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385)《宪问篇》第38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原文朗读】

【注释】

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

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奚自:从哪里来。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应该是当时老百姓对孔子的公开评价,不应该是守门人的原创。

【白话翻译】 
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有一次派子路回鲁国办事,天黑了,城门也关了,子路不得不在城门外的石洞里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进城门,看城门的人故意问:“从哪里来的?”子路说:“从孔老夫子那里来。”守门人说:“是明知干不成还非要干的那个人吗?”
【解读】  
虽然孔子劝导别人辟世辟地辟色辟言,但他自己却没有这样做,论语的编撰者巧妙地用守门人和子路的对话,展现出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这件事应该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途中,有一次,孔子派子路回鲁国办事,子路日夜兼程,等赶到鲁国都城曲阜的外城门时,天已经黑了,城门也关了。子路不得不在外城门的石洞里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进城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见到子路,惊讶他来得太早了,便问他“奚自?”子路是一个直爽的人,在门洞里冻了一夜,又累又饿,这时候哪有心情详细回答,所以便把老师抬出来了,说道“自孔氏”,从孔子那里来的,我是鼎鼎大名的孔子的学生。守门人听到子路不耐烦的回答,也没有客气,直接顶了回去,说道“我当是谁呀,原来你说的是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氏呀。” 

有很多学者在解读本章时,把这个守门人当成是一个隐士,其实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更有说服力。也就是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当时的老百姓对孔子的评价,社会上早已流传开了,并不是这个守门人的原创。由此可见,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连最底层的老百姓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点击下方图片,即有机会获得张武忠老师签名的国学著作!

【张武忠老师公益课程】

  • 关注公众号“把经典还给老百姓”,跟着张武忠老师学习《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国学经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38》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第344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9章》孔子因何“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68个经典语句及译文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4.38】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子路简介
《论语》卷11先进诗解2事人知生强梁言中过犹不及庶道屡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