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线看平遥】广场上的历史记录者—陈志贤《广场1985-2016》


作品名称:《广场1985-2016》

摄影师:陈志贤

策展人:罗伯特·普雷基

艺术顾问:那日松

主题:一个摄影师,一座城,一个广场,一个雕像……30年持续拍摄……时代在改变……

 

 





走进柴油机厂,经过A3展厅,哪怕是路过,也很难忽略那张色彩鲜明的宣传海报:显眼的英文标题,色调活泼丰富的中国影像,第一感觉恐怕会错觉是一组外国人拍摄中国的作品。摄影师陈志贤用32年的时间拍摄一个离他生活、工作千里之外的一座小城里的一个广场。一组关于中国的影像记录透过海外的视角进行诠释并进行呈现,展览里中西合一的味道成了一种点缀的存在。




 展览由两张小城32年前后的对比图拉开序幕。不含情绪的大全景,照片里建筑物经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元素是始终从来没有改变过的——广场上的雕像,也成为了让人们再次观看这个经历32年的广场一个验证元素。展览一共展出85幅作品,有黑白照片,也有彩色照片,有胶片拍摄,也是数码拍摄,带着观者始终在不同的空间中穿越,在变换中不断丰富信息量。



 

长达32年的观看、融入、拍摄,这样的背景景下诞生的《广场1985-2016》已从集体无意识的凌乱中脱颖而出,已成了时间的结晶,这样的观看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在延续性中洗去或多或少的主观,封存客观也已经不再在记录者的主观意识中决定。




 在《广场1985-2016》这组作品中,每张照片记录的情绪主体也是不同的,记录者此刻不再是拍摄者而是照片本身的主体,在场景上、在某些突出个体上、在个体与群体上,这样的拍摄记录便不再是在进行在设定动机下的创作,而是对片段的激情选取,当时的记录成了多年后的还原。

 

 





观看照片的程度随递进加深,我们在观看照片,照片也以另一种形式“观看”我们,观看与被观看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反思型的观看。

 

 




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型至市场经济,在人口密集、群众活动类型繁多的广场,大众文化在这里不断扎根、不断更迭。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拥有蓬勃生命力,快速获得认同、无法估量的影响力、大范围的传播。大众文化似乎一直都是社会大众的一种需要,哪怕大众文化本身并不能代表某种固定的价值观或审美标准,但是得到了庞大的社会大众的绝大多数的参与。故此说来,这种不容置疑的参与已经说明了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具说服力的标志。

 







32年始终记录着同一个广场,广场经历时间长河中不断演变,但是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一切的变化对于身处其中的任一主体都是难以去察觉的,对于过程人们总习惯于忽略,对结果大多都抱有同理心,设身处地感受到图片中某一情景;也许在过去的某年某月,自己本身可能就是参与者,这其中的“主角”。




以一个广场作出发点,反射更多的广场,某单一个体在某些情形下被允许代表某一群体。以小见大,这也是影像本身其中的魅力。无论是回望,还是展望,在同一大背景下,并没有既定的角色定位,作为参与者对于当下除了需要在反思中回望,在展望即将成为过去的当下以更多的盼望与期待,这也是历史赋予每一位参与者的。



 

《广场1985-2016》给予每一位观者的不单是对过去、当下影像的记录。作为观者不妨从平面的影像中结合个人的经历与想象进入另一个立体面,用更加客观的角度来观看所有的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更包容的视角能收获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风光摄影,走到了紧要关头
3张案例照片,告诉你怎么才是合适的照片“虚化”!
如何营造风光影像的神秘感
冯立:人性就像一面镜子
他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部电影。
刚性与柔性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之三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