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分析

原创很辛苦 版权须维护 转载请告知 文前注出处



曲一线系列图书



网罗天下教育资讯;洞悉当前教育热点

发现身边教育趣闻;《七嘴话八舌》,听我慢慢道来


高考无论如何改革,依然是目前最相对公平的考试。通过考分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级,为大学选拔学生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有史以来“一考定终身”就一直饱受争议,其实现在对于很多考生来讲,高考并非上大学的唯一出路,很多考生选择了出国等深造方式。当然大部分考生还是选择高考这个途径进入大学,既然高考是选拔性的升学考试,当然就有竞争,高考竞争热度多年持续不减,那么这样的“国家级”大考,是通过怎样一套试卷,把不同层级的学生区分呢?小编为此做简单的总结,希望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指点迷津。


高考的选拔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对人不对事”的原则。

都是在备考,可是有同学做得很好,有的一般,甚至也有同学做得不好。究其原因,还是要回到同学自身寻找答案,有同学聪明、勤奋、爱思考、拥有良好的学习教育资源、能够把握住任何机会和时间等,也有的同学性格中存在很大缺陷,比较难驾驭自己,或者说自身习惯不好。在这些区别下,考生之间各种差距最终会体现在高考的分数上,来作为大学选拔适合本校学生的重要依据。


“高分低能”一直以来也是受到很多人的热议,但为什么现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依然要通过高考试卷选拔人才呢?这些年,试卷的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在新模式下,情商变的非常重要,现在的高考,只有聪明并且成熟的人才可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一、试卷“阶梯性”特点

例如:北京高考的物理部分,整体可以分为3个阶梯

基础部分 :80分。大多数的考生都能较容易地考出80分的分数。在选择题的部分,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6道(共8道)或更多的题,有几道题的正确率甚至达到了0.99,可以说,这样的题目基本上是送分题的。几乎每位考生都会做,高考中,如果正确率在0.90以上的题目,学生还出错,那么通过高考卷就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基础很差,考生参加高考仅仅是进行了一场“游戏”,一看题目简单,就快速写出答案,那么面对在这样决定命运的高考卷面前,你是怎样的考试态度?高考肯定要把这样的视高考同“游戏”或者一种草草了事态度考生淘汰掉,绝不留情。


思维品质部分:80分~110分。覆盖面广,考查方式比较灵活,以运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探究的能力。这个部分内容,会把在平时备考中更加努力的聪明学生分离出来,让他们尽可能拿到较高的分数。淘汰那些通过死记硬背等模式化学习的人,还有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学生,平时学习相对“清闲”的学生。


考查学校教学能力部分110分~120分。例如在2015年北京卷第24题中,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优化,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在进行模式化学习,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能力是教育的弱项,所以说试卷要让那些抓住本质,熟悉题目要求,并且能够在“可行性”的基础上“追求最大化”的考生脱颖而出,从而达到大学选拔的需要。因此,平时备考中,那些对自己要求高、谨慎、爱思考、追求完美、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学科情感的学生就比较容易脱颖而出。


这就是理科卷阶梯性的特点,每一个分数段的背后,都涉及了大量的考生,他们怎么能考高分?这些都要明确化。在难度整体下降的情况下,直接告诉学生一个结论:“考试中,把题目做对是应该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沾沾自喜,如果错了一些不该错的,那可能就有很大麻烦。”平时要学会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二、性格与做法。

1.眼高手低,不能不断坚持和完善自我。

有的考生,总是抱怨拿不到高分,就拿语文作文举例,现实中有很多的学生,从期中到期末考试再到高考,先别说文章的结构了和语言的质量了,经过这么多的考试,就连书写都没有什么进步,就从这一点看,这么长时间的备考时间,你为什么不去逐步自我进行完善?仅仅只想着要考高分,分数不会平白无故的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自己去改变,去争取。

因此在高考中,把这些平时不注重总结和完善的考生无情的挡在高分之外。


2.避重就轻,耍小聪明。

就拿2015年北京卷微写作举例:

第一篇: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者片段

人数:14016人,语文得分均分104.94分,微写作均分7.15分,满分文数量307篇

一类文(8~10分)占40.5%;二类文(5~7分)占54.91%;三类文(0~4分)占4.59%。

第二篇:要求考生对身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说

人数:35100人,语文得分均分99.13分,微写作均分6.5分,满分文数量152篇

一类文占16.97%,二类文占76.96%,三类文占6.07%

第三篇:以“圆”为话题,写一首小诗或者抒情文字

人数:5464人,语文得分均分106.21,微写作均分7.58,满分数量376篇

一类文占56.72%,二类文占39.86%,三类文占3.43%


我们不难看出,选择第三篇的人相对较少,但是满分者却最多,一类文也很多,选择第二篇呢?看看在平时备考中,很多人学习语文时,在文学性方面根本就没有理解,对自己要求也不高,总是觉得自己能擅长写一点议论式的文字,导致很多人都这样想,都这样做,那么就变成了普通生,甚至被淘汰了。


并非说,你觉得不难,别人就觉得难,你必须要有过硬的与别人竞争力的能力才行。


3.不耐烦的性格。

上面的第二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敢正视自己不足的一种表现。很多学生在平时做题时,一看有题难题,或者自己觉得比较困难,感觉要花费很长时间,计算中可能麻烦,例如一些学生智力也没有问题,但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类似这样的题目,不想做到底,特别怕麻烦,备考中就是这样,你越怕麻烦就可能给你带来更大的麻烦。坚持做到底的人,在高考中可能都获得了很高的分数,你也许也考了相对不错的分数,可是你与别人差距也就此被拉开了,这样就很容易在高考中被淘汰了。

此外还有想当然、贪多的性格等。


平时基础很差,并且一直在天真的等神奇学习方法出现的考生直接淘汰;

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格式化的学生也会被依次淘汰;

题海战术、押宝式、赌博式的、陈旧的备考方式,这样的考生也面临淘汰;

耍小聪明的想当然的学生被划定在普通的“人海”之内,并没有优势可言;

小聪明,没有自律和要求不高的考生,多数直接被划入“尴尬分”范围内;


一些考生对于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很熟悉,平时做题也可以得高分,可是一到考试就掉发挥失常;有一些同学对于知识掌握不牢固,平时成绩也一般,可是一到考试就学霸附体,发挥超常。这两种现象在我们开来都很奇怪,但却是真实的存在。这反映出同学们在应试时的不同表现。这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有关。正如之前所说,考试不仅仅考的知识点,各方面综合素质都是考试的关键。所以曲一线科学备考提醒高三同学们,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成绩,还要多多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祝云天:高考卷是怎样逐级淘汰考生的?
高三最后励志文章
分析考生成绩不稳定的因素
高三备考冲刺,必上好的最后一课
写在考前一个月
剖析学生备考中存在的问题(理综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