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学研究者意念所控制的是自身体内的“气”(“气”的发放),还是离体的“气”

“ 气” 和“ 意”

除了“气”以外,气的另一个让人感到玄乎的地方是它特别强调人的“意”的作用。“气”在体内的运行,“气”的发放,“气”对外界物质的作用等等,无不受“意”的控制。“意”是指人的意识活动,按科学常识,意识是人的大脑运动的反映,纯属主观,怎么可能改变自身体内非自主控制的生理过程呢?更谈不上作用于外界物质而改变其运动状态了。
但气偏偏特别强调“意”的作用,强调“意”对“气”的控制。可以说,离开了“意”,离开了“意”对“气”的统帅作用,气就不成其为气了。因此,以常人的眼光来看,玄乎的“气”,再加上玄乎的“意”,气似乎就更加玄而又玄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冯理达等和老气学研究者包桂文合作做了一组很有的意义的实验。为了避免心理作用,他们选择低等生物——细菌为试验对象,考察气功师外气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为澄清“意”对于“气”的作用,要求气学研究者在发功时分别用两个相反的意念,即“生”和“杀”。
试验菌种为大肠杆菌 81723 号、福氏痢疾杆菌 81811 号、白葡萄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1  5%琼脂培养基,内含 1%牛肉膏、1%蛋白胨、0  5%NaCl,PH值为 7  2~7  4。取经过 24 小时培养(恒温 37°)的菌落(中等大小)一个,置于 1 毫升灭菌试管内,混匀,并依次作 10 倍稀释,直至 10  -10  。
以此为试样。每组试样分为 3 管,其中一管为对照,两管为试验组,由包桂文手握试管发放外气 1 分钟。发气时的意念活动有三种安排:(a)两管都用“杀”;(b)两管都用“生”;(c)一管为“杀”,另一管为“生”。发气后的肉汤菌液管

置于 37℃的恒温箱里培养 24 小时。然后再稀释 10 至 100 倍。取出 0  4 毫升菌液,置于含有琼脂培养基的平皿内,使菌液均匀分布。待干后,再将培养皿置于 37℃恒温箱内培养 24 小时,然后观察,计菌落数。 

实验(a)的结果表明:包发气意念为“杀”时,痢疾杆菌杀伤率为 66  7%~98  9%;当包发气意念为“生”时,痢疾杆菌 增长率为对照组的 1  31~7 倍。而实验(c)(试样为大肠杆菌)中,意念为“杀”时,杀伤率为 44  4%~18  6%;而意念为“生”时增长率为对照组的 200%~690%。
由此可见:
(i)外气确实能作用于细菌——培养基系统,使菌落明显地被杀伤,或明显地增生。至于气外气是直接作用于细菌本身,还是作用于培养基,使之变性,再转而对细菌起作用,目前还无从得知。但不管怎样,外气确实能对客观的实在——细菌——培养基系统起作用,因而再次证实了“气”的客观性。

(ii)外气作用的性质确实决定于发气者在发气时刻的意念活动。“生”、“杀”之间,一念之差,外气作用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这为古典气功理论中“意为气之帅”这一基本论点提供了现代科学的实证。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用金黄葡萄球菌做试验时,意念同为“杀”,但第二次试验和第三次试验的杀伤效果相差十分悬殊,前者仅为 0  97%,几乎没有作用;而后者高达 96  7%。乍一看来这个实验是靠不住的,因为同样条件下,实验结果相差近 100 倍,远远超出了随机起伏的范围。其实不然,问题就在于“同样条件”,在于实验条件的内涵。
诚然,在这两次实验中,物理、化学条件没有改变,生物学条件也没有改变,对气学研究者发气时意念活动的要求(想着“杀”)也没有变。但是,气学研究者发气时真正的意念活动,尤其是意念集中的程度却变了。
事实是,第二次实验时,发气之前实验人员和包桂文闲聊天,聊得挺起劲,发气时他有点漫不经心。第三次实验时,包得知上次实验结果不好,于是集中注意力,全力施为,结果效果大大提高。差之毫厘,失之百倍。
这段小小的插曲一方面为“意”对“气”的控制作用提供了又一佐证;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做气功实验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条件固然必须严格控制,但最重要(决定成败)、最难把握(无法度量、无法监测、又无法人为地控制)、而又最容易被从事现代科学实验的人所忽视(或者根本不愿意承认)的是人的意念活动(包括受试者的意念活动,实验者和旁观者的意念干扰等)。
这一点,或许是有关气学现象的科学实验与传统的科学实验最主要的差别。
而现代科学范式是排斥诸如受试者的主观意识以及实验者的愿望这类的东西的,认为那是肮脏的。一涉及到这些,似乎就玷污了科学的圣洁。是墨守现行科学的范式,保卫科学的“纯洁性”,还是实事求是,抓住它,重视它,这是每一个从事气功科学实验的人必须严肃考虑的。
冯理达、包桂文等人的外气——细菌实验把气学科学研究又推进了一步。它不仅为“气”的实在性提供了又一佐证,更重要的是它证明“意为气之帅”不是古人谈“玄”,而是有实证依据的科学论断。但是,实验时气学研究者意念所控制的是自身体内的“气”(“气”的发放),还是离体的“气”(外气的作用)?或两者皆有?冯、包的实验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细菌生物在生物材料吸附过程中的利害
何 宏:日本在“人体科学”、特异功能领域的研究现状
科学实验:意念影响DNA
[转载]气功的科学实验研究
拉肚子都怪大肠杆菌?其实你错怪它了!
阴性物质世界的科学(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