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尚装服装设计/制版/立裁的QQ空间 [http://470959664.qzone.qq.com]




从60年代开始,服装向现代服装演化的速度加快,大师争相闪耀,思想、艺术、科技和技术相互碰撞,由于服装的形式越接近现代,种类繁杂,所以60年代服装基本以一年为一个单位,将做成上下两期,连续两天推送。


1958年—1960年女性服装




1958年—1960年的女装总体造型是筒式的裙服,这种筒式的裙服在外观上虽不尽相同,但其总特色是腰围和下臀基本处于两条稍有倾斜的直线中,当这两条线从上到下向外倾斜时,裙式呈正梯形,反则呈倒梯形。当人处静态时,女性优美的腰臀曲线似乎被掩盖了。实际上柔软的衣服是受人体这个活动的支架来支配的。当女子走动起来,直线条的衣裙就随着人的腰臀的自然摆动而扭动起来,因此不仅透露出内在腰肢与臀部起伏的曲线美并呈现一种含蓄的、更为动人的性感,就像20年代的“男孩式”女装一样。




这类筒式衣裙有时也并非完全省却了腰线,但腰线并不像过去那样起到勒细腰部的作用,而是起到切割上下衣长度和有助于形成衣身的某种结构与造型的作用。因此腰线的位置总是在腰的上方或下方浮动,或偏高或偏低经常是极为宽松,偶尔也有稍稍紧束的,因而造成了类似X造型的效果,但那亦不过是一种假象,如前所述,有许多也是为了帮助构成衣身的丰富结构和造型。




其次,从重视功能性的现代设计观点来看,简洁朴素的筒形衣裙,彻底解放了历来妇女的腰线所受到的人工束缚,便于穿脱,也便于人们自己动手制作,因此受到普遍欢迎,历久不衰。当时人们极重视产品的机能,所以有句口号是:“唯有机能的东西是美的。”现在看来这未免失之偏颇,但说明了整个时代的好尚,人们已经把机能即实用性明确的注入了审美观念中。



领导这一时装新潮流的是继承Dior事业的Saint Laurent(圣.洛朗—1936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奥兰)。





他是一位广为大家熟知的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大师,1986年曾来中国访问并展出作品。他18岁进入Dior服装设计公司,当年就在国际羊毛事务局主办的设计比赛中获奖。1957年Dior去世,21岁的Saint Laurent被选为公司继承者。1958年1月,22岁的 Saint Laurent推出上小下大的正梯形筒式女装:


它充分显示了女性娇媚温柔的体态,而又符合现代设计的造型简洁的观念,因此大获成功。



许多设计师也争相仿效,但他们并不完全照抄模仿,而是在其基本造型的启发下,在局部施以创造性的变化。Saint Laurent自己也未停留在这一种形式上,总是做出局部的处理和改进。



另一位访问过中国并为中国所熟悉的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大师Pierre Cardin(皮尔.卡单—1922年出生)也在这一女装潮流中做出卓越贡献,他的设计皆富有强烈的立体感。因此,筒式女装的样式仍然是非常丰富的。



1959年、1960年,Saint Laurent又先后推出了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筒裙,它强调横宽的肩线,除了妩媚之外,还给女性增添些许高贵的威仪和气派。





1962年的秋冬季,筒式女装的造型更加妩媚和富有性感的潜能——这主要是低腰身形式造成了。因此有人称其为“20年代情调”的服装,即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种直线条、低腰身、裙幅较短、充分表现了现代女性魅力的服装。



1961年女装变化的钟摆又指向了30年代,即收腰和向外张开的喇叭裙式。人们一般都认为在20年代显得过于青春放浪,甚至接近男孩儿形象的女装之后,30年代的女装样子又回归到了正统的淑女形象。1961年女装的基本外廓虽是一种对传统借鉴,但所表现的时代气息迥然不同。30年代女服的卡腰和向下张开的造型强调了淑女的文静和高雅,而且腰勒的过细,有紧迫感,而1961年的服型却宽松自然,显得轻快和富有朝气,所以,在美国,这种服装样式也被称为“嬉皮“(Hippy派服式),可能就是因为它那富有现代青年的朝气蓬勃的情调和青春气息吧。



另外,1961年的女装设计中,还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形式,增加了服饰的细节变化并使之具有动态感。在总的平衡中保留了少部的 不平衡,从而显得活泼有生气。Saint Laurent在1959年的服饰设计中也做过色彩处理上不对称形式的尝试,其来源还可追溯到中世纪贵族的柯达第亚服式。这一年,因Saint Laurent入伍服兵役,由Marc Bohan(1926年生于巴黎)担任了Dior服装设计公司的主设计师。1952年Marc Bohan曾在著名设计师 Balenciaga的服装设计公司学习,1961年即接替Saint Laurent而独当一面。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年轻的服装设计师也相继在巴黎崭露头角,共同促成了1961年的服饰流行趋向。



1962年女子服饰




1962年秋冬,出现了裙裤,并且很快普及了,由于外观造型极象喇叭裙,所以纯属女性的裤式样。它比裙子有更大的实用性,却又不失裙子的美丽线条,所以大受欢迎。反之,受到裙裤造型启发,在裙子的中央打上深深的对褶,造成暗褶式样,裙子外观窄瘦,但暗褶留下极大的伸张性,不妨碍运动。静态时暗褶收拢,与裙裤外观颇相近。




反之,受到裙裤造型启发,在裙子的中央打上深深的对褶,造成暗褶式样,裙子外观窄瘦,但暗褶留下极大的伸张性,不妨碍运动。静态时暗褶收拢,与裙裤外观颇相近。



另外,Pierre Cardin开始成批生产高级成衣,受到欢迎。


1963年女子服饰



1963年冬季的服装比较重视于机能,设计趋向实用,许多服装是参考劳动服,运动服,工作服的形式来设计的,所以出现了一批特别适用于运动、防寒和日常穿着的服饰,总体上给人以轻快随便,大方粗犷的感觉,它们被统称为运动型服装。





1964年的女子服饰



1964年秋冬的流行趋势是女式长裤套装的普及。



Chanel在20年代就曾为女子们设计过长裤,但裤子一直未被人们看作是女性的正规服装。1964年秋冬,由于许多著名设计师和Chanel的再次努力,有长裤的套装被推向了女子正装的地位,成为女子晚礼服装束中的一种,实用的稍短的裙裤也在继续流行。



著名设计大师Pierre Cardin设计的注重面料对比的大敞翻领和小盆领女装,有简洁优雅宽松的造型,并富有立体美感,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佳作。



1965年的女子服饰




1965年是在服饰形式的创造上具有突破性的一年。Balenciaga的弟子 André Courrèges 以他新颖的几何风格的设计而成为1965年流行时装界的明角。



这种几何线形的设计样式,在过去并非没有出现过,但只是一种偶然的形态。Courrèges则调动了所有可能的因素来表现服装上的几何风格,如利用面料的线形纹样、领子和造型的翻折线、衣服边缘的直线和弧线、以及明的针脚线等等,在服装的平面上造成几何形的切割线。从服装的一个面来说,它是平面切割的形式,从服装穿着在人体上的状态来说,它是一个立体构成的形式,这两方面与建筑中的局部的平面切割和整体的主体构成是相近似的。但人体又是一个运动着的立体构成物,当它运动起来时,无论是它的平面切割还是立体构成,都处于更灵动更丰富的变化中。



在平面切割或说平面构成方面,抽象派绘画对服饰设计师也给予了极大启发。俗称“冷抽象”——即画面色彩线条严格规整的抽象画。画派的代表画家是蒙德里安,他用鲜明强烈的色块组成的横竖规矩的几何造型,虽整齐有序,却从色彩中透露出一股内在的热情,具有很大的蛊惑力。对当代的建筑设计、室内用品设计和服饰设计,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力仍在继续。



Saint Laurent首创蒙德里安裙,表现平面几何图形的服饰,可以说是来服装上照搬抽象画作品的成功范例。



现代派绘画对服饰的影响远不止此,今后将以更多的形态表现出来。就1965年来说,光效应艺术即视幻艺术(op art、欧普艺术的影响也是显见的。



视幻艺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严格说来是一种工艺美术图案设计,其特点是利用几何形和色彩对比,造成各种形与色彩的骚动,给人以视觉错乱的印象。黑白构图为其典型,常用直线、曲线、国和三角形等几何纹样的组合。很快就被时装界所接受和应用。



此时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这种外面世界的新事物。80年代开始,国人才知道视幻艺术和视幻艺术时装的存在,并毫无困难地接受了当初一度颇为前卫的风格。




从造型方面来说,1965年最新颖的服饰是超短裙。





然而这一大胆的革新之举却是从较为保守的英国那里开始的,而且是由一个英国的普通女子——Mary Quant女式所首创。



Mary Quant青年时曾在伦敦美术学校学习。她立志要为年轻的女性们设计时装,并决心打破传统束缚。后来她用微薄资金开设了小小服装店,她专为少女们设计的时装款式新颖大胆,例如1962年有杂志刊登了她设计的在膝盖以上的超短裙,响应者甚少,1965年,她率领一批时装模特儿去美国,半年中走遍12个城市,展示了她设计的短裙、印花喇叭裙套装等30套青年女装,在美国大获成功——超短裙一下子攫住了少女们的心,同时也攫住了男士们的心。



许多著名服装设计师也起而呼应。如后来和Saint Laurent、Pierre Cardin、Givenchy一起被誉为巴黎时装界“四大王子”之一的Emanuel Ungaro,被称为新浪潮派的服饰设计师安东·克瑞哲斯等人,也都开始进行超短裙和女子超短裤系列的设计。


但是在当时也有人(包括新闻界)对它进行批判,并认为有损道德。就连曾经有过大胆革新精神的Chanel女士也认为超短裙有损女性的优雅形象。穿超短裙上街的少女,有时还遭到抗议者的石头和泥块的袭击。所以并非一帆风顺。不过后来终于还是风靡世界并整整流行了13年。



1967年以后穿超短裙的女子开始减少——并非出于道德的醒悟,而是由于它已不再新奇。并且人们发现它仅适合少女中双腿秀美者穿着,因此当一阵狂热过后,其实用面正在缩减。但至今它仍为少女们所喜爱。



由超短裙演变而来的长上衣,却因更实用而普及了。



1965年代一般女裙样式中,还有多褶的喇叭裙也受人喜爱,因其走动时左右摇摆的幅度较大,故被称之为“摆动的裙子”。



(复习20世纪00年代到50年代服装史,请阅读本订阅号历史消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吸烟装”的女星 中性又性感
Saint Laurent 2016秋冬巴黎女装:华丽复古的晚宴女郎
SAINT LAURENT 2023夏季女装秀
T台上的旗袍之美
50年代 | 女性最优雅的年代
夏天到了 分享几款裙子及裙裤的裁剪图~~ 服装设计与剪裁技术交流(男装、女装、童装、衣服等相 手工交流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