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该书是2017年12月再版的,我在12月初预定,等待了十来天才拿到的。这本血泪的呼声,只有22万多字,我当晚看完,但在看的过程中觉得特别压抑,仿佛受了这个悲剧人物的感染。真不知朱安本人是怎么熬过这苦涩的一生的?不知她是以何种方式来排遣心底的苦闷?

  陈漱渝的推荐序《寂寞的世界,寂寞的人》对这位生前孤独,身后寂寥的女性那冷冰冰的一生进行了浓缩概述。

  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一个灵魂伴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感受更饱满的爱情。寻找到灵魂伴侣的前提是你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灵魂。朱安在无爱的婚姻中度过了寂寞的一生,既没有拥有灵魂伴侣,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灵魂,更没能感受过爱情。

  她从小被缠足,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始终秉承旧式女子的三从四德,从订婚等到鲁迅赴日留学回来完婚,前后七年,在年复一年的等待中蹉跎了岁月,等成了28岁的老姑娘了。

  鲁迅的婚事是由母亲鲁瑞做主包办的。因鲁迅在日本迟迟不归,鲁瑞托人打电报谎称自己病危让他速归。1906年农历六月初六,鲁迅和朱安举行了婚礼。婚后第二天,新郎独睡书房,第四天东渡日本,以此表达他对这段包办婚姻的不屑。“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我母亲送我的礼物,我只负有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在中国两千多年来一夫多妻制的社会里,女性向来只是一件附属品,一件等待被接受的“礼物”,她的命运取决于能否被赠送到一个好人家,能否被接受者喜爱或善待。朱安遭丈夫的冷落,似弃妇非弃妇,形同寡居。但她自嫁到周家三十八年中,都尽心尽力照料婆婆的饮食起居,婆媳相处融洽。她总抱着一丝幻想,以为只要服侍好丈夫,孝敬婆婆,终有一天丈夫能悔悟。

 1919年,绍兴的周家台门败落,鲁迅将家人接到北京同住。她选择追随他,做他的影子,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从此,她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想念故乡和娘家人的时候,只能看看照片,来填补离别的岁月。

  现如今有不少的夫妻,他们有的像合租或一起还房贷的房客,有的像是一起做饭吃饭的饭友,有的像是各取所需的甲方乙方。朱安跟名义上的丈夫各处一室,每天基本上只有三次对话:一、叫早。回答是:“哼。”二、临睡,问关不关北房过道的中门。回答是:“关”,或“不关”。三、索要家用钱。回答是:“多少”?然后照付。为了尽可能少费口舌,名义上的丈夫将换洗的衣物放在柳条箱的盖上,塞在自己的床底下;她支配佣人洗净之后,叠放在柳条箱内,上面盖一层白布,放在她卧室的门旁。这种日子无异于精神的苦刑,对彼此都是一种折磨,但却是他们婚姻的常态。当他们两个独处的时候,整个屋子里既无言语的震荡,也无情感的流淌,空气是冰冷而凝固的。“老太太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讲话,怎么会生儿子呢?”

  生活在异乡的朱安,是寂寞的。因不被丈夫所爱,又不像别的太太那样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她的生活空间极其狭窄和封闭。但她能从来访的女学生们身上,察觉到丈夫的生活正因她们而发生变化。作为一个没有知识,没有谋生能力的家庭妇女,她的自卑是双重的。在丈夫面前,她习惯了低头。在新女性面前,她又一次发现自己的缺陷,陷入更深的自卑,从此活得越来越瑟缩。

  即使是生活得如此卑微、瑟缩,她也没有选择离开。她曾当众宣布:“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是侍奉我的婆母”,这也是她所能退守的底线了。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离开夫家,不仅不容于家族,也不容于社会,被人们看不起,很难找到活路。

  她的大先生并非如他早前说的“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朱安发现,某晚,一向严峻的大先生替借住在家中的许广平剪头发。许广平走近了鲁迅心灵的殿堂,碰撞出了火花,他们深度交换了彼此的痛苦和欲望,在学习包容中共同成长,有一起为之努力的大目标。19268月,藉着爱的力量,鲁迅挣脱了旧式婚姻的羁绊,和许广平一同出发前往上海。朱安在得知丈夫和许广平同居之后,沮丧地说到:“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已经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

  在上海的近十年间,鲁迅从未给朱安写过信,只是按时提供生活费。1936年10月鲁迅去世后,朱安在北京的家中设立灵堂,接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平时少有客人的寓所突然访客不断。长年累月与外界隔绝的朱安,她的名字和形象首次出现在北平、南京等地的报纸上。她悲戚的表情,给所有来吊唁的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虽然在过去流逝的岁月里,她一天也没有得到丈夫的爱,他们之间有着无法填补的鸿沟,但她始终留意着丈夫的情况,也没有怨言,体现了传统女性“温柔敦厚”的一面。

  鲁迅去世后,朱安与婆婆的生活来源,主要是许广平寄来的鲁迅著作的版税,及以前攒下的积蓄。然而时局险恶,北平沦陷之后,物价飞涨,为了筹钱,朱安顾不得一双小脚,到处奔波。1943年4月,婆婆带着满心的忧患离开了人世。婆婆去世前,叮嘱老二周作人,要他把每月给自己的零花钱,在她死后继续付给终身服侍她的贤媳。朱安为婆婆送了终,飘荡在无依无靠的人世间。

 跟精神生活贫乏一样,她晚年的物质生活是极为贫穷窘迫的,加之疾病缠身,让她更没有尊严。求生不得,求死不成。万千辛酸之下,她发出了一声悲怆的呐喊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只是,在那困顿的岁月里,哪怕是作为“鲁迅的遗物”,她也被世人长久地遗忘了。

  朱安知道自己所剩时日不多,临终前请人列出衣物清单以便分送他人。她是个旧式女人,同时也是个善良的女人,在度过了极其痛苦的一生后,心底里还保留着感激和暖意,还希望用她遗留下来的衣物和被褥,给活着的人以温暖。1947年629日,朱安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享年69岁。她要求葬在鲁迅身边的遗嘱并没有实现,也没能葬在她生前侍奉的婆婆身边,一个人葬在偏远的保福寺。在文革“破四旧”时,朱安墓被夷为平地,不知魂归何处。

  朱安这个旧时代普通的悲剧人物,因嫁给了鲁迅这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才引入到“公众视线”。相比其他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家庭的旧式婚姻,朱安没有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离婚后找到自信、找到人生支撑点的勇气和坚韧,也没有江冬秀为了捍卫自己家庭的完整、拿起裁纸刀向胡适脸部掷去的霸气和彪悍。她寂寞的活着,又寂寞的死去,寂寞的世界里,少了这样一个寂寞的人。

 当然,封建婚姻的牺牲者不止朱安一个,酿成千千万万朱安们悲剧的总根源应该还是旧的家族制度和伦理观念。看完此书,要庆幸我们活在这个属于女性最好的时代,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追求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和男性一样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可以追求爱情,自主选择嫁与不嫁,生与不生……总而言之,我们有能力独立,有本事选择,有底气拒绝!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婚姻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好的婚姻,从来不是为了对方,就舍弃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无论如何付出,都不要失去自我,而不是像朱安一样将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不爱自己的丈夫身上。

 情人节将至,不管时代如何进步,愿你我有人爱,也被人爱,始终感受到世间饱满的温情和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鲁迅病逝后,朱安生活费被许广平停了,朱安此时喊出一句话让人潸然泪下!
鲁迅和朱安:灵魂不匹配的婚姻,是仰望者的悲剧
从嫁给鲁迅那天起,朱安就注定了孤独
她是鲁迅的原配妻子,独守空闺数十年,晚年说出一句著名的怨言
1944年10月的某天,鲁迅原配朱安和佣人正吃着晚餐,三位不速之
朱安要求和鲁迅合葬遭拒,死后有多凄凉?坟头一样东西看了落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