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86-90)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086

寓言最初產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後來一些文人學者一方面引用人們已經創作出來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斷創作新的寓言,作為論證或辯論的手段,這樣,大量的寓言便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疑鄰偷斧

  從前,在鄉下有一個人,他在自家的地窖中儲存種子的時候,將一把斧頭忘了從地窖中帶出來。幾天以後,他在又要用斧頭時,才發現自家的斧頭已經丟失了。放在自己家的斧頭到哪裡去了呢?他在自己家的門後面,桌子下面,堆柴草的房裡到處找遍了,還是沒有找到,他就懷疑是他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到底是不是鄰居家的兒子偷了呢?沒有證據不能亂講。於是,他仔細地觀察鄰居家那個兒子,覺得是他偷了斧頭了。看他那走路的樣子,很像是偷了斧頭的,不僅如此,連他的神態、動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說話時的聲調,都像是偷了斧頭一樣。總之,越看越像,幾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了我家的斧頭了!

  又過了幾天,這個人又要到地窯去儲存物品了。當他挖開地窖門,下到地窖裡的時候,發現了自家那把不見了好多天的斧頭正躺在自家地窖裡的地面上。

  到了第二天,這個人再去看鄰居家的兒子的時候,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連笑的神態,一點兒也不像是偷斧頭的樣子了。

  這篇故事告訴人們:遇到問題要調查研究再作出判斷,絕對不能毫無根據地瞎猜疑。疑神疑鬼地瞎猜疑,往往會產生錯覺。

  

管莊子刺虎

  管莊子是遠近聞名的勇敢的獵手,他常常一個人獵殺虎豹豺狼,無所畏懼。

  一次,管莊子來到一座山前,見有兩隻老虎在那裡爭吃人肉,正在拚命廝打著。牠們時而舉起前腿互相猛撲,時而互相咬住脖頸不放,兩虎的咆哮聲震撼著山林。

  管莊子舉起鋒利的獵叉,正要上前刺殺這兩隻老虎,與他同行的管與連忙拉住他,說:

  「老兄且慢!」

  管莊子說:「還等什麼?現在兩隻老虎正在廝打,我得乘牠們不備刺殺牠們。不然的話,這兩隻老虎一會兒平靜下來,重新和好,我還對付得了嗎?」

  管與說:「最好的時機還沒到。你想,老虎是凶猛的野獸;人肉,是老虎最美的食物,牠們為爭奪這塊食物正瘋狂搏鬥,不最後見一個高低,牠們不會罷休。兩虎真的動怒拼打,弱些的肯定會被咬死,而強些的那隻虎也會被咬傷。等到牠們死的死了,傷的傷了,你再行動,只需要輕而易舉地將受傷的老虎刺死,這兩隻老虎就都屬於你了。」

  管莊子恍然大悟。原來管與給管莊子出的是一個只需付出刺殺一隻傷殘老虎的代價,卻能收到殺死兩隻老虎的主意。這真是一個好主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善於分析矛盾,把握時機,以逸待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臧和谷亡羊

  臧谷二人都是給財主家放羊的牧童。因為家境貧寒,這兩個孩子剛過記事的年齡就走上了與自己的父母一樣為財主賣命的人生道路。開始放羊的時候,他們把羊看成和雞、鴨、豬一樣,都是可供驅趕的玩物,覺得和這些畜、禽相處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綠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漣漪;頭頂上五彩繽紛的驕陽、藍天和白雲;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個角落的清新空氣,使這兩個孩子與世上的萬物和諧地融於一個時空。他們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穀和百花;像山間的石頭,河裡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存在一樣,不為自己的處境而擔憂。

  然而,他們畢竟是人。每當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唸書、玩樂,心裡總是非常羨慕。經過一番琢磨,其中的一個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書。他利用晚上的時間向別人學習認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時候則拿出隨身所帶的書來練字、複習。另一個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羊的時候,他坐在草地上,拿5個在正方體的6個面上分別刻著123456的不同點數的色子,拋起來又落下,落下後再拋起,聚精會神地玩著擲色子的遊戲。5個色子在地面上顯示著變幻莫測的點數。一個窮孩子獨自一人擲色子,居然也享受到了和下棋對弈相同的趣味。

  有一天太陽快下山的時候,臧和谷想起了要趕羊回家。他們把羊喚攏一點數,發現各自都丟失了一些羊。這兩人回去以後,財主問他們放羊的時候幹什麼去了。一個回答說當時在看書;另一個回答說當時在擲色子。兩個孩子丟羊的時候做的事雖然不同,但是他們丟失了羊的結果卻完全一樣。

  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必須忠於職守,全神貫注,否則就容易出差錯。至於臧和谷是因為年紀幼小,渴望得到學習和娛樂的機會才引發了差錯,則當另作別論。

  

與狐謀皮

  從前有個人,他非常想穿一件皮袍,同時又最愛吃精美的佳餚。他整天都羨慕別人有華麗的狐皮大衣,夢想著自己也有一件這種價值千金的大衣。可是他沒有錢去買這樣昂貴的狐皮大衣。怎麼辦呢?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去找狐狸商量,請牠們獻出牠們的皮。

  他在野地裡轉悠,碰到了一隻狐狸,他便十分親熱地對牠說:「可愛的狐狸,你身上的皮實在漂亮。可是在你們狐狸圈內,有誰又會欣賞你漂亮的皮呢?這樣好的皮放在你身上實在太可惜,你不如把皮獻給我,你再隨便披一件什麼皮就可以了。」

  他的話剛一說完,狐狸嚇得直吐舌頭,轉身就竄進山裡去了。

  這個人沒得到狐皮,回到家裡又想起了精美的佳餚。他恨不得馬上做一桌整豬整羊的佳餚,先用來祭祀,然後自己把佳餚吃掉。可是他沒有錢去買豬、買羊。於是,他又一轉念,跑到外面去尋羊。他在路上遇到了一隻羊,便立即對羊說:「我現在正打算做一桌上好的酒菜,請你為我獻上你身上的肉。」

  他的話還沒說完,羊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飛也似的逃進樹林裡去躲起來了。

  這個人要狐獻皮、要羊獻肉的事情在狐狸群和羊群中傳開了,牠們都遠遠地躲開了他。五年過去了,這個人沒有弄到一隻祭祀用的羊;十年過去了,他沒有做成一件夢寐以求的狐皮大衣。

  因為這個人要想得到這些東西的辦法太愚蠢了。所以他永遠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087

寓言最初產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後來一些文人學者一方面引用人們已經創作出來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斷創作新的寓言,作為論證或辯論的手段,這樣,大量的寓言便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蒙人遇虎

  蒙地有個獵人,大大小小的動物打了不少,家裡有各種各樣的獸皮。有一次,他要去野外辦些事情,剛一出門,讓風一吹,頗有些寒意。於是他又返身進門,想找件獸皮擋擋寒,順手抓了一張獅子皮,披在身上就上路了。

  到了野外,蒙人越走越覺得不對勁。一陣風吹草動,他預感到有事要發生。果然只聽得一聲長嘯,一隻吊睛白額大虎跳了出來。蒙人手邊沒帶什麼厲害的武器,心裡暗想:糟糕,要躲也來不及,這下可完了。於是他乾脆不逃了,只是閉著眼睛站在原地等死。

  再說那隻老虎,早已餓了多時,一見有東西過來,就要往上撲。可那東西不但沒逃,還站住了,在那邊遠遠看著自己。老虎一陣奇怪,仔細看了看,乖乖,原來是隻大獅子!要是打不過可慘了,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快溜吧!

  蒙人站了半天,還不見老虎來吃他,大著膽子睜開眼一看,老虎夾著尾巴在往回跑,一閃就不見了,蒙人給弄糊塗了。但又一想,對了,老虎肯定知道自己是個好獵手,因害怕自己而跑掉的。蒙人非常得意,絲毫也沒往自己披的獅子皮上去想。他趾高氣揚地回到家,逢人就誇耀說:「連老虎都知道我是打獵的好手,一見了我就馬上逃走了!」

  又過了幾天,蒙人又要去野外了。這一回,他隨便拿了一張狐皮擋風,像上次一樣,走了沒多遠就又碰上了老虎。蒙人一點不怕,大搖大擺地走了過去。老虎定睛一看:哼,我當是什麼呢,原來是隻狐狸,居然也敢在我面前耍威風,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瞧瞧。老虎見是狐狸,連撲都懶得撲,就站在原地斜著眼睛瞧著他走過來。蒙人走到老虎跟前,見老虎還不讓路,不由大怒,高聲威脅說:「畜牲,見了我還不滾開,當心我扒了你的皮!」老虎看他罵了一會兒,不耐煩了,猛地跳將過去,可憐的蒙人,就這樣成了老虎的一頓美餐。

  蒙人錯在盲目地自以為是,不考慮客觀因素,最終才落得個葬身虎腹的下場。

  

蒙鳩築巢

  自然界的飛禽種類繁多,俗稱「百鳥」,故有「百鳥朝鳳」的說法。其實鳥類在大自然中遠不止百種。每種鳥都既有鳥類的共性,又有各自的個性。

  在南方,有一種鳥叫「蒙鳩」,牠的個性很古怪。古怪就古怪在牠築巢時根基不牢,辛苦築窩,終歸徒勞。

  蒙鳩築窩是用髮絲把羽毛編織起來,做成牠的窩,又把牠的巢結在蘆葦桿頂尖上。風和日暖的天氣裡,很溫暖。大風吹來,蘆葦桿折斷了,牠的巢被大風掀掉了,窩裡的雛鳥和蛋被掀掉在地上,雛鳥被摔死,蛋被打破了。

  蒙鳩之所以遭遇到這樣的不幸,並不是牠築建的窩不完善、不堅固,是因為牠所築的巢系結在既不牢靠又經不起大風吹刮的蘆葦上啊。

  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在於提醒人們,要學習以正道為立身之本。做事情或幹工作,必須要打好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工作再認真細緻,付出勞動再多,也是不行的。

  

說話要看對像

  孔子帶著他的幾名學生出外講學、遊覽,一路上十分辛苦。這一天,孔子一行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們在一片樹蔭下休息,正準備吃點乾糧、喝點水,不料,孔子的馬掙脫了韁繩,跑到莊稼地裡去吃了人家的麥苗。一個農夫上前抓住馬嚼子,將馬扣下了。

  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一貫能言善辯。他憑著不凡的口才,自告奮勇地上前去企圖說服那個農夫,爭取和解。可是,他說話文縐縐,滿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將大道理講了一串又一串,儘管費盡口舌,可農夫就是聽不進去。

  有一位剛剛跟隨孔子不久的新學生,論學識、才幹遠不如子貢。當他看到子貢與農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時,便對孔子說:「老師,請讓我去試試看。」

  於是他走到農夫面前,笑著對農夫說:「你並不是在遙遠的東海種田,我們也不是在遙遠的西海耕地,我們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遠,我的馬怎麼可能不吃你的莊稼呢?再說了,說不定哪天你的牛也會吃掉我的莊稼哩,你說是不是?我們該彼此諒解才是。」

  農夫聽了這番話,覺得很在理,責怪的意思也消釋了,於是將馬還給了孔子。旁邊幾個農夫也互相議論說:「像這樣說話才算有口才,哪像剛才那個人,說話不中聽。」

  看起來,說話必須看對像、看場合,否則,你再能言善辯,別人不買你的賬也是白搭。

  

趙奢秉公辦事

  趙奢年輕的時候,曾擔任趙國徵收田稅的小官。官職雖小,可趙奢忠於職守,秉公辦事,不畏權勢。

  一次,趙奢帶著幾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去徵收田稅。這平原君名叫趙勝,是趙國的相王,又是趙王的弟弟,位尊一時。平原君的管家見趙奢前來收稅,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裡。管家態度十分驕橫,蠻不講理。他召來一夥家丁,把趙奢和幾個手下人圍了起來,不但拒交田稅,還無理取鬧。趙奢十分氣憤,他大喝道:「誰敢聚眾鬧事,拒交國家稅收,我就按國法從事,不論他是誰!」管家仗著自己是平原君家的要人,對趙奢的話不以為然,結果,趙奢真的依照當時的國家法律,嚴肅地處理了這件事,殺了平原君家包括管家在內的9個參與鬧事的人。

  平原君知道這件事後,大發雷霆,揚言要殺掉趙奢。有很多人都勸趙奢趕快逃到別國去躲一躲,免遭殺身之禍。

  可是趙奢一點也不害怕,他說:「我以國家利益為重,依法辦事,為什麼要逃避?」他主動上門到平原君家去,用道理規勸平原君說:

  「您是趙國的王公貴族,不應該放縱家人違反國家法令。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國家法律,都拒不交納國家田稅,那國家的力量就會遭到削弱。國家一削弱,就會遭到別國的侵犯,甚至還會把我們趙國滅掉。如果到了那一天,您平原君還能保住現在這樣的富貴嗎?像您這樣身處高位的人,如果能帶頭遵守國家各項法令制度,帶頭交納田稅,那麼上上下下的事情就可以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天下人也會心悅誠服地交租納稅,那麼,國家也就會強盛起來。國家強盛,這其實也是平原君您所希望的呀。您身為王族貴公子,又擔當相國重任,怎麼可以帶頭輕視國家法令呢?」

  一席話,說得平原君心服口服,也對趙奢以國家利益為重、秉公辦事的態度十分贊賞。他認定趙奢是個賢能的人才,就把趙奢推薦給趙王,趙王命趙奢統管全國賦稅。

  打這以後,趙國的稅賦公正合理,適時按量收繳,誰也不徇私情,國庫得到充實,老百姓也富裕起來。

  趙奢不畏權勢,奉公執法,人人都這樣,何愁國家不強盛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088

寓言最初產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後來一些文人學者一方面引用人們已經創作出來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斷創作新的寓言,作為論證或辯論的手段,這樣,大量的寓言便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遠慮與近憂

  喜鵲的巢築在高高的樹頂上,到了秋天,一刮起大風,窩巢便隨樹枝搖搖晃晃,簡直像要把整個窩巢翻下來一樣。每到這時,喜鵲和它的孩子們蜷縮在窩巢中,驚恐萬狀,害怕得連大氣都不敢出。

  有一種喜鵲就很聰明,在夏天還未到來的時候,牠就想到了秋天,牠預料到秋季肯定會經常刮大風,這可真是有遠見的喜鵲。為了保障住所未來的安全,牠果斷地決定立即搬家。於是,牠不辭辛苦地尋找安全的處所,終於選中了一處粗大低矮的樹椏,這地方低矮踏實,上面有濃密的枝葉遮擋,大風也不可能撼動這個粗大穩固的矮樹椏。然後,喜鵲又不厭其煩、不顧勞累地將原來的窩巢從高高的樹頂上搬下來,牠將那些搭窩的枝條、草葉,一根根、一片片搬到低矮粗大的樹椏上,築起了新居。新築的窩巢真的是舒適安全,大風再也不會侵犯到這低矮處的樹椏上了。

  夏天到了,大樹濃密的樹陰下真涼快,過往行人都不免要到樹陰下歇涼。人們在樹陰下一抬頭就看到了喜鵲的窩巢,再一伸手,就可以輕易地掏到窩巢中的小鵲或鵲蛋。人們覺得挺有趣的。於是,窩巢裡的小鵲或鵲蛋經常被人掏走。小孩子們看到大人這樣做,他們也來掏小鵲和鵲蛋。儘管小孩子們個子矮夠不著鵲窩,可是他們想辦法找來竹竿,用竹竿挑巢裡的小鵲和鵲蛋,還互相爭搶著。

  可憐的喜鵲這下更遭殃了,秋季還遠遠沒到,牠的住所就被破壞得不像樣子了。牠雖然考慮到了防備未來的災患,卻沒想到眼前的危險,結果還是沒能避過災難。

  人也是一樣,當我們在計劃未來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當前,如果不能兼顧眼下與將來,考慮問題或做事情欠周全的話,都會遭受損失的。

  

齊人有一妻一妾

  

  齊國有一名男子,與一妻一妾住在一起。他常常獨自一人外出,然後酒足飯飽而歸。這人的妻子感到有些奇怪,心想:「沒聽說他在外面做什麼大事,家裡妻妾又沒有過什麼好日子,他怎麼有錢經常在外大吃大喝呢?」於是便問其原因。她男人說道:「我在外面結交的都是些富貴家的人,人家三天一大宴、兩天一小宴,請我去還用花錢吃酒肉?」

  這人的妻子半信半疑。她悄悄對那妾說:「我們的男人每次出去,總是吃飽了酒肉才回來。我問他經常跟什麼人在一起吃喝,他說都是些富貴家的人。可是我們家從來都不曾有一位貴客登門呀!看來我要瞭解一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天,齊人的妻子起了個大早床。她躲躲閃閃地尾隨在自己的男人身後。但是走遍了全城,甚至沒見到有誰和自己的男人講一句話。夫妻倆一前一後地在城裡轉了一陣子,忽然,這女人看見丈夫朝東門外走去,於是緊跟了上去。哪知道東門外是一塊墳地。她只見自己的男人走東頭、竄西頭,向各家上墳的人乞討著剩下的殘酒冷菜。這女人一下子全明白了。她氣呼呼地跑回家去,把真相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那妾,並且傷心地說:「男人是我們女人的終身依靠,沒想到咱們的男人竟然這麼不爭氣。」這兩個女人你一言我一語地數落那男人的不是,為自己這輩子命苦而痛哭流涕。

  那男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墳地裡行乞的事已經露餡,回家後仍像往常一樣得意洋洋地在其妻妾面前誇耀與貴人聚會的熱鬧場面。

  世上居然有這般恬不知恥的人!由此看來,那些已經求得萬貫家產、高官顯爵的人,不曾幹過讓其妻妾蒙羞、痛哭之事的,也許為數不多。

  這則寓言中的齊國男子,他那好逸惡勞、為貪圖享受而完全拋棄人格的行為,集中表現了剝削階級的人生觀。用齊國男子的醜惡嘴臉來比喻官僚的腐敗、無恥,正是這個故事的寓意所在。

  

齊人學彈瑟

  古時候,有一種樂器叫作瑟,發出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趙國有很多人都精通彈瑟,使得別的國家的人羨慕不已。

  有一個齊國人也非常欣賞趙國人彈瑟的技藝,特別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好本領,於是就決心到趙國去拜師學彈瑟。

  這個齊國人拜了一位趙國的彈瑟能手做師傅,開始跟他學習。可是這個齊國人沒學幾天就厭煩了,上課的時候經常開小差,不是找借口遲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專心聽講,平時也總不願意好好練習。

  學了一年多,這個齊國人仍彈不了成調的曲子,老師責備他,他自己也有點慌了,心裡想:我到趙國來學了這麼久的彈瑟,如果什麼都沒學到,就這樣回去哪裡有什麼臉面見人呢?想雖這樣想,可他還是不抓緊時間認真研習彈瑟的基本要領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著投機取巧。

  他注意到師傅每次彈瑟之前都要先調音,然後才能演奏出好聽的曲子。於是他琢磨開了:看來只要調好了音就能彈好瑟了。如果我把調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調好音後都用膠粘牢,固定起來,可不就能一勞永逸了嗎?想到這裡,他不禁為自己的「聰明」而暗自得意。

  於是,他請師傅為他調好了音,然後真的用膠把那些調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來,帶著瑟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家以後,他逢人就誇耀說:「我學成回來了,現在已經是彈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為真,紛紛請求他彈一首曲子來聽聽,這個齊國人欣然答應,可是他哪裡知道,他的瑟再也無法調音,是彈不出完整的曲子來的。於是他在家鄉父老面前出了個大洋相。

  這個齊國人奇怪極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麼就是彈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調好,也只是彈好瑟的條件之一。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認真學習、努力鑽研,才不會重蹈這個齊國人的覆轍。

  

齊王嫁女

  有一個名叫吐的人,經營宰牛賣肉的生意,由於他聰明機靈,經營有方,因此生意做得還算紅火。

  一天,齊王派人找到吐,那人對吐說:「齊王準備了豐厚的嫁妝,打算把女兒嫁給你做妻子,這可是大好事呀!」

  吐聽了,並沒有受寵若驚,而是連連擺手說:「哎呀,不行啊。我身體有病,不能娶妻。」

  那人很不理解地走了。

  後來,吐的朋友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奇怪,吐怎麼這麼傻呢?於是跑去勸吐說:「你這個人真傻,你一個賣肉的,整天在腥臭的宰牛舖裡生活,為什麼要拒絕齊王拿厚禮把女兒嫁給你呢?真不知你是怎麼想的。」

  吐笑著對朋友說:「齊王的女兒實在太醜了。」  吐的朋友摸頭不知腦,問:「你見過齊王的女兒?你何以知道她醜呢?」

  吐回答說:「我雖沒見過齊王的女兒,可是我賣肉的經驗告訴我,齊王的女兒是個醜女。」

  朋友不服氣地問:「何以見得?」

  吐胸有成竹地回答說:「就說我賣牛肉吧,我的牛肉質量好的時候,只要給足數量,顧客拿著就走,我用不著加一點、找一點的,顧客感到滿意,我呢,惟恐肉少了不夠賣。我的牛肉質量不好的時候,我雖然給顧客再加一點這、找一點那,他們依然不要,牛肉怎麼也賣不出去。現在齊王把女兒嫁給我一個宰牛賣肉的,還加上豐厚禮品財物,我想,他的女兒一定是很醜的了。」

  吐的朋友覺得吐說得十分在理,便不再勸他了。

  過了些時候,吐的朋友見到了齊王的女兒,齊王的女兒果然長得很難看。這位朋友不由得暗暗佩服吐的先見之明。

  有些事情雖沒什麼直接的聯繫,但道理是相通的,如果吐不是以自己親身的感受去舉一反三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那說不定就會要娶回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丑妻了。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089

寓言最初產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後來一些文人學者一方面引用人們已經創作出來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斷創作新的寓言,作為論證或辯論的手段,這樣,大量的寓言便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齊威王的禮物

  齊威王在位的時候,有一年,楚國出兵大舉進犯齊國。齊國的兵力遠不是楚國的對手,齊威王情急之下,只好派人向趙國求救。

  齊王撥出黃金100兩,車馬10輛作為禮物交給淳於髡(kun),讓他帶上這些禮物去趙國換取救兵。

  淳於髡看著這100兩黃金和10輛車馬,忽然大笑不止,把頭上的帽纓都笑斷了。

  齊威王被笑得摸頭不知腦,問淳於髡說:「你這樣狂笑,是為什麼呢?是不是覺得禮物太薄了呢?」

  淳於髡忍住笑,回答說:「我怎麼敢呢!」

  齊威王又問:「那你為什麼如此大笑不止呢?」

  淳於髡回答說:「我想起了今天早上看到的一件事,覺得非常好笑。」

  齊威王問:「什麼事?」

  淳於髡說:「今天一早,我在來上朝的路上,看到一個農夫正跪在路旁祭田。他面前焚著3根香,擺著一小盅酒;他右手舉起一隻小豬爪,左手打著揖,祈求說:『土地爺啊,請您保佑我好運,讓我肥豬滿圈,五穀滿倉,金銀滿箱,長命百歲,兒孫滿堂,還要保佑我的兒孫個個富裕無比。』我見他祭品寒酸微薄,奢望卻比天還高,不由得越想越好笑。」

  齊威王聽了,頓時恍然大悟,感到很是慚愧。於是,他趕緊命人備好黃金1000鎰(yi),白壁10對,車馬100乘,交給淳於髡前往趙國。

  淳於髡帶上這些東西,連夜奔赴趙國向趙王求援。

  趙王接到禮物,迅速派出精兵10萬,戰車千輛,增援齊國。楚國得知趙國出兵的消息,星夜撤兵回國,齊國因此避免了一次戰爭的損失。

  本來,齊威王企圖以一點微不足道的禮物去換取趙國兵馬救援,這跟那個吝嗇農夫的行為沒有什麼兩樣。若不是淳於髡的智慧,齊國遭到的損失就遠不是那些禮物的價值了。所以一個人如果對別人不大方,卻希望別人對自己十分慷慨,這其實只是一廂情願。

  

齊桓公見鬼

  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齊桓公有一次在沼澤地裡打獵,由齊相管仲親自為其駕車。突然間,桓公看見了一個鬼?他趕緊握著管仲的手,驚魂未定地問:「仲父你看到什麼了嗎?」

  管仲如實相告:「我什麼也沒有看到。」

  齊桓公回宮以後,嚇得丟魂失魄,從此就病倒了,竟至幾天臥床不起。這時,有個名叫皇子告敖的讀書人,主動求見桓公,對他說:「這是您自己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鬼怎麼能傷害得了您呢?一個人的體內如果產生了怒氣並且鬱結起來,那麼他的魂魄就會游離於體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氣上升而不下降,人就會愛發脾氣;怒氣下降而不上升,人就會發生健忘;而如果這股怒氣不上不下,恰好鬱結在身體的正中,它就會傷害心臟,這時人就要生病了。」

  齊桓公聽後,不禁半信半疑地問道:「那麼,到底世間有沒有鬼呢?」

  皇子告敖肯定地回答:「有的!室內有鬼名叫履,灶房有鬼叫做髻(ji)。院子裡的糞土堆上,有個叫雷霆的鬼住在那裡;在東北方的牆腳下,時常有倍阿鮭(gui)蠪(long)一類的鬼出沒其間;在西北方的牆腳下,則有泆(yi)陽鬼安家;水中的鬼叫罔(wang)象,丘陵的鬼叫峷(xin),山上的鬼叫夔(kui),原野上的鬼叫彷徨,而沼澤地裡的鬼則叫委蛇(wei yi)。」

  齊桓公趕緊追問:「那委蛇是怎樣的形狀呢?」

  皇子告敖形容說:「委蛇嘛,像車轂(gu)那麼大,像車轅那麼長,穿著紫衣裳,戴著紅帽子。委蛇特別不喜歡雷車發出的隆隆聲響,一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抱頭而立。誰如果能見到委蛇,那就是將要成為霸主的一種先兆!」

  齊桓公聽了這一席話,頓時笑逐顏開。他興奮地說:「我所見到的正是你說的這種委蛇呀!」於是,他趕緊重整衣冠,與皇子告敖對坐交談。還不到一天的時間,齊桓公的病就不知不覺地好了。

  俗話說:「疑心生暗鬼。」齊桓公見鬼是一種心理病態,皇子告敖用心理治療的方法,去滿足齊桓公的心理需要,使他的病不治而愈,這個故事是令人深思的。

  

廣納賢才

  管仲是我國古代有名的治國賢才,齊桓公不避前嫌重用管仲,把齊國治理得強盛起來,管仲還輔佐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這一切,使得齊桓公十分關注有才幹的人,他深知人才對於一個國家、一個國君來說是多麼重要。他想,光有一個管仲還不行,還需要有更多的像管仲這樣的人才行。於是齊桓公決心廣納賢才,他命人在宮廷外面燃起火炬,照得宮廷內外一片紅紅火火,一方面造成聲勢,一方面也便於日夜接待前來晉見的八方英才。然而,火炬燃了整整一年,人們經過這裡時,除了發些議論或看看熱鬧外,並無人進宮求見。大臣們只是面面相覷,也不知是什麼原因。

  有一天,竟然來了一個鄉下人在宮門口請求進去見齊桓公。

  門官問鄉下人:「你有何才幹求見大王?」

  鄉下人回答說:「我能熟練地背誦算術口訣,我希望大王接見我。」

  門官報告了齊桓公。齊桓公覺得十分好笑,背誦算術口訣算什麼才能?於是讓門官回復鄉下人說:「念算術口訣的才能太淺陋了,怎麼可以接受國君的召見呢?回去吧。」

  鄉下人不卑不亢地說:「聽人們說,這裡的火炬燃燒了整整一年了,卻一直沒有人前來求見,我想,這是因為大王雄才大略名揚天下,各地賢才敬重大王希望為大王出力,又深恐自己的才幹遠不及大王而不被接納,因此不敢前來求見。今天我以念算術口訣的才能來求見大王,我這點本事的確算不了什麼,可是如果大王能對我以禮相待,天下人知道了大王真心求才、禮賢下士的一片誠意,何愁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能人不來呢?泰山就是因為不排斥一石一土,才有它的高大;江海也因為不拒絕涓涓細流、廣納百川,才有它的深邃。古代那些聖明的君王,也要經常去向農夫樵夫請教,集思廣益,才會使自己更加英明起來啊!」

  齊桓公聽了鄉下人的這一番話,被深深打動,認為鄉下人說得太有道理了,於是馬上以隆重的禮節接見了他。這件事很快傳開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各地賢才紛紛前來,絡繹不絕。齊桓公大為高興。

  一個統治者若真心求賢,就必須有誠意、禮賢下士,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人才。

  

德比才重要

  陽虎的學生在天下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有一次陽虎在衛國卻遭到官府通緝,他四處逃避,最後逃到北方的晉國,投奔到趙簡子門下。

  見陽虎喪魂落魄的樣子,趙簡子問他說:「你怎麼變成這樣子呢?」

  陽虎傷心地說:「從今以後,我發誓再也不培養人了。」

  趙簡子問:「這是為什麼呢?」

  陽虎懊喪地說:「許多年來,我辛辛苦苦地培養了那麼多人才,直至在當朝大臣中,經我培養的人已超過半數;在地方官吏中,經我培養的人也超過半數;那些鎮守邊關的將士中,經我培養的同樣超過半數。可是沒想到,就是由我親手培養出來的人,他們在朝廷做大臣的,離間我和君王的關係;做地方官吏的,無中生有地在百姓中敗壞我的名聲;更有甚者,那些領兵守境的,竟親自帶兵來追捕我。想起來真讓人寒心哪!」

  趙簡子聽了,深有感觸。他對陽虎說:「只有品德好的人,才會知恩圖報;那些品質差的人,他們是不會這麼做的。你當初在培養他們的時候,沒有注意挑選品德好的加以培養,才落得今天這個結果。比方說,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麼,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樹蔭下乘涼休息外,秋天還可以收穫那鮮美的果實;如果你種下的是蒺藜呢,不僅夏天乘不了涼,到秋天你也只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來,你所栽種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應記住這個教訓,在培養人才之前就要對他們進行選擇,否則等到培養完了再去選擇,就已經晚了。」

  陽虎聽了趙簡子一番話,點頭稱是。

  人的品德應該比才能更重要,因此應有選擇地培養人才,不可良莠不分,這對我們是很有啟發的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090

寓言最初產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後來一些文人學者一方面引用人們已經創作出來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斷創作新的寓言,作為論證或辯論的手段,這樣,大量的寓言便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

  劉備依靠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一批能幹的文臣武將打下了江山,他死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後,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劉禪驚慌不已,一點繼續戰鬥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為了保命,他赤著上身、反綁雙臂,叫人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的,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投降以後,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為了籠絡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裡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次,他請劉禪來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呢?」劉禪隨口說:「這裡很快樂,我並不想念蜀國。」

  散席後,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裡。』這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司馬昭明白劉禪確實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備他了。

  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歎。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理想,而要嚴格要求自己,志存高遠,不懈地奮鬥。

  

樂羊子求學

  古時候有個叫作樂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書達理、勤勞賢惠的好妻子,她總是幫助和輔佐丈夫力求上進,做個有抱負的人。

  妻子常常跟樂羊子說:「你是一個七尺男子漢,要多學些有用的知識,將來好做大事,天天呆在家裡或者只在鄉里四鄰轉悠一下,開闊不了眼界,長不了見識,不會有什麼出息的。不如帶些盤纏,到遠方去找名師學習本領來充實自己,也不枉活一世啊!」

  日子一長,樂羊子被說動了,就按照妻子的話收拾好行李出遠門去了。自從那天和樂羊子依依惜別後,妻子一天比一天思念自己的丈夫,記掛他在異鄉求學的情況,但她把這份惦念埋在心底,只是每天不停地織布幹活來排遣這份心情,好讓樂羊子安心學習,不牽掛自己和家裡。

  一天,妻子正織著布,忽然聽見有人敲門。她過去開了門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高興極了,忙將丈夫迎進屋坐下。可是驚喜了沒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麼,疑惑地問:「才剛剛過了一年,你怎麼就回來了,是出了什麼事嗎?」樂羊子望著妻子笑答:「沒什麼事,只是離別的日子太久了,我對你朝思暮想,實在忍受不了,就回來了。」

  妻子聽了這話,半晌無語,表情很是難過。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織布機前「卡嚓卡嚓」地把織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斷了。樂羊子吃了一驚,問道:「你這是幹什麼?」妻子回答說:「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織呀織呀,它才一絲一縷地積累起來,一分一毫地變長起來,終於織成了一整匹布。現在我把它剪斷了,白白浪費了寶貴的光陰,它也永遠不能恢復為整匹布了。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要一點點地積累知識才能成功。你現在半途而廢,不願堅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斷布一樣可惜嗎?」

  樂羊子聽了這話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錯了,不由得羞愧不已。他再次離開家去求學,整整過了7年才終於學成而返。

  樂羊子妻以她的遠見和勇氣幫助丈夫堅定了求學的意志,而樂羊子也終於以驚人的毅力克服困難,堅持學習。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學習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應該磨練自己的意志,不懈地努力。

  

樂羊的「忠心」

  樂羊本是中山國的人,後來他投奔了魏國。為了表示對魏王的忠心,樂羊主動率領魏國的軍隊去攻打自己的故國中山國。

  中山國是個弱小國家,哪裡抵擋得了魏國的進攻呢。當時,樂羊的兒子還留在中山國。中山國的人在魏國的猛烈進攻下,無計可施,君臣經過一番商議,決定以樂羊的兒子做籌碼來要挾樂羊退兵,中山國把樂羊的兒子綁起來吊在城樓上,威脅樂羊。誰知樂羊全然不顧吊在城樓上的可憐巴巴的兒子,反而更加猛烈地攻城。

  中山國的將士們都十分生氣,沒想到樂羊原來是這樣一個無情無義之人,於是他們將樂羊的兒子殺了。中山國的人將樂羊的兒子烹煮成肉羹,派人送給樂羊吃。

  不料,樂羊面對此事仍毫不動心,一點憐子之心也沒有,一絲悲傷之情也不見,反而將用兒子血肉做成的羹湯吃了個乾淨,然後率領著魏軍向中山國發起了猛烈進攻。由於樂羊攻城態度堅決,不拿下中山國決不罷休。經過幾番激戰,中山國終於被樂羊所滅。

  戰爭結束,魏國的疆域又開拓了一大片,樂羊為魏王立了大功。慶功會上,魏王給了樂羊很重的獎賞。事後,魏王便冷落了樂羊,不再信任他了。

  有人不理解魏王,問魏王說:「樂羊為大王立了這樣大的功勞,您為何如此疏遠他呢?」

  魏王搖搖頭說:「一個為了向上爬而背叛一切的人,他連自己的故國、兒子都毫不顧惜,除了自己,他還會對誰忠誠呢?我怎麼可以去親近、信任這樣一個危險的人呢?」

  的確是這樣,樂羊背叛自己的國家,連兒子的性命也不顧,不惜用兒子的生命和故國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利祿,這樣的人只應遭到唾棄。看來,聰明的魏王疏遠樂羊是明智的。

  

澄子奪黑衣

  宋國人澄子不知在什麼地方丟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尋找,到處都找不著那件黑衣。

  蝕財的痛惜化為一股氣惱。他一邊走,一邊捉摸著要想出一種辦法來補救丟失一件上衣的損失。碰巧這時迎面走來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婦人。澄子不由分說地將她一把抓住。他一面拉扯那婦人的衣裳,欲取其衣,一面狠狠地說道:「剛才我丟失的黑衣,原來在你這裡!」那婦人被這光天化日之下突如其來的攔路行兇舉動嚇懵了。她急忙對澄子解釋道:「這件衣裳是我親手紡的線、織的布,親手剪裁、縫製而成的。它的長短、大小正合我身。雖然您丟的也是一件黑衣,但是並不是這一件呀!」那婦人的聲音聽起來顯得有一些柔弱、哀憐。但是她如泣如訴吐出的一字一句裡所含的份量,使澄子心裡怔了一下。如果把一個小女子的衣裳說成是自己的,扒下來後,自己卻穿不上豈不荒唐?於是他立刻轉了一個話題,但是仍然氣勢洶洶地說:「我丟失的是一件夾衣,而你身上穿的這件是單衣。你用一件單衣抵我一件夾衣,難道還不便宜嗎?」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尊重事實,不論如何狡詐詭辯,事實總是不能歪曲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098)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003)
每天读点中國古代经典寓言(1-4)
经典寓言-13
《二十四廉》
【史海钩沉】中國歷史人物故事(100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