。血压260160毫米汞柱。证属里实热盛,治以急下去实清热,与大承气汤:

大黄12(后下)厚朴18克枳实12克芒硝15

结果:上药服一剂,大便通二次,诸症大减,血压降为150100毫米汞柱。改投大柴胡汤加减继服调理。

猪苓汤方
猪苓汤证:主为小便不利、或频数、或淋漓脓血、或尿道疼而渴者。

方: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三钱 。
方剂  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10
用法  先以水煮四味,汤成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
方解  猪苓为一寒性有力的利尿药,而有消炎解渴作用,与茯苓、泽泻、滑石为伍,协力利尿,复用阿胶止血燥,故治小便不利、或淋沥、或出血而渴欲饮水者。

《伤寒论》第223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伤寒论》第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注解:阳明病,由于汗出多,胃中燥而渴者,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则万不可与猪苓汤,因为猪苓汤利小便更使胃中燥,而渴当更甚。

《伤寒论》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注解:小便不利,水谷不别,故下利。湿热上犯故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利尿解热,故主之。

按:少阴病,往往传里为呕吐下利的太阴病,不过本方为寒性利尿药治阳热证,不治阴寒证,此所以冒之以少阴病者,不外证候有似少阴、太阴的并病,示人以鉴别之意,又本方解热消炎,故用于泌尿系炎症多效。加大量薏苡仁治肾盂肾炎、膀胱、淋疾、泌尿系感染等均有验。痛甚者可加甘草,灼热甚者可更加少量大黄。

辨证要点  小便不利、或淋痛尿血而渴欲饮水者。

验案  韩某,女性,31岁,病历号51571965125日初诊。尿急、尿痛四个多月,13年前曾诊断为急性膀胱炎,治愈后有轻微尿痛,腰痛,未彻底治愈。去年11月又急性发作,尿频尿急,日达50余次,夜达30余次,尿时痛如刀割,有血丝血块,尿道灼热,腰痛腹胀,经服中西药不效,曾用益肾降火及补中益气等法也不效,近症:仍尿频,日10余次,尿痛热如刀割,左腰痛引及下肢亦疼,时头晕,心悸,少腹里急,口干渴甚,脉细数,苔白舌红。证属湿热瘀阻,治以利湿化瘀,与猪苓汤加减:

猪苓10克茯苓皮10克泽泻10克生苡仁45克滑石15克阿胶珠10克大黄1

结果:上药服三剂,尿色变清,尿道痛已,腰痛亦减未尽除,尿频减,脉仍细数,仍服上方,同时间服肾着汤,217日复诊时,已无不适,吃东西也增加一倍。
太阴病的治疗原则

本证以胃肠虚而多寒为特征,故应以温性的建中散寒剂为治疗原则,不过三阴证多发兼证,故亦多兼治方剂,各方证多见于以下二篇,暂不述及。惟散见于三阳各篇者,计有以下各方证:

1.甘草干姜汤。

2.四逆汤。

3.吴茱萸汤。

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5.赤石脂禹余粮汤。

6.理中汤(一名人参汤)及丸方证:心下痞硬,呕吐下利,或胸痹者。

理中汤或丸方

方剂  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各9

用法  水煎温服或蜜丸。

方解  此于甘草干姜汤加人参、白术,故治甘草干姜汤证心下痞硬而小便不利者。

《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解:太阳伤寒而误与他药下之,因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甘草泻心汤证,服泻心汤则证已,但又复与他药下之,遂使利不止。医以理中汤治之,不仅无效,而利反益甚。由于理中专理中焦的胃,今之下利不止,乃因反复误下,使下焦肠虚失权因滑下不止,宜以收摄止泻的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若服后利还不止,则当利其小便,使水谷别,而下利自止。

注解:见五苓散条。

《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注解:伤寒病愈后,其人喜唾,久久不已,此为胃中有寒饮,宜以理中丸温以和之。

按:喜唾为胃虚有饮,此证多有,不必限于大病差后,本方有良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注解心中痞,指心中痞塞气不畅通之意。气结在胸,谓气结于胸中而胸满闷也。胁下逆抢心,谓自觉有气自胁下而逆于心胸感。枳实薤白桂枝汤,功能降逆行气以消胀满,故主之,而人参汤(即本方)亦主之者,以中气大虚饮自下乘,亦可有气结胸满的类似证候,但虚实不同耳。

辨证要点  心下痞,大便溏泄,小便少者。

验案  李某,男性,58岁,病历号155413196546日初诊。受凉后腹泄已三月,每日34行,便有完谷不化,胃腹胀满,食后益甚,时有嗳气头昏,苔白润,脉细缓。证属中阳虚衰,升降失常,治以益气和中,与理中汤加

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苍术10克炒扁豆10克陈皮15

结果:上药服六剂,腹泄基本已止,腹胀亦明显减轻,继服六剂证已。

五、见于本病的方剂

均为太阳转属太阴的方证,释如下:

1.桂枝加芍药汤证:本方为桂枝汤原方增重芍药,故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而腹拘挛甚者。

方:桂枝三钱 ,芍药六钱 ,炙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桂枝加芍药汤方

方剂  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4

方解  桂枝汤加量芍药,以在解表的同时加强缓急止痛。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注解:本太阳病,依法当发汗解表,而医反下之,不但表末解,且因误下,因使腹肌不和,拘急剧甚,以至腹满时痛。属太阴者,专就此腹满时痛的证候而言也。其实此腹满并非太阴病的虚满,此时痛也非太阴病的寒痛,是阳证而非阴证。因外未解,故用桂枝汤以解外,加芍药量以治腹满痛。

按:桂枝加芍药、饴糖即小建中汤,加饴糖更加重缓中止痛的作用。有的药房无饴糖,只好用本方,也能治腹满痛。后世常加当归,是增加温中活血作用。如加五灵脂亦妙。

辨证要点  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桂枝加芍药汤为治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验案  刘某,男,30岁,××厂门诊部病历号:1181966318日初诊。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汗出恶风,左臂疼痛,胸胁满闷,脉弦滑,左浮细,证属表虚挟腹肌不和,予桂枝加芍药汤: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
结果:上药服五剂胃脘痛减,仍感胸脘堵闷或灼热,与栀子豉枳实汤继调服而解。

2
.桂枝加大黄汤证:本方为前方更加大黄,其适应证为桂枝加芍药汤证而大便秘或滞下者。
方:即前方加大黄二钱。

桂枝加大黄汤方

方剂  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4枚大黄6

用法  水煎温服痛者,属太阴也;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注解:条文前半部分已解如上,兹再就大实痛者以下为文略加说明。大实痛乃承腹满时痛而言,意思是说,腹满时痛,只是由于腹肌拘急所致,病仍在表,故于桂枝汤增加芍药即治。若病已陷于里,而里实,则加剧了腹满痛,因以大实痛称之,故须更加大黄以下之。

辨证要点  桂枝加大黄汤证,即桂枝加芍药汤证又见里实拒按,或大便不通者。

验案  赖某,男,56岁,1966325日初诊。左腹疼三天。一周前感冒发热,经用西药治疗热退,近三天左腹刺痛、胀痛,时轻时重,服用阿托品后痛缓不明显,伴见头微痛,汗出恶风,大便三日未行,左腹按之痛,苔白根腻,脉沉弦细,左尺弦滑。证属表虚挟痰瘀,予桂枝加大黄汤:桂枝10克 芍药18克 生姜10克炙甘草10克 大枣4枚 大黄6
结果:上药服一剂大便行两次,左腹痛减,去大黄又服二剂,头痛,汗出、恶风悉除。

四逆散证:本方为大柴胡汤证,不呕、腹挛疼、而急迫者。

方: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各等分。为散,白饮和服方寸 ,日三服,增其量亦可煎汤服。

四逆散方

方剂  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  捣筛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今用上药各10克水煎温服。

方解  柴胡枳实芍药均属行气解热药,但柴胡主胸胁苦满,枳实主心下坚满,芍药主腹挛痛。另以甘草和诸药而缓急迫,故此治热壅气郁、胸胁苦满、心下痞塞、腹挛痛而

《伤寒论》第318条: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注解:热壅气郁,血行受阻因致四逆。其人或咳者,波及于肺也;或悸者,波及于心也;或小便不利者,波及于肾也;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波及于胃肠也,宜四逆散主

按:本条所述明明是少阳病证,而冠之以少阴病者,可有以下二义:()原本少阴病,今传人半表半里而转属少阳也;()由于热壅气郁,血行受阻,因致脉微细、四逆、形似少阴病的外观,因以少阴病冠之,教人加意鉴别也。不过验之实践,四逆见本方证者甚少,故本方的应用,不必限于以上所述的四逆,凡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且不可下者,大都宜本方。又由于本条所述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之治,则痢疾有用本方的机会甚明,宜注意。

辨证要点  胸胁苦满、或腹痛、大便溏泄者。

验案  薛某,男性。38岁,19651013日初诊。患阳萎不举已两年,服滋补之品甚多,不见效应。常有胸闷太息,少腹拘挛痛,小便急迫,下肢酸软,精神不佳,小劳则两眼发酸,视物昏花,苔白微黄,脉弦细。证属气郇血瘀,宗筋失养,治以疏气行血,与四逆散加味:

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实12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0克桂枝lo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4枚川芎6

结果:上药连进九剂,诸证均减,阳事已举,但尚不坚。上方加川附子6克、苍术10克,又服六剂而痊愈。

乌梅丸方

方剂  乌梅300枚细辛48克干姜90克黄连134克当归42克炮附子48克蜀椒42克桂枝48克人参48克黄柏48

用法  以上九味,异捣筛,合治之。乌梅以苦酒渍一宿,去核、蒸之,捣成泥,和药令相得,以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10丸,日三服,稍加至20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今酌减用量作煎剂亦验。

方解  既以黄连、黄柏清在上之热,又以辛附姜椒驱在下之寒。另以人参当归补其气血,桂枝降其冲气。妙在主用乌梅渍之苦酒,大酸大敛,一方面有助人参、当归以补虚,一方面有助黄连、黄柏以治泄,并还有以制辛、附、姜、椒的过于辛散。此为中虚寒自下迫,虚热上浮,固脱止利的治剂。酸苦辛甘并用,亦驱虫的妙法。

《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人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注解:脉微而厥,为虚寒之候,至七八日更进而周身肤冷,不烦而躁,无暂安时者,此为纯阴的脏厥,而非阴阳错杂的蛔厥。蛔厥者,其人当吐蛔,病此者静,不似脏厥的躁无暂安时,其所以复时烦者,以胃中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蛔得暖而安,则烦亦即止。得食而呕又烦者,以蛔闻食臭出,因使呕且烦,故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主之。本方不仅治上述的蛔厥,若久利不止者,并亦主之。

辨证要点  厥逆、烦躁、或腹痛呕吐时缓时作,或虚寒久利者。

验案  索某,男性,57岁,初诊日期1965716日。胃脘疼,心下痞满,腹疼腹泄2年余,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长期服中西药物皆罔效,近服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诸症更加重。近1周来每日大便23次,质溏,伴见肠鸣、头疼、口苦咽干思饮,四肢逆冷,苔白腻,脉沉弦细。证属半表半里虚寒证,寒热交错,为乌梅丸的适应证,给予汤剂:

乌梅15克细辛6克干姜6克黄连6克当归6克制附片10克川椒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黄柏6

结果:上药服六剂,口苦减,四肢觉温,大便日12行。上药继服14剂,胃腹疼消除,大便日1行。

3.当归四逆汤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或下利脉虚,而肠鸣者。

方:当归三钱,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细辛三钱 ,炙甘草二钱 ,通草二钱 ,大枣八枚。

当归四逆汤方

方剂  当归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8

方解  通草有通利血脉的作用,加入桂枝汤,同时加入细辛当归,去生姜,故治血气虚滞于内、荣卫不利于外,因而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者。

《伤寒论》第315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

注解:手足厥寒而元呕吐下利,或下利清谷等证,其非虚寒在里甚明。脉细欲绝,则为荣气不足,血少之应,故以当归四逆汤主之。

按:此为桂枝汤的加减方,故主荣卫不利的外寒。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专以里寒为治者大异。此所谓厥寒,亦为伤寒之寒,以示寒之在外,与厥冷不同。本方治冻疮有验,亦由于寒伤于外也。

辨证要点  手足凉表虚而里寒不甚者:。

验案  郝某,女性,30岁,华北无线电厂工人,初诊日期1965126日。四肢关节疼10余年,遇冷即发,近三四年来发作较频,常有头晕、四肢逆冷,天气刚冷手足即出现冻疮,口中和不思饮,苔白润,舌质暗红,脉沉细。此属荣卫不利,寒凝血滞之证,治以调荣和卫,温通气血,与当归四逆汤:

当归lO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lO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5

结果:上药服三剂,四肢觉温,继服20余剂四肢冷及关节疼消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老师讲大柴胡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请大家从该方的原文阐释、组成配伍、量比用法、适应病症、临床应用、个人经验、各家论述等方面展开讨论。
经方传真(六)
《伤寒论传真》学习提纲----太阳篇第31条----50条
最常用的50個經方方證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