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三)谈“祛湿”

谈“祛湿”

                                      文/深圳山明水秀

 

 

我们日常所出现的许多稀奇古怪的病,很可能都是由人体自身水湿重所引起。下面结合读罗大伦博士的书及自己祛湿调理身体的一些体会,来谈谈人体水湿重的表象、成因及解决办法,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体内水湿重的主要表象

1、时常疲惫、腿沉、头发昏、打不起来精神,人懒得动,浑身不清爽,汗粘腻。

2、舌体胖大,有齿痕。如果舌苔白厚,又滑又潮湿,说明体内寒湿;如果舌苔毛糙发厚,发黄发腻,说明体内湿热。

3、脸色发暗,总像洗不干净脸,也就是被称为的“水色脸”。

4、大便糖稀,不成形,粘马桶,色泽黑绿,这是水湿重加脾虚的症状。

上面这些都是我曾经出现过的体症,各种症状的轻重可能因人而异,但我认为只要出现上述两种以上症状,就可以确认你的体内湿气重了。

湿与寒同在叫寒湿,与热同在叫湿热,与风同在叫风湿,与暑同在叫暑湿。人体里的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不容易补进去。现实中有许多人患上了三高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其实这些病都与湿邪、痰湿有关。

 

二、引起人体水湿重的主要外在因素

  1. 现代人出门有车,坐办公室盯电脑,回家窝在沙发里看电视,由于运动量少,身体功能就会逐渐减弱,脾阳振奋起来就会吃力,肾阳也生发不好,肺气通调也可能不畅,身体气机也就不容易运化,那么水湿就上来了。
  2. 现代人吃冷饮多,也是致使水湿重的一个原因。冷西瓜、冷饮、冰激凌吃多了,身体里的脾阳就会被伤到,脾阳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降低,脾就如同大地上的土,如果土少了,那么水一定会泛滥成灾。
  3. 现代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又难免有污染,在活动量少的情况下,身躯阴盛阳虚,大便无法正常,此也是湿邪内郁的成因之一。
  4. 当今现代人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喜欢熬夜。这方面我体会最深,记得小的时候,母亲要求我们9点前必须睡觉,早年我们东北对早餐也很重视,一般吃得都很好很饱。而现在,我规定儿子11点半前睡觉,儿子说不行,太早!要12点,可是他经常玩游戏超过12点钟,自己也是时常写博客过子夜,长此以往,定会损耗肾精,肾阳就会不足,肾脏对水的运化就会不足,体内就容易积湿。所以建议人们最迟也不要迟于晚上11点钟入睡,要充分利用好人体子夜睡眠修复肝胆的最佳时机;同时早餐吃好也很重要,身体棒了,肾水才会运化得好,体内就不易积湿。
  5. 有些人原本体内水湿就重,再加冲凉次数太多,就会水湿更重。我们在南方居住每晚睡觉前必冲凉。每次我湿头发过夜后,早晨起来就会感觉浑身骨头节都不舒服,所以现在逼迫自己再懒也要用电热吹风把头发吹干了再睡;儿子则不然,冲过凉后,满头湿湿的就到他打得很大的空调房间去玩游戏,凉凉的头发对身体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儿子却认识不到这些。可以想象,古人根本不可能天天洗澡,更没有空调,所以他们的水湿要比现代人轻得多!
  6. 南方空气湿度大,也是影响我们身体阳气生发的原因之一。记得一次看中央台天气预报,那天河北、广东二地气温差不多,都是32度,可是河北的空气湿度仅为8%;而深圳却是53%,湿度差距之大令人惊讶!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广东人煲粥做汤都喜欢放些中草药,原来许多都是去湿的。自己十多年前刚来深圳时,不懂得这些,租了一间湿气极重“握手楼”的一楼,再加当时我所在公司办公室的中央空调风口正对头顶,每每吹一整天,下班走半个小时路会出许多汗,进家门便立即洗冷水澡(搬去几个月后才买热水器),当发现每次出的汗都变得粘粘的时,为时已晚,只觉得右膝盖发木发涨,很快膝盖就肿起来了,肿得如粗木棒一般。去医院化验检查,医生说典型的风湿病,开了些激素、雷公腾之类药,吃药后体重迅速增加10斤多。一年后买了新房般到新家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但刚入住的新房湿气也不轻。接着我又应聘到深圳一家不小的医院做财务工作,又开始对医院房间装修过敏,严重的肺部感染,剧烈的咳痰鼻塞,一病就是半年,现在想来是自己身体湿气太重,阳气生发不上来,造成体能下降才过敏的,不然同楼同室的其他同事怎么没有过敏?从这次过敏之后,我的小腹就经常胀气,很少有好的时候。
  7. 房子的朝向不同,对人体的阴阳平衡也有影响。我家居住的是高层电梯楼,儿子的房间,每天下午暖融融的日光能照进来很长时间,而我的房间就少有阳光,相对湿气就大。我总说我家房子风水好,儿子初二来深圳住进这套房后,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到高考时全班考第一;老公更是贵人多多,还有幸当了多年的CEO,尽管全家人顺风又顺水,可是我的身体却欠佳,肚凉腹胀膝盖痛在时时困扰着我。同一屋檐下,老公的湿气重迹象并不明显,而我却湿气很重,我总结是男人火气旺,再加老公他时常应酬喝酒,可能是酒起到了驱寒驱湿的作用!一己之见,不一定对,商榷。总之,房间的朝向对不同体质的人影响是不同的,固然像我们居住的这类高层电梯楼,很难买到各个房间都朝阳的,但身体湿气大的人,建议要住相对朝阳的房间。

 

引起现代人水湿重的外部因素林林总总,而再懂得些形成人体水温重的内在成因,对于我们更好的辩证施治、日常保健及有效的去除身体水湿定会好处多多。

 

三、形成水湿体质的内在成因

 

人体水多了,并不是少喝水就能解决的,人体是一个精密的仪器,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化过程的。中医认为水湿重问题是一个人身体运化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如脾阳不足,肾阳不足等,如果这些脏器没有问题,那么水多了我们身体就会自己给排泄出去,而有了这些问题,便会导致水排泄不出去,即使再少喝水,也会出现水多的状况。

 

这方面我深有体会。不知道从多年前的什么时候开始,我就不喜欢喝水,一直以来,每天白天所喝的水也就是午餐的一小碗汤,我办公室的水杯时常一天都不用一次,原因是我喝了水,小腹就胀,我曾一度认为自己对白水过敏,因为每次只要喝了水,就觉得肠壁都让水涨厚了,所以整个肚子胀得鼓鼓的,喝的水越多越觉得水全聚积在小腹下不去,特堵的慌,特难受。

 

通过读罗大伦的书才知道:用控制喝水的办法是不行的。我们体内的水湿,就像是一个不流通水池里面的死水,如果不进不出,是无法正常使用的。我喝水很少,可由于身体对水的运化功能弱,所以体内水湿仍然很严重,原来这些水湿症状的产生是运化排泄功能出现了问题。

 

中医从小便量来分,有两种,一种叫尿崩症,就是喝多少尿多少,还总是口渴;另一种叫小便不利,症状是尿量少或不能完全尿出去,这时水就会在体内滞留或乱窜。自己是属于后者,肚子里的“死水”一多,就感觉小腹胀痛,浑身关节不舒服。

 

罗博士比喻的很形象,就像在大河的中间,修了一个水库,水库本应利用水利工程把一部分水送到广大的农田,一部分水排放到下游。如果把这个水库当做膀胱,现在,我们体内的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弱了,就不能把水输布到全身,或者排出体外,结果水液聚集在了膀胱。就好比水库被冻住了,无法把水送到农田,一但来水,也是越过河道,直奔下游,流到大海,田地仍然得不到灌溉。尿崩症就是膀胱不起作用,喝多少排多少,就出现越渴越喝,越喝越渴的症状。


如我这种小便不利的症状,就好比水库被冻住了,因此很多水并没有完全直接排出体外,有的还流窜到身体的各个位置,成为不正常的水。此时,流出去的水少了,因此小便的量就有了问题,这和前面尿崩症的尿量正相反,尿崩症是喝多少尿多少。而尿量减少这是小便不利的主要症状。
人体好比是一个苏州园林里面的奇石,里面是空的,外表有很多孔窍,当水从上面注入的时候,按理是可以从下面的孔窍流出的,这就好比是从人体的小便排出,现在奇石的下面冻住了,孔窍受堵了,那么就会出现水从上面的各个孔窍冒出来的现象。这个比喻很形象,我就是如此,时常是尿量很少,汗特多,往往只有运动量大,出汗多时,肚子胀的症状才会有所缓解。

 

四、我用过的一些袪湿方法

近些年来,我也上医院看过多次病,也吃过许多中药西药,效果甚微,我认为不是医生医术不高,而是医生们每天要看几十上百位患者,他们对待每一位患者的用心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当然医院救死扶伤一定治愈过无数患者,但对于如我这样的慢性病,至少让我很失望。我遇到过:医生左手号脉右手同时飞速写处方的,还遇到过听诊器一端放到你胸口而另一端没有放入耳朵的,真是又可气又可笑!

“求医不如求己!”,俺决定从古代医学精典里取宝!俺决心向罗大伦博士学习,自己的病自己调理!

因为我早前的主要症状是:舌苔湿滑白上泛黄,手热腿凉,腹胀膝痛,所以我给自己诊断的结果是:上焦热,下焦寒,风湿体质。自己经过近几个月的祛湿调理和配合一些食补后,效果较好,我现在舌苔不黄不厚了,身体也不乏力了,腿也不沉了,便便大体正常,十多年的便黑便绿症状基本转了过来,膝盖痛的病和小腹胀的症状也减轻了很多,只有偶尔小腹还有些胀,还有一样可喜的,那就是近些日子我通过吃三七粉,脸色特别的好。下面是我用过的一些祛湿方法:

  1. 中医讲究药食同补,祛除体内湿气,有一个方法非常好,也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常喝薏米红豆粥。我一般是先将薏米红小豆用凉水泡三五个小时,一次做较多的粥,用小盆盛好放在冰箱里,每晚喝一碗当晚餐,既减肥又去湿。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小豆可以消胀满,利小便,补心血。
  2. ①中医会根据湿邪所在的部位来去湿,比如,我吃过的“龙胆泻肝丸”感觉就不错,既舒肝又去湿,但这个药不可长期吃,容易损伤肾;②“二妙丸”也挺好,它是以炒制的苍术、黄柏按照1:1的比例粉碎后,按照传统水泛丸的工艺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二妙丸是中医用于燥湿清热的基础名方。一般来说有内热服用龙胆泻肝丸祛湿为好,没有则服用二妙丸祛湿为佳;由于我先前有内热,所以我是先服龙胆泻肝丸,后觉得内热消了一些便又服用二妙丸来祛湿的(内热的主要症状是舌黄,尿黄)③还可利用“苓桂术甘汤”来排湿,罗博士管它叫“拨云见日的苓桂术甘汤”,我认为此药最适于由于水湿重引起的头晕、心悸等症;④针对自己膝盖时常肿痛的症状,我用了一段时间从香港买来的“黄道益活络油”,用法是外用涂抹揉压患处,既通经活络,又排湿消肿,效果非常好,现在我的膝盖痛病已好了八九成!相信我们身边也一定有类似通经排湿的外用药。中医还有很多去湿的经方,这要根据湿邪到底是结合了哪些其他邪气为患来决定。
  3. 增加运动量,多做一些挥汗如雨的运动,比如打球、跳舞等,让汗出透,这样也有利于气机的通畅。
  4. 利用好身边的电器,比如电吹风,空调的除湿功能等,让自己周围的环境尽量干燥。
  5.  少盐,帮助肾排水-。适当午睡-。饮食清淡适量-。
  6. 生冷食物、冰品,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应少吃。寒凉蔬菜如生菜-沙拉、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7. 经常点揉承山穴、三阴交穴、阴凌泉穴,对疏通经络,排湿祛湿有好处。刚开始点揉这些穴位时,可能会很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所以揉开了,经络通了,也就不痛了。
  8. 每天吃三至四克三七粉,通过活血化瘀来让血流通畅,增强人体气机,来增加祛湿排湿的能力。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就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祝大家身体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气--现代人得病的根源
转武国忠老中医的去湿气的药方
湿气重:到底什么是“湿” 怎么去湿?
湿气不除,百病难消“五级寒湿”命在旦夕!快来自测你是几级?
祛火除湿的办法
祛除湿气,“抱”住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