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县级图书馆对民族古籍的开发与利用


民族古籍是祖国文化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好民族古籍。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民族团结、民族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图书馆应重视对民族古籍的开发与利用,以便人们进行参考、研究。

古籍是历史的产物,是文明的标志。我国的古籍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学科内容丰富、制作技艺高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藏。我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古籍文献,这些民族古籍文献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各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各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记载,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习俗的综合反映。本文以巍山县图书馆为例,谈谈县级图书馆开发利用民族古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作为参考。

1.民族古籍的定义及民族古籍的现状
1.1 民族古籍的定义
民族古籍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书册、典籍和文献资源的总汇,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的政治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源流、风俗民情等内容的图书资料。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针对性强,对了解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性有重要作用。主要内容有文学、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哲学、法律、宗教、语言、艺术、生产技术、医药、民俗及乡规民约和口碑古籍。口碑古籍内容包括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我国的民族古籍卷帙浩繁,“截止2000年,我国已搜集整理民族古籍12万种(部、件、册),其中整理出版5000种。”这是民族古籍研究和整理机构几十年来辛勤工作的成果,是民族古籍工作者辛勤保护和管理的结果。

1.2 当前的现状
我县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又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清代就被御封为“文献名帮”。我县民族众多,有23个民族,据2007年统计,少数民族人口为13.37万人,占全县人口的43.37%。各民族都创造了各民族的古籍,如碑刻、拓片、方志、谱牒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以下问题。

1.2.1 古籍没有达到充分利用
本人对近年读者利用我县馆藏民族古籍的情况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读者对民族古籍的利用程度非常低,阅览人次很少。据统计,从1999—2008年的10年间,只有400多人次利用过民族古籍,年均40多人次,而且人数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多,若按月统计,月均只有个位数。有时在某一个月,读者人次会曾多这种情况也是同一读者对某一藏书的多次利用。如1999年6月的6人次中,有3人次是为了写《爱我中华一爱我巍山》而来查阅有关民族古籍。2001年5月,弥渡县寅街文化站有3人3天18人次来查阅同类民族古籍。由此可见,这些年来,我县图书馆开发利用民族古籍的读者真是微乎其微了。这些现象暴露出的问题是:一、民族古籍流通量少。在统计的10年间,被读者利用过的民族古籍不超过550册,年均55册,与馆藏古籍6060册相比流通量只有0.007%;二、读者结构不合理。据调查,在利用民族古籍的读者中,90%以上的读者是为特定课题或某种需要来利用民族古籍。一般的读者为生活或工作的需要而来利用民族古籍的情况几乎没有;三、民族古籍的利用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单一读者的结构必然导致民族古籍被利用面非常窄。从我县被读者利用的民族古籍种类上看,较多的是滇史录文史资料类、碑帖类、云南丛书类等等,这只占馆藏民族古籍种类的21%。

1.2.2 社会对民族古籍的需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花不少的人力物力所收藏的民族古籍中,绝大部分从入库之日起,就从未被人问津过,这种浪费是无法估量的。那么,是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需要民族古籍资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研究、利用民族古籍。做好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有利于提高本民族的科研水平,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有助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能宣传古代优秀文化。民族古籍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我们可以开发利用的有科技、艺术、旅游经济。一、关于科技。民族古籍中涉及许多古科技领域,对其深入研究,对现代科技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如计算机最基本的二进位制度原理,在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中就已经有了。二、关于文学艺术。民族古籍中丰富的文学内涵,具有很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对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学艺术有积极地意义。如由郑回提笔的《南诏德化碑》记载了南诏王阁罗凤建立蒙国大诏的原因。三、关于旅游经济。古籍对我国的名山大川,历代名人轶事都有记载。这对促进我国正兴起的旅游业发展,开拓市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梁友檍编纂的《蒙化志稿》为例,描写了巍山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历史沿革等,对巍山彝族及其活动记述得较为详尽,无疑,此书对南诏国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此外,在农业、水利、经济等方面,民族古籍都有可利用的价值。总之,民族古籍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取之不尽的宝库。

1.3 存在问题的原因
既然社会对古籍的需要如此之大,我们的藏书也基本能满足这些需求。那么,为什么这种需要只是一种潜在的需要呢,而没有变成现实的需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3.1 读者对民族古籍的认识不够。可以说,许多读者都不知道民族古籍的种类及其价值何在,功用何在。对古籍有真正了解的人,在读者群体中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1.3.2 对民族古籍过分保护。“秘不示人”是我国古代收藏典籍的一种传统,再加上民族古籍自身的特点,于是民族古籍更多的只是注意保存,不注重流通、利用。

1.3.3 对民族古籍的宣传不够。可以这么说,我们从未对民族古籍进行过宣传。这是导致大多数读者对民族古籍没有认识的原因,长期以来“重藏轻用”的思想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宁愿不被利用也要保护好藏品的观念,自然就不会大张旗鼓地向社会进行宣传,鼓励读者利用民族古籍。

2.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
一边是巨大的社会需要,一边是大量闲置的民族古籍资源,而作为它们桥梁的图书馆要使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也为了使我们已有的民族古籍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图书资料工作队伍外,还应该掌握该民族的历史概况,社会发展与古籍形成的关系,再根据民族古籍的特点,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挖掘。自1982年中央提出要恢复和重视古籍整理工作以来,各级各类地区图书馆都先后搜集到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民族古籍,并且已经成为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2月28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又进了一个新台阶。

2.1 对民间流传的古籍进行收集、整理、抢救
由于受社会、历史、风俗、文化等诸种原因的影响,有些民族古籍还流传于民间,掌握在民间艺人的手中。我们要对这些民族古籍进行收集整理,去粗取精,注意适用性、准确性、典型性,分清古籍的精华与糟粕是要注意的,列宁曾说过:“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真本书,有多少16世纪的版本或十世纪的手稿,而在于如何使图书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吸引多少新读者,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有多少图书被读者带回家去,有多少儿童阅览和利用图书馆”。因此,发掘民族古籍也要有侧重,要看这些古籍是否符合社会的实践。科研的需要,有无保留价值,反映的情况是否可靠、实在,有无参考价值。

2.2 对现有民族古籍进行翻译和编目
大部分民族古籍是辛亥革命以前的版本,它一般没有断句,多用繁体,还有篆、隶、行、草等多种字体。可以说,利用古籍的读者,要有较好的古代汉语素养,具备些文字学知识,还要对工具书知识有了解,而这样的读者却很少,所以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民族古籍进行翻译。另外,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藏”与“用”的关系。藏用关系是一个一直困扰图书馆界的问题,也是一个决定古籍利用范围和程度的重要因素。受古代典籍收藏传统的影响,我国古籍收藏机构一直重藏轻用,或者是只藏不用。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搞好古籍的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古文化典籍价值,做到古为今用。我们要健全古籍分类法和目录法,编制古籍目录时充分揭示文献和馆藏,编撰专题书目,拓展咨询的深度,实现“藏阅一体化”,充分满足读者的要求。

2.3 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
要想更好的利用好民族古籍,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书目情报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情报检索服务,用户教育服务等高层次的服务,由原来的借借还还的服务方法,改变为专题服务,跟踪服务等,送书上门,让用户满意。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活动,搞古籍知识讲座等,让尽可能多的读者了解古籍,激发古籍的兴趣,提高古籍的社会利用率。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

图书馆对民族古籍的开发与利用,是民族古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民族古籍通过图书馆开发利用,是图书馆体现其社会职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开发利用民族古籍,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应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做好这项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行走云南,风光无限——封尘千年的南诏古都----巍山
巍山南诏博物馆-5
巍山粑肉饵丝
这几个县级博物馆,小众冷门但干货十足,不可错过
直播 | 向辉:如何判断一部古籍的价值?兼谈杨成凯《古籍版本十讲》的整理出版
爨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