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144)《雍也篇》第24章,“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原文朗读】

【注释】

:齐国,周朝建立时,周武王将姜子牙封在齐国,在当今山东的北部。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到了战国时期,也是战国七雄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齐国为秦国所灭。
:鲁国,周朝建立时,周武王将周公封在鲁国,在当今山东的西南部。因周公要辅佐周王,所以派自己的儿子伯禽代为赴任,定都曲阜。鲁国完整保留了周公订立的“周礼”,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出生在鲁国,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比齐国早灭亡35年。  

【白话翻译】

上一章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聪明人要像水那样善变,有仁德的人要像山那样坚定。但孔子还是把“仁”放在首位,不管怎么变,都要回归“仁”的大道。所以孔子用齐鲁两国之变作比喻,告诉我们人也要向“仁”的境界转变。
孔子说:“把齐国的社会变革一下,便可以达到鲁国的境界了。把鲁国的社会再变革一下,便有希望达到先王之道。”

【解读】  

 本章紧接着上一章的话题,孔子比较了齐鲁两国的状况,用齐鲁之变,告诉我们不管怎么变,都要向“仁道”看齐。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这两个人都是周朝的大功臣,一武一文,所以两国的治理也一武一文。孔子想克己复礼,觉得这两个国家最有基础和希望,齐国是先义后仁有霸迹,鲁国是先仁后义有王迹。王道的境界就是仁的境界,而仁的境界是一个逐渐变化趋于完善的境界。当时,鲁国的文化还是保留了周文化的一线命脉,齐国临海大力发展盐业,当时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孔子认为要把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保留乃至振兴起来,就要在齐国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再变革一下,就可以达到鲁国的境界。再把鲁国的文化提高一点水准,就可以恢复周礼的“大道”了,寄托了孔子对齐鲁两国的殷殷之望,这也是孔子因现实的残缺而有所变革的使命感,是对复兴周礼的一种渴望。
为什么鲁国“至于道”只需变一次,而齐国却需要变两次呢?这是因为虽然鲁国当时是“三桓霸政”,“礼之本”没有了,但礼的形式还在。形式尚存,则说明“”这个秩序还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变起来就容易些,只要在现存形式的基础上重构君臣关系乃至五伦关系,秩序的恢复指日可待。齐国却不是这样,由于它是以霸道治国,首先需要恢复“礼”的形式以达到鲁国的境界,然后才能进行第二次飞跃。

【给我们人生启示】

孔子用齐国和鲁国的状况,代指恢复周礼和传统文化的两个步骤。不管一次转变也好,两次飞跃也罢,只有找到了通往理想王国的“康庄大道”,剩下的就是行动问题了。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雍也篇》第二十四章
山东可以简称“鲁”,为什么不可以同时简称“齐”呢?
历史上齐国比鲁国强大,为何山东简称“鲁”而非“齐”?
齐鲁文化概述
古时山东境内有两个主要国家:齐国与鲁国,为什么现在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
论语: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6-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