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英语不区分“叔叔”和“舅舅”?

 *本文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午间第一资讯《你知道吗》单元播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个人在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都会学到有关亲属的称谓,比如说爸爸是father,妈妈是mother。然而,像叔叔和舅舅,姑妈和姨妈,祖父和外祖父这样的亲戚,在英语里,往往只用一个词如:“uncle”,“aunt”,“grandfather”等等就被取代了。那么,为什么英语和汉语如此不同,不去在称谓中区分这些亲属呢?
其实,这种差异的背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类学问题。
1870年,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摩尔根在研究北美易格魁印第安人时发现,他们对亲戚的称呼和其他印第安人不同,并开始猜测不同人类群体对亲戚的称呼和其社会结构有关。为此,他在其专著《血亲和姻亲制度》一书中做了描述。后来,随着一代代人类学家的努力,到今天,我们对于各种不同的亲属称谓,主要采用乔治·默多克的六分法。

在这种分类法里,人类社会关于亲属的称谓分为爱斯基摩式、苏丹式、易格魁式、夏威夷式、奥马哈式和克鲁式六种。这些拗口的名字来源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原住民部落。
北美英语的亲属称谓采用的是爱斯基摩式制度,也叫直系式,因为它只区分直系的亲属,而对于旁系亲属,不论是父系的叔叔还是母系的舅舅,都采取一种统称。采用这种称谓的族群,比如爱斯基摩人,都是以一个小家庭作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除了仪式性的活动,一般不和其他亲属共同生活。
而汉语的称谓制度属于苏丹式,也叫描述式。因为它会以描述家族中的每一位亲戚的方式,给他们以单独的称呼。这种制度一般用于大家族生活的族群。所以,中国人当然采用这套称谓系统啦。
至于其他的四套称谓系统,虽然少见,但我们也会接触到:比如,在中国农村的很多地方,爸爸的弟弟会叫二爸、三爸之类的,这就是易格魁式的亲属称谓,即所有的父系亲属都和父亲的称谓是一样的。这种叫法被推测与人类原始社会时的群婚制度有关。
那么,在英语里,怎么区分叔叔和舅舅呢?他们会在“uncle”前加上具体的姓氏,就是这么简单。其实中国采用的亲属称谓制度也不是典型的苏丹式,因为典型的苏丹式对于表亲也会去区分“姑表”,“姨表”和“舅表”。而中国往往用一个“表”字就进行全部的统称了。所以,你去问一个美国人为什么不去区分叔叔舅舅,就像是一个苏丹人问你为什么不区分姨表哥和姑表哥一样。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习惯,只有不断地促进相互沟通才能去真正地相互理解,并最终和谐相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7成年轻人“认不全”亲戚 统称“叔叔阿姨”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
UC头条:姑姑的舅舅叫什么? 古人这样称呼亲属
七大姑八大姨怎样称呼?
北京人喜欢把亲属的称谓用于非亲属,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X哥、X姐?——拟亲缘化拉近距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