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碑帖】 善本《淳化阁帖》第2卷(历代名臣书)。“帖”和“帖学”是什么?
userphoto

2023.08.27 广东

关注

《淳化阁帖》  “帖”的本义 ,“帖学”的定义!                                  

本文音频,可以边听边阅读哦

《淳化阁帖》是宋代汇刻从帖,于北宋淳化三年宋太宗命王著所作,原名《法帖》后改名为《阁帖》《官帖》。原帖刻于枣木板上,由澄心堂纸装裱成册,分赐近臣,后捶拓增多,木板开裂,以金属加固,拓本上留有“银铤痕”,庆历年间,禁中失火,原版尽毁。

体例《淳化阁帖》为“刻帖之祖”,共收历代书法作者103人的420帖,共10卷。书家兼有帝王名臣、历代名家、二王父子,涵盖初唐四大家;字体兼有篆、隶、楷、行、草诸体。此后翻刻众多,如“绛帖”“泉帖”等。
第1卷为历代帝王书。
第2、3、4卷为历代名臣书。
第5卷为诸家古法帖。
第6、7、8卷为王羲之书。
第9、10卷为王献之书。
【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书风的成因、擅长书体。子昂笼罩书坛千年,有何成就?
明代晚期——徐渭、倪元璐等为代表的狂放派书法,及意义和影响。
依据我的考研笔记所写原创文章,点击链接阅读哦

“帖”的本义是指绢、帛、书卷前面的题签。古代收藏书卷经过装裱后,为便于翻阅,需要在外侧帖上一个标签,写上作品的名称。这个标签即所谓的“帖”。

后来,“帖”的意义逐渐延伸,经历了三个阶段

1、由作品的题签扩展为帛书本身

2、由帛书扩展为汇集名家书迹的刻帖。

3、由刻帖扩展为一切装裱成册的法书。最初的含义反而消失了。

帖学是宋元以来崇尚二王及二王系统的唐宋诸家的书法史观、审美理论、名家墨迹为取法对象的创作风气。

由于这一风气是在宋代《淳化阁帖》等一大批刻帖影响形成,故称帖学。它源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光大于明清,即便清代碑学兴起,也未能取代帖学正统地位。

想了解“碑学'和'帖学'的书友可在文末留言,若时机成熟,我来写原创文章哈


第2卷 历代名臣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碑帖】 善本《淳化阁帖》第8卷(王羲之法帖)。帖学的定义!
淳化阁帖《历代法帖王献之书》
】《淳化阁帖·历代法帖第九卷王献之书》(
《淳化阁帖·明拓肃府本》
《淳化阁帖·历代法帖第九卷王献之书》(明肃府本)
《淳化阁帖·历代法帖第十卷王献之书》(明肃府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