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从俗套中脱俗而出——德国电影
从俗套中脱俗而出——德国电影《Das Leben der Anderen》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2007年的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德国电影《Das Leben der Anderen》。这是德国电影继《铁皮鼓》之后的又一胜利,而这同时也是处女作即获奥斯卡首肯的33岁导演多纳马克的个人里程碑。

    本片的中文译名多采用《窃听风暴》,“窃听”似乎显得很符合当今的“隐私”热,只是比“偷窥”低一等而已。德文原名《别人的生活》缺乏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因素,但更能概括剧情及其精神。窃听只是故事的表象,国家机器大幅度渗透个人生活,那才是内核。

    这是一部带有很典型德国人风格的电影,从叙事的手法上透露出德国人一贯的严肃和谨慎,影片没有热闹的场面,打斗或者枪战,一切都以一种从头到尾都一样的冷静来叙述,配合着舒缓又深沉的音乐,一如特工Wiesler脸上永远不变的严肃表情一般。这是一部让人能沉淀下来的电影。

    影片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东柏林,东西两德对峙严重,东德的文化部长指派一个代号为HGW XX/7的特工Wiesler去跟踪一个被怀疑对共和国不忠的剧作家Freyman及其女友-女演员Christina,特工每天负责窃听他们一家的生活,并且负责向上面报告,而随着窃听的深入特工却逐渐对他们的生活开始着迷了,并最终出手营救了作家。

    从梗概看似乎这又是一个通俗剧框架下的电影,部长陷害,奸人作祟,正面人物历经苦难与有情人逃脱升天,而这却是影片所制造的一个假象。影片彻底颠覆了通俗剧剧情推进依靠巧合,人物感情大起大落,道德观念黑白分明的俗套,将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融入非常可信的人物塑造,构成一个政治惊险、感情跌宕、道德拷问三重奏的交响、出其不意又互相协调。

    影片确实开了一个通俗剧的头,包括部长的居心叵测以及作家和他的顶撞,但随后影片便进入了一个因真实而残酷的世界。

    该片的三位主角事实上都不符合通俗剧的道德标准,剧作家原本是一个左右逢源的“机会主义者”,既为当局编写歌功颂德的文化垃圾,同时保持者独立的人格和思维;女明星热爱艺术,忠实爱情,但不得不牺牲肉体,而且禁不起高压便招供。而特工Wiesler冷酷无情,传授着心理疟囚的招术,但在乏味的工作中唤醒了沉睡的人性。因此,他们都不是我们能够简单定义的好人和坏人,这恰恰是影片的魅力之所在,因为我们不需要用电影来观看完全没有优点或者完全没有缺点的明显被捏造出来的人物,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视角。

    女主角的刻画是尤为真实的。在那样的*河蟹*下,人性的善良只有及其狭窄的的空间,她必须时刻权衡求生和良心。一边意味着背叛,而另一边则意味着自我毁灭。影片很好的展现了她痛苦挣扎的过程,并且较为真实的交代了她无奈的又不失合理的选择,我们并没有看到在一般通俗剧中所出现的为了正义宁可牺牲自己的所谓完人。

    特工Wiesler或许是个特例,他是一个孤独又偏执的人,他有着德国人的典型的严谨的态度,所有的事情都精确到时钟上,永远不会有差错,他过着孤独的生活,他没有亲人,他连招妓都像处理公务一般,尽管他甚至会要求*河蟹*留下陪他过夜。他的出现是故事的开端,他的存在是故事的转折。他不是喜怒形于色的人,更不是喜欢兴风作浪的人,他的思想斗争藏得很深,只是在最后的一滴泪中有所袒露。

    影片中出现了布莱希特的诗,使其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精神道具:

    初秋的九月中每一天都是忧郁的

    那些笔直的小树向着天空

    就像爱情一样茁壮地生长着

    头顶上是湛蓝的天空

    空中飘着一朵棉花般洁白的云彩

    而只要你心中有信念

    它将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电影为了烘托此主旋律,当Wiesler开车送上司回去的时候,镜头特意照向那明亮的天空,照着天空下面交织的细长的树枝。

    影片有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开头和结局,尤其是结局可以跻身影视十大。开放后的作家发达了,他辗转查到了貌似救他的特工的身份,后者如今沦落为走街串巷的邮递员。当他从闪亮的车上下来,准备走向前去,也许90%的好莱坞电影和95%的中国电影会让两人相遇相知,之后成为所谓的生死之交,但是导演,33岁的多纳马克在他的处女作中不留痕迹的笔锋一转,彻底避开了艺术人生的意境,让一切充满温暖却又不落俗套。Freyman随后写了一本书,扉页上写着感谢HGW XX/7的字样。送信的Wiesler路过书店,看到了书的扉页上的这行字,同样是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却从眼睛里看到了一点不一样的温暖,或许还有泪,镜头随后拉长拉远,影片在这里戛然而止,然后一种感动涌上上来。

    德国人一个充满反思传统的民族。从康德开始,哲人们对理性反思,对科学反思,对存在反思,对语言…… 普通人对自己的生活反思,1945年,人对着废墟瓦砾反思;1989年,人们对着倒掉的水泥墙反思。而这部电影中也同样展现出了这一点充满人性的光辉的力量,它正是这样反思的产物。对于每个曾经的东德人来说,影片的故事显然不是别人的生活。从1933到1989的历史是连续的,并且德国人懂得,历史就是生活,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格外沉重。德国人在这段时间里被自身无法抗拒的负罪感压得抬不起头。普鲁士有长达半年之久的冬季,天空铅灰阴沉,人民都面色严峻,不苟言笑。还好,现在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反思和忏悔的姿态,这也是一种温暖吧。

    获得奥斯卡小金人说明这是一部在商业电影领域获得肯定的作品,他具备通俗剧的形式框架,多少迎合了好莱坞的口味,但却在细节的处理上使人物情节以及手法都超出了普通通俗剧的俗套,展现了一种纯粹的严谨的真实性以及一种超脱的精神力量,不愧为佳作一部。

    PS.旧文。这是本人作为德语专业的电影课的论文作业,有点正儿八经的了,算是加入电影社的申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默默的伟大,静静的浪漫
【电影】 美国惊悚 / 战争片《鲜血情报》
周末观影 | 唯有这冷眼旁观的镜头能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
五部全程无尿点的谍战特工片
德国电影——《老公是特工》*
德国电影:老公是特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