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仰和规则

信仰与规则

懒先生的盐

懒人帮出品,必是精品

长期呆在企业里,承受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想熏陶。因为一直以来的叛逆思想,所以骨子里还浸润着西方所谓民主的思想,又喜欢看点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所以搞得比较复杂和多面性。这是谈这个话题的一个背景。

为什么会谈这样一个话题,是源于这几年一直混在人事界打酱油,并且一直关注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系。作为一个打工二十几年的职业人,到了一家企业,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一个是显性边界,一个是隐形边界。又做了几年企业文化的编写、传播的工作,不仅感慨我们的企业家们一边忙着创新或称之为二次创业,一边又急切地希望员工能够融入文化,做一个既守规矩又会创新的企业人。其实这个梦想真的能实现吗?

2014年互联网风大行其道,自媒体层出不群,微信群又成为了一个躲不过去的时髦。那么社群的发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呢?或者说它有没有规律呢?它的运行的基本规律的基石又是什么呢?

细细想来,脑中蹦出两个词——“信仰”与“规则”。

人是应该有信仰的,因为信仰才会敬畏,因为敬畏才会遵守规则,因为规则才会有序,因为有序世界才会和谐,因为和谐才会美好,因为美好人们才会幸福。哦天哪,我转回来了。

那么企业的信仰是什么呢?社群的信仰是什么呢?微信群的信仰是什么呢?

请允许我先百度一下哈。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对自身之外的物质或者精神的信任和依赖。是人类否定自身获得救赎的产物。人类能够认识自身天然的不足,有机会正视自己。在信仰中,人摆脱了的实在的困苦和困惑,获得了精神宁静,实现了对自身和生命的超越。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信仰主要针对“观念”,而崇拜主要针对某个“个体”。

ok,大家了解了吗?信仰从某种程度就是一种迷信,当人能运用的知识还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你一定需要先去迷信一个人或者迷信一种观念,这样你才能运用别人的方法去解决你自己的问题。这里的迷信是一个中性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褒义词。

在一个组织里(包括企业、社群、微信群),我们的信仰和我们的崇拜有时是一个概念,因为我们一直在说要跟对人。这个领路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我们行路的明灯。于是因为信仰,我们相信,因为相信,我们踏实地去做事,义无反顾。于是这种信仰成为了我们的价值观,一旦成为共同的价值观并践行之,它就成为了文化。

那么在不同组织中,这种文化的约束力是呈递减的,即企业>社群>微信群。因为企业是发你工资的,这种物质条件的约束决定了你的精神层面的需求。然而一个组织要发展的好,必然会来提高约束力,大家不要误解这种约束力一定是显性的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隐形的约束会越来越体现它的优势。而这种隐形的文化约束,其实也是一种规则,只是没有写在纸面上,而是刻在你的脑海中,而且是深深的脑海中。刻的深了,你就会越发信仰。

所以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体现的就是“互”和“联”,最后形成“网”。那么如何让每个人能联起来呢?那就是一种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是通过碰撞、交流、事情而交汇出来的。在企业里是靠企业家,在社群里是靠社群的头,在微信群里是靠群主。但是这种信仰的淬炼的时间又是有区别的,从速度上来讲,还是企业快于社群,社群快于微信群。因为是从有显性组织规则到隐形组织规则的递变过程。

如何来把控这种隐形组织规则,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重点研究的。因为这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或社会结合体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老古人给我们的提示,就是这么鲜明和直接。联的本质是联信仰,是联共同认可的隐形规则,缺乏这个基础就无法互联。

互联以后,要成网,那就是这种隐形规则给到大家的一种利益的获取效果的持续性来决定的。每个人加入一个群,一定有利益索取的,无论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这些和马斯洛的五层次或者冯友兰大学者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实是相通的。那么这种利益,在企业里靠的是经济目标的实现来提供,在社群靠的是社会目标的实现来提供,在微信群呢?我认为更为无序,更为散点,靠的是大家的共同的文化信仰和行为展现来体现,从精神层面转到物质层面,就变成形而下的经济体。继续留在精神层面的就追求一种共同的文化表达,更多的是靠文字。

说了那么多信仰和规则,那对我们的现实工作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呢?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人是要有信仰的。除了个人的宗教信仰外,还是要有点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的。你可以从宗教中去寻,你也可以从某本书或者某个人哪里去寻。如果不是在企业,那么那个牵引人一定是要去做这件事,但他一定不是简单以自己的信仰去屈服别人,而是引导大家发自内心的对世界、对事物、对人、对生活的一种看法,成为一个群体的共同的看法,而这种共同的看法又是和而不同的,又是求同存异的。只有这样这个群体才能持续,完全一致的没有杂质的信仰趋同是没有生存变化的能力的。

其次,不必强求显性的制度层面的规则,更多的是隐形的文化层面(制度也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这里是把文化做一个强化)的规则,这种隐形的规则靠什么来传播,靠什么来约束。我觉得就是行为和语言,首先是那个带头大哥的言行,其次是一群核心团队的言行,然后是外围人员受到的影响,最后是这种规则的传播,可能靠文字,可能靠视频,可能靠行为艺术,等等,不再列举。

第三,规则一定是只有底线,没有上限的。自然其实是不需要人去改造的,自然世界一定有它的底线,时间是它的修正器。社群组织也一样,明确底线,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你会发现所有的无序是顺着有序的潜藏的规律在生根,在发芽,或许在那个不经意的时候,就开出了芽。然后整个群体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利益。

而这种利益慢慢会变成更多的利他,造福社会,造福人类,造福我们生存的这个自然。

谈到这里,肚子饿了。就到这里,就到这里,休息了。

懒先生 作于 清晨未吃早饭时,2015.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信仰
机构流失率高,如何黏住人?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1、物质文化分钱、分...
用人单位在招人遇到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建设智慧型班组管理模式的三大层次要点
管理员工的四个层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