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493期)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493期)

中医思维 今天

李某,28岁。妊娠七月,患风温。发热,咳嗽,鼻衄。经治疗,热退血止,而咳嗽一直不休。痰黏不爽,牵引胸、胁、腹疼痛,且随咳而尿。食欲可,大便干。口干口苦,思饮欲冷。观其舌红苔黄,切得脉象滑数。
处方:██。
答案下期公布
广告

伤寒论类方·伤寒约编/伤寒论注十人书

作者:[清]徐大椿

京东
上期答案:大柴胡汤加味(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吕某,女,25岁,1996年7月30日初诊。产后27日(不哺乳)内发热三次,每发热均在39℃左右,经消炎、解热之治,两三日便可热退。近又发热、腹痛三天,经吊针输液、消炎退热,热未得减,腹痛不止而来门诊。
产妇面色萎黄,呈痛苦状,舌边尖红,苔白厚腻。询知寒热往来,头痛眩晕,口苦纳呆,脐周疼痛,大便干秘,二三日始一行,恶露时有时无;带多黄稠。腹诊:脐左右拒压,少腹急结,反跳痛阳性。脉浮滑数。
拟大柴胡汤加味:
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枳实10g,赤芍15g,川军10g,芒硝6g,党参10g,蝉衣10g,僵蚕10g,甘草6g,茯苓10g, 一剂。
解说:产后瘀血未尽,蓄于胞宫,与热结于阳明,故而屡屡发热。治当表里双解,逐瘀导滞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伤寒论》第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伤寒论》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各家论述
《伤寒明理论》:大柴胡为下剂之缓也。柴胡味苦平微寒,伤寒至于可下,则为热气有余,应火而归心。苦先入心,折热之剂,必以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推除邪热,必以寒为助,故以黄芩为臣;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半夏味辛温,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以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
《伤寒附翼》:此方是治三焦无形之热邪,非治胃府有形之实邪也。因往来寒热,故倍生姜,佐柴胡以解表;热结在里,故去参、甘,加枳、芍以破结。条中并不言及大便硬,而且有下利证,仲景不用大黄之意晓然。后人因有下之二字,妄加大黄以伤胃气,非大谬乎?
《医宗金鉴》: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之法。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也;少加大黄,所以泻结热也;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解读
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的异同
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
大柴胡汤
柴胡类方
经典中医方剂——小柴胡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