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可方物——馆藏漆器


剔红海水游龙纹盒,清乾隆 通高9.6cm,口径7.9cm。 

剔红海水游龙纹盒,清乾隆 通高9.6cm,口径7.9cm。 

此盒为桶形,天盖地式。通体髹朱漆,雕海水游龙纹。盖面雕二龙,立壁雕四龙,均腾跃飞动。足内髹黑光漆,有刀刻填金楷书“乾隆年制”双行竖款。 此盒雕工精细纤巧,锋棱毕露,系前所未见的新风貌,代表了乾隆时期雕漆的主流风格。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明晚期嘉靖、万历雕漆刀不藏锋之风格的影响,二是雕漆制作使用了“牙作”匠人。据档案记载,乾隆初年造办处漆作尚无雕刻匠人,弘历命在造办处“牙作”当差的南方刻竹名匠从事雕漆,乾隆“三年十月十四日,传旨:‘雕漆盒若漆得时,交牙匠雕刻,钦此。’”因此,乾隆时期南方竹刻奇峭清新、精致纤密的风格很可能被带到雕漆中来,影响所及,使乾隆时期的雕漆呈现出刀锋犀利精密、棱线深峻有刃的特点,表现出锋棱之美的崭新风貌。此件海水游龙纹盒雕刻之精几乎无懈可击,实为乾隆时期雕漆之精品。

剔彩开光龙凤纹碗,清乾隆,高7cm, 口径15cm。

此碗敞口,斜腹,平底,圈足。自下而上依次髹红、绿、黄、绿、红五层漆。碗口缘开光内装饰璎珞纹,外壁有六个圆形开光,内分雕彩漆三龙三凤,凤在左,龙在右,两两相对。其中,一条龙为身体髹绿漆,背脊鬃毛髹红漆;一条龙系身体髹红漆,鬃毛髹绿漆;一条龙则属身体髹黄漆,鬃毛髹绿漆。与之对应的三只凤或为立体,或为卧体俯首,或为卧体仰首,造型各异。三组开光呈顺时针排列。开光外装饰黄色菱格锦纹,上压银锭、圆钱、珊瑚、如意、方胜等杂宝纹,近足处为一周仰莲纹,圈足外壁雕红漆勾连雷纹。碗里、足内均髹素黑漆,外底正中刀刻填金“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

  乾隆剔彩开光龙凤纹碗系仿照明嘉靖朝的同类器制作而成。根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清宫收藏嘉靖款剔彩开光龙凤纹碗三件(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一件),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九月传旨,将此三件发往苏州,碗里另漆素黑漆,碗外不必动。再照样成做四件,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方款。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另漆黑漆里的两件嘉靖款龙凤纹碗做得先行送京,七月配得木座,交淳化轩。次年乾隆皇帝专门为此碗创作《咏嘉靖雕漆碗》诗,诗中赞美其“刻镂尽精奇”,尽管器表有断纹,但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已经殊属不易。这恐怕就是乾隆命令苏州另漆黑漆里的一个重要原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初,苏州织造将历时一年多仿制成功的四件乾隆款剔彩开光龙凤纹碗(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三件)、一件做样的嘉靖款碗送到京城,皇帝看后想必比较满意,因而新做碗放到自己经常光顾的乾清宫和宁寿宫,以便随时把玩。做样碗配香几座,在宁寿宫(今珍宝馆)景祺阁换摆。从实物来看,乾隆仿品的漆层较嘉靖碗略厚,朱漆色泽纯正,黄色菱格锦纹相对较小。圆形开光内虽同为三龙三凤两两相对,但嘉靖碗的三组开光则依次呈逆时针排列。嘉靖剔彩龙凤纹碗尽管刀工不及仿品细腻,但究属“原创”,图案线条似乎更为活泼、流畅。

黑漆描金山水纹方胜式盘,清乾隆,高3.8cm,口径36.8×27.8cm。

此盘敞口,斜腹微鼓,平底,矮圈足。通体髹黑漆为地,描金漆绘制花纹。内底绘远山近水,堤岸、小桥、庭院、凉亭,一人荡舟水上。山石、堤岸金色浓淡成晕,系采用“彩金像”技法绘制。内壁饰花卉锦纹,对盘心的山水图景起到烘托、陪衬的作用。外壁装饰菊花、梅花、牡丹花、兰花等团花纹,俗称“皮球花”,乃清代宫廷常见的装饰纹样。盘底中部有描金“乾隆年制”双方框楷书款,周围点缀以菊花、牡丹等花卉。

盘心的山水图景明显具有日本漆器风格,应当与雍正、乾隆两位皇帝喜欢日本漆器(造办处档案中称“洋漆”)有关。此盘是故宫藏唯一的一件带有乾隆款的描金漆器,对鉴别中国与日本漆器意义重大。明中期以后,艳丽、险、怪等艺术风格逐渐为主流社会所接受并提倡。在黑漆地上描绘金漆花纹,能够产生雍容华贵、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散发出浓厚的宫廷气息。

戗金彩漆万福凤盘,清乾隆,高3.3cm,口径29.2×19cm。

此盘长方形委角,浅腹微鼓,平底,矮圈足。通体采用戗金彩漆技法装饰花纹。内壁如意形开光绘折枝花卉纹,开光外装饰填漆卍字锦地。外壁绘素地暗八仙纹。内底以填漆龟背锦纹为地,中部上方装饰蝙蝠衔卍字结,下方有一朵盛开的牡丹,其花蕊被刻划成一个团寿字。牡丹花左右两边的枝蔓上各有一只翩翩飞舞的凤凰。外底髹红漆,近顶部有“大清乾隆年制”横行楷书款,其下有“万福凤盘”双排楷书器名款。器名款用以描述器物的形状及花纹,仅见于乾隆皇帝御用的部分雕漆器、戗金彩漆器和填漆器。此件漆盘的花纹线条流畅,锦地细密规整,打磨光滑,工艺技术严谨。漆色以柔和的暗红和黄褐搭配闪耀夺目的金黄,给观赏者带来雍容华贵的视觉效果。可以视作乾隆朝内务府造办处繁密、纤细、华丽的制器风格的杰出代表。

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清乾隆,口径10.8cm,通高9.8cm。

此碗呈菊瓣形,敞口,略外撇,弧腹,平底,矮圈足。通体髹朱漆,盖内及碗心髹黑漆后,刀刻填金隶书乾隆御制诗《题朱漆菊花茶杯》:“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裛露掇其英。” 末署“乾隆丙申春御题”及“太璞”印章款。“丙申”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盖钮及外底均有刀刻填金“乾隆年制”篆书款。根据档案记载,乾隆四十年二月,皇帝命令苏州织造按照发去的青白玉撇口碗样款大小,照先做过的朱漆菊瓣盘做法一样成做朱漆菊瓣盖钟一对,同年十一月做得送京后,交懋勤殿刻“乾隆年制”方款。次年《题朱漆菊花茶杯》写成以后,再传做菊瓣式钟、碗则要求內底和盖里务必刻诗,诗堂圆光做黑漆地刻字填金。

脱胎朱漆菊瓣式盒,清乾隆,口径15.5cm,高9cm。

脱胎朱漆菊瓣式盒,清乾隆,口径15.5cm,高9cm。

此盒呈菊花瓣形,通体髹朱漆,外底髹黑漆,刀刻填金隶书乾隆皇帝御制的《咏朱漆菊花盒》诗一首:“髹作法前明,踵增制越精。攒英如菊秀,一朵比花轻。把手初无觉,映心似有情。设云十人谏,惭愧不期生。”末署“乾隆丙申仲春月御题”及“比德”印章款。底中部有“乾隆年制”篆书款。“丙申”是乾隆四十一年,即西历1776年。此盒壁厚约一毫米,胎薄体轻,系采用夹紵胎技法制成。夹紵胎与木胎不同,是用漆或漆灰将若干层布糊裱在一起,又称“脱胎”,具有坚实轻巧的特点。乾隆皇帝在上引诗中赞美它“攒英如菊秀,一朵比花轻。把手初无觉,映心似有情”;在另一首赞美朱漆菊瓣盘的《咏仿永乐朱漆菊花盘》诗中称:“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比旧还过。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髹饰录解说》中谈到,朱漆色泽因髹饰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春夏两季做的朱漆鲜艳明亮,秋季做的颜色较深。银硃含量的多少,也会对颜色的明暗产生影响。由是观之,这件朱漆盒的颜色较亮,可能是在春季制作的,或者与银硃含量较多有关。

  根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二年以后曾多次仿照脱胎朱漆菊瓣式盘的做法制作菊瓣式盒,全部由苏州织造承办,做好之后,或者拿到懋勤殿刻御制诗《咏朱漆菊花盒》,或者直接送到淳化轩、宁寿宫、画舫斋、镜清斋、乐寿堂等重要宫殿,以便皇帝能够随时把玩。

脱胎漆香色地五彩描金西番莲纹佛日常明圆盘,清乾隆,口径16.2cm,高3.3cm。

此盘敞口,鼓腹,平底,矮圈足。通体先髹一层素黑漆,之后,盘内壁髹香色漆,外壁以香色漆为地,采用彩漆描金技法装饰篆书“佛日常明”四字,以西番莲花间隔。外底双方框内有“乾隆年制”楷书描金款。此盘色彩艳丽,描金漆闪耀夺目,脱胎轻巧,散发出浓厚的宫廷气息。据乾隆朝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脱胎漆佛日常明圆盘仅于乾隆元年十二月下令制作过一次。由造办处制作木样后发往苏州,命令织造海保照样成做一千件,在慈宁宫花园、佛堂等处使用。乾隆二年八月做得送京。

剔红雅集宝盒,清乾隆,高11.6cm,口径33cm。清宫旧藏。

剔红雅集宝盒,清乾隆,高11.6cm,口径33cm。清宫旧藏。

剔红雅集宝盒,清乾隆,高11.6cm,口径33cm。清宫旧藏。

剔红雅集宝盒,清乾隆,高11.6cm,口径33cm。清宫旧藏。

此盒圆形,平盖面,矮圈足。通体髹朱漆。盖面作圆形开光,内雕单线回头天锦和水波锦纹,分别表现不同的空间。画面正中山石耸立,芭蕉、松叶繁茂,山石前界出空地,在龟背“卍”字锦地上压雕文人雅集图:一长须长者正挥毫泼墨,左右两长者和身后两侍者面带笑容地凝神观看。人物眉须细腻,神情生动。盖壁龟背锦地上雕刻各种团花图案,具有较强的立体效果。此种装饰图案和雕刻手法为清乾隆时期的风格。盒上下口沿雕连续回纹。盒底髹黑漆,刻“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盖内黑漆地上有刀刻填金“雅集宝盒”四字器名。

剔红落花游鱼嵌玉磬式双层盒,清乾隆,高14cm,口径20.9cm。清宫旧藏。

剔红落花游鱼嵌玉磬式双层盒,清乾隆,高14cm,口径20.9cm。清宫旧藏。

此盒为双层,作磬式,通体髹朱漆。盒壁雕落花鲤鱼戏水图,盖面嵌碧玉,雕刻纹样与盒壁相同,器型与纹样合成“吉庆有余”之寓意。盒下连随形座,如意云头足,座底髹黑漆,中心刀刻填金“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此盒雕刻精细,水波如丝,其雕刻刀法及落花流水、鱼龙变幻等题材为乾隆时期苏州雕漆之风格。

剔红花卉诗句图笔筒,清乾隆,高12.5cm,口径12cm。清宫旧藏。

剔红花卉诗句图笔筒,清乾隆,高12.5cm,口径12cm。清宫旧藏。

剔红花卉诗句图笔筒,清乾隆,高12.5cm,口径12cm。清宫旧藏。

此笔筒呈五瓣形葵花式口,直壁,下承五矮足。通体髹黄漆地,压雕以朱漆花卉为主题的纹样。随筒壁形作五开光,以拐子纹相隔,开光内雕黄漆回纹锦地,其上分别压雕折枝水仙、桂花、梅花、菊花和兰花图案,并配有标明主题的乾隆御制诗句。雕有水仙图案的开关内刻有“伊人生面开,别有五君子。如语松柏竹,共梅复如此。御题水仙。”下署“臣曹文埴敬书”。雕有山石菊花图案的开关内刻有“联桂自居弟,顾梅堪号兄。合是征士友,色香总绝清。御题菊。”雕有腊梅图案的开关内刻有“斜掠一条水,品题难揣称,圈圈点点里,直是佛心灯。御题梅。” 此笔筒纹样别致新颖,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在乾隆朝雕漆中别具一格。

剔彩龙凤集福葵瓣式盘,清乾隆,高3.5cm,口径19.1cm。清宫旧藏。

此盘口呈八瓣葵花形,通体髹红、黄、绿、红四色漆。盘心随形开光,开光内刻黄漆回纹“卍”字锦为地,红漆双勾大“福”字,笔画间剔彩松、竹、梅岁寒三友和莲花、杂宝等吉祥图案。盘内壁作随形八开光,开关内分别雕单线回头锦和水锦为地,分别剔彩双凤、双龙、四鹤及祥云图案。外壁雕折枝花卉纹。底髹黑漆,有刀刻填金“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和“龙凤集福盘”器名款,为乾隆时期标准的款识风格。此器的装饰风格和题材是仿明代嘉靖时期的雕漆风格而为。乾隆帝对嘉靖时期的雕漆格外喜爱,故多有仿制,但又有创新和突破,尤其在雕刻技法上较嘉靖雕漆更胜一筹。

剔红观鹅图笔筒,清嘉庆,通高14.8cm,口径10.2cm。清宫旧藏。 

此笔筒窄折边口,平底,附座。筒外壁压雕山水亭榭、人物树木。画面中清水一池,游鹅泛波,一老者坐于池畔榭中观看水中游鹅,小桥之上有二人行走,随行其后的童子怀中抱琴,是为携琴访友之意。景物虽多,但层次清晰,意境恬淡深远。器物上刻几种锦地以示不同的空间。底部髹黑漆,中心镌篆书“嘉庆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笔筒漆层较厚,雕刻刀法精密,棱线深峻有力,纹饰清晰醒目,色泽艳丽。其刀法及图案风格均保持着乾隆时期雕漆的一些特点。此笔筒为现知唯一具嘉庆款的雕漆作品,故对于研究乾隆以后雕漆工艺的发展变化以及嘉庆时期雕漆的风格特征均极有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馆藏漆器赏析【图文】
北京故宫馆藏漆器赏析
[馆藏大系]故宫博物院漆器之清代篇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宝——漆器(清代篇)
富贵大吉的宋元明清漆雕
华艺国际2019春拍:元明清宫廷漆器珍赏|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