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燥湿药:4.龙胆草

相传,大洋山曾村有个穷孩子叫曾童,长年替财主放牛过日子。一天,曾童牵牛上山,见山坪的水塘中有个美女在洗澡,就躲在柴丛里张望。一会儿,那美女洗完澡,走上岸来,忽然变成一条大蛇,盘在塘边呼呼睡去,口里还吐出一颗珠,闪闪发光。曾童胆大,走上前去,悄悄拾来,放在身边玩玩。原来这是一条修炼已久,能变化人形的蛇神。这颗珠就是蛇丹。

蛇神睡醒,见蛇丹丢失,心里慌张,急忙变做一个“老聍客”,四下里寻找起来。老聍客见了曾童,就问:“放牛阿哥,你是否看见有颗珠落在地上?”曾童从袋里摸出蛇丹,双手送还给她。

老聍客见曾童诚实,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你有家吗?”“我叫曾童,爹娘早死,家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孩子,你若愿意,就拜我做干娘,到我家里,我供你吃,供你穿,还教你识字练功夫,好吗?”曾童见蛇神没有恶意,就点了点头,跟蛇神走了。

从此,曾童作了蛇娘的干儿子,在洞府里一住三年。这天,正是曾童十六岁生日,蛇娘对曾童说:“你已长大,可以去做事了。现在有个出仕的机会,当今皇帝的太子生了重病,没人能够治好。你去治好他,就会'白马尽骑,高官尽做’了!”“我不会看病。”“没关系,为娘肚里有胆汁,你钻进去取一点来,保险能治好。”蛇娘说着给曾童一枚针和一只放眼药粉的小空瓶,马上现出大蛇原形,伏在地上,张开大口。曾童顺蛇口钻入蛇肚,摸到蛇胆,举针一刺,接了几滴胆汁,又钻了出来。

广告中医确有专长培训班-2021年SVIP课程,研究院大数据研题,模块化教学,一站出师.^^中医确有专长培训班-良医网教面授...

蛇娘为曾童收拾行装,又送曾童到门外。临别时,蛇娘对曾童说:“以后有难事就亲找娘,只要爬上三十三级崖梯,敲了三下,娘就会来开门的。”曾童记下,一路走去。

曾童来到京城,揭了皇榜,用蛇胆汁治好了太子的病。皇帝怜他年少,父母双亡,就留他伴太子读书习武,还赐名曾相,说是日后太子登基时再拜为丞相。

过了一年,皇帝的公主也生了与太子一样的病。皇帝召来曾相,说:“卿若能治好公主,朕就招你为驸马。”

曾童想到临别时蛇娘的吩咐,就连夜赶回大洋山,爬上崖梯,数到三十三级时停下,敲了三声,石门立即打开。娘儿相见,格外欢喜。

蛇娘已知曾相的用意,又给他一枚针和一只空瓶,还交代说:“你这次入肚取胆汁,只能用针戳一下,勿贪多!”

曾相钻入蛇肚,刺了一下,接了胆汁,偏偏心想:这胆汁这么灵,索性多取一点。娘啊娘,你也不要小气,让儿多取点吧!这么一想,又举起手来,一连猛刺几针。大蛇负痛,嘴巴一闭,肚子一缩,打了几个滚,就昏过去了。曾相呢,也活活闷死了。

广告中域教育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辅导培训,为全国考生提供中医师承考试新信息,^^中医师承报名条件,还为各省市学员提供中医师承考...

蛇娘痛醒,觉得恶心,就大口大口地吐了起来。那些胆汁吐到草上,就成了“蛇胆草”。

蛇娘怨曾相贪心,又怜公主病重,就化成老聍客,采了蛇胆草,来到金銮殿,推说曾相暴死,由娘代子送医,得到黄帝的信任。蛇娘让公主服了蛇胆草,公主的病也就好了。

皇帝一时高兴,问起这草药的名字。皇帝没听清蛇胆草,就说:“龙胆草好,龙胆草好!”皇帝是“金口”, “蛇胆草”也就成了“龙胆草”了。 后来,有人在大洋山顶盖了一座“蛇神庙”,庙里刻着一对联曰:“心平还珠蛇神为娘,心贪刺胆蛇娘吞相。

别名陵游、草龙胆、龙胆、山龙胆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肺、肝经

功能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

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本品苦寒,清热燥湿之中,尤善清下焦湿热,常用治下焦湿热所致诸证。

2、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苦本品苦寒沉降,善泻肝胆实火。

3、惊风抽搐:取本品清泻肝胆实火之功。

4、西医诊为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黃疸、溶血性黄疸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泌尿系感染、细菌性阴道炎属于湿热下注者,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急性结膜炎、沙眼、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肝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

3-6g。

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2、《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3、《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4、《本草正义》:“龙胆草,大苦大寒,与芩连同功,但《本经》称其味涩,则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独以治骨热著;余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足以尽其能事;而霉疮之毒,疳痃之疡,皆属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泻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义矣。”

5、《本草图经》:“古方治疸多用之。”

6、《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7.《神农本草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8.《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因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

临床应用

1、治湿热黄疸,可配苦参用,如苦参丸(《杂病源流犀烛》),或配栀子、大黄、白茅根等药用,如龙胆散(《圣惠方》);若治湿热下注,阴肿阴痒、湿疼瘙痒、带下黄臭,常配泽泻、木通、车前子等药用,如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2、治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多配柴胡、黄芩、栀子等药用,如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3、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之髙热惊风抽搐,常配牛黄、青黛、黄连等药用,如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或配黄柏、大黄、芦荟等药用,如当归芦荟丸(《宣明论方》)。

相关配伍

相关配伍

1、龙胆配茵陈:龙胆燥湿清热,泻肝火而利胆;茵陈燥湿利胆而退黄,兼有利尿作用。二药配用,共奏清热利湿、舒肝利胆之功。适用于湿热郁结之黄疸。

2、龙胆配石决明:龙胆苦寒,入肝胆经,气味厚重而沉下,能导热下行,为降泻肝胆实火之要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归肝经,为清肝平肝潜阳息风之要药。二药相须为用,平肝阳、清肝火之力大增。适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头目昏痛、目赤肿痛,肝经火盛、热盛动风之惊风、手足抽搐。

鉴别用药

1、黄芩、黄连、黄柏、龙胆:四者均苦寒而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皆可治湿热、火毒引起的多种病证,如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热毒痈肿、目赤肿痛、血热吐衄及其他诸脏腑火热证。不同的是:黄芩善清上焦湿热而泄肺火,肺热咳喘多用之;又能止血、安胎,用于血热吐衄、胎热胎动不安。黄连大苦大寒,为治湿热郁火之主药,善清中焦湿热,泻心胃实火,并善解热毒,尤多用于肠胃湿热、泻痢呕吐、热病神昏、心烦不眠、胃热烦渴、消谷善饥等。黄柏苦寒沉降,善除下焦湿热,并长于清肾火、退虚热,多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淋浊带下、湿疹疮毒,以及阴虚阳亢之骨蒸潮热等。龙胆主归肝胆二经,能清下焦湿热,尤善泻肝胆实火,凡下焦湿热之湿疹疱毒、带下淋浊、阴肿阴痒、黄疸尿赤等,以及肝胆实火之目赤头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均可用之,亦治肝热动风之惊厥抽搐。

2、夏枯草与龙胆草:两者均苦寒,归肝胆经,功能清泻肝胆火,兼降血压,皆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耳聋目赤、胁痛口苦及高血压病。然夏枯草属清热泻火药,清肝火力虽不及龙胆草,但兼益肝血,除宜用于肝火上炎轻证外,又治肝阴不足之目珠夜痛,又能散郁结、降血压,治瘰疬、瘿瘤及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龙胆草大苦大寒,兼人膀胱经,性主沉降而清泄力甚强,肝火上炎重证每用,又治高热惊厥抽搐;还善走下焦而清热燥湿,治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尿赤及淋痛等。

一.代表方剂

1.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8g,生地20g,柴胡10g,生甘草6g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

主治:治肝胆实火引起的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之阳痿阴汗,小便淋浊,阴肿阴痛,妇女带下。现用于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属于肝胆实火者。亦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前列腺炎、外生殖器炎症、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属于肝胆温热者。

2.当归龙荟丸

组成:酒当归20g,龙胆(酒炒)20g,芦荟10g,青黛10g,栀子10g,黄连(酒炒)10g ,黄芩(酒炒)10g,黄柏(盐炒)10g,大黄(酒炒)10g,木香5g,麝香1g

功效:泻火通便。

主治: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3.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当归,龙胆草,川芎,栀子,煨大黄,羌活,防风各等分

功效:清泻肝火。治肝热搐搦。因肝火郁结,目赤肿痛,易惊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者。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直泻肝火为主药;配大黄、栀子、竹叶引导肝经实火从二便下行;肝火炽盛每易耗伤阴血,故用当归、川芎养血;肝有郁火,单持清肝泻火一法,其火难平,故配羌活、防风升散之品,以疏肝经郁火。

二.代表中成药

1.黄连羊肝丸

组成:黄连、胡黄连、黄芩、黄柏、龙胆、柴胡、青皮(醋炒)、木贼、密蒙花、茺蔚子、决明子(炒)、石决明(煅)、夜明砂、鲜羊肝。

功能:泻火明目。

主治: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

2.耳聋丸

组成:龙胆、黄芩、地黄、泽泻、木通、栀子、当归、九节菖蒲、甘草、羚羊角。

功能:清肝热,泄火通便。

主治:用于肝胆火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大便秘结,小便涩赤。

3.金龙舒胆颗粒

组成:金钱草、龙胆、茵陈、柴胡、黄芩、木香、大黄、滑石、硝石、莪术、青皮、丹参。

功能:清热利胆,舒肝理气。

主治:用于湿热型、湿热兼气滞型的急、慢性胆囊炎。

4.茵胆平肝胶囊

组成:茵陈、龙胆、黄芩、猪胆粉、栀子、白芍(炒)、当归、甘草。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尿黄。

5.泻肝安神丸

组成:龙胆、黄芩、栀子(姜炙)、珍珠母、牡蛎、龙骨、柏子仁、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当归、地黄、麦冬、蒺藜(去刺盐炙)、茯苓、车前子(盐炙)、泽泻(盐炙)、甘草。

功能:清肝泻火,重镇安神。

主治:用于肝火亢盛,心神不宁所致的失眠多梦,心烦;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龙胆
【中药释义】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起源实际是中药龙胆草。
龙胆泻肝丸与丹栀逍遥丸均可灭“肝火”,如何正确选择
龙胆泻肝汤解析
龙胆———怀柔政策施龙胆
中医论著:龙胆草的副作用【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