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手炉曾经是百姓家冬季的奢侈品

中国手炉曾经是百姓家冬季的奢侈品

手炉,又称“袖炉”、“捧炉”、“火笼”,顾名思义就是暖手的工具。手炉明清时期流行于民间。

手炉追本溯源可归结于古代的陶器。在新石器时期,最初人们用来烧烤食物的火种是放在陶器中的。有一种罐状的陶器能较长时间地保存和蕴藏火种,这就是炉,也有人称其为灶。在漫长的寒夜里,人们依靠火炉来煮食烹汤,御寒暖身。唐代诗人白居易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千一百年前某个冬日雪夜诗友们围炉对酒的情景。

冶炼铜和铁的技术成熟后,火炉、香炉、薰炉等用具逐渐采用铜铁等金属为材料,出现了铜炉、铁炉。古代汉晋时期焚香用的熏炉,就是后来民间手炉的最早蓝本。熏炉的特点在于它的炉盖。古代用以焚香薰香用的香炉,一般都不用炉盖,但熏炉一定有炉盖,而且炉盖上的工艺和纹饰相当丰富。手炉工匠们将蕴藏炭火的手炉施以镂空的炉盖,既可以透气,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观赏性和装饰效果俱佳。大部分手炉还都装有炉柄,可随身携带用以暖手。

关于手炉还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手炉的发明者是隋朝时江都(今扬州市)一个叫许伍的县官。隋炀帝到江都巡游时,正值深秋,天气肃杀寒冷,许伍吩咐下人端来了炭盆请皇上和娘娘在船上烤火御寒。看着皇上和娘娘在暖意盈盈的红红炭火上谈笑风生,许伍突然来了灵感,不是正愁拿不出一件有江都特色的珍宝献给皇上吗,这回有了,许伍构思了一对龙凤铜手炉叫江都铜作名匠赶制了出来,让皇上和娘娘带回京城暖手。这就是民间传说铜手炉的来历。

民间传说毕竟不是史实,历史记载的铜手炉制造与流行是在明代。明万历天启年间,在浙江嘉兴和上海淞江地区出现了张鸣岐、王凤江、胡文明等为首的制炉名匠,他们引领着江南一大批制炉的工匠,将明清手炉工艺发展至一个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随着使用者的增加(手炉从最先供皇家贵族之用扩展至民间小富之家甚至布衣百姓),促进了手炉制作的兴盛,当时江南一带的制炉铜作作坊有千家之多。江南各地铜作兴隆,工匠荟萃,清末至民国,又有潘祥丰、景荣、云鹤、石叟、赵一大、沈春茂等制炉名匠被时人熟知。工艺精美的手炉是我国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枝艺术奇葩。

由于手炉制作工艺精妙雅致,旧时冬日暖手的用具,曾经是百姓家的奢侈品,今天却成为了被人收藏赏玩的珍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话铜手炉
古人的暖手神器 手炉近年来在市场上炙手可热
古人的暖手神器――手炉
古代暖手炉欣赏
古代暖手炉 比现代的太讲究!
“手捧的温香”:怀捧手炉闻碳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