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真正可怕的是什么?同济医生告诉你
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万恶之源”,如不重视自我管理,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引发冠心病、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近日,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宁,在参加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市爱卫办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打造的健康科普系列活动“健康大家谈”时强调,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视而不见。
审核专家
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周宁
01
3.3亿心脑血管患者2.9亿是高血压
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病”
“高血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高盐饮食、抽烟、喝酒、缺乏运动、生活节奏快等不良生活习惯是致病的罪魁祸首。”
周宁告诉大家,三十年前,病房里很少见到高血压患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的加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周宁以南北方患病群体数量的差异做了进一步解释。“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北方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南方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北生活习惯不同。”周宁解释道,首先,北方人吃盐较多;其次,北方气候较冷,容易诱发高血压,还有北方超重、肥胖的人群也较高,这就导致我国北方的心脑血管疾病更为高发。
02
“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是如何一步步损害人体的?
正常血压范围:90—140/60—90mmHg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要考虑诊断高血压。
周宁说,人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管健康程度,而血管是否健康和高血压息息相关。
这是因为高血压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慢性炎症过程,跟动脉内膜受损、胆固醇沉积、巨核细胞聚集吞噬等多个病理过程相关,可发生在全身大、中动脉。血压过高时,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会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就会聚集、沉积在血管壁,从而启动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又使得血管弹性降低、血管阻力增加、靶器官血液供应受损,久而久之就会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等,因此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万恶之源”。
“这就好比羊圈破了一个洞,你不去补,等到羊都跑了你再来补就晚了,高血压同理。”
周宁还指出,高血压防控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都很低。他说,来看他门诊的心脑血管患者,高血压患者中接近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知道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用药人数也不足一半。
周宁还纠正了几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戳图看看,你中了几条?)
03
40岁以上人群
家庭自测血压,走起!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不重视而引起的高血压并发症。”周宁说,人到中年,多事之秋,40岁以上的青中年,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要勤测血压,定期体检,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定期复查。
周宁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自测血压,不仅便捷,而且可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更能全面反映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以鉴别隐匿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是安静休息5—10分钟后坐位测量,最好选择上臂式血压计,测量时手肘放在桌上与心脏同一水平。测量血压过程中保持安静,上臂尽量保持不动。
周宁还提醒,家庭自测血压时要注意“三不”,即夜间不用刻意起来测血压、每天测压次数不宜过频、不要过分计较每次的血压高低。
04
用药:降压药不能想停就停
饮食:低盐低脂、戒烟限酒
改善生活方式和坚持服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两驾马车”。周宁说,“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患者一般须终身治疗,若自行停药或减量,血压迟早还会回复到治疗前水平。
而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合理饮食。
周宁给了一个总的原则:保持热量摄入和消耗平衡,摄取足够的满足身体需要的、比例适当的营养素,多吃低盐、低脂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戒烟限酒。
此外,要做到心理平衡,并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以保持正常的体重。
记者|王恺凝
制图/封面 | 马晶晶
出品|武汉市爱卫办 长江健康传媒
来源:武汉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高血压多少年后,就可能会发生心梗、脑梗、脑出血?如何预防?
中医养生:高血压实用疗法与保健;夏天来了,高血压患者如何度夏
稳定血压,每天做好这几件小事
中老年人第一大杀手——心脑血管疾病每15秒杀一人!怎么防?
高压和低压的差值越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越高?正常范围是多少?
高血压最怕血管出问题,如何防治,有4点要求!每个患者都该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