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国考和现在国考的差距,原来古代国考更难

国考,我们之前都说是高考,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已经变成公务员考试了。每年公务员考试都有大量的人来报名,不过录取的人是少之又少,有些热门的岗位都有1000:1的现象。但是大家对国考的热爱可以说一直没有减少。其实古代也有国考,古代的国考就是所谓的科举制度。与其说国考是高高考,不如说是公务员考试更确切点。因为科举考试主要是国家选拔官员的重要机制,考上之后就有当官的资格了,即使不做官,也是有好多特权的,和现在公务员差不多。总的来说古代的国考考上之后还是非常好的。我们看一下古代的国考是什么样的。

科举制起源于隋朝,是隋文帝首创的,主要是一句才学选拔官员,而不是出身门第。之后由唐朝继承并发扬光大。唐朝之后历朝历代都在使用这种制度。一直到清朝1905年废除。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我们看一下具体状况。

科举制第一阶段是童试,考中了就是生员,也就是我们说的秀才。考中之后才有资格进入官府开办的学府上学。童试都是由各个省主持的。想考上秀才是非常难得,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每个府院考试是三年考二次,每次录取45名,平均每年30名,再细分下去也就是每个县只有5个名额。考中秀才之后说实话就可以开个私塾了,秀才家中可以减免一些田赋徭役等,见了县官也不用下跪,县官更不敢随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也算是进入国家统治阶级了。

之后就是乡试了,这个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在每个省的省会举行。主考官都是皇帝选择的,考中了之后就是我们熟知的举人。相对于秀才来说举人就非常厉害了。举人首先土地不用交税,这个是很大的优势,于是就有人把土地挂在举人的名下。还有就是有做官的资格了,一旦县城里面有职位空缺,举人是优先被考虑的。还有就是有三次特赦的权利,就是犯错三次可以不用受惩罚。最后就是即使犯罪也不能用刑罚的。一般人不能处置举人,除非国家革去举人功名。这也就是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疯的原因。因为一下就成为当地的领袖了。

接着就是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是吏部主持的,皇帝任命考官。考中之后是贡元,不过只有三百个名额。贡士的特权和举人差不多。而且中了进士之后就可以直接参加殿试了。

殿试就比较厉害了,这个实在皇宫举行的,是皇帝自己监考。通过之后就是进士,第一名就是我们熟知的状元。进士的话估计相当于大致相当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中央选调生。进士中了之后做官都是直接从县官做起。上来就是国家地方父母官。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古代有穷秀才为何没穷举人,因为举人永享一特权,很多男人都羡慕
秀才相当于如今什么学历?普通本科可以算是秀才吗?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古时候赶考多久一次就是古代进京赶考,多久一次啊?谁有权威的说法?由来又是什么?
历代科举的那些事那些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