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沉痛哀悼陈国本先生——朴实而执着的茶学泰斗

原创2017-07-06顽石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

讣告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原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陈国本先生,因病于2017年7月6日仙逝,享年84岁。

先生治学严谨,勤勉攻关,才德兼备,奖掖后学,晚生受之。愿先生精神不朽,事业永存!

学生 林楚生

泣告

二零一七年七月六日

【个人简介】

陈国本,1934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的一个基督教家庭,是个地道的“茶人”。曾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茶叶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茶叶学会第五、第六、第七届副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第五届理事,《茶叶科学》编委,中华茶人联宜会第一届理事,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副会长等职。

茶学是他一生的事业

陈国本,1934年9月3日出生于一个的基督徒家庭,自小生活、就学于村镇的中小学。1954年7月,陈国本中学毕业,正逢中南区招干,便顺势进入武汉市国营工程公司工作。1956年8月以第一志愿考取湖南农学院农学系(1958年选学茶叶)。1960年8月毕业留校,在茶树栽培教研室任教,并长期与我国著名的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和茶树育种专家陈兴琰教授协同工作。从1956年起,陈国本教授的茶事业从未停止过。

1960年11月,陈国本到湖南澧县农村参加“整风整社”工作队。1962年,学校贯彻“高教六十条”,他回校承担实验教学,同时抓紧补修基础理论和进行实验室基础技能训练,弥补1958年大学生下放劳动的损失,并深入茶园,进行茶树品种物候期的研究工作。1964年,陈国本承担“茶树良种引种驯化及品种选育”科研项目。1965年,他配合贯彻半农半读,兼任校农场茶园队长,并参编《茶树栽培学》教材。1966年,学院成立函授部,陈国本遂转入函授部担任茶叶教师。

陈国本继承了老一辈学者踏实认真的治学态度。他对于自己的评价是“人品不坏”,他认为做事的第一要领是“不马虎,为人要实在谦虚”。在研究工作中,他强调要反映客观事实:“论文不是目的,应该找出规律性的结论,或能够指导某一生产环节,才有实际意义。”

1971年后,陈国本参加《茶树栽培》、《茶树育种》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1973年参与茶叶分析室恢复,重建工作,1974年春与施兆鹏、王增盛等进行速成溶茶研制,在获得冷冻干燥产品后,又于1975年春用喷雾法试制速溶液茶获得成功。1974年,陈国本继续中断已久的育种研究,从事茶树单株品质鉴定工作。1977年11月,参编《茶树育种学》。10月,全国恢复职称评定,晋升为讲师。

1979年,陈国本任湖南农学院茶叶研究室专职副主任,并主持研究工作。1981年,茶叶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他承担学科实验室建设任务,在省专项配套经费和研究经费支持下,引进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建立了光合作用,土壤养分等4个专业实验室。与此同时,还负责实施茶树育种、资源研究和省攻关项目“提高绿茶品质研究”等多项研究任务,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1983年晋升副教授,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6年和1987年,陈国本带领课题组赴云南,会同云南农业大学张芳赐到滇东南、滇西南、滇西19个县实地进行“云南茶树资源考察”,收集标本,照片,繁殖材料数百份和大量测定数据。

1988年,编写“湖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报告,同年9月,晋升为研究员。之后,陈国本调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茶学专业,担任教研室和专业主任。他研究出红茶品种早期鉴定分段选择法;确认湖南茶树群体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地位;提出“云南茶组植物数值分类系统”方案;探明茶树优质栽培技术途径,为茶树育种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整个茶叶市场形势的变化,我国茶叶生产急需从“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此,陈国本提出:质量型的管理首先是抓好“栽培品质”,建立“品质指导型”的栽培管理模式,提倡“季节茶”高产优质。并提出了优质茶叶栽培的三种方法,他所提出的这些方法,对栽培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规划新茶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过多年的研究,陈国本揭示了湖南茶树群体的演化地位和亲缘关系。他运用形态学,同功酶,染色体,主要化学成分及适应性等综合途径,从测定数据获取信息,与同事们共同揭示了湖南4个主要栽培群体的进化差异,亲缘关系程度和区域特点,并按“地理区分法”进一步将4个群体划分两个地理群。湘南茶树地理群的划分以及各群特点的阐明,对湖南茶叶生产布局有深刻的影响。同时陈国本指出:湖南历史上茶叶产量总是北多南少,与品种资源特点相悖。

同时他在茶学研究中,也不追求名利,他组织实施的茶叶研究资料,不据为己有,均立档案保存,不争名次。而这些珍贵的资料,许多都是陈国本实地考察来的心血。工作努力,在茶叶事业上成绩显著。他常说:“我生肖属犬,生性忠诚,只要有人牵系,就会勇往直前。”

随性不随流的茶人

你可能有着这样的疑问,陈国本老师本身是“茶人”,肯定对喝茶很有讲究。其实不然,陈国本一直是一个随性的茶人。

他对茶品的要求并不高,凡茶都喝,随时喝。以前他在湖南的时候,喝最多的是绿茶,因为湖南多产绿茶。后来回到广东,喝最多的就是凤凰单枞茶。忙的时候干脆把泡好的茶倒进壶杯,一边工作一边喝。

他说,喝茶重在茶品质量,他喝茶很随意,或者只能算喝。他认为,品茶也好,喝茶也罢,能在此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养心智、品心性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喝茶是一种休闲生活的表现,大可不必如此刻板,因为享受的是一种心情,并不重在品味。对于没有喝茶经验的非专业的人来说,即使味有混淆,也不易察觉。

喝茶随性,但是谈到本职的工作,陈国本一点都不马虎随意,他对目前全国茶叶的现状以及未来境况时刻关注着,亦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就曾经的金融危机而言,他觉得这对中国的茶产业影响并不是很大,茶产业过去以出口为主,但现已转化为特大内需。同时他也强调,对于长期炒作过度的普洱茶来说,倒是一个好事,普洱茶业反而恢复到了常态的的市场状态。

同时陈国本也针对如今一些市场上的“天价茶”有自己的观点,他相信好茶好价,当然,高价也包涵了心理期待价值,但不一定价格低廉的就是劣质茶,衡量价格的高低,其前提条件应该是茶叶质量的优劣。换言之,价格的高低与茶叶的优劣,要有先后轻重之分。

茶文化的传扬者

陈国本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茶文化”的布道者,他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后辈,告诉他们茶文化的真谛在哪里,传统文化的真谛在哪里。

1990年,陈国本在华南农业大学申得了茶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起招收硕士生。1995年9月,从教学岗位退休。陈国本一生以茶叶为爱好为职业,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布道者。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产茶大国,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但是需要传承下去。

陈国本对与茶文化的传承有着自己的理解,并在退休后继续坚持培养茶方面的专业人才,他认为茶叶是茶文化的基础与载体,只有不断有人来从事茶叶相关的事情,茶文化才能够得以传承与发展。

在指导研究生论文研究中,除指导选题外,还“甘当下手”,一切需要的实验条件,他都认真解决。1980年一位研究生急需一种仪器,他便与研究生进城选购,冒雨乘公共汽车,抬着数十公斤的仪器,回校要走很长一段路,实在走不动了,暂放在工人家里,第二天才抬回来。

1988年,到华南农业大学以后,他为茶学专业培养硕士生不懈努力。他结合实际拓宽和深化专业教学,大幅度加强选修课,尤其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组织全专业教师分工编写了《茶学专业生产实践指导书》。

陈国本的学生,现在大多都从事与茶叶相关的行业。有的开茶馆,有的成为教书育才的“茶人”,有的则种茶采茶,还有的在弘扬茶文化。在这其中,他的学生林楚生,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数年间通过创办期刊《中华茶文化》等,为弘扬茶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一致好评。林楚生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一生工作踏实认真,没有学术作假,对待学术一丝不苟。

陈老在80多岁的高龄时,还会亲自带着学生去爬上高山,考察茶园、茶叶基地。即便他的许多学生和朋友都劝他,年纪大了不要再带队去上山了,陈国本教授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答应,他认为,只有自己实地考察了,才能知道茶叶的生长状况,亲身感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从而得出可取的、科学的结论。

从开始学茶、制茶到教授学生,再到茶文化的传播,陈国本走过的“茶人”之路,其实已经可以写好几本书了。但做事高调、做人低调的他从未炫耀过自己的成绩,每次参加社会活动要合影留念的时候,他总是说:“我站在边上就可以了。”谦虚谨慎,以身作则,陈国本教授正是用这种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茶学是一门冷学问,在时代的大潮中,他选择了茶学,义无反顾且责无旁贷的践行茶叶学人的本色,深入茶园,不辞辛苦记录研究,为满是荆棘的茶路创造坦途,悉心教导每一位学生,为茶学的发展壮大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愿陈老一路走好

天堂里也有满室茶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喜欢茶的学子不妨参考一下
连马云都在推进的茶文化,原来隐藏的这么深
一个研究茶文化者,如果不了解普洱茶,那他的研究是片面的;
韩国茶树育种技术
茶学专业5问:看这个特色优势学科是怎样炼成的?
(一)中国是茶的故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