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雅】在一部印谱诞生之前(附印面高清图)




 风 雅旧曾谙 







文人风雅之事甚多,近来所谈,无非晴窗临帖,焚香挂画,兴来雅集,无聊吃茶。这些当然是文人的传统乐事,然若回顾过去五百年的风雅史,不难发现有一事甚少为今人所提及,那便是印谱的拓制。

 

为何会少人提及?原因无他,一部印谱的制作完成,尤其是古代名家的专谱或合集,在今日有着难以想象的难度!

 

明末是印谱制作的第一个高峰,接下来便是清末民国。此为篆刻艺术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明末文人篆刻刚刚开始,一切新鲜,集印成谱,十分符合明末文人爱倒腾闲事的心性;清代则是篆刻的真正黄金时期,流派众多,大家辈出,印谱的制作,是大环境的使然,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到了清末民国,战乱迭起,小小一枚印章在平日尚且会因频繁的使用而磕碰损坏,在非常时期当然更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容身处。为了将前人之作传至后世,藏印家惟有通过制谱的方式来保存那一缕将熄的血脉。此时的印谱,不仅关乎艺术,还关乎民族。

 

今天虽说也是朗朗乾坤,然经历过众人皆知的各种浩劫,斯文毕竟已经扫地多年。传至今日的历代名家篆刻,其中的大多数人们只能通过博物馆的玻璃一窥其风采,存身民间者,则石沉大海,难觅踪迹。在经历过艺术品拍卖市场二十几年的催动之后,世人对于风雅之事又重燃热情,藏印一道虽依然小众,却并不妨碍名家篆刻市场价值的展现;欲在此时追前人之遗风,聚集起规模浩瀚的私人收藏,则机缘、学识和财力缺一不可,已然难如登天。再加上印谱制作涉及到钤印、拓边款、装订等多方工作,非有良工名手耗费经年累月之功断难为之,其中艰苦,不难想象。因此,古代名家印谱的制作,更是难上加难,非有心、有力者不能为之。


近日有幸参与到一项印谱制作的工作中(待印谱装订成书后,【小朴艺文】将隆重推荐),特将几日随手所拍与同道分享。













印谱制作前,需要一系列准备工作。所用纸张是专门定制的印谱用纸,用来制作手卷的纸张则根据需要另外裁切,都要求纸张质地细腻、光洁,有韧性。棕老虎、拓包、砚台则用来拓制边款,印泥用来钤盖印面。其中,棕老虎、拓包为师傅自制,完全根据个人日常使用习惯制作。印泥则选用朱磦色高式熊印泥。











传统传拓技术有多种,如蝉翼拓、乌金拓、摩崖拓、全形拓等,印章边款的拓制一般使用乌金拓法。其墨色浓厚晶莹,黑白分明,能最清晰地展现边款字口和刀法,故有“乌金”之说。拓制的程序亦如传统,如遇双边款或三、四面边款,有时需要师傅在同一纸面上边拓边转动章体,十分考验技术。而这一切的关键,并无什么不传之秘,只在师傅手上的感觉和经验。一方好的边款拓片,其艺术魅力不下于印面。











印章有大小之别,朱白文之分,线条亦有粗细之不同;每个作者还会根据实际艺术效果的需要,对印面进行必要的处理,使得印面并非完全平整,故每方印面的钤盖方式并非完全相同。在正式钤盖前,可以先试钤,再根据效果进行调整。总之,印面的钤盖,沾印泥需均匀浑厚,钤盖时往四方平均用力;用力太轻印面毫无精神,用力太过又会导致失真,此项工作除需要经验外,亦十分考验手部力量。












节选本次印谱制作工作中吴昌硕和赵古泥部分原作印面,以供同道欣赏。前方高能,无须多言,请直接看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天衡漫说九百年印谱,很长很经典!
《秋水斋藏印》原拓印谱(初集)
篆刻的步骤
中国印章艺术
飞鸿堂印谱|卷三
求篆刻的图文步骤和方法。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