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37)《为政篇》第21章: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祝福新年


【原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原文朗读

【注释】

非特指,有人。
您,指孔子。
如何,为何。
指《尚书》。
可读(shī),施行实施。也可读(),逶迤延伸延及。本章的“”兼此两义。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出自《尚书·周书·君陈》篇。大意是,孝呀孝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些风气带到为政上去。

【白话翻译】

有人对孔子说:先生您为何不出去做官参与政事呢?” 孔子说:古书《尚书》上不是说了吗,‘孝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道德风气推延到政事上去。’我教人子弟为人孝悌,他们再去影响别人,最后一定能影响推延到政事上,这不也是参与政事吗,为什么只有自己去做官才算参与政事呢?

【解读】

1.为什么有人建议孔子去从政

这件事应该发生在孔子51岁之前,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收徒,直到51岁出仕前,一直在教书育人,声名远扬,所以估计有不少人都会问孔子这个问题。

2.“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三句话取自《尚书》的《君陈》篇。


《尚书.君陈》节选:惟孝友爱兄弟,克施有政

《尚书.周书》有一篇《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郊,敬哉!”。翻译成白话大意是,成王说:君陈!你有孝顺恭敬的美德。因为你孝顺父母,又友爱兄弟,就能够移来从政了。我命令你治理东郊成周,你要敬慎呀”。
君陈”是一个人名,周公姬旦的次子,就是中国人崇拜的“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封地在鲁国,周公让长子伯禽去管理鲁国。次子叫“姬陈”,君是尊称,故称“君陈”。周公为了管理好商朝的遗民,把他们集中在东郊成周这个地方,自己亲自监管。周公死后,周朝的天子周成王便选派周公的次子君陈接手,临行前,成王赞美君陈有孝悌之德,也一定会把成周这个地方管理好,《周书.君陈》详细记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君陈》中有一段话的原文是“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孔圣人引用的话是“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不完全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不知道是孔子取其大意呢?还是现存的《尚书.君陈》篇有问题?学术界基本上把《君陈》这篇文章定为“伪《尚书》”。
从学习论语这个角度看,《君陈》是不是伪《尚书》无关紧要,我们只需要理解其寓意就行了。

3.孝悌既是为仁之本,又是为政之本

  在《学而第一》第3章中,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揭示了儒家的教育和修养顺序,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本篇《为政第二》前面的几章中,也有好几个人问孝,2.5章孟懿子问孝,2.6章孟武伯问孝,2.7章子游问孝,2.8章子夏问孝。
将家里的孝悌延伸到为政上,就是像孝顺父母那样孝顺民众,像友爱兄弟那样友爱民众,这就是正确的为政之道啊。
孔子所看重的不在于我这个人在社会上担任了什么职务,而在于社会风气和政治氛围的形成。与社会相比,个人是很渺小的,一个人的力量也是很微弱的,但一旦某种社会风气形成后,它却无处不延及不弥漫。所以当有人问及孔子“你为什么不出来做官,直接参与政治呢”时,孔子就引用了《尚书》里面的话来回答:一个人能够在家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人与朋友,并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了政治。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这段话本来是孔子解释他为什么不出去从政的原因,那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启示啊?
孔子说他教书育人,让人人都能孝悌知礼,让其逐渐蔓延到为政之道上,那么整个社会风气就会为之一变,所起的作用和亲自为政是一样的。
我们由此感悟,作为社会一份子,人人都应当孝悌知礼。我们都感叹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官场腐败,诚信缺失。
如何扭转这种不好的社会风气?那就停止抱怨,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吧!
上一章:论语连载(36)《为政篇》第20章: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为政篇第二》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儒】每天学一句《论语》《为政篇》(21)
《论语》新解2;21
【论语导读】教育是政治的辅助
日课 |《论语·为政》21
孝悌在身奚为政——《论语》悟读【3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