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昔日偏僻的县城,今日清秀的城市

我的故乡在沂蒙山区,虽然空气新鲜,但是,过去山区并不富裕。虽然有山果、花生等五谷杂粮,在沂河两岸甚至还有碧绿水清的稻田。沂蒙山不仅仅是有起伏连绵的山脉,还有丘陵和丘陵下的平原。发源沂源县的沂河,不断汇集了山川的河流小溪,从鲁山自北向南浩荡流去。

      曾几何时,地瓜是那里的主要粮食作物,那不是因为地瓜有多么好吃,而是因为产量高,耐涝耐旱,适合山区生长。每到秋季,漫山遍野一片白茫茫,那就是我们农民切晒的地瓜干。农民百分之百是个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社会群体。他们创造的所有财富,都是通过耕种土地获得。黄豆、大青豆、玉米、花生、谷子、爬豆、绿豆、蜀黍、子、小麦、大麦、子、黍子、棉花、芝麻、稻子等等。小时候我就记得用花生通过生产小队自己榨油,自家种棉花,自家纺线、通过生产小队织布的专业户织布,自己解决穿衣问题。除了自己炸得花生油很香以外,自己织的布却比较粗糙,我们叫本地布。

    农民的辛苦在于一年到头不停地忙,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什么都得自力更生。百分之百的自食其力,自给自足。除了种庄稼、种蔬菜,还要自己种树盖房子,做家具。家常用具“勺子、瓢、盖顶子、笊篱、蓑衣、绳子、等等也都是用种植的作物制作的。下雨天不能上地干活,就在家里剥麻、压靡子(把芦苇浸泡后,用石碾子压扁)遍席;女人就搓麻线,纳鞋底。冬天就剥玉米、剥花生,储藏萝卜和白菜,当然,那时还整修大寨田,把小地片连成大地片,增加耕地面积。

      山区河流多,每一个山谷就形成一条河流。夏天暴雨多,很容易形成山洪暴发,即便我们村并没有下雨,上游也会冲下大水。有时连鸡笼子、小猪、檩棒、草垛、生长的西瓜、地瓜等庄稼都会冲下来。 我们村东边的河埃比较大,常年流水。为防止发水决堤,不仅在河两岸修了大坝,还在坝堤上栽了树木、乖啦草等固堤。河堤内是一片菜地和芦苇塘,还有藕汪。芦苇是村里编席搞副业的原料,藕是生产小队养殖的分给社员的经济作物。到了夏季伏天,河滩里到处都是一方一方的淹麻池。河水清澈,淹的麻剥出来也漂亮,麻是用来搓麻线纳鞋底的重要材料。

      青少年时期学校都放农忙假。放麦假时我最怕割麦子,麦刺到胳膊,就会出现一道道红绺,割一星期的麦子,浑身的肌肉都疼。放了暑假,最怕的是锄蜀黍(就是高粱) ,这时的蜀黍已经长过一人多高,茂密的蜀黍叶子使人不能戴苇笠,锄地的人隔一垄地就相互看不见,烈日高照,从地头出来,虽然都只穿裤衩,带一条擦汗毛巾,浑身还是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这时都往山沟里跑,因为山沟里有流水,可以洗洗。二伏天是最热的时候,也是种菜的季节。到菜园里布菜沟子,种萝卜和白菜。一身泥,一身汗,跑到汪里或河埃里洗一洗,回到家拿个煎饼卷虾皮,在树荫下边乘凉边吃,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可惜有虾皮的时候很少,只能是吃煎饼就咸菜。

     暑假里最高兴的事是在河里堵堑捉鱼。河床比较宽,河水不深,就联合六七个人带着铁锨,把河水挤到河的另一面,等河水流干了,就可以直接捡活蹦乱跳的鱼了。一边捡,一边往下游跑,等到上边决堤了,河水大量冲下来了,收获也就结束了。 

     济青高速公路南线,从沂水县城往北18公里处经过,并设有一个下路口。今年春节听一位老乡说,国道25高速青临段已经通车,双向六车道,很好跑,从沂水县城东两公里处经过。 这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北起吉林省的长春市,南到广东的深圳市,经过我家乡的那一段叫青临高速,就是青州到临沂段。这条高速就在我村的东边两公里处经过,隔着一座山岭。当快到沂水时,我一直望着车窗外,看看家乡的大山,结果只看见山坡上的碧绿成垄的花生,居然没有看到山上的巨大黑石。家乡的山就在我的寻找中溜过去了。很快到了县城的出口,同样整齐的路面,整齐的绿化,一点过去的影子都没有了。县城里过去的建筑都不复存在,片片的高楼,片片的绿化带,很快就到了县城的西边的沂河。如今的沂河,水面宽阔(我估计是围堵截流所致)河水清澈,两岸是随河弯曲的沿河路。加上两岸漂亮的楼房,就形成了一座秀丽的城市景观。沂河上有三座大桥沟通两岸,其中两座是我原来熟悉的,那时我在沂水一中上学,每星期都走好几次。其中有一座木桩桥,可以单跑一队汽车,中间还有几个避让站,当汽车通过时,其他人员和车辆就到避让站停留,这座木桥很古老,解放以前就有。还有一座是文革前修的,是水泥平板桥,桥面宽九米,平时河水在桥下流淌,当发大水时,猛涨的河水可以从桥面上流过。可笑的是这座大桥还没有安装护栏就通车了。可能与快竣工时延上文革有关系,有一次我骑自行车从上面走,不小心连车带人掉到河下去了。幸亏桥面离河床不高,下面都是细沙子,我没有受伤。

   这次我从沂河东去沂河西,走的是三十年前修的新桥,看着桥下一片清水,看着两岸碧绿的绿化带和挺拔的树木,还有这接此连彼得建筑楼群,这里已经不是偏僻落后的农村景象了。家乡的环境地位在我脑海迅速提升了,它鲜明就是一座交通发达,山清水秀的现代化城市了。

   家乡沂蒙山是革命老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那里是八路军的游击区,山里的村庄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农村妇女用自己的乳汁救八路军、新四军的故事就有七八个。在文革期间,学校还请了真人红嫂和真人新四军郭排长到我们学校做报告。郭排长家是南方人,被日本鬼子打伤后,是红嫂把他背到山洞里,再在洞口磊上石头,躲过鬼子的搜查,用乳汁把他救下的。郭排长养好伤后,在解放战争中又受了伤,最后专业就到了救他的红嫂家里,给她当儿子了。郭排长给我们讲了很多战斗故事,他身上的刀伤就有三处,下腹部刺刀伤很重,腹部凹进去很深。还有一处是枪伤。 他可谓真是九死一生。文革时红嫂年龄也六十多了,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本来是请她给学生作报告,她却只说了几句话,就下去了。报告基本上郭排长讲的。现在这些人都已经做古了。

    这两次回故乡,还接触了一些农民亲友,如今农民除了种地、外出打工,收入比原来多了。种地机械化程度高了。耕地、布地瓜沟、种花生、包括压地膜都是机械化,割麦子也都用上收割机了。出大力的少了,收入多了,生活比过去舒服了。这些变化使我对农村农民的印象也变了。

     回故乡还听到一个消息,沂水县和沂源县、沂南县、蒙阴县将合并成立沂蒙市。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红日》、《南征北战》就发生在这里。如今这里不仅有红色之旅,还有天上王城、地下大峡谷、地下画廊、彩虹谷、五门洞等一大批令人神往的旅游景点。故乡在变,在变的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亲切,离我越来越近,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车,原来三个小时的车程,现在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故乡不再偏远,也不再落后,而是近在眼前的清秀的城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游沂河即吟[乐府诗]
吕剧《沂河两岸》1978全剧
沂河,我的母亲河
第四辑 记住乡愁之家乡的那条河
渗透的力量
黑山县黑七类谷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