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22卦贲卦《本经》白话翻译《每天学一点周易》之(176)

每天学一点周易


 第22卦贲卦《本经》白话翻译

 《卦辞》

【原文】

贲,亨,小利有攸往。

【白话】

卦辞是一个卦的总纲大义,由周文王撰写,言简意赅高屋建瓴。
上一卦噬嗑卦的刑狱之道只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措施,而不是全部手段和目的,要想使社会和谐安居乐业,不能始终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那样国将不国民将不民,还需要礼仪文明的点缀和装饰,这样代表“文饰”的贲卦就登场了。
“贲”读作(bi),上“卉”下“贝”,“卉”代表花卉鲜花绿草,“贝”是贝壳色彩斑斓纹理交错,又代表金钱财富。古人常用贝壳花草来打扮自己,手上带着戒指,脖子上挂着项链和珍珠,头上戴着花环。天地人三才都有贲之修饰之道,所以圣人把这一卦命名为贲卦。
圣人再将万物的文饰之道,引申到君子个人修身养性和国家治理上。但是圣人并没有大力赞美这种外在的文饰,反而笔锋一转,告诫我们不能文过饰非,告诉我们如何文饰才能文质彬彬。
圣人首先揭示出贲饰文饰的亨通结局,一个人有内在的本质素质,再加以适当的包装打扮,则会更加文质彬彬光彩照人。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既有法制建设,又崇尚精神文明,那么老百姓就会更加心情舒畅和谐安宁,故称“贲,亨”。
圣人接着用“小利有攸往”告诉我们文饰之道的注意事项和有限作用,避免质本饰末文过饰非。“小”字有两层含义。一是代表作用和程度的“小”,文饰之道只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起决定性作用,质本饰末文过饰非,文不能灭质,所以要适可而止。二是代表“小事”,“小事”与“大事”相对应,什么才算“大事”,《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对内的民族大团结,征伐是抵抗外来的侵略。圣人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关乎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之类的大事上不能用贲饰之道,不可粉饰太平自欺欺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合起来故称“小利有攸往”。

初九爻

【原文】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白话】

初九:这是文饰的初始阶段,不仅要质朴无华,还要靠自己奋斗,圣人用“贲其趾”和“舍车而徒”的日常生活现象分别做比喻。
首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像一个人只简单文饰了一下脚趾,脚趾头藏在鞋里头,不对外炫耀显露,继续保持朴素无华的本色,故称“贲其趾”。
其次,贲卦中还有一辆车,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有车可坐,但他并没有坐车享受,而是坚持徒步而行。引申到普遍的文饰之道上,是说一个阳刚的君子,虽然现在位卑力弱,但他很有骨气,既不接受别人的施舍,也不依仗父辈的财富炫耀,故称“舍车而徒”。
与之相反的是,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人尽情享用父辈的财富,奢侈炫耀不愿吃苦,对其之后的人生之路没有一点好处。更有甚者,有一些人为了一部苹果手机和漂亮衣服,宁愿用自己的身体去交换,实在是可悲之极。

六二爻

【原文】

六二:贲其须。

【白话】

六二:第二种情形,文饰他人他物,注意文不灭质,还要相互文饰相得益彰。在贲卦中,阳爻被阴爻文饰,阴爻要去文饰阳爻,接下来谈论如何去文饰他人他物,圣人用脸上的胡须作比喻。
文饰之道不管是自饰还是去文饰他人他物,既要注意文不灭质,还要相互文饰相得益彰,就像是脸上的胡须,既给人增添了视觉美感,又不喧宾夺主,故称“贲其须”。
引申到普遍的文饰之道上,一个君子去文饰他人他物,既要文不灭质实事求是,也不溜须拍马文过饰非,坚守正道文质彬彬恰到好处。

九三爻

【原文】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白话】

九三:第三个阶段,文饰达到了极致,圣人用自然界的阳光和雨露作比喻,最后善意告诫要注意文过饰非。
首先,用“贲”字描述此人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光彩照人阳刚有为,有金钱财富,有丰盛的酒食,有雷鸣般的掌声,还有鲜花,代表一个人名利双收如日中天,故称“贲如”。
其次,用“濡”字形容此人被雨水滋润得光鲜亮泽非常惬意,故称“濡如”。
第三,用之前的“贲”和“濡”加以告诫,现在虽如日中天,但很快就会日中则昃,同时“濡”还有过度沉溺之义,告诫我们不要沉溺于文饰之中而无法自拔,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永远牢记不可过分贲饰,故称“永贞吉”。

六四爻

【原文】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白话】

六四:前面三个阶段,是君子个人逐步文饰的过程,文饰已到极点,现在该是返璞归真的时候了。圣人从个人文饰上升到大臣治理国家的文饰之道上,这个阶段的人已经位居朝廷重臣之位,他除了自我贲饰,文饰臣民和君王的关系,还要文饰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肩上的责任重大,圣人从四个方面逐层阐释哲理。
首先,用“贲”字描述如何贲饰他人他物,圣人以自然界的草木和河流作比喻,草木美化大山,河流和山川交相辉映。对应到人身上,此时之人地位虽然高了,但本质温柔虚心谦下,还能够尽心尽力去文饰阳刚君子,故称“贲如”。
其次,用“皤(po)”字展现自饰之貌,“皤然”形容白发老人,“皤皤国老”指年老的国家重臣。引申到人事上,是赞扬此类人的品德修养,作为辅政重臣,就像是一位白发银髯的智慧老者,道德纯洁无暇,做事光明磊落,故称“皤如”。
第三,以白马和锦鸡的天然色彩比喻其如何贲饰朝政,贲卦有一匹“足白、额白”的白马,还有一只颜色赤红的天鸡,素白和赤红交相辉映浑然天成,这些特征都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特意文饰上去的。以此比拟这类人的文饰虽然天然朴素,反而显得更加鲜艳。贲卦是讲贲饰文饰之道,身为朝廷重臣他要文饰臣民和君王的关系,还要文饰国家政策,要发自内心关心民众,真诚的态度不是故意装出来的,他像白马一样飞身前往,像锦鸡一样翩翩而下,去迎合阳刚的君子和民众,故称“白马翰如”。
第四,用“匪寇”和“婚媾”描述如何文饰处理对外关系。“匪寇”就是不要轻易树敌,“婚媾”就是或者通过“和亲”或者通过谈判来化解矛盾和纠纷。贲卦的大原则是“小利有攸往”,在与敌寇强盗的谈判中,只要不涉及民族团结和国家领土完整的大事,其它具体的小事情都可以坐下来谈,这就是对外政策上的文饰之道,故称“匪寇婚媾”

六五爻

【原文】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白话】

六五:第五类人,就是圣明的君王了,君王作为万民的榜样,他应该如何文饰。
首先,记载了炎黄尧舜等先贤往圣的艰苦朴素,圣人说君王要像他们那样,只在山丘上建一个简朴的园林作为居所,陋室虽简但德行圣明照耀天下,这是君王自我贲饰之道,故称“贲于丘园”。
其次,君王不仅自饰,还要去崇尚文饰圣贤之人。即使去拜见圣贤,也只是准备了一小束微薄洁白的丝帛作为见面礼,以心交心礼轻情意重,这是君王的贲他尚贤之道,故称“束帛戋戋”。
第三,虽然显得有些吝啬,但这种朴素无华的做法足以为天下师表,能够营造全社会良好的风尚,大为吉祥,君王的吉祥也就是全社会的吉祥,万民效法家国喜庆,故称“吝,终吉”。 
古书记载,尧帝当年“茅茨不剪,采椽不斫(zhuo),粝粢(li zi)之食,藜藿(li huo)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和没有抛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房屋,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兽皮,夏天穿件粗麻衣。尧的发源地在山西汾河流域,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存有“帝尧茅次土阶碑”,以记载尧帝的“茅茨不剪,采椽不斫”。 

上九爻

【原文】

上九:白贲,无咎。

【白话】

上九:到了贲卦的最后,贲极而素,达到了贲饰的最高境界。圣人用山体素白和太阳的明亮展现贲饰的最高境界。有两层含义,一是品德崇高之人用不着文饰,二是寓意国家政治的清明。
首先,贲卦中有高山,用大山的高大和素白,比喻一个人不仅成就很大,并且道德高尚,用不着一点点文饰。其次,贲卦中还有朝廷和光明之象,上下都有太阳,上日下日一起照耀,天下大白,孔圣人在《大象传》中说“君子以明庶政”,国家政治一片清明,合起来故称“白贲”。
“白贲”虽然略显单调苍白,但这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万事万物到了最后必然剥除过度的浮华文饰,反璞归真倒也不是坏事,故称“无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的“国色天香”是“却嫌胭脂污颜色”,这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本色之美,加以文饰反而是亵渎。中国的山水画从金碧辉煌最终发展到淡淡的水墨画,古代诗文也讲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主 编 推 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湘润子平概论:女命(三)
鬼谷子七十二术(完整版)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16-【兵要-7】
读《封神榜》知姜尚封诸神(4)
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诗词赏析-42
《狂飙》大热,《孙子兵法》大火!这3个谋略智慧,每一个都是制胜之道……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