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实:与凌叔华神游


(《古韵》图文本,傅光明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至今没有一本凌叔华的传记问世,人们只能从老一辈人的回忆录中只言片语地了解她的点滴逸事。也许是件憾事,也许是幸运。因为没有传记作家能把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完完全全留在纸上,更何况是像凌叔华这样一位气质独特、秉赋卓越的女性。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在阅读她的作品时,以想像为马、驰骋于无尽的丰富的心灵空间,去感受才华与灵性的完美结合。这样的神游,胜过一切树碑立传的文字,也是对这位女作家最真挚的纪念方式:艺术家最大的心愿往往是将自己隐没于作品中,因为他们的血脉早已化作春泥,让热爱艺术的后人们更加热爱花的芬芳。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先讲讲凌叔华本人,实在是因为生活中的她便是上天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杰作。


1990年5月16日凌叔华于病中游北海,旁为女儿及外孙。

在九十岁那年,凌叔华回到了北京。癌症折磨着老人,我们不知道她当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也许这正是她在海外飘泊多年后,毅然回国的原因。这件事她对谁也没有讲,也许是因为要回忆的事太多了,她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之中。

凌叔华是不是在回忆她初登文坛时的辉煌?那时她还只是个与冰心同窗的燕大女学生,因为想与学医学的妹妹一起解剖动物而不肯转学文学。之后偶作小说《酒后》轰动一时,又因与林徽因、韩素梅、谢冰心在北平文教界合称四大美人,声誉日隆。她是在回忆与陈西滢先生的爱情吗?泰戈尔访华时到凌家做客喝杏仁茶吃藤萝饼,由陈西滢陪同。两人第一次相视便明晓了对方心中的秘密,那一定是一个少女一生中最幸福的一瞬。


陈西滢与凌叔华摄于新婚后

她是不是又梦到了山影?凌叔华曾写文说自己一生最值得夸耀的事便是比别人逛的山多,住在山旁的年数也多,因而给她的安慰常常潜入梦境。也许凌叔华又感到自己置身巴黎塞禄斯基画廊,在潘玉良、缪素筠的鼓励下将所珍藏的元明清文人画和自己的作品展出,并忐忑不安地等待巴黎报界的艺评,受尽法国人的恭维又出师英、美……不,都不是。

凌叔华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间隧道,她又成了那个在北京干面胡同大宅子里,用炭棍涂抹墙壁作画,用泥作月饼,独自观赏夏天午后雨景的小姑娘了。她又看见因为穷困被姨太太嫌弃而跑来解馋的辜鸿铭,对着等在一旁分点心的自己微笑。她还向康有为求字,说是“你能写多大,我就要多大”,康伯伯果然写来了,拿去裱时才知太大了!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想起自己儿时的淘气,不禁又产生了新的愿望:吃豌豆黄、山楂糕、烤白薯、茯苓饼、片儿汤、馄饨、羊肉馅饺子、麻花、烧饼、油条、云片糕……这些儿时一想起来便流口水的街头小吃,今天还那么诱人!医生们为老人的童心所感动,除了“驴打滚儿”和汤圆怕消化不好没让她尝之外,其它愿望都一一满足了。


《古韵》第12章自画插图:“老周带我去隆福寺”

凌叔华的一生真如同一首韵味弥远的诗。难怪她把自传体小说起名《古韵》(Ancient melodies)。说起《古韵》,从30年代末开始动笔至1953年出版英文版,中间还真有许多天意巧合的成分。抗战期间,凌叔华住在四川西边一个偏僻的山村,每天出门面对的就是死尸和难民。虽然对生活非常厌倦,却没有自杀的勇气。于是写信给英国女作家沃尔芙。沃尔芙说:“战争是最了不起的事,只有不停的工作才能面对它。”受了沃尔芙的鼓励,凌叔华决定把她一生中最珍贵的瞬间写下来。写一篇寄到英国。但不幸1941年沃尔芙去也,通信中断,稿子也不知下落。又过了数年,凌去伦敦遇到了桂冠女诗人萨克威尔·威斯特(Sachvillt West)。谈话间得知她与沃尔芙也是好友,于是两人去沃尔芙的旧居找到了手稿,发表出来,很快译成法、德、俄、瑞典版本。但可惜的是直到1991年才有汉泽本问世。傅光明的这个译本文字精当,朴实可爱。想来凌先生自己看到这个译本也会喜欢的。

凌叔华的第一个小说集,名《花之寺》,据说是徐志摩出的主意,因为这几个字颇具诗意,她自己也很喜欢。出版不久,便被时人称为“新闺秀派”。我以为这不是对其作品的归类,而是针对作者的气质而言。比如人们说的“土大夫文学”、“文人画”等。凌叔华的创作的确是从描写闺秀开始的。但没有一个作家愿意重复自己。凌又是那种才情不断喷涌的作家,从女孩子的恋爱、夫妇间的微妙感情纠葛到儿童与成人世界的隔膜;从中上层女性的心灵孤寂到仆人老妈子对命运的抗争无一不表现得满含深情。


凌叔华在作画

由于她的创作的基调是爱和理解,读起来便倍感温婉亲切。正如她的朋友们对她本人的回忆。当然小说的创作,有于散文的形式上的要求。善于体现个人气质的作家往往散文写得比小说更成功。凌叔华便是如此。她写散文时一定用了作画的构思。点点滴滴铺陈下来,还没让人看明白笔法,满纸的情韵已弥漫开来。淡泊处只似远山庐影,沉静处如雪谷深壑,急切处只见瀑布飞腾,浓妆淡抹总相宜。凌叔华曾说:“看山终日不忧贫。”深深感谢多情的山水,在她难中始终殷勤相伴。凌叔华的作品对我们这些生命苦短的人生过客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在她的作品中我们会忘却世间无意义的纷扰,在心中增添无限诗情与爱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凌叔华故居:史家胡同 54 号(现24号)四合院
略谈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伍尔芙夫人与她的《到灯塔去》
古韵-了解旧京的深宅大院--凌叔华 著,傅光明译(电脑藏书)
20220125 谁也模仿不了的英国式的优美洒脱
王澄霞:凌叔华——孤踪何地堪相托
凌叔华[作家,代表作《花之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