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须更起念头——《传习录精讲》导读(二)


感觉内外的心

是没有内外的



如何细微?怎么体会?在这个地方,程老师又点了关要:


这句话很重要,你注意听:

  感觉内外的心,是没有内外的。


这句话你要好好体会!

为什么?

因为内外在感觉上,不在本心上。


——这个地方很关键,非常值得细微体会:

心、或者我,在有形有相的感觉中吗?

什么感觉是心呢?

心有具体的处所吗?


如果你曾经认真找过心,而且在各种感觉上怎么找也没有找到心,那你现在再听到这个话:内外在感觉上,不在本心上!就应该有所触动啦……


我们注意了,如果你能够这样:不思内外、不做理解、去掉概念思维……本心自然“水落石出”。能够让你感觉内外的那个,就是心。心无内外,所以能够感觉内外。


程老师:


我们一讲心,就会说心在内,事在外。这没有错,但这是在感觉上讲的,是在心与事的分别上讲的。现在我再深讲一步:这不是讲心,而是在讲心的感觉,在讲心与事的分别。讲分别当然就分了内外,而分了内外,你就可以有不同的感觉了。


可是你有两个心吗?没有。

你有内心和外心吗?没有。

你只有一个心,不然你就不是你了。


你说自己确实感觉到有一个我在看着我,这个感觉没错,但是不要认错了,那不是两个心。看着我的才是心,而被看着的是什么?是脑。心和脑都是我,所以我才可以看着我,但是心只有一个。


——又点出了一个关键:心和脑。


对这个心和脑,也不能落概念;落了概念,都在思维分别上,就不能真知心与脑是怎么回事。心在体会,是一体;脑为理解,总是概念分别。当然,能够感觉到有一个我在看着我,这说明你的知见境界开始出现体用层级,这是一个进步;但要注意,如果不能从一体境界上明白,而用想当然的概念自作分别,反而容易造成境界错乱。


我们心里的好多问题,都是那些想当然的概念给闹出来的。对于许多东西,我们只知道一个概念,对那个概念又只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理解,而不曾明白每个概念所指的真实存在,满脑子始终在概念的逻辑关系中转来转去,所以遭遇问题不能从实际上化解,而且问题越来越多。





你要在心上用功

不要在感觉上用功



程老师:


陈九川说:“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他在静坐时,心静下来了,整个感觉都比较平静收敛。可是一遇事,就要动心,就要想,这个静的状态就断了。可是断的是静,并不是心。他为什么怕断了呢?因为他的功夫用错了地方,他没有在心上用功,而是在静上用功,所以静没了,他的功夫也就白费了。


然后他就又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可见他又搞错了,省察是见心,不是见事。如果是见事,那他的念头就会生生不息,更静不下来了。等事情过后呢,他又“寻旧功”,就是又去静坐,还要把静找回来。可是这样就有静有动、有内有外了,老是断的,“打不作一片”。他说的一点没错,在静上、事上、念头上用功,都是在断上用功,怎么能打成一片呢?


王阳明对此的评价是:“此‘格物’之说未透。”


这是说他连“格物”这关还没有过去,就想着要打成一片,那当然不行。“格物”是什么?就是去心中之物,去心上的种种感觉,比如动静、状态、念头、事物等等。所以“格物”就是去断


——程老师将格物改为格心物,就在于觉知内心


首先要知道动静、念头、事物等,这些都是你的心中之物。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如果连这个意识都没有,那就只能始终在这些感觉和念头中间折腾,永远跑不出这个迷魂阵。如果明白这些都是心相、心物,就可以从心相见心动,见心动而知本心。这就是格心物。所有那些心物的动静、断续、生灭、去来,都是一心之变,而本心不存在动静、断续、生灭、去来等种种分别。


程老师:


王阳明说:“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濬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


只有一个心,所以没有内外之心。他说你陈九川现在讲话,难道还有一个心在忙别的?不管你在干什么,静也好,动也好,不都是这一个心吗?你要在心上用功,不要在感觉上用功,这才是功夫一贯。如果你不体会自心,又生许多想法,以为这样,以为那样,都是“更起念头”,就更不能明见本心了。


——注意,觉与知的不同层次:


正常状态下的感觉都容易觉到,有了感受即是觉;但不容易对感觉有觉知,不容易知道这仅仅是我的感觉。所以生了感觉之后,都落在觉上,落是事上,落在念上,跟着觉和念跑。然后再不断地对这些觉和念进行分别、界定,诸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怎么回事?我应该怎么办?等等,就是不断地“更起念头”,心就更迷、更乱了。不知知,觉上缺知。着在觉上,用功再多,也是断的;只有觉上生知、从觉知心,才是功夫一贯。


心,即一以贯之的一、主一之功的一,其他都是二,落到有觉有相即落二,不得究竟。





 不能着在感觉上

而要体会悟知感觉的来处



程老师:


王阳明又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在事上磨炼,就是在动心时自觉本心,不要跟着感觉走,而要体会感觉从哪来,这才是做功夫。如果你只是好静,就着了静,就不见本心了。修静只能得到暂时的清静,遇事就静不了了,就乱了,这样做功夫,是无法进步的。


“终无长进”,就是没有一点长进。王阳明说得真狠,我都舍不得这么说。多少人都是这么下功夫的,现在人们不也是这样吗?王阳明一语抹杀。


——不要以为静的感觉就是本心了,不是的,那还是一种心生的感觉,而不是心。觉知没有分别的本心,才会明白动静之源。因为没有见到本心,即使静坐时感觉再好,也是假功夫,实际上终无长进。


所谓事上磨炼,就是在动心时能够自觉本心,不能被感觉牵着走,而要在有感觉时体会感觉从哪里来,即从感觉再反觉它的来处,从心动见本心。这个就叫返本、叫知源。


“感觉内外的心,是没有内外的。”这个超越了感觉,所以需要参悟,就在悟。感觉都是具体的、瞬间的,所以不能维持,生了感觉接着往往就落到分别上。而从有分别的感觉,回返无分别之本心,这就是悟。


有这么一个人,喜欢佛道修行,非常虔诚地拜了上师,修炼坐禅入迷,特别下功夫,入静禅定的感觉很好,最后工作辞了,就在家专业修道。喜欢修炼也往往排斥参悟,觉得那不是功夫,都是口头禅。后来,遇事过不去了,才发现这些年的修炼怎么竟然一点事也不管,虽然坐禅时可以静心,但是遇事便乱,所谓的功夫无影无踪,那还修炼什么呢?于是干脆也就不修炼不坐禅了,上师当然也就那么回事了,转了一圈,重新找工作,过日子,生活又和以前没有学佛没有修炼时一样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王阳明特别讲:“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注意这个“事”,实际上包含了我们人生的一切,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事,就始终是在事中。在事上磨炼,而处处都是事,也就是说,人生即道场,无处不修炼。只有明白了这个意识,才叫事上磨炼,才能够功夫一贯。


再看那种把静修与做事分开的。以为静坐的时候才是修道,因为这个时候可以去除杂念,静心的感觉特别好;但只要回到日常现实生活,马上就面临着各种事情和杂念。这时怎么办?就像王阳明的学生陈九川说的,“又寻旧功”,还是静坐修炼好,回到和沉浸在那个状态,心似乎就平静了,也就不烦了。或者觉得遇事就乱说明我的功夫还不够,所以我还要再去好好静修。


这是什么结果呢?注意,修炼好静的结果,反而使你更不能适应平常的生活境界了。静坐成了自己逃避现实的精神鸦片。执著于静的感觉,当然是一种迷,心都是迷的,还讲什么修炼?这样的修炼最终有什么用呢?


刚才我们说到感觉都是具体的、当下的,所以不能持续。有了一个感觉之后,它必然要变。而通常都是在分别中继续分别,也就是觉上生觉,念上生念,成为所谓意识流,心在念念中流散不止。那种修静,首先是认为有念不好、不善,只有静定才是功夫,于是努力不让念头跑,甚至修到不怎么生念。


静与动,本身即为相对的分别境界,而且都是一种觉受,所谓无念、空、静,也还是有相感觉。这种感觉虽然比杂念不断、遇事心烦的感觉似乎要好,但这不是智慧,不是真正的能力,因此这样的功夫也就基本无益、无用。一旦遇到事情,立刻被卷进去了,守静的功夫无影无踪。


恰恰这个时候更应该磨炼,心不能静的时候正是修炼之机。所以叫事上磨炼,在有念、杂念中觉知,动中见心,知还本心,心归本位,才能不怕念头,驾驭念头,真正自我做主。心能主念,那些乱念、杂念、浮念,自然越来越少、越来越淡。


所以,修炼就在修心,修心即念上觉、知上明。




柒 


在不分别上下功夫

才是本体功夫



程老师:


王阳明接着特别说:“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静的时候,你的心好像是收敛了,其实却是放溺,因为着静就是着境,而着境就是依赖,这就是放溺。不见自心,就没有自觉自控的能力,这算什么做功夫呢?王阳明讲得深,点得准。


——以为静坐是修炼,然后平常是做事,但实际上,只要落分别,就都是事,都不知心。本来意义上的修炼,就是要修心。不见心,不修心,便不叫功夫,“终无长进”。不知道所谓静修也落了事,在这个状态中就是迷,甚至比日常事务中更其“放溺”。


因为在平常的事中,你也许还能够觉察到心是乱的;而在自我感觉很好的静修中,却是完全失觉,而且根本没有意识,还以为这是在专心修炼,还为这种着静的感觉而沾沾自喜,就更是迷上加迷。


所以,越是好静,越是觉得静坐的感觉好,那么遇事就只能更乱,连常人应对事务的能力都逐渐丧失了,这到底修的是什么呢?修来修去,静的再好,真正遇事才发现所有的静修功夫都是白忙乎一场。


程老师:


《传习录》后面又讲:“后在洪都,复与于中、国裳论内外之说,渠皆云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功夫,不可有间耳。以质先生。”


后来在洪都这个地方,又跟于中、国裳两个人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也都说心有内外,所以要内外一起用功,不可间断。然后问王阳明的意见。


王阳明说:“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王阳明说得清楚,功夫只有下在本体上,才算是功夫,除此之外,都不是功夫。你都分内外了,离本体了,功夫下到哪去了?所以他明确告诉他们:你们要在不分别上下功夫,这才是本体功夫。


——怎样做本体功夫?程老师具体解说:在不分别上下功夫。内外、动静等,都是“更起念头”,都是分别。只要落分别,就不是“功夫一贯”。不分别,就在一、就在心,就是“本体功夫”。


我们还可以看王阳明与学生的差别。学生一说都在分别上:内与外、动与静、念与事……还要寻旧功、打成一片,内外一起用功,不可间断等等。但王阳明呢,学生不论说到哪儿,马上就拉回本心,一句就说到本来。


为什么呢——

分别皆从一体出,万事都是本之来。


这就是王阳明的功夫一贯,就是心学的本体功夫。

之所以称为心学,即无论什么都是格心物、致良知。




注意知之昧:

于真知中知行合一



程老师:


“是日俱有省”。


他们都有所省悟,都有所得。陈九川、于中、国裳,都有同样的问题,他们都在分内外,都在讲动静。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呢?希望讲了一条,大家也能“俱有省”。


——我们顺便来看内外。一般的理解,外就是外事、外境、外在,与之相对的是内;而心学所说的内,就是心、我。所以,但凡分别,即是着外,而非本心。那么好,大家想一想,感觉的内外呢?着了感觉,必然分别,所以,所谓内的感觉,已经建立在内外分别上,结果还是外。而真正的内,即无分别之本心,为一体之悟见。


《传习录》182这一条,要说简单也非常简单,王阳明主要就是讲了一个“何须更起念头”。但是要真正做到,达成“功夫一贯”,确实又不那么简单。关键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从“知行合一”来看,这几个学生的关注点都在行上,从陈九川的静坐用功、遇事又断,以及内外分两边,到他们几个讨论要内外并着功夫,想的做的都是所谓行的功夫。


他们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他们这就是把知与行分开了,知与行变成了两码事,这本身就落到了分别上。更关要的,他首先在知上就昧掉了,在知见上着了知与行的概念分别,然后在功夫修炼中都落在了感觉的分别上,越修炼越找不着感觉,离开本体越远。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仔细思悟。知行合一,已经成了我们的口头语,但是,我们为什么总是觉得做不到知行合一?


首先

我们真明白什么是知行合一吗?

何为知、何为行,何为知行?

知行合一,合在哪里?

一是什么?

……


这么随便一问,我们自己能够回答吗?一是心,一是觉本心之知。一知不明,必然知行两分,结果都是盲修瞎练。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那到底如何知行合一呢?其实,王阳明又说过一句话:真知即行。这话非常关键。如果体会不到这个,不能颖悟真知,知行合一就是一句空话。


真知,不是概念知,不是理解知,更不是我们以为的知、想当然的知,而是本来知、一体知,是无分别之知,是知不知之知。老子说过:知不知,上。


真知即行,是知行合一的钥匙、知行合一的心法,也是知行合一的关要指点。这是所谓“真传一句话”。这个地方确实需要好好体会,反复悟参,这是心的功夫、本体功夫。


真知即行,即功夫一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阳明心学的价值:知行合一(谨以此文献给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人)
深度解析“知行合一”的传习密码
大成子:我心光明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精华
真知道与假知道,90%的人违背这种成功之道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
方旭东 |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