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我一个陕北,我还你一个“江南”!



足食

1941年初,359旅抵达南泥湾后不久,随身携带的军粮就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可眼下,种下的粮食还没到收获的季节。买粮食,敌人又封锁的厉害。怎么办呢?

359旅旅长王震专门在718团5连的厨房里,召开了一次由司务长、炊事班长和生产营长参加的烹调技术会,并亲自教他们做“国共合作饭”。


知识点

“国共合作饭”王震是这样说的,大米好吃不够吃,小米难吃没人吃,吃不饱就没有力气开荒,大米是从国民党那儿偷运过来的,小米是我们红色政权生产的,把两种米掺在一起煮,味道不就改善了吗?然后再把土豆、南瓜、芋头放进去煮,既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又解决了吃好的问题,这就是“国共合作饭”。


丰衣

1943年2月的一天,朱德收到王震送来的一份礼物,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件毛呢服,当时毛呢服是一种很难得的东西,朱德很诧异,立即问王震:这是从哪里弄来的?王震笑嘻嘻地回答:这是咱自己做出来的。可是在当时的陕甘宁边区,连布衣都很难生产的条件下,这毛呢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知识点

1940年下半年,359旅兴办了“大光纺织厂”。

尽管边区没有棉花,可是南泥湾水草丰厚,很适合发展养殖业,尤其是养羊。所以,王震带领战士们养大量的绵羊。到了1943年初,359旅基本上实现了两人一只羊。 每人发羊毛4公斤,自己动手捻线,然后以团为单位送到359旅大光纺织厂加工成服装。


“江南”好风光

1944年6月,阳光照耀在陕北32万亩即将成熟的庄稼地里,南泥湾将迎来一场大丰收。而此时,在延安一间简朴的窑洞里,周恩来正在筹划接待即将到访陕甘宁边区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周恩来十分清楚,这是一次让世界了解共产党的好机会。

这是自国民党封锁陕甘宁边区以来,延安迎来的第一个大型记者采访团。参观团中包括外国记者6人、中国记者9人、国民党官方指派的2个领队和4名随员。



知识点

1944年6月9日由21名中外记者组成的西北参观团抵达延安。经过了6天的行程,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终于到达了南泥湾。此时718团的练兵场上,战士们已经全副武装等候许久。他们个个身穿崭新的黄呢子军装,列成方队等候检阅。一进南泥湾,记者们就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他们明白了:八路军不仅能开荒种地,更是一支真正一心抗日的队伍。于是记者们纷纷按下快门,在这些照片面前,蒋介石制造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不攻自破。


     想知道记者团都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吗?

敬请收看今晚(10月13日)20:00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

《屯垦南泥湾—陕北好江南》。




文字&编辑:冀禹锟

主编:姜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方】天津《南泥湾--我的唱片之四十一》作者:申力 主播:曲萍
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南泥湾屯垦
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哪?
每日一曲|南泥湾
【南泥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