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147)《雍也篇》第27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原文朗读】

【注释】

:诗书礼乐等一切典章制度。
:礼乐的躬行实践。
:从“”从“”,田地的边界线,本义指种地犁地时不能偏离直线,比如地畔河畔。引申到人事上,是说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免得上当受骗被带偏了。

【白话翻译】

 上一章宰我说“井有仁焉”,孔子批评他不要用假仁假义诱骗君子上当。但作为一个一心一意追求仁义的君子,该如何保护自己不上当啊? 
孔子说:“君子一方面广泛地学习典籍文化,从书本上增长智慧。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遵礼而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这样一来,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谁也不能再忽悠你了。 

【解读】

1.孔子告诉我们不受人欺骗忽悠的根本办法。

在上一章中,宰我说“井有仁焉”,是骗君子说井里面有仁义之道,为了追求仁义真理的君子会不会义无反顾地跳下去。孔子虽然严厉批评了宰我的恶作剧,但也反应出当时社会肯定存在这种情形。
后世的孟子说君子应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了追求真理可以奋不顾身,但孔子却历来不提倡做无谓的冒险和牺牲,那么怎样才能避免?
孔子告诉我们“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一方面广泛地学习典籍文化,从书本上增长智慧。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遵礼而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这样一来,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谁也不能再忽悠你了。 

    

2.对这段话的主流解释。

不少学者将“”字解释成“”,离经叛道,偏离大道,走到邪路上去了,有些不妥。其一,没有从上下章的衔接关系来考虑。其二,此类解读太笼统了,虽然没有错,但没有准确理解圣人的初衷。

3.《论语》中“畔”字的总结。

   《论语》中共有3个“”字,其余两处在《第十二颜渊篇》和《第十七阳货篇》中。
在《第十二颜渊篇》中,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与本章只差了“君子”两个字,有的学者说这是编辑错误重复了。其实不是的,中国人说话历来“听话听音”,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事情,其意思有时候会完全不一样,甚至意思相反。《论语》中有不少重复的话语,都是这样的。
在《第十七阳货篇》中,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yuè),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此处的“”含有据地反叛的含义。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如何清醒地看待现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思潮,随着中国的再次崛起,近些年国学热也随之兴起。但很多人不愿意下功夫学习,只想吃快餐,喜欢听一些所谓大咖们的心灵鸡汤,恨不得几天就把国学学到手。
导致的结果是,今天听这个说的有理,明天又赞成那个人的观点,面对大千世界各种思潮无法取舍,一会偏向这边,一会又偏向那头,左右摇摆,这就是“”。 
怎么办?认认真真学习古圣先贤的经典原文,老老实实做人做事,才不会被这些歪风邪气和各路神仙牵着鼻子走。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画论语|博学于文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没有那么难
论语注释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既要博学广闻,更要遵纪守法(6—26—1,讲于2021年10月20日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