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演绎出塞罕坝精神之魂——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观感


 演绎出塞罕坝精神之魂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观感 

作者:杨正义

通过《最美的青春》这部电视剧,把国家、承德、围场、塞罕坝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这部剧的艺术再现,让以往塞罕坝的新闻报道、社会传播、事迹报告、艺术创作等多维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这部剧以时代为背景、以地域为根基、以原型为人物,既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正气歌,又是一部演绎出塞罕坝精神之魂的大作品。

01

 再现了一个时代的民族风骨 

《最美的青春》电视剧以大量的篇幅再现的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前后几年的故事,36集中就有30集是这个时代的内容。当时正值六十年代初期,国家正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但为了改变塞罕坝的自然面貌,保持水土,减少风沙对京津的危害,1962年由127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承德市的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从《最美的青春》电视剧可以看出,撑起这369人队伍脊梁的是曾经战斗在承德,为承德解放流过血、负过伤,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沉爱的老革命们。

剧中由赵恒煊饰演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正来,是在塞罕坝打过游击的老军人,是凝聚塞罕坝机械林场这个团队的核心,他胸怀大度、真诚朴实,一生奋斗在造林事业上。由刘智扬饰演的冯程是剧中的男一号,因父亲打游击牺牲埋葬在塞罕坝这片土地上,他选择了从北京回到围场开荒造林,正是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将他锻造成第一代务林人的中流砥柱。由贾宏伟饰演的先遣队队长赵天山,是退伍的战斗英雄,他秉承“一天当兵,一辈子是祖国的老兵”的做人原则,用军人的钢铁意志凝聚起先遣队的所有成员,身体力行地支持了冯程育苗、植树工作。由于鸿洲饰演的林场副场长曲和,侦察兵出身的他,工作方法经常让人感到没有人情味,坚持原则上让人感觉太左,但关键时刻成全人、保护人、不祸祸人的善良品质还会迸发出来。王奎荣饰演的老刘头,因心疼冯程拿粮食喂狗和其发生了冲突,被冯程用鞭子抽到脸上,当从领导于正来口中得知冯程是自己游击队队长冯立仁的遗腹子时,不仅没有要求责罚冯程,还以长者的身份担当起教育、引导、保护冯程的责任,最后牺牲在为冯程等先遣队送粮的风雪路上。由李光复饰演的技术科长陈广济一生研究塞罕坝植树,为了找到接班人,数次激励冯程上坝植树不言弃、不放弃,临终前将一生积累的秘诀——“在塞罕坝上植树关键在育苗”传授给了冯程。

这些围绕在老场长于正来周围,汇聚的这群可亲、可敬、可爱的战友和战友的后代,成为这一时代社会主流的优秀代表,通过他们让这一时代体现出刚正不阿的气概,顽强拼搏的品质,坚韧不拔的精神等民族风骨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人物的再现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02

传承了一个地域的家国情怀

爱家才能爱国,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这是承德人根植在骨子里的固有基因。《最美的青春》电视剧从编剧、演员、语言形态、拍摄场地、背景等等都融入了承德元素,通过这些让承德人的家乡情节更加深厚,也将承德地域的家国情怀呈现的潜移默化。

这种情怀体现在剧本的创作意图上。总编剧郭靖宇、杨勇是承德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为家乡创作、为家乡讴歌是他们的一贯追求。

这种情怀体现在演员的情感把握上。饰演那大奎的张胤哲、饰演张福林的王奕盛、饰演曲和的于鸿洲、饰演于大婶的陈俐君等都是承德出生、在外发展不错的演员,就连郑老骥、二勇、小周、场医、林场家属等都是由承德籍、甚至是承德广播电视台的非专业演员本色出演。在这些人物中都能看到实在、淳朴、善良的承德人影子,尤其是饰演那大奎的张胤哲将“承德人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演绎的活灵活现。

这种情怀体现在语言的表达形态上。承德是普通话之乡,剧中演员对话自然不用刻意修饰,可贵的是全剧自始至终采用的都是承德本土大白话的语言对话表达形态,简洁明快,直来直去,不拖泥带水。这也是观众对这部剧评价:节奏紧凑,情节连贯,剧情感人的根本所在。

这种情怀体现在地域的真名实景上。地域真实源于剧情真实。塞罕坝位于承德市内,林场的发展与承德社会的进步紧密关联,剧中不断提到真名,置身实景。如地名提到:承德避暑山庄、围场县城、塞罕坝、御道口等等;机关提到:承德地委、承德地区行署、承德地区林业局、围场县林业局等等。这些既让人们感到真实、亲切,又印证了承德市各级党委、政府执行国家号召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承德人民承传家国情怀的报国之心。

03

 鲜活了一群真实的原型人物 

在电视剧作品中很多虽然很好看,但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在业内被称作伪命题。而《最美的青春》电视剧的播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一部真命题的作品,而且是一部正命题的作品,剧中所有故事中的细节、情节,几乎都能在塞罕坝的创业史中找到人物原型。比如:剧中塞罕坝机械林场首任场长于正来的原型是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王尚海建林场之前是承德地区农业局局长。接到上坝建林场的工作调令后,二话没说,毅然注销了全家人在承德市的户口,将家全都搬到了坝上,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当时王尚海成了塞罕坝的一面旗帜。退休后的王尚海积劳成疾,过早病逝,按遗愿安葬在当年会战的林区里,这片林子因此被命名为尚海林。

剧中的人物原型还体现在大中专学生这个群体,比如主动要求到塞罕坝工作,并成长蜕变成造林专家的覃雪梅;被分配到林场工作,从不情愿来到不愿意走的孟月;快言快语满嘴天津话的隋志超;从娇柔小姐锻造成不畏艰难而牺牲的沈梦茵;性格大大咧咧敢爱敢恨的季秀荣;自私自利爱耍小伎俩的武延生。他们浓缩了127名大中专学生在塞罕坝艰苦创业中折射出各自不同的价值追求。还有六女上坝、老刘头赶车送粮牺牲、孟月极寒天气回家将心爱的儿子捂死在怀里、望火楼等等都是真实的故事。

《最美的青春》电视剧将这些人物和故事艺术地再现出来,不仅鲜活了一群真实的原型人物,还成为一部讴歌承德、围场、塞罕坝人民的赞歌,一部荡气回肠的正气歌。因为整部剧中,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真实感人,看后令人难忘,回味无穷。总之,这部电视剧是一部难得的精品佳作。

《最美的青春》这部电视剧不仅实现了承德人将塞罕坝精神转化成电视剧的艺术诉求,更使人们感悟到:讲塞罕坝的故事既是讲承德人的故事,更是讲共产党人的故事,剧中每个与承德有着关联的人物都让承德人、让共产党人更形象,让塞罕坝精神更鲜活。通过《最美的青春》这部电视剧,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坚定“牢记使命”的奋斗初衷;感受“艰苦创业”的精神动力;立志“绿色发展”的价值情怀,这就是塞罕坝精神之魂。想必承德人看完《最美的青春》电视剧后,不仅会在心理上兴奋和自豪,定能将其转化成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源泉。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贡献自己的力量。尤其是作为主导、参与这部电视剧拍摄、出品的承德广播电视台,作为承德本市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责无旁贷,还要负重前行。

(作者为承德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塞罕坝﹒林场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青春热血抒写林海诗篇-—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幕后故事
现实版《最美的青春》里的爱情是这么谈的......
【作家在线】| 张仿治作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最美的青春》开播——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希望每位观众都记得奇迹背后的人
承德风光旖旎的塞罕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