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宫廷医学轶闻故事

古代宫廷医学轶闻故事

“病入膏肓”的来源

“病入膏育”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至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

1

1/16页

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缇萦救父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办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下改变的办法。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的法令。

齐国都城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辞官,当起医生来了。

西汉文帝四年,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切断肢体的肉刑,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5个女儿。他被押送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时,连个帮手也找不到。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

2

2/16页

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我叫淳于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给国家当差的时候,齐国的人都说他廉洁正直。现在他犯法获罪,按律当处以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没入官府作奴婢,用身体来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可是受了罚,也该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这样,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

缇萦救了她的父亲。汉文帝废除了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弊病不少。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他的儿子汉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了一些。

讳疾忌医

3

3/16页

战国时候,齐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

越人。因为他治病的本领特别高,人们都管他叫

扁鹊

有一天,扁鹊去看齐桓公。他瞧了瞧齐桓公

的脸色,说:您有病,病在皮肤里,要是不早治,恐怕要加重。

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别瞎说,我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了以后,齐桓公笑着对左右的官员说:医生总是喜欢挑毛病的,明明你没有病,他偏说你有病,好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他看了看齐桓公的脸色,说: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再不治,会更加厉害的~齐桓公没有理他,他只好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他皱着眉头对齐桓公说: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里去了,再不治,就危险啦~齐桓公还是不理他,他只好又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这回他一见齐桓公,扭头就走。齐桓公觉得挺奇怪,马上派人把他追回来,问他:为什么这次你一句话不说就走呢,

扁鹊回答说:病在皮肤里,用热水一焐,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扎扎针,就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吃几服汤药,也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就难办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您想治,我也没有办法了~齐桓公听了,还是不大相信,只是笑了笑,就叫扁鹊走了。

4

4/16页

又过了五天,齐桓公果然浑身骨头痛。这时候,他才相信扁鹊的话是对的,可是已经晚了。过了几天,齐桓公就死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句成语,叫作讳疾忌医,意思是说:明明有病还不肯承认,不愿意医治。用来说明一个人有了过错,别人给他指出来,他还不承认。

洗肠沟

话说,虢太子被扁鹊治好'尸厥'病后,便跟

随他周游列国。来到河北内邱的蓬山(今鹊山祠

所在地)时,太子又患上了绞肠痧,扁鹊就在郎

家庄北一块大石头上为太子剖腹医治。等他把太子的肠子在沟水内洗净后,又一段一段地把肠子放回腹内时,忽然发觉太子的肠子少了一段。于是,扁鹊就顺着河寻找。虽然河水清澈见底,但是河流湍急。扁鹊在河水中紧追慢赶,跑了很长时间,最后在焦家庄庄北找到了太子的肠子,又把它装在太子的肚子里,太子病果然好了。当时的人们为了纪念这段有趣的故事,就把这条沟叫做洗肠沟。有一大石名石炕,相传是行剖腹术之处。

半部《青囊经》

华佗是东汉未年三位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青囊经》就是他

一生心血的结晶。可惜,这部珍贵的药书,现已

5

5/1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六不治的扁鹊,不医穷的仓公
名医仓公与缇萦救父
《东周列国春秋篇》赏析| 讳疾忌医,齐桓公晚年时走向了昏庸
西汉名医淳于意
中医原理讲座四:文仓问难的意义与医经时代的来临
扁鹊仓公列传(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