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用一生诠释了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亲民爱民,迎难而上,

担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

他,艰苦奋斗,科学求实,

带领群众防风固沙、改造土地;


在兰考工作470天,

他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一段无私奉献的传奇经历,

一种永不过时的时代精神。

《国家记忆》带您致敬

《时代楷模——焦裕禄》

焦裕禄

1922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县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1月,焦裕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01

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

1953年6月,焦裕禄被调往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建设。1954年8月起,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

1958年春天,洛阳矿山机器厂接了个大任务——制造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

由于这台设备在国内是首次试制生产,厂里又要求4月底要试制成功,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

设备不全、技术不足,经验更是完全没有。而此时的焦裕禄健康状况却又偏偏出了问题,胃疼、神经官能症、肝也不时隐隐作痛。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苏打片,胃病犯了,就塞几粒苏打片,有时疼得直不起腰,就用筷子顶住胃部。就这样熬了十几个夜晚,翻阅了六百多张图纸,把整台机器的上千个部件从图纸到工艺规程,再到工具和材料准备,一件件推敲,就连一个小小螺丝钉也不放过。

图 | 焦裕禄在工厂检查减速机的运转情况

虽然焦裕禄的家就住在厂区,但他很少回家,吃住都在车间里。通常一杯白开水,一个干馍就打发一顿饭。困了就拿军大衣一裹,躺在车间里一条大板凳上。在这条板凳上,他睡了五十多天。经过两个月的奋战,中国第一台新型2.5米双筒卷扬机诞生了。

1959年春天,焦裕禄被任命为厂里的调度科长,担负起全厂的生产调度任务。然而,过度劳累的他肝病也越来越严重,在车间里常常疼得大汗淋漓,甚至晕倒在车间。

上任兰考

02

1962年,是中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第三年,河南省兰考县就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风沙打死了21万多亩麦子,秋天又遭内涝,淹死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碱死了10万亩青苗,全县36万人当中,灾民就有19.3万人。

早在1962年春天,河南省委、开封地委就开始物色干部到兰考去,可是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好不容易物色到资历、能力都合适的,对方一听说是兰考,就连连摇头,不愿上任。直到1962年冬天,上级领导将目光投向了焦裕禄。

在与焦裕禄的谈话中,开封地委书记张申明确告诉焦裕禄,兰考是全地区最艰苦、最穷、最困难的一个县,要在思想上有接受严峻考验的充分准备。

1962年12月6日,焦裕禄带着改变兰考面貌的雄心壮志,第一次踏上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此时的焦裕禄40岁。

03

“贴膏药”、“扎针”

在刚刚到达兰考的头半个月,焦裕禄就走访了超过10个村子。他在走访中看见一户人家屋子里堆了许多风箱,而这种风箱是用泡桐做的,兰考的泡桐被称为“兰桐”不仅是做乐器的首选材质,还能挡风沙。

焦裕禄希望能借助这种树木来改变兰考的面貌。就这样,在农民的草房里,焦裕禄总结出了治理风沙的“贴膏药”、“扎针”的办法。

所谓“贴膏药”,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

所谓“扎针”,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这种树能在沙地里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即能挡风又能压沙。并且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不用多投资。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


1963年5月,一场扬沙蔽日的大风过后,刚刚整修好的农田被摧毁了,小苗全部被连根拔起,刚栽的泡桐树也被吹断了不少。

为了彻底根除“三害” (风沙、内涝和盐碱兰考历史上亘古不变的“三害”),焦裕禄成立了“三害”调查队,他经常就着风沙啃干粮,还拿出在洛阳矿山机器厂车间画图纸的看家本领,勾画风沙洪水走向图。

半年下来,从黄河故道开始,走出兰考,走出河南,一直追到黄沙落地,洪水入河,摸清“三害”形成的来龙去脉,调查队行程近1500多公里,足迹踏遍两省三县100多个公社,1000多个生产队,彻底查清全县大小风口84个,大小沙丘1600多个,9条河流发生淤塞的62个地点,留下了全套图纸资料,这对兰考根治“三害”和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964年开春,正在兰考人民和“三害”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严重了,他开会、作报告、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用左手按住疼痛处,有时候用一个硬的东西一头顶住椅子,一头顶住肝部。时间长了,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组织上劝他治疗,他总是因为忙一再推脱。

直到1964年3月,焦裕禄的肝病已经严重到拿不起手中的笔,才同意到外地治疗。

生命的最后一刻

04

在医院里,县里的同志和兰考群众代表前来看望他,他不谈自己的病情,首先问县里的工作、生产情况。虽然焦裕禄急切地想回到兰考,但他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医生开出了最后的诊断书:肝癌后期,皮下扩散。

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焦裕禄要求将自己的遗体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他说: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1966年2月26日,焦裕禄的灵柩从郑州回到了兰考。那一天,十里八村赶来的成千上万乡亲,黑压压地聚在县城北郊的一处沙丘下,大家胸戴白花,眼含热泪,在冬日的寒风中站立,呼唤着焦裕禄的名字。


在血与火的锤炼中,焦裕禄是怎样成长的?

上任之后的焦裕禄艰苦奋斗,科学求实,

带领群众防风固沙、改造土地,

他都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又是如何得病牺牲的呢?

敬请收看今晚(11月2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之

《时代楷模--焦裕禄》。

文字&编辑:白仲虹

主编:姜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张不完整的全家福让人破防
焦裕禄:最著名的这张照片,背后竟然这样的真相!
焦裕禄到底为兰考做了哪些事?56年了为啥当地百姓还一直念着他?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不朽老焦,挺立如桐
散文||兰考行思
直击焦裕禄葬礼:跪拜送行远超十万人,百姓跳坑拦住下葬队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