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长=痛苦,但挫折≠成功

成长=痛苦,但挫折≠成功

2016-01-12 糖果-糖果阅读 校长传媒 校长传媒

成长=痛苦,但挫折≠成功

图、文|糖果-糖果阅读


1、成长=痛苦


以阴天为主的港岛冬季,偶或晴日,但懒洋洋的太阳时不时也躲进云彩里,犹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女子,但这却是爬山的好天气。难得的周末闲暇,我们决定攀登踩在脚下的这座传承了港岛独有文化的太平山。山路不算崎岖,但是坡度还是足够登山者出一身汗,排一番毒的。山路上行驶的车辆不算多,步行的人也不多;这仿佛与喧嚣不堪的铜锣湾、高楼林立的中环、熙熙攘攘的维港判若两个世界。山上的这种静匿只有步行者才可以体会。游客可以乘坐缆车上山顶,节省了时间,但却是以错过一路山林风光为代价的。没有气喘吁吁的窒息感,哪有驻足欣赏面朝大海,静观楼林时的欢畅淋漓。


上太平山路上的野花


“妈妈,你看!”突然糖糖喊道。


我顺着她小手指着的方向望去,看见路旁的草丛中仿佛一根树枝在蠕动。定睛看去,原来是一条小褐蛇在蜕皮。


“嘘!请糖糖别打扰蛇宝宝,它在蜕皮哟。”我竖起右手食指,放在嘴边,作出了请孩子安静的手势。我们站在旁边,一动不动地驻足观察了一会儿。这条长约20厘米的小蛇一扭一曲,一挣一扎,身体在草丛里的一块石头上不断磨擦,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花了十分钟才蜕去一小段包裹其身的皮。这层薄薄的皮却束缚了它的成长。在及其痛苦的挣扎中,小蛇才会将皮渐渐蜕去,虽然蜕皮后倍感轻松,但是已经精疲力竭,无力爬行;据说蜕完皮后,眼睛会失明3-5天,之后才慢慢恢复视力。倘若此时遇见它的天敌,小蛇的成长就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妈妈,小蛇为什么要蜕皮呀?”糖糖抬头用好奇的眼睛望着我。


我想了想,说到:“妈妈猜测,小蛇的皮是保护它爬来爬去时不磨伤肚皮,所以比较坚硬而结实,又没有弹性。但是这没有弹性的皮却不能让小蛇快快长大。所以,它就干脆把皮蜕了,可以快快长大。”

“但是听说蛇一般都在夏天蜕皮,这不是夏天怎么也蜕皮呢?”我迷惑地自言自语。

“妈妈,香港的圣诞节都可以穿夏天的裙子的,所以,小蛇也可以在冬天蜕皮呀。它可能觉得这就是夏天呢。”糖糖说完就捂着小嘴咯咯地笑!

我拉着她的小手,我们俩面对面,都畅怀大笑起来,笑声回荡在山路林间,可能惊扰了山路旁一栋栋公寓里的人们,惊扰到了山间的蝴蝶、蜗牛和小瓢虫;甚或传递了我俩傻傻的开心。



山路旁公寓前的院子

2、牵手=陪伴

Are you ok?是每次见到糖糖兴致不高的时候我的口头语。几乎每次她的回答都是“great!”。仪式性的问候和标准答案的回答,默契地传递着我俩当时的心情。

来港不久的一次,看到她情绪低落,我问糖糖还好吗?糖糖出乎我意料地回答:“too bad!(糟透了!)”

我关切地追问道:“what can I help you?(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吗?)”

“妈妈,我想借您的手机用一下?”她沮丧地说到。

“想听故事吗?”我问到。(播放故事是我俩约定的手机的唯一用途)。

“不是,我想查一查加拿大到底离香港有多远?走路可以到吗?非要坐飞机吗?”她低头回答我。


我蹲下身,笑眯眯地看着她不开心的样子。猜到了七、八分她的情绪为什么低落。说到:

“其实,妈妈也很想念加拿大的朋友们,还有那里的小松鼠、小浣熊们。只是妈妈更好奇世界上除了加拿大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而且加拿大没有迪士尼公园。”

说到迪斯尼公园,糖糖的兴奋点就来了。沮丧的表情里突然闪出了笑容,说到:


“妈妈,那我们明天再去迪斯尼公园吧!”糖糖央求到。


在回家的路上,糖糖才告诉我,她不认识小朋友们。有时候找不到朋友和她玩,她只好一个人看书,或者发呆,或者想念加拿大的老师和朋友们。听到孩子的这番话,身为母亲,我心里比孩子还要纠结和不安。孩子的成长必然会遇见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别说不经事的他们无力应对,只能独自去面对和勇敢经历。即使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会无力应对,或许有时候一切安慰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一切帮助的行动都是无助的。我们只有牵着孩子的手,静守地陪伴着他们一天一天地成长。有一天,她必定会在这些些经历和挑战中渐渐长大。



远方的好朋友,你好吗?


3、挫折≠成功

一个生命从诞生、成长到老极而终都是伴随着阵痛、挣扎、焦灼、忧郁和不安的。虽然,其中也有愉悦、满足、幸福和成就。毕竟没有哪一种成长是可以轻而易举、毫无伤害的。对待孩子的成长,作为父母既不可故意设置障碍,让孩子去经历没有必要的挫折,成功和挫折不是正相关(不是经历挫折越多,就越成功)。其实,孩子在成长中,自己内心焦虑、紧张和不安足以让他们倍感挫折。但父母也不必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地呵护着孩子的心灵;娇惯和成熟总是负相关(越娇惯越容易影响孩子成长和成熟)。而只需自然而淡定地处理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的遭遇和经历;不仰视、也不俯视,牵着孩子们的小手,和他们一起面对并寻找减少痛苦的办法。


前几天看到钱文忠教授在新东方举办的一次教育论坛上发出“教育不可以是快乐”的声音,感触颇深。文中提到现在的孩子们经不起挫折,所以教育者不能推行快乐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去经历挫折。但是,培养经得住挫折、身心健康的儿童,不是父母、老师设置障碍这么简单,而是成人们“走心走肺”地去学习和反思后的教育行为的结果!

多元的教育思想不仅仅在世界,而且在中国同样可以有平台,让大家发声,可喜可贺的事情,很令人欣慰。对教育评头论足,发出声音的人是越来越多,因为教育是门槛最低,最开放的行业。上至社会精英、学者名流,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发表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其实,在教育领域里,没有真正的专家,只有永远的学者(不断学习的人)。倘若营造更为良好的办学氛围,建立完善的社会办学机制,搭建科学的支持平台,让那些对教育评头论足的人们都可以发挥光和热,不仅仅停留在发声的层面,更应请他们加入到办学的实践中去,用实践来证明多元的教育理念,说得好,不如干得好!让中国的教育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待到那时,中国的教育必将会出现跨时代的新格局。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影响大于教育;有所为,但更多的是“无所为”。任何人为设置障碍的行为,都是很危险的教育行为。千万别听到钱先生的论点就矫枉过正,毕竟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钱先生的成长只代表他的个体,不具有普遍性和可推广性。孩子们的成长本身就是痛苦的,如同小蛇蜕皮的挣扎,又如糖糖适应新环境中的困惑;而不需要父母去添盐加醋,因为不是经历的挫折越多,孩子就会越成功。在教育里不理智的行为不如“无为”!在孩子们成长中父母只需牵手陪伴孩子们走过困境,在关爱中等待他们自我成长。


陷入沉思的孩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孩子的「回弹力」**
让孩子学会“输得起”,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必须的一课
不能溺爱,也不能伤害,怎样才能让孩子未来走得比别人好?
挫折教育真的有必要吗?
宝宝爱用哭来威胁妈妈该怎么办?
古巨基生日晒儿子,李承铉为女儿甘做奶爸:好爸爸胜过100个校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